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叙文阅读是初中生现代文阅读考查的一个重点,往往也成为学生解答的难点。在平时的教学和多年的阅卷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在解答记叙文阅读题的时候,总是漏洞百出:要么要点不全,要么思路不准,要么格式不对,甚至有时遇到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时,就随便写上一个答案,其结果往往是驴头不对马嘴,导致无谓的丢分。究其原因,是学生在解答记叙文阅读题时缺乏审题意识、文本意识、整体意识和规范意识,因此,笔者认为,要想提高解答记叙文阅读题的速度和精准率,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这四种基本意识。
一、重视审题,洞悉命题要求
各类记叙文阅读题的问题往往会在选题材、编题干、设选项、定标准等方面,巧设各种暗示,引导学生正确作答。这就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审清题干要求,巧用题中暗示,可以帮助学生阅读、分析、理解,有助于准确答题。这就要求考生在动笔答题前先要审清题意,弄清命题要求。题干中的每一个字(包括数字)都是有用的信息,审题时要一字不漏。
审题时,要审清题目中有没有答题的范围、角度、形式、字数、格式等规定性限制和要求。答题时不能超越这些限制或违背有关要求,否则这些就可能成为阅卷时扣分的依据。而我以为,弄清命题角度、洞悉命题点尤为重要。就是要看清楚命题设置的角度,是人物形象还是表现形象的方法,是从小的角度问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还是从大的角度问的写法(写作技巧);是要求摘抄(找出)、概括还是简要分析;是一个角度还是几个角度,如果题目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度,一定要逐一作答,切不可漏答问题或混答。
二、探究文本,深入文章主旨
文本是作者生命运动的结果,是作者价值观、生命观、审美观的体现。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进行精神的对话与心灵的沟通。对于优秀作品,其魅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语言文字中,学生只有通过阅读文本,才能真正领悟其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理解其语言文字的深层内涵,才能真正吸收其艺术营养。
在记叙文阅读题的解答中,我们一方面要以文章为依据,不脱离具体的语言文字和环境,紧扣文本;另一方面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解读课文。语文学习多样的形式固然重要,它可以提高兴趣、开阔视野,然而,用心、仔细地阅读是语文学习获益的根本所在。一篇文章,能够读进去、读明白,才谈得上独特的感受和体会。
有些阅读题的答案往往直接在某一自然段的某一位置上下文就可找到。有的则要你从全文考虑。总之,答题离不了文本意识,脱离了文本就只是一个空壳了。
三、整体阅读,全面把握内容
在各类考试的现代文阅读中,命题者往往从认读与理解、综合与分析、鉴赏与评论三个层面出题,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认读与理解重在评价学生对文本内容和词句含义的基本认识和感受;综合与分析重在评价学生整体把握和独立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鉴赏与评论重在评价学生的个体体验与辨析是非、善恶的能力”。
记叙文阅读试题,不单考查学生对段落和某些主旨句、关键句、关键词的理解阐释,还要考查对全文内容的总体把握。包罗万象、驾驭全局,这是一种更高的思维要求,是阅读能力的一种最高境界,也是中考命题的必然选择之一。因此,我们要观其大略,通读全文。只有这样,才能总体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才不会在做题时犯断章取义、以偏赅全的错误。
四、规范答题,探寻答题规律
在审清题干、读透文本、整体把握文章之后,就需要把答案正确地表述出来了。表述要有规范意识,在具体的实践中探寻答题的规律。
我觉得要做到规范表达,起码要注意以下几点:1.准确表达。做到语言准确、简明、流畅,符合语法、逻辑和修辞,力避文理不通,确保没有错别字、病句;2.切中要点。答案要点化,要答到“要点”上。3.运用术语。要了解并熟练地运用一些鉴赏术语,力求表达准确清楚。4.变含蓄为直接,化形象为抽象。5.书写认真,标点规范,卷面整洁。切忌书写潦草,令人难以卒读;或一逗到底、一点到底;或信笔涂抹、乱圈乱改。
在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训练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只有遵循正确的教育规律,让学生认清这几个意识,交给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让学生阅读时能得“意”,答题时忌忘“形”,更不要妄“言”,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真正做到事半而功倍,从而收到语文阅读教学的良好效果。
一、重视审题,洞悉命题要求
各类记叙文阅读题的问题往往会在选题材、编题干、设选项、定标准等方面,巧设各种暗示,引导学生正确作答。这就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审清题干要求,巧用题中暗示,可以帮助学生阅读、分析、理解,有助于准确答题。这就要求考生在动笔答题前先要审清题意,弄清命题要求。题干中的每一个字(包括数字)都是有用的信息,审题时要一字不漏。
审题时,要审清题目中有没有答题的范围、角度、形式、字数、格式等规定性限制和要求。答题时不能超越这些限制或违背有关要求,否则这些就可能成为阅卷时扣分的依据。而我以为,弄清命题角度、洞悉命题点尤为重要。就是要看清楚命题设置的角度,是人物形象还是表现形象的方法,是从小的角度问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还是从大的角度问的写法(写作技巧);是要求摘抄(找出)、概括还是简要分析;是一个角度还是几个角度,如果题目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度,一定要逐一作答,切不可漏答问题或混答。
二、探究文本,深入文章主旨
文本是作者生命运动的结果,是作者价值观、生命观、审美观的体现。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进行精神的对话与心灵的沟通。对于优秀作品,其魅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语言文字中,学生只有通过阅读文本,才能真正领悟其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理解其语言文字的深层内涵,才能真正吸收其艺术营养。
在记叙文阅读题的解答中,我们一方面要以文章为依据,不脱离具体的语言文字和环境,紧扣文本;另一方面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解读课文。语文学习多样的形式固然重要,它可以提高兴趣、开阔视野,然而,用心、仔细地阅读是语文学习获益的根本所在。一篇文章,能够读进去、读明白,才谈得上独特的感受和体会。
有些阅读题的答案往往直接在某一自然段的某一位置上下文就可找到。有的则要你从全文考虑。总之,答题离不了文本意识,脱离了文本就只是一个空壳了。
三、整体阅读,全面把握内容
在各类考试的现代文阅读中,命题者往往从认读与理解、综合与分析、鉴赏与评论三个层面出题,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认读与理解重在评价学生对文本内容和词句含义的基本认识和感受;综合与分析重在评价学生整体把握和独立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鉴赏与评论重在评价学生的个体体验与辨析是非、善恶的能力”。
记叙文阅读试题,不单考查学生对段落和某些主旨句、关键句、关键词的理解阐释,还要考查对全文内容的总体把握。包罗万象、驾驭全局,这是一种更高的思维要求,是阅读能力的一种最高境界,也是中考命题的必然选择之一。因此,我们要观其大略,通读全文。只有这样,才能总体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才不会在做题时犯断章取义、以偏赅全的错误。
四、规范答题,探寻答题规律
在审清题干、读透文本、整体把握文章之后,就需要把答案正确地表述出来了。表述要有规范意识,在具体的实践中探寻答题的规律。
我觉得要做到规范表达,起码要注意以下几点:1.准确表达。做到语言准确、简明、流畅,符合语法、逻辑和修辞,力避文理不通,确保没有错别字、病句;2.切中要点。答案要点化,要答到“要点”上。3.运用术语。要了解并熟练地运用一些鉴赏术语,力求表达准确清楚。4.变含蓄为直接,化形象为抽象。5.书写认真,标点规范,卷面整洁。切忌书写潦草,令人难以卒读;或一逗到底、一点到底;或信笔涂抹、乱圈乱改。
在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训练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只有遵循正确的教育规律,让学生认清这几个意识,交给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让学生阅读时能得“意”,答题时忌忘“形”,更不要妄“言”,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真正做到事半而功倍,从而收到语文阅读教学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