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8-0280-01
在《回归教育本质》这本书中,林格先生用平铺直叙的写作手法,以及他高尚的人文主义情怀向读者阐释了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教育面临的困境以及改革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基于此,林格先生具体阐述了他的教育观以及他对于学生个性化教育的提倡和推崇,当前教育的出入就在于回归教育纯真,重新建立教育价值观。整本书的结构框架十分清晰,观点详实,理论性很强,读完之后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教育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同时他的理论完全是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进行的阐述,读完之后很受感动。
这本书一共分为八个章节,每个章节下由几个论点支撑,第一个章节主要介绍了当前教育的困境,作者认为我们当下的教育承担了过多的社会压力,比如升学、就业、当官、成名,而这些社会期望都是通过考试、升学的途径获得的,因此这些压力很大程度上已经转嫁到我们的学生、老师、家长和校长的身上。很多人将原因归结于我们的教育体制上面,但是作者是不认同这一说法的,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从教育内涵中寻找突破。在这里,作者是用一个“牛吃草”的故事来阐述的,这个故事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当代教育者的面对的困境就是“摁着牛头吃草”,一厢情愿地强化学生的自我控制,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那孩子就会像那头被小木桩栓住的小牛一样,想要挣脱却挣不开,导致长大以后,有充足的力量去挣开木桩了,却已经没有了兴趣。因此,我们的教育者要不惜一切捍卫学生的主动性,而不是一味地灌输。还记得作家郑渊洁曾经说过:“这是禁忌相互崩溃的时代,没人拦着你,只有你自己拦着自己,你的禁忌越多,你的成就也就越少,人只应有一种禁忌,那就是法律,除此之外,越肆无忌惮越好。”做为一名未来的人民教师,我坚信每个孩子都是充满想象力的天才!第二章作者详细的介绍他关于教育本质的认知。作者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心灵感应,也就是说真正的教育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心灵上的交流,孩子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主动、积极的状态。课堂是教师讲授知识的场所,同时也是孩子汲取知识的场所,需要教师和孩子之间的互动,不是教师一味地只是将自己的教案传递给孩子,孩子在下面只是机械的、被动的死记硬背,老师说什么孩子就记什么,甚至有些老师会剥夺孩子在课堂上说话的权利,这是可悲的!这让我联想到家庭,孩子在学校受老师的管理,回到家庭是受父母的管理,当一个唠叨的母亲反复在孩子耳边强调同样的事情,虽然很多话是为了孩子好的,但是孩子的内心是抵触、排斥的,语言在很多时候是一把双刃剑,用好可以入心入骨,用不好可能会引起反感,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我们的家长,都要学会适时的“沉默”,多为孩子留点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而我们只是扮演一个倾听者的角色。作者认为无声的行动很多时候和语言一样会有交流的作用,更加能体现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和关爱。第三章作者阐明了要全面依靠孩子,这也是基于第二章观点进一步的阐释。强调了理想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四章作者阐释了教育的目标是焕发人性的光辉,这个在我看来充分体现了我们教育的人文性和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教育要首先激发孩子的善良,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内心向善,尤其是对待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育是要从改变教育者自身开始。其次,要让孩子学会包容,能够设身处地的去替别人思考,要学会考虑别人的感受。此外还要培养孩子树立远大的目标,成为一个正直的人。最后要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引导孩子形成“我能行”的意识。第五章具体阐述了教育者角色的转变,教育最终的归宿不是孩子掌握了知识,而是内化为孩子的素养。第六章是在第二章论述的激发孩子的主动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要进行个性化教育,每个孩子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每个人的潜能和擅长的事物都不一样,教育者要有意识的将某个领域假定为孩子的特长和发展方向,对他们进行一系列的培养和训练,最终使这个假定的最佳才能区成为孩子真正的和兴趣和特长所在。在第七章中作者阐释了教育的最低纲领是培养能力,这里的能力不能和心理学上的能力等同起来,这里的能力和知识是并列的概念,其实,读到这里就可以发现,作者的观点并没有反对学生知识的获得,他反对的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学习知识只是手段,能力的获得才是最终的归宿,当然这里的能力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在教育中可能就是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问题学习。最后一章是在前面的理论基础上的一个提升,作者认为教育的最终成果就是习惯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培养,因为在少年时期,人的身心发展还未定型,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林先生强调要在全国推广六大习惯,第一是一件事情能够做到底,第二是要孝敬父母,第三是说到就要做到,第四是用过的东西要放到远处,第五是认真写字,第六是在错误中反思自己,可以看出这对于公民整体道德素养的提升都是重要的,教育并不是孩子的事情,也是成年人的事情,基于此,那么我相信我们的整个社会就会成为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
在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教育者是需要有信仰的。在我们的中小学,其实存在着一个很现实很突出的问题,就是很多老师在一线工作几年以后,他对教育最初的热情会慢慢褪去,更有严重的,很多老师会去抱怨,甚至会将这种负面的情绪强加到孩子的身上,更有甚者会触犯法律的底线。在我看来,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对于教师职业本身的认知以及对于学生的认知还不够,在教师这份职业中没有找到归属感,换句话说没有体验到教书育人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人的生命价值在于创造,教育者的生命价值在于创造教育之“大用”,这是教育者的幸福。李吉林老师是一位经验特别丰富的教师,虽然她的教育经验很丰富,但是她能坚持在每一次上课之前,认真的备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因为她觉得只要想到孩子们在她的课堂里感受到快乐、幸福,那么她就愿意去做,因为当孩子们收获了,最幸福的其实是老师她自己。诚然,我们当前的教育大环境并不是那么明朗,教师承担了各种各样的压力,但是要知道很多时候,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个体,是没有办法去改变这个社会的规则,因此,这个时候,必须要有意识的去调整自己的状态,教育者的幸福感是建立在受教育者的自由生长并臻于完善的基础上,泰戈尔说:“不是棰的击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得鹅卵石美轮美奂。”中国教育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是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改革,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为我们的教育留下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而我们每一个身处教育环境中的人,要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生命价值,探索教育之根,实现不教而教,把家长和老师从根本上解放出来,这也是我们教育的希望所在。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
在《回归教育本质》这本书中,林格先生用平铺直叙的写作手法,以及他高尚的人文主义情怀向读者阐释了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教育面临的困境以及改革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基于此,林格先生具体阐述了他的教育观以及他对于学生个性化教育的提倡和推崇,当前教育的出入就在于回归教育纯真,重新建立教育价值观。整本书的结构框架十分清晰,观点详实,理论性很强,读完之后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教育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同时他的理论完全是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进行的阐述,读完之后很受感动。
这本书一共分为八个章节,每个章节下由几个论点支撑,第一个章节主要介绍了当前教育的困境,作者认为我们当下的教育承担了过多的社会压力,比如升学、就业、当官、成名,而这些社会期望都是通过考试、升学的途径获得的,因此这些压力很大程度上已经转嫁到我们的学生、老师、家长和校长的身上。很多人将原因归结于我们的教育体制上面,但是作者是不认同这一说法的,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从教育内涵中寻找突破。在这里,作者是用一个“牛吃草”的故事来阐述的,这个故事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当代教育者的面对的困境就是“摁着牛头吃草”,一厢情愿地强化学生的自我控制,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那孩子就会像那头被小木桩栓住的小牛一样,想要挣脱却挣不开,导致长大以后,有充足的力量去挣开木桩了,却已经没有了兴趣。因此,我们的教育者要不惜一切捍卫学生的主动性,而不是一味地灌输。还记得作家郑渊洁曾经说过:“这是禁忌相互崩溃的时代,没人拦着你,只有你自己拦着自己,你的禁忌越多,你的成就也就越少,人只应有一种禁忌,那就是法律,除此之外,越肆无忌惮越好。”做为一名未来的人民教师,我坚信每个孩子都是充满想象力的天才!第二章作者详细的介绍他关于教育本质的认知。作者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心灵感应,也就是说真正的教育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心灵上的交流,孩子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主动、积极的状态。课堂是教师讲授知识的场所,同时也是孩子汲取知识的场所,需要教师和孩子之间的互动,不是教师一味地只是将自己的教案传递给孩子,孩子在下面只是机械的、被动的死记硬背,老师说什么孩子就记什么,甚至有些老师会剥夺孩子在课堂上说话的权利,这是可悲的!这让我联想到家庭,孩子在学校受老师的管理,回到家庭是受父母的管理,当一个唠叨的母亲反复在孩子耳边强调同样的事情,虽然很多话是为了孩子好的,但是孩子的内心是抵触、排斥的,语言在很多时候是一把双刃剑,用好可以入心入骨,用不好可能会引起反感,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我们的家长,都要学会适时的“沉默”,多为孩子留点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而我们只是扮演一个倾听者的角色。作者认为无声的行动很多时候和语言一样会有交流的作用,更加能体现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和关爱。第三章作者阐明了要全面依靠孩子,这也是基于第二章观点进一步的阐释。强调了理想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四章作者阐释了教育的目标是焕发人性的光辉,这个在我看来充分体现了我们教育的人文性和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教育要首先激发孩子的善良,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内心向善,尤其是对待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育是要从改变教育者自身开始。其次,要让孩子学会包容,能够设身处地的去替别人思考,要学会考虑别人的感受。此外还要培养孩子树立远大的目标,成为一个正直的人。最后要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引导孩子形成“我能行”的意识。第五章具体阐述了教育者角色的转变,教育最终的归宿不是孩子掌握了知识,而是内化为孩子的素养。第六章是在第二章论述的激发孩子的主动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要进行个性化教育,每个孩子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每个人的潜能和擅长的事物都不一样,教育者要有意识的将某个领域假定为孩子的特长和发展方向,对他们进行一系列的培养和训练,最终使这个假定的最佳才能区成为孩子真正的和兴趣和特长所在。在第七章中作者阐释了教育的最低纲领是培养能力,这里的能力不能和心理学上的能力等同起来,这里的能力和知识是并列的概念,其实,读到这里就可以发现,作者的观点并没有反对学生知识的获得,他反对的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学习知识只是手段,能力的获得才是最终的归宿,当然这里的能力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在教育中可能就是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问题学习。最后一章是在前面的理论基础上的一个提升,作者认为教育的最终成果就是习惯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培养,因为在少年时期,人的身心发展还未定型,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林先生强调要在全国推广六大习惯,第一是一件事情能够做到底,第二是要孝敬父母,第三是说到就要做到,第四是用过的东西要放到远处,第五是认真写字,第六是在错误中反思自己,可以看出这对于公民整体道德素养的提升都是重要的,教育并不是孩子的事情,也是成年人的事情,基于此,那么我相信我们的整个社会就会成为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
在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教育者是需要有信仰的。在我们的中小学,其实存在着一个很现实很突出的问题,就是很多老师在一线工作几年以后,他对教育最初的热情会慢慢褪去,更有严重的,很多老师会去抱怨,甚至会将这种负面的情绪强加到孩子的身上,更有甚者会触犯法律的底线。在我看来,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对于教师职业本身的认知以及对于学生的认知还不够,在教师这份职业中没有找到归属感,换句话说没有体验到教书育人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人的生命价值在于创造,教育者的生命价值在于创造教育之“大用”,这是教育者的幸福。李吉林老师是一位经验特别丰富的教师,虽然她的教育经验很丰富,但是她能坚持在每一次上课之前,认真的备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因为她觉得只要想到孩子们在她的课堂里感受到快乐、幸福,那么她就愿意去做,因为当孩子们收获了,最幸福的其实是老师她自己。诚然,我们当前的教育大环境并不是那么明朗,教师承担了各种各样的压力,但是要知道很多时候,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个体,是没有办法去改变这个社会的规则,因此,这个时候,必须要有意识的去调整自己的状态,教育者的幸福感是建立在受教育者的自由生长并臻于完善的基础上,泰戈尔说:“不是棰的击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得鹅卵石美轮美奂。”中国教育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是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改革,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为我们的教育留下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而我们每一个身处教育环境中的人,要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生命价值,探索教育之根,实现不教而教,把家长和老师从根本上解放出来,这也是我们教育的希望所在。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