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因文字浸润更美丽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_j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语文课堂上引领学生用心触摸文字,感悟文字,让文字成为通往美好心灵家园的桥梁,必将更有效地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学生生命成长中的引领作用。
  
  一、 续写课文,启迪真善美
  
   《小珊迪》是一篇令人难忘的课文,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在学生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而小珊迪悲惨的遭遇,却在学生心中激起层层波澜。在与孩子们的交谈中,我看出他们的心里有着许多纯真的想法,他们多么想留住小珊迪,多么希望小珊迪也拥有和他们一样美好的生活,尽享童年的幸福与欢乐。为了让孩子们尽情表达心中美好的祝愿和设想,我灵机一动,提议以《珊迪来到我们中间》为题续写课文。此举得到同学们的积极响应。他们纷纷提笔,精心勾画,有的同学描写了珊迪来到我们班级,与同学们第一次见面时的惊喜与兴奋;有的讲述了珊迪勤奋学习,诚信自律的可贵品质;有的想像了珊迪挺身而出,主动劝架的侠义、善良;有的写到了珊迪对小作者“爱惜粮食、不挑食”的教育;还有的写到了珊迪到同学家做客的文明有礼貌……这一篇篇血肉丰满的习作,一段段鲜活生动的文字,让笔者真切感受到学生心灵脉搏的跳动,他们对弱者的同情,对美好的向往,对真善美的追求,源自心灵,诉诸笔端,这无疑对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是一次绝好锤炼,一次有效提升。
  
   二、 品读关键词,树立正确人生观
  
   在《文成公主进西藏》一课教学时,学生对“文成公主乐意地接受出嫁到西藏 ”, 产生了意见分歧,有的说西藏多好,那儿风景优美,是人间天堂;有的说她真傻,留在大唐皇宫,那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啊,何必千里迢迢到西藏去呢?为了澄清学生内心的想法,在不着痕迹中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我组织学生细细品味“乐意”这一词:
   (出示文句:要离开亲人和家乡,嫁到遥远、陌生的地方去,谁都会感到依恋难舍,但是为了藏汉两族人民能永远团结,文成公主乐意地接受了。)
   师:从语句中看,文成公主是真的“乐意”吗?
   学生找出了“亲人”、“家乡”、“遥远”、“陌生”四个词来说明并不是真正的乐意。
  解读(亲人、家乡、遥远、陌生)
  师:离开的是怎样的亲人?
  离开的是怎样的家乡?
  西藏离大唐长安到底有多远?
  在生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差距有多大,有多陌生?
  师:那为什么课文又用了“乐意”一词呢?……
  生: 她为了藏汉人民的团结才乐意远嫁西藏。
  生:为国家出力,是她最大的快乐!
  ……
  师:(引读 )所以,为了汉民族的文化能够远远传播,为了藏族人民的文明进步,文成公主乐意地接受了。为了大唐江山能够长治久安,为了藏汉两族人民能永远团结,文成公主乐意地接受了。
   师:在这里,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文成公主?你又对“乐意”两字有了怎样新的理解?
   有的学生说,我见到了一个顾全大局的文成公主。有的学生说, 我见到了一个心中有国家的文成公主,我见到了一个心灵纯洁的文成公主…… 也有学生说,这个“乐意”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乐意”,是“顾大家,舍小我”的“乐意”,是“赤胆忠心,为国分忧”的“乐意”……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学生潜心会文而得出的深刻见解,看到了学生涵泳文字而领悟到的价值取向。 文字浸润着学生的心灵,文字拨动着学生的心弦,文字引领着学生的心路!
  
   三、 表演课本剧,开创合作新天地
  
   在语文教学中,为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好地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可适时组织课本剧的表演。参与表演的过程,是学生相互间切磋、合作、磨合,增进心灵互动交往的过程,也是挖掘开发文本,拓宽学习空间的过程。 学生以课文为脚本,通过钻研、讨论、分配角色,试演、改进、表演等一系列活动,能有效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促进学生间心灵的契合,增进同学间的融洽度。如在《将相和》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选其中一个故事表演。学生们热情高涨,分工合作,深入钻研文本,共同策划,精心编排。有一组同学选排了《渑池会见》一出戏。组内8位同学各有角色饰演:秦王、蔺相如、廉颇、传令官、随从、兵士…… 还制作了相关道具,随着传令官一声响亮的禀报:“赵国蔺相如晋见秦王!”表演有声有色地拉开帷幕:看那秦王,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看那蔺相如,临危不惧,铁骨铮铮; 而廉颇呢,英姿飒爽,气宇轩昂;随从们恪尽职守,严阵以待……学生们个个投入其中,一场针锋相对、斗智斗勇的《渑池会见》演得有模有样。你方唱罢我登场,不同小组之间还展开友好竞争,各有创意的表演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也在彼此心中留下了不灭的记忆。不用说,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对人物特点的领悟和体会,还有什么不到位的呢;更不用说,他们在这整个编演过程中经历了一次实实在在的心灵成长,切实懂得了“合作”一词的含义。语文学习可以这样的精彩,合作天地因心灵相通而倍感宽广。
  
   四、句式训练,引领人生好方向
  
  课文《背篼》一课中,有一句发人深思的话——“哦,山里的孩子,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为拓展学生的心灵空间,我设计了仿写句子:
  哦,城里的孩子——————。
  有一个叫方露的学生站起来,从容地说:“哦,城里孩子,钥匙上挂着自立的童年。”我深感讶异,一为她的绝妙模仿和精辟见解,二也为她真实地道出了自己的生活特点。为开启更多学生的心灵,让大多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们产生心灵的震动,我及时追问:“请你说说为什么钥匙上挂着自立的童年呢?”方露如数家珍地说起来:“我们一家三口,爸爸一大早出门,到晚上七、八点钟才下班,妈妈在超市工作,早晚班,所以从二年级开始,我就掌握家里的钥匙,脖子上天天挂着家里的钥匙,自己乘公交车上学。傍晚回到家,我打开家门就先把晒着的衣被收进,再淘米、煮饭……这样,爸妈可以安心工作,我也学会了很多的生活本领。所以,我说,钥匙上挂着一个自立的童年!”语音未落,如潮的掌声“哗”的响起,同学们情不自禁地向她投去钦佩的目光,此刻,我也仿佛看到,一颗颗勤劳、自立的种子,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悄然生根、发芽……
   “言为心声”,文字本来就是心灵的表白,而它也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影响着学生的心灵,滋养着学生的心灵。在语文教学中,引领学生与文字的亲密接触,让文字净化心灵,塑造心灵,引领学生成长,指引生命的航向,是我们教育者所不容忽视的。而教学资源的灵活开发,教学手段的巧妙利用,正越来越为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全心重视并全力实践着。文字因用心的品读而绽放异彩,心灵因文字浸润而日臻完美。
   (作者单位:浙江余姚市花园小学)
  责任编辑王红曼
其他文献
问题:忽视综合课堂人文缺失  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地理题材的教学内容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民俗、世界人口等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强调凸显情感性和思想性,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和谐建构。这样一来,地理知识就应是人文的、生活的、有生命的、有活力的,回归于人文本色的知识。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材中的地
【摘要】在新技术盛行的时代背景下,农村的初中英语教学需要认识到新技术在教育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并保证将新技术科学合理地引入至初中英语课堂中,但结合目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况分析,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仍旧会受到诸多不同因素所制约,致使整体教学效果与理想中的教育效果存在一定的偏差,为此,本文对新技术支持下的农村初中英语活动化作业进行全方位的探析。  【关键词】新技术;农村;初中英语;活动化作业  【
【摘要】21世纪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高校英语教师的传统角色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高校英语教师角色急需重塑,例如专业知识自我更新提高者,信息技术运用的先行者和引导者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等。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校英语教师;角色挑战;重塑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
一、学生最怕什么    案例1:我上英语课,最怕老师的啰嗦。老师喋喋不休地讲语法烦得我都快疯了。——一位小学六年级学生如是说  老师的唠叨对学生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心理折磨。  案例2:影片中的男贼王薄长得很帅,他冲门卫喊的时候特别酷,他说:“好车里坐的就一定是好人吗?”我看他不像贼,倒像我们老师,总是喋喋不休的。——一小学生看《天下无贼》写的观后感  小学老师留给学生最深刻的负面印象好像就是唠叨。
编者按:  童年是要阅读、要故事、要文学的。谁的心里不藏着几个故事?一组组鲜活真实、感人至深的故事,让人流下的是眼泪,震撼的是心灵。  近年来,浙江上虞市以故事为载体,结合本市实际,开展了《小学品德课程故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的课题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吸引了众多学校与教师的参与,故事以其独特的魅力润泽着小学品德教育课程,也丰富着孩子们的心灵。为此,本刊编辑部组织了这组稿件,希望由此引发大家
王攀峰、张天宝:走向关怀: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趋向    王登峰、张天宝在《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第9期刊文指出,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缺乏关怀,具体表现为:偏重技术理性,忽视实践关怀;注重知识传授,忽视情感关怀;具备强烈的职业意识,缺乏人文关怀。作者进而认为,诺丁斯的关怀伦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依据关怀伦理,学校不能一味地追求学术目的而放弃对学生的关怀,应该把关怀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教
地理知识在小学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也是教师在教学中普遍觉得棘手的教学难点之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有些教师把品德课上成地理课,试图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系统的地理知识,德育目标无从落脚;有些虽动用大量地理视频、图片等资源,但学生无动于衷;也有些教师把地理每个知识点都与情感、态度挂钩,盲目地追求情感目标,最后却得不偿失。  以上这些问题,在小
我们应高度关注正在开展英语课外阅读行为的小学生,发现他们此时的心理特点,以及他们受到英语课外读物阅读影响,可以结合“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科学地采取积极的改进措施。下文所提出的几点均以《丽声拼读故事会》第三级《Gran is cross》这一绘本为例。  一、善于理解情境,不善理解语言——以图辅读  儿童在语言理解方面总是表现出对情景的理解能力强于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任务的
【摘要】尽管许多老师在英语教学中实行翻转课堂,但他们未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学生下课后的自学成绩不理想,而且在课堂上的实际效果也令人担忧,根据翻转教室的特点,分析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本着统一教育教学的理念,着重于课前、课中、课后更新教学方法,精心设计三个教学环节,以期大大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初中英语是初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对未来学生的个人发展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新课程改
凡事总有正反之分,用于品德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素材,也可以分为正面素材和反面素材。所谓的反面素材,是指其所反映的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负面现象,多为不幸、消极、不健康、错误的视频或图文材料等,具有超常、新奇、冲击性大等特点。  随着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这一理念的普及,大家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不能一味展示现实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否则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同。但是,反面素材虽然能震撼心灵,发人深思,给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