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对母亲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w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是个童养媳,外祖父那时家里状况很不好,家里孩子又多,我祖母用50公斤的地瓜米就把我母亲背到了现在的家里,那时我母亲刚断奶。
  母亲是在她18岁那年结婚的。她从小随祖母长大,祖母一直把她当自己的亲闺女,母亲对祖母就特别亲。从我记事起,她们婆媳从没红过脸,都是有事有商量的好声好气。这种关系在祖母去世前的那一年里,我有了切身体验。在我读初三的那年,祖母在一次滑倒后便偏瘫不起了。从那以后的一年里,母亲每天的工作也多了:三餐给祖母喂饭,中午给祖母擦一遍身子,早晚两次倒便桶。每次她们俩都是有说有笑,人情世故上的事母亲也还是和祖母商量着办的,这使我们没有了祖母刚躺下时的担心。在床上躺了10个月后,祖母神志越发不清了,经常半夜醒来,说有人骂她,说大家要把她饿死。每每这时,母亲总是第一个起来陪祖母说话,像哄一个小孩,一边给她喂点饼干什么的。神志不清的祖母,谁都不认得了,但是听到母亲的声音就特别的安静,感觉到安全,在母亲的声音陪伴下继续安睡。
  在我上高中后不久,祖母走了,听家人说走得很安详。我回到家时正赶上祖母的送葬。那天全村大部分人都去了,大家谈论最多的不是我的祖母,而是母亲的不易。
  祖母已经走远了,现在回想这些,我越清楚地知道,母亲和祖母的真正距离从来就不是太宽。如同一条河,母亲在此,祖母在彼,她们构成河的两岸。母亲后来的生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祖母的陈颜。
  从小到大,母亲在我脑中的印象就只有一个,好像是岁月老人把她忘记在了一个阴暗的角落,母亲在本该年轻的时候看起来已经很苍老了。母亲的生命是一个辘轳,简单的重复。母亲每天4、5点起床做早饭,在我们吃饭时,她伺候那些鸡鸭猪兔,然后在洗刷碗盘后,再浸上中午要做饭的米,就上山忙农活去了,中午傍晚重复早晨的工作。1991年,父亲的腿病加重,虽然不要人照顾,但地里的事是没法继续,母亲也便更卖力了,那时乡亲们常说我们家像生产队,我母亲是队长,成员是我们姐弟几个。母亲是个好强的女人,她农活是不愿意落后别人的,因此做什么往往都比较早准备,播种插秧、种瓜翻藤,薅草杀虫、晒谷藏种都比别人早开始。
  非农忙季节,母亲常到隔壁村挑木炭,我小时候每100斤是14元人民币,现在涨到21元了。跟母亲同去的还有好几个同村妇女,她们为了赶两趟,凌晨3点左右就得起来做饭了,4点左右出发,要是在冬天,天还没亮,她们就每人都拿把手电筒照明,去时是空手的,经常是走到邻村的山上,天色才起鱼肚白。上初中后,我周末也常去挑点,那时的我大概只能挑50斤,常常是第一天回来,肩上就破皮流血,坚持几天后,等伤口结痂成一层较厚的黑皮后才好些。上高中后,我去的次数也就少了,但是母亲却是一直都去,从未间断,听一些和母亲一起去的妇女说,母亲总是挑着百来斤的木炭,走在队伍的第一个,听到这里时候,我的眼泪就落了下来,那个矮小的母亲,肩膀上挑的哪是木炭啊?那是我们一整个家庭的重量,是生活的重量啊!
  现在我回去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偶尔回去,母亲也还是常去挑木炭。凌晨3点左右,我常被母亲的咳嗽声惊醒,接着便是盆瓢的声音,她又得起早赶路去了。好几次,我都想起床劝母亲别去了,结果一次次都只能躺在床上装睡,等天亮起来,母亲已经把饭菜热在锅里了。前些天,姐姐打电话来,叫我劝母亲别再去,说我读过书,她听我的。在合上电话的瞬间,我眼泪忍不住流下来。我们何尝不曾劝过,母亲的执拗何尝是她的固执?每次母亲都说等烧好了一窑卖了就不去,可她何曾停止过?或许我们姐弟几个和母亲之间,真的不敢有这种柔软的劝慰,如果做了,对彼此都是一种惊吓。
  生活的艰难没有压倒母亲,她绝少表现出脆弱的时刻。25年来,我只看过母亲流过两次泪,一次是祖母走的时候。坚强的母亲第一次在人前嚎啕大哭。另一次便是送我去上大学的那天,母亲起了个大早,天刚亮就喊我起床,在我吃饭时就问一些我带的东西装上没,之后便叮嘱我一定要把两个荷包蛋吃了,一边叫邻家堂弟去操场帮我占个龙马车的车头的位置。母亲送我上车时,她那天就说了两句话:“出去好好照顾好自己。该花的钱别省,不要委屈了自己。”在车发动的时候,母亲把捏在手中的鞭炮点燃了,在烟雾朦胧中,我看见了母亲流下的眼泪,我看见泪水流在她皱纹交错的脸上,如雨水落在旱地里,25年来我第一次那么仔细地看见她哭。母亲的泪水,也成了我无数次梦回乡里的第一站。
  儿子越来越大,离家越来越远,回家越来越少,母亲的面容却越来越清晰。突然发现一直以来眷恋故乡,是因为那里的人,一个普通的标本式的农民,一个平凡的母亲。出生是不能选择的,如果可以,下辈子,母亲,我还要做你的孩子。
  这些日子里,我越想起母亲,越是觉得惭愧。因为母亲,我的生命也因此更加简约、博大、丰美、深邃和慈悲。
  背对母亲,长跪当哭!
其他文献
福州市台江第三中心小学,坐落于吉祥山麓,最早是文山女中的小学部。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悠久历史。学校占地面积二十多亩,现有34个教学班,学生1659人,教师80人。校园中有一棵百年大樟树,郁郁葱葱,荫盖校园,在这一片钟灵毓秀之地,文山人传承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书写着激扬的教育篇章,培育了一代有一代知书明理的书香学子。  台三学子的独特气质,源于学校多年来一直把经典诵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素质教育
期刊
“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卡莱尔),“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龙岩市根据闽西特色打造“红土书香”教育品牌以来,学校“书香校园”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形成了“爱读书,乐读书”的良好读书氛围,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正在形成。  面对浩瀚的书籍,要取得较好的读书效果,我们采取了一些做法。    一、讲究策略,提高效率    首先要形成读书活动的机制。中共龙岩市教育工委、龙岩市教育局要
期刊
近日,我们前往王蒙先生的家中拍摄他的书房。我知道写作是需要大量个人时间和空间的,一个一生都能够潜心于写作的人,会很珍惜时间,我也格外地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  我感觉王蒙先生家中的书房,透着更多的生活气息,书房并不太大,铺着地毯,中间的桌子上放着两台用于写作的电脑,两面摆放着书架。书架上的书分门别类摆放得很整齐很有秩序。王蒙先生指着中间的书柜告诉我们:“我还是比较重视工具书的,所以《词源》、《辞
期刊
发散思维是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呈现出多维发散状,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拟从文本解读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作初步探讨。    一、文本多元解读之必需    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甚至是语文教学最主要的方式和途径,对作品主题思想、写作特色、遣词造句的品析等无不通过文本解读来实现。没有文本的解读就
期刊
叮叮当当,小巷悠长……  不用探头看,就知道准是卖豆花的来了。说也奇了。据母亲讲,过去,漳州一带,卖豆花的人,挑着豆花担,走街串巷,不用吆喝,只需一只手的手指夹着瓷碗、瓷匙,一摇晃,一碰撞,就能发出清脆的声音招引顾客,每每这时,楼里就飞出几个快乐的小毛孩,攥着钱,拎着碗,领了大人之命,直奔那担而去……  到我记事时,豆花就设点摆摊了,来了客人,摊主就掀起瓷缸的木盖,拿一把铜勺,将浮在豆花表面的水珠
期刊
南方雪,轻柔,妙曼,  无声地,洒遍故乡。  那么执著,  那么深情。  白的山,白的屋,  白的山间小路。  小树,我的小树,  让雪尽情拥抱。  堆雪人,干雪仗,  老游戏,代代玩。  忘了忧虑,忘了奇寒,  仰起头,笑迎雪花点点。  南方雪,轻柔,妙曼,  无声地,洒遍故乡。  任雪花抚摸岁月,  悠长忆念,无限家山。
期刊
荧屏上为数不少的止于养眼、一味娱乐的节目,已经令不少观众不太习惯于剔除喧嚣浮躁、静下心来进行不仅养眼、更在养心的文化阅读了。  这种养心的文化阅读,当然不止于经典的书籍文化的阅读。虽非经典却有一定思想内涵、文化意蕴和美学品位的一般书籍,以及各种形式的书画展览、音乐歌舞、戏剧演出、文物博览等等,均应纳入我所呼唤的养心的文化阅读范畴。  在技术化背景下,要真正做到既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丰富审美表现手段
期刊
活着  是一种存在  活着  是一种悲哀  活着  是一种无奈  活着  是一种安排  活着  是为把一些记忆埋汰  活着  是为让一些记忆醒来  活着  是为使一个现时无碍  活着  是为令一个现时躲开  活着  一切都不用见怪  活着  一切将会有交待  相信吧——  生命不是一场竞拍  灵魂不是一种体裁  白云总归要出境  花朵总是会绽开    献给您……    那浅浅的一笑  就像月牙淡漠
期刊
我开始学语文,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全家逃难到乡下。不知为什么日本鬼子和汪伪的军队老在后面追。我才五六岁,常常是一天跑好几个地方。有一次,我们跑到了傍晚,还是被追上了:那是一个打谷场,我筋疲力尽,倚着个草垛软瘫着,望着平原上低垂的星空喘气。“和平军”(汪精卫的汉奸队伍,他们的口号是“和平反共建国”所以叫“和平军”)拿枪对着我们,厉声喊叫:“城里人,跪下来,把口袋翻过来”。人们跪成一排。妈妈、舅妈顾不
期刊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代诗人贺知章,留给后人的杰作可能不算多,但他却是慧眼识李白的伯乐。《咏柳》诗中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因为诗人观察细腻,构思独特,描绘生动,便成了脍炙人口,百吟不厌的千古佳句,令后辈着实折服。当然诗的前两句也有许多经典妙处值得品味。  贺知章生活在盛唐,一生为官,经济宽裕,性情闲适,无忧无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