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题 / 目 / 解 / 读]
今年的多道高考作文题,最突出的特点是把个人和时代、国家联系起来,把个人成长奋斗和时代变迁、中国发展变化联系起来。浙江卷也是如此,考题“浙江精神”的内容要求紧密贴近时代,考生也有话说。而且,这道题打破了以往浙江卷偏重于“A与B”之间逻辑思辨的话题模式,打破了明确只写论述类文体的格局。基于此,高考作文题的材料、要求显出千变万化的特点,同学们不能依靠押题猜题去写作,而应努力夯实根基,做好平时所能做的一切准备工作。
本题材料由三小段文字组成:
第一小段,从过去到现在,明确了“浙江精神”的具体内涵。在古代,“浙江精神”具体体现为以阳明心学为代表的“知行合一”(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和顾炎武、黄宗羲为代表的“经世致用”(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等;在新时代,“浙江精神”则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总书记所概括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上。
第二小段,是对第一小段的补充。即在浙江精神、文化的滋养下,浙江故事与传奇被一代又一代浙江人书写。这可以说是对“浙江精神、文化”的作用(效果)的明示。
第三小段给出了多项“任务指令”:“作为浙江学子”是写作视角的界定,而“站在人生新起点”意味着应以即将升入大学的18岁考生的身份与眼光来解读“浙江文化”与“浙江精神”。
构思作文时,为实现深度思考,建议围绕命题材料的“浙江精神”来立意,可以将材料涉及的内容分解为“浙江精神”“浙江故事”“浙江传奇”“浙江學子”等几个关键词。如此,则可以思考如下内容:“浙江学子”应该如何认识传统的“浙江精神”?“浙江传奇”和“浙江学子”有什么关系?“浙江学子”在造就“浙江传奇”中可以起什么作用?“浙江学子”将如何讲好“浙江故事”?这样,围绕“浙江精神”逐步拓展,逐一思考,化大为小,就能写得具体而扎实,也可达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写作目的。
[立 / 意 / 分 / 析]
|继承、弘扬浙江精神|
今天,如何继承、弘扬浙江精神?回答是:以翻篇归零的心态再出发,推进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
|为什么要在新时代重提“浙江精神”|
新时代弘扬“浙江精神”为的是让兼容并蓄的历史底蕴焕发新的生机。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要善于从不同声音中吸取智慧进行决策,还要结合实际,务求实效,真抓实干,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如何更好地践行“浙江精神”|
从一点一滴做起,方能勇立潮头;宽容失败,允许试错,责任豁免,方能营造鼓励担当、崇尚担当的社会氛围。
|浙江精神的时代内涵|
每一个奋发有为的浙江学子,必将继续演绎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丰富开拓进取的浙江文化。
佳 / 作 / 展 / 示
“浙”就是你
一考生
你是苏子笔下“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你是戴望舒诗中“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于我,你是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老者,时代与民族精神在“浙”里发扬。
初相识,你的柔美唤醒了我心中对人间天堂的感知。你的笔墨点染在宣纸上,一笔泼出苏堤春晓,一笔描就烟雨楼台。那时的我以为,“浙”就是你,一个娴静似娇花照水的江南女子。
渐渐长大,回望厚重的历史烟云,我方才知晓你的苦楚,更领略你的刚强。曾记否,嘉靖四十年,倭寇对你进行侵扰剽掠;又记清末,坚船利炮击穿了你的通商口岸。那时的你千疮百孔,垂命挣扎。然而,我并未看到你畏缩屈服,取而代之的是撼动人心的刚强。我看到戚家军在浙东大败倭寇,扫平沿海;又望见数万浙江百姓,扛起大刀与入侵之敌拼杀……用坚强的脊梁撑起浙江的是民族的精魂,不屈的浙江精神早已注入民族血脉。那时我方知,“浙”就是你,一个永不屈服的真正的猛士。
如今,你不再任人欺凌,你已是高新技术交汇、经济蓬勃发展的大省。你展现的不仅是强壮的肌肉与刚强的骨骼,更是你作为大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精神和“兼容并包、文化交融”的气度。G20峰会是你自信的笑脸,友好的态度;生态文明建设是你向善向美的追求;万物互联、“刷脸”支付是你创新精神与开放包容胸怀的体现。当然,还有那滔天的浙江大潮彰显了你高蹈的魄力,清芬的龙井孕育了你文化的底蕴。于是,在“浙”里,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天下大事,网购的商品能迅速送达家门,无数外国友人来此游山玩水,感受浙江文化的滋养……你散发着温润的光芒,一朝一夕、一点一滴的变化向世界证明着,浙江精神不光有戚继光的刚勇,浙江百姓的团结不屈,热血鲁迅的革命精神,还有老子的淡泊,孔子的仁爱,谢高华的实干与坚守,马云的创新与魄力;你既保留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秀气,又增添了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大都市气息。你用浙江精神照亮五湖四海,温暖世界友人。
原来,“浙”就是你,有内蕴也有活力,有传统也有创新。而我作为新时代新青年,站在时代路口,将与你共同努力,争做时代弄潮儿,发扬熠熠生辉的浙江精神!
[名师点评]
本文作者巧妙运用第二人称行文,显得自然亲切又便于抒情。行文思路上以时间为线,串联浙江前世今生的故事和传奇,并以比喻修辞把浙江比成“江南女子”和“真的猛士”,真正抓住了“浙”的精神特质。文章重点落笔在第四段,浓墨重彩展现当今浙江的发展和时代精神,突出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考生语言有功底,文章表达见积淀:字里行间可见作者对家乡的挚爱深情,对历史现实的深切了解。最后一句总结“‘浙’就是你,有内蕴也有活力,有传统也有创新”,凸显了作者高度的概括能力。
(责任编辑 / 吴 锋)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题 / 目 / 解 / 读]
今年的多道高考作文题,最突出的特点是把个人和时代、国家联系起来,把个人成长奋斗和时代变迁、中国发展变化联系起来。浙江卷也是如此,考题“浙江精神”的内容要求紧密贴近时代,考生也有话说。而且,这道题打破了以往浙江卷偏重于“A与B”之间逻辑思辨的话题模式,打破了明确只写论述类文体的格局。基于此,高考作文题的材料、要求显出千变万化的特点,同学们不能依靠押题猜题去写作,而应努力夯实根基,做好平时所能做的一切准备工作。
本题材料由三小段文字组成:
第一小段,从过去到现在,明确了“浙江精神”的具体内涵。在古代,“浙江精神”具体体现为以阳明心学为代表的“知行合一”(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和顾炎武、黄宗羲为代表的“经世致用”(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等;在新时代,“浙江精神”则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总书记所概括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上。
第二小段,是对第一小段的补充。即在浙江精神、文化的滋养下,浙江故事与传奇被一代又一代浙江人书写。这可以说是对“浙江精神、文化”的作用(效果)的明示。
第三小段给出了多项“任务指令”:“作为浙江学子”是写作视角的界定,而“站在人生新起点”意味着应以即将升入大学的18岁考生的身份与眼光来解读“浙江文化”与“浙江精神”。
构思作文时,为实现深度思考,建议围绕命题材料的“浙江精神”来立意,可以将材料涉及的内容分解为“浙江精神”“浙江故事”“浙江传奇”“浙江學子”等几个关键词。如此,则可以思考如下内容:“浙江学子”应该如何认识传统的“浙江精神”?“浙江传奇”和“浙江学子”有什么关系?“浙江学子”在造就“浙江传奇”中可以起什么作用?“浙江学子”将如何讲好“浙江故事”?这样,围绕“浙江精神”逐步拓展,逐一思考,化大为小,就能写得具体而扎实,也可达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写作目的。
[立 / 意 / 分 / 析]
|继承、弘扬浙江精神|
今天,如何继承、弘扬浙江精神?回答是:以翻篇归零的心态再出发,推进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
|为什么要在新时代重提“浙江精神”|
新时代弘扬“浙江精神”为的是让兼容并蓄的历史底蕴焕发新的生机。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要善于从不同声音中吸取智慧进行决策,还要结合实际,务求实效,真抓实干,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如何更好地践行“浙江精神”|
从一点一滴做起,方能勇立潮头;宽容失败,允许试错,责任豁免,方能营造鼓励担当、崇尚担当的社会氛围。
|浙江精神的时代内涵|
每一个奋发有为的浙江学子,必将继续演绎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丰富开拓进取的浙江文化。
佳 / 作 / 展 / 示
“浙”就是你
一考生
你是苏子笔下“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你是戴望舒诗中“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于我,你是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老者,时代与民族精神在“浙”里发扬。
初相识,你的柔美唤醒了我心中对人间天堂的感知。你的笔墨点染在宣纸上,一笔泼出苏堤春晓,一笔描就烟雨楼台。那时的我以为,“浙”就是你,一个娴静似娇花照水的江南女子。
渐渐长大,回望厚重的历史烟云,我方才知晓你的苦楚,更领略你的刚强。曾记否,嘉靖四十年,倭寇对你进行侵扰剽掠;又记清末,坚船利炮击穿了你的通商口岸。那时的你千疮百孔,垂命挣扎。然而,我并未看到你畏缩屈服,取而代之的是撼动人心的刚强。我看到戚家军在浙东大败倭寇,扫平沿海;又望见数万浙江百姓,扛起大刀与入侵之敌拼杀……用坚强的脊梁撑起浙江的是民族的精魂,不屈的浙江精神早已注入民族血脉。那时我方知,“浙”就是你,一个永不屈服的真正的猛士。
如今,你不再任人欺凌,你已是高新技术交汇、经济蓬勃发展的大省。你展现的不仅是强壮的肌肉与刚强的骨骼,更是你作为大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精神和“兼容并包、文化交融”的气度。G20峰会是你自信的笑脸,友好的态度;生态文明建设是你向善向美的追求;万物互联、“刷脸”支付是你创新精神与开放包容胸怀的体现。当然,还有那滔天的浙江大潮彰显了你高蹈的魄力,清芬的龙井孕育了你文化的底蕴。于是,在“浙”里,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天下大事,网购的商品能迅速送达家门,无数外国友人来此游山玩水,感受浙江文化的滋养……你散发着温润的光芒,一朝一夕、一点一滴的变化向世界证明着,浙江精神不光有戚继光的刚勇,浙江百姓的团结不屈,热血鲁迅的革命精神,还有老子的淡泊,孔子的仁爱,谢高华的实干与坚守,马云的创新与魄力;你既保留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秀气,又增添了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大都市气息。你用浙江精神照亮五湖四海,温暖世界友人。
原来,“浙”就是你,有内蕴也有活力,有传统也有创新。而我作为新时代新青年,站在时代路口,将与你共同努力,争做时代弄潮儿,发扬熠熠生辉的浙江精神!
[名师点评]
本文作者巧妙运用第二人称行文,显得自然亲切又便于抒情。行文思路上以时间为线,串联浙江前世今生的故事和传奇,并以比喻修辞把浙江比成“江南女子”和“真的猛士”,真正抓住了“浙”的精神特质。文章重点落笔在第四段,浓墨重彩展现当今浙江的发展和时代精神,突出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考生语言有功底,文章表达见积淀:字里行间可见作者对家乡的挚爱深情,对历史现实的深切了解。最后一句总结“‘浙’就是你,有内蕴也有活力,有传统也有创新”,凸显了作者高度的概括能力。
(责任编辑 / 吴 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