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穷人的制度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yu2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一句非常响亮的口号,什么样的教育是人民满意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诸宏启指出:任何制度背后都有一个伦理取向,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制度建设,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亲近穷人的制度。”真是一语中的!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依靠制度。“亲近穷人的制度”是教育公平的基本保障。
  教育是社会成员人人应该享受的权利,有教无类,教育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家境困难的学生,工资待遇条件差的农村教师,越是穷人,越需要教育培养生存能力,提升人生价值,从而尽快获得脱贫的资本。如果一个社会中穷人的子女受不到相对公平的教育,就会永远居于穷人的行列,从而造成了社会不公。如果穷人的利益在制度中得不到突出和保障,那么这个制度对促进整个教育的发展就可能是不利的。
  办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赢利,但是教育的高收费,所谓的“贵族教育”都是对教育公平的漠视。弥漫于教育界的“官本位”思想,长期形成的校长的行政领导意识都是影响教育公平的腐蚀剂。很多学校高收费的目的就是要做大做强,从而成为执政者的政绩工程。“象牙塔”内也被功利主义侵蚀得不再纯净,著名学府也布满了商业的气息,让寒门学子望而却步。
  旧时科举制可以使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如果今天的社会断绝了穷人的求学之路,一方面是对人才的埋没,另一方面也是社会不稳定的隐患。教育机会公平与否关乎社会成员的权利公平,是实现社会整体公平的重要前提。唐代白居易曾说“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制度的独到作用归根到底在于人力不能所及的地方。
  (作者单位:山东泰安市泰山区教科研中心)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对外贸易为中心的涉外商务活动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而正是商务翻译在对外商务交流中起着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商务英语口译要求译员具备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