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直以来,初中化学试卷评讲课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应该对应每个题目讲解相应知识点或拓展知识点,通过一定的变式训练将焦点自然而然地转移到我们要掌握的知识上。那么怎样才能上好每一堂初中化学试卷评讲课呢?我们对此简单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化学 试卷分析 评奖内容
在考试结束之后,对试卷进行分析,不但可以对试卷和考试作出恰当的评价,为试卷编制积累经验,提高教师编制试卷的水平,为修改试题和给题库遴选试题提供依据,而且有助于充分地获得考试提供的教学反馈信息,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为考试讲评准备材料。课堂应该怎样进行评讲呢。我们要进行全面的试卷分析,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试卷的结构分析
1.内容结构分析:基本概念和化学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化学知识、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等方面的内容比例乃至每一方面的二级结构分析。2.目标水平结构分析:按照考试大纲所列水平(通常分为知道、理解、应用、综合运用等)种类,分析它们的组成比例并且作内容—水平双向交叉分析。3.题型结构分析:各类题型的比例分析。4.分数结构分析:内容—分数和水平—分数的双向交叉分析。5.难度和时限结构分析:对难度测验作难度分布描述,对速度测验作时限分布描述。6.试卷特点及横向、纵向比较:就试卷是否符合考试(教学)大纲规定、是否反映化学学科特点和内在联系、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合理性、适宜性以及其他特点作出描述和判断。横向比较可以在学校—学校或地区—地区间进行,纵向比较可以在不同学年间进行。
进行结构分析时,教师要对测验各项目逐一分析和作出判断,因而结构分析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分析者对项目的判断跟编制、设计者不一致的情况经常会发生,对于比较复杂的综合题尤其是这样。为此可以把试卷结构分析结果跟编制试卷的结构设计进行比较。除了难度结构分析跟答卷情况有关,只有在考试实施之后才能进行外,其他各项分析跟答卷情况无关,在考试实施之前就可以进行,属于试卷的“静态”分析。
二、答卷情况描述主要包括:
1.成绩分布情况描述:列出频数分布表或频数分布图。2.统计量描述:列出平均分、标准差、优分率和低分率以及某些因素间的相关系数等数据,还可以进一步作各内容跟其平均得分率、标准差、优分率和低分率的双向交叉分析,各水平层次跟其平均得分率、标准差、优分率和低分率的双向交叉分析,以便从中发现问题。3.分布形态判断:判断总体分布是正态还是偏态或其他形态。4.由样本统计量推测总体参数(总体平均成绩、总体标准差等)。
三、试题及解答情况分析
1.题目的内容、水平分析:逐一分析各题的内容、水平和考核意图。2.题目的难度、区分度、灵敏度、识别度和题目反应分布:具体方法参见文后所附题目分析部分。
四、试卷质量分析
整卷难度分析,试卷质量评价:就考试目的和试卷内容、结构、形式的合理性、适宜性、有效性和可行性等对试卷作出全面评价。常模参照性测验题目的分析工作,主要是对测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估计题目的难度、区分度,分析答案是否适宜等。
1.难度分析。所谓题目难度是指某一题目的难易程度,通常用答对率P来表示。一般说来,题目的P值以0.2~0.8为宜。也有人用不通过率Q来表示难度。它们的计算方法如下表所示:*X高为高分组的该题得分总和,X低为低分组的该题得分总和,H、L分别为该题的最高、最低得分。P值无等距性,无法对试题之间的难度差异作精确的比较,也不能用于计算平均难度。为了对各题难度作比较,通常要把P转换成标准难度△,使之等距化。△值越大,题目难度越大;△=13时,题目难度为中等。
2.区分度分析。题目区分度是指某一题目对被测水平的区分能力。若某题目能使水平较高的被测得较高分、使水平较低的被测得较低分,该题就有较高的区分度。区分度分析可以采用极端分组法,或者采用相关法。题目难度跟题目区分度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难度太大或者太小,都可能使区分度变小;只有难度适中时,才可能有较高的区分度。
3.题目反应分布分析。对于多重选择题等可能有多种答题情况(题目反应)的题型来说,仅仅作难度分析和区分度分析是不够的,还需要分析题目反应分布情况,检查它是否跟预期的反应分布模式符合,从而发现需要修改之处。题目的难度和区分度也可以从反应分布中得到反映。
五、教学分析和教学建议
从得分、失分情况以及某些部分之间的比较、分析,发现教师、学生以及命题等方面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教师评讲课值得商榷的如:1. 音量稍小,没有充分照顾学生的感受2. 对于概念图的讲解不够严谨,对能力的要求没有提到,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不是太多。 3. 课堂资源没有利用好。4. 没有及时点出是学生审题方面的问题。
我们试卷讲评课的目的是什么呢?课型怎么操作,易题难题怎么处理。可以以某个主干为样本,添加扩展常考方式,总结相应解题方法。易错题未必是记忆问题,可能是理解的完整性问题。
【参考文献】
[1]辛自强.问题解决与知识建构[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李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08.
[3]刘伟.化学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4).
[4]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关键词】初中化学 试卷分析 评奖内容
在考试结束之后,对试卷进行分析,不但可以对试卷和考试作出恰当的评价,为试卷编制积累经验,提高教师编制试卷的水平,为修改试题和给题库遴选试题提供依据,而且有助于充分地获得考试提供的教学反馈信息,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为考试讲评准备材料。课堂应该怎样进行评讲呢。我们要进行全面的试卷分析,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试卷的结构分析
1.内容结构分析:基本概念和化学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化学知识、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等方面的内容比例乃至每一方面的二级结构分析。2.目标水平结构分析:按照考试大纲所列水平(通常分为知道、理解、应用、综合运用等)种类,分析它们的组成比例并且作内容—水平双向交叉分析。3.题型结构分析:各类题型的比例分析。4.分数结构分析:内容—分数和水平—分数的双向交叉分析。5.难度和时限结构分析:对难度测验作难度分布描述,对速度测验作时限分布描述。6.试卷特点及横向、纵向比较:就试卷是否符合考试(教学)大纲规定、是否反映化学学科特点和内在联系、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合理性、适宜性以及其他特点作出描述和判断。横向比较可以在学校—学校或地区—地区间进行,纵向比较可以在不同学年间进行。
进行结构分析时,教师要对测验各项目逐一分析和作出判断,因而结构分析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分析者对项目的判断跟编制、设计者不一致的情况经常会发生,对于比较复杂的综合题尤其是这样。为此可以把试卷结构分析结果跟编制试卷的结构设计进行比较。除了难度结构分析跟答卷情况有关,只有在考试实施之后才能进行外,其他各项分析跟答卷情况无关,在考试实施之前就可以进行,属于试卷的“静态”分析。
二、答卷情况描述主要包括:
1.成绩分布情况描述:列出频数分布表或频数分布图。2.统计量描述:列出平均分、标准差、优分率和低分率以及某些因素间的相关系数等数据,还可以进一步作各内容跟其平均得分率、标准差、优分率和低分率的双向交叉分析,各水平层次跟其平均得分率、标准差、优分率和低分率的双向交叉分析,以便从中发现问题。3.分布形态判断:判断总体分布是正态还是偏态或其他形态。4.由样本统计量推测总体参数(总体平均成绩、总体标准差等)。
三、试题及解答情况分析
1.题目的内容、水平分析:逐一分析各题的内容、水平和考核意图。2.题目的难度、区分度、灵敏度、识别度和题目反应分布:具体方法参见文后所附题目分析部分。
四、试卷质量分析
整卷难度分析,试卷质量评价:就考试目的和试卷内容、结构、形式的合理性、适宜性、有效性和可行性等对试卷作出全面评价。常模参照性测验题目的分析工作,主要是对测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估计题目的难度、区分度,分析答案是否适宜等。
1.难度分析。所谓题目难度是指某一题目的难易程度,通常用答对率P来表示。一般说来,题目的P值以0.2~0.8为宜。也有人用不通过率Q来表示难度。它们的计算方法如下表所示:*X高为高分组的该题得分总和,X低为低分组的该题得分总和,H、L分别为该题的最高、最低得分。P值无等距性,无法对试题之间的难度差异作精确的比较,也不能用于计算平均难度。为了对各题难度作比较,通常要把P转换成标准难度△,使之等距化。△值越大,题目难度越大;△=13时,题目难度为中等。
2.区分度分析。题目区分度是指某一题目对被测水平的区分能力。若某题目能使水平较高的被测得较高分、使水平较低的被测得较低分,该题就有较高的区分度。区分度分析可以采用极端分组法,或者采用相关法。题目难度跟题目区分度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难度太大或者太小,都可能使区分度变小;只有难度适中时,才可能有较高的区分度。
3.题目反应分布分析。对于多重选择题等可能有多种答题情况(题目反应)的题型来说,仅仅作难度分析和区分度分析是不够的,还需要分析题目反应分布情况,检查它是否跟预期的反应分布模式符合,从而发现需要修改之处。题目的难度和区分度也可以从反应分布中得到反映。
五、教学分析和教学建议
从得分、失分情况以及某些部分之间的比较、分析,发现教师、学生以及命题等方面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教师评讲课值得商榷的如:1. 音量稍小,没有充分照顾学生的感受2. 对于概念图的讲解不够严谨,对能力的要求没有提到,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不是太多。 3. 课堂资源没有利用好。4. 没有及时点出是学生审题方面的问题。
我们试卷讲评课的目的是什么呢?课型怎么操作,易题难题怎么处理。可以以某个主干为样本,添加扩展常考方式,总结相应解题方法。易错题未必是记忆问题,可能是理解的完整性问题。
【参考文献】
[1]辛自强.问题解决与知识建构[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李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08.
[3]刘伟.化学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4).
[4]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