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应教育优等生远远不够,学生的思维易受禁锢。因此,教师需要革新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提问、创新,满足优等生的求知欲,因材施教,解放学生思想。
[关键词]优等生;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一、一视同仁的“障碍”,优等生的“饥渴”
因为在广大教师的意识里,优等生总是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学习能力,不需要教师过多地操心。可若教师上课忽视他们,他们有时却会制造“麻烦”:
一位教师在教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时,课堂练习的最后出示了这样的习题:计算38 76 24和38 (76 24)。立马有一个学生举手提问:“老师,第一题能不能用简便的方法计算?”这位教师想了想说:“按运算顺序计算吧”。学生已经认识并理解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本来这一课的目标已经达成,教师的任务也就告一段落,可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提问,教师也必须解答,可“简便运算”本来就是下一节课学的内容,没必要再去详解。但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感觉恐怕就不一样了。虽然这节课的认知目标是“认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这个目标为大部分学生制定的,对于优等生而言,他们不但已经“认识”,而且能够“运用”了,所以才会有上述的发现。学生的这种行为不仅是教师们喜闻乐见的,还能引起其他学生的好奇心,使之也加入到探究的团体中来,这也正是教师所期望的课堂效果。
课堂中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弦外之音”,与优等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分不开的。优等生的思维敏捷,往往教师话音刚落,他们的手就高高举起;再有就是思维灵活,其他学生往往只满足于模仿、重复老师提供的方法,而优等生却恰恰相反,总是喜欢去寻找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更巧妙的解题途径;还有就是思维超前,优等生经常处于求知的状态,他们并不满足教师布置的任务,每节课学习内容他们早已心中有数,甚至已经是无师自通。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一种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思维品质。
正是基于以上特点,优等生在课堂上就常有“惊人之举”。如笔者刚刚宣布课题“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就有学生顺势说出了公式,看似简单的口算题,他们竟然发现了十几种算法。而在教学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单元中,比较分数的大小,他们居然会总结出“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大;几分之一与几分之一比,分母小的反而大”,这样的知识掌握率已经相当超前了。
面对以上问题,传统的“先听教师讲”“只要会一种方法就行了”或者“留到以后再学”等敷衍的处理是很不恰当的。因为这样做,首先会打击其学习热情、压制其思维的积极性;同时,还会让学生產生一种“只要把老师讲的学会了就行了,想多了说不定还会挨批评”的错误认识。倒不如顺其自然,合理引导,从而让他们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和赶超的目标。
二、因材施教,喂“饱”你的学生
优等生基本上都处于“放养”的状态,虽然大都独立成长,但是如果有教师更多的关照,他们成长会更加迅速。
1.小小老师。教师要舍得把讲台让给学生,把教棒交到优等生的手中,让他们充当学习的领头羊,从学生的角度诠释解题思路,更有利于其他学生接受。并且在讲解的过程中,优等生自身思维的缜密性和语言的逻辑性会得到很好地锻炼。
2. 每日一题。既然优等生经常“吃不饱”,就给他们提供些营养丰富的“加餐”,内容丰富、形式多变的提高练习,充分开启其思维,发掘其潜能。
3.综合实践。指导优等生撰写数学日记、数学小论文,制作数学手抄报……以此开拓他们的数学视野,提升数学综合运用的意识。
三、跨越“雷池”,满足需要
教材的编写只能遵循大部分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能照顾到方方面面,即使同样的知识,不同水平的学生收获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不能把教材和教参中的安排和建议看作不可逾越的“雷池”,从而禁锢学生的思维。合理的对策应该是依据优等生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特点,设计层次性目标,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指导,从而在优等生学好该学知识的同时满足他们渴望新知的学习需要。
责任编辑 满令怡
[关键词]优等生;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一、一视同仁的“障碍”,优等生的“饥渴”
因为在广大教师的意识里,优等生总是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学习能力,不需要教师过多地操心。可若教师上课忽视他们,他们有时却会制造“麻烦”:
一位教师在教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时,课堂练习的最后出示了这样的习题:计算38 76 24和38 (76 24)。立马有一个学生举手提问:“老师,第一题能不能用简便的方法计算?”这位教师想了想说:“按运算顺序计算吧”。学生已经认识并理解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本来这一课的目标已经达成,教师的任务也就告一段落,可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提问,教师也必须解答,可“简便运算”本来就是下一节课学的内容,没必要再去详解。但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感觉恐怕就不一样了。虽然这节课的认知目标是“认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这个目标为大部分学生制定的,对于优等生而言,他们不但已经“认识”,而且能够“运用”了,所以才会有上述的发现。学生的这种行为不仅是教师们喜闻乐见的,还能引起其他学生的好奇心,使之也加入到探究的团体中来,这也正是教师所期望的课堂效果。
课堂中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弦外之音”,与优等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分不开的。优等生的思维敏捷,往往教师话音刚落,他们的手就高高举起;再有就是思维灵活,其他学生往往只满足于模仿、重复老师提供的方法,而优等生却恰恰相反,总是喜欢去寻找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更巧妙的解题途径;还有就是思维超前,优等生经常处于求知的状态,他们并不满足教师布置的任务,每节课学习内容他们早已心中有数,甚至已经是无师自通。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一种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思维品质。
正是基于以上特点,优等生在课堂上就常有“惊人之举”。如笔者刚刚宣布课题“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就有学生顺势说出了公式,看似简单的口算题,他们竟然发现了十几种算法。而在教学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单元中,比较分数的大小,他们居然会总结出“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大;几分之一与几分之一比,分母小的反而大”,这样的知识掌握率已经相当超前了。
面对以上问题,传统的“先听教师讲”“只要会一种方法就行了”或者“留到以后再学”等敷衍的处理是很不恰当的。因为这样做,首先会打击其学习热情、压制其思维的积极性;同时,还会让学生產生一种“只要把老师讲的学会了就行了,想多了说不定还会挨批评”的错误认识。倒不如顺其自然,合理引导,从而让他们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和赶超的目标。
二、因材施教,喂“饱”你的学生
优等生基本上都处于“放养”的状态,虽然大都独立成长,但是如果有教师更多的关照,他们成长会更加迅速。
1.小小老师。教师要舍得把讲台让给学生,把教棒交到优等生的手中,让他们充当学习的领头羊,从学生的角度诠释解题思路,更有利于其他学生接受。并且在讲解的过程中,优等生自身思维的缜密性和语言的逻辑性会得到很好地锻炼。
2. 每日一题。既然优等生经常“吃不饱”,就给他们提供些营养丰富的“加餐”,内容丰富、形式多变的提高练习,充分开启其思维,发掘其潜能。
3.综合实践。指导优等生撰写数学日记、数学小论文,制作数学手抄报……以此开拓他们的数学视野,提升数学综合运用的意识。
三、跨越“雷池”,满足需要
教材的编写只能遵循大部分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能照顾到方方面面,即使同样的知识,不同水平的学生收获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不能把教材和教参中的安排和建议看作不可逾越的“雷池”,从而禁锢学生的思维。合理的对策应该是依据优等生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特点,设计层次性目标,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指导,从而在优等生学好该学知识的同时满足他们渴望新知的学习需要。
责任编辑 满令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