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世界性的语言对跨文化的沟通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除了要完成基本的词汇、语法等教学,还需要在大的文化背景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语言观念。本文对高中英语教学文化要素的融合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梳理文化教学的融合路径,以发挥学生在文化交流中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文化教学;高中英语;对策研究
语言是重要的沟通渠道,其背后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语言学习离不开文化的感知与融合。由于应试的客观压力,我国的英语教学侧重于文法知识的讲解,仅仅将与文化相关的内容作为教学背景来对待,缺乏深层的挖掘与感悟,不利于学生语言水平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1]。针对这一教学现状,高中英语教学需要凸显文化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不同的文化,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进而形成语言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提高英语水平,强化英语学科素养。
一、文化教学现状
(一)学生主体
1.意识薄弱。受传统英语学习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知就是文法知识,认为要想学好英语就是要记住单词,学好语法,能写出好的句子。在完成基础教学内容的情况下,学生很少利用课余时间去了解课本内容背后蕴含的文化知识,将英语学习完全作为一项任务来进行,而非立足于语言能力及文化素养的提升[2]。
2.认识局限。学习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动机[3],而文化相关内容不是明确的教学要点,在考试中也不作为单独的模块,因此学生对文化要素的学习缺乏准确的认知。部分学生能够感受到英语学习所包含的文化教学要素,但是探究的主动性不强,缺乏学习的热情。很多学生都对英语学习存在误区,认为只要掌握单词、句子、语法等基础内容就能够应对考查,但是在新课标背景下,对学生英语学科素养以及语言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文本、阅读材料甚至是词汇都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如果学生缺乏必需的文化思维能力,那么对这些内容的把握就会有所欠缺。
(二)教师主体
1.教学任务冲突。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任务考查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时会顾及课时安排,对于一些重点的语法、句式等内容就会重点讲解,以满足教学目标,还需要保证一定的训练时间。教材以及试卷中的阅读材料很多都具备很高的文化教学功能,但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这些阅读材料都被划分成了语言知识点,侧重于其中的单词、词组、句型等内容,将阅读教学变为语法教学或翻译教学,缺乏对这些材料文化背景的分析,也没有合理延伸,更没有跨文化内容的引入[4]。
2.应试成绩压力。教学任务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成绩压力。为了追求学生成绩的提升,教师会将教学时间最大化地应用于文法知识、解题技巧的讲解上,而跨文化知识内容的讲授不直接影响学生的成绩,因此更倾向于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5]。对于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等可能涵盖文化教学素材的内容,为了保证学生成绩的提升,教师往往将教学重点放在语言知识点以及解题技巧上,忽略了材料本身的文化价值。
二、教学优化路径
(一)课前引导,激发学生跨文化思维
在开始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深入班级,向学生渗透一些趣味性较强的跨文化知识,例如欧美重要政治任务、文艺作品等,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对不同文化的探究热情,形成基础的知识储备,这对正式开展教学以及文本的阅读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针对某一节课的教学主题,教师要掌握本节课的重点教学内容,整理好涉及的跨文化知识,在正式教学之前要向学生介绍基础的文化内容,便于学生快速进入教学情境。
比如,在讲授Traffic Jam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向学生讲授一些西方国家的交通规则,尤其是与我们不一样的地方。比如汽车是靠左行驶还是靠右行驶。在汽车刚进入我国时,我们与英国一样,是靠左行驶的,后来随着左舵的美国车引入我国,就变成了靠右行驶。教师还可以补充提问,让学生列举靠左行驶和靠右行驶的代表国家。
这样的课前文化内容渗透需要教师提前准备,提前设计问题,对教学内容有整体的把握。通过这样的活动,既能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一些文化内容,又能利用其生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探究性较强的内容,教师也可以提前布置,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行查阅资料,在课前进行分享交流,既强化了学生的跨文化学习观念,又不占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还能达到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趣味导入,渗透文化教育素材
课程导入是教学的初始阶段,合理的导入设置对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果导入形式、内容具有较强的代入性,那么学生就会对教学内容产生好奇,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要注意简洁性与针对性原则。在导入环节融入文化教学内容,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思考。
(三)对比教学,形成文化冲突
在开展文化教学时,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能够形成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尤其是与中国文化的冲突,这样学生才能够产生共鸣,从而对课文理解得更加深刻。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更加频繁,但是不同国家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文化领域尤为明显,包含了思想观念、风俗习惯、饮食文化、教育观念等内容[6]。
以中西方问候方式差异为例,我国古代一般通过抱拳、作揖、鞠躬等方式来问候他人,随着时代的进步,慢慢融入了西方的问候方式,如握手、拥抱等。通过列举一些相同行为的不同文化含义,加深学生的理解。比如一般情况下,我们会用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反对,但是在希腊、保加利亚的部分地区则正好相反。在美国,“OK”的手势表示赞同的意思,但是在巴西,这是一个很粗鲁的手势。这样的文化差异在考试中也要有所体现,如果缺少相应的文化基础,学生很难得到正确的答案。
(四)合理反馈,养成跨文化意识
为了保证文化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在完成教学后进行教学效果的反馈, 以了解学生对不同文化内容的掌握情况。比如通过特定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解释其中包含的跨文化知识,教师进行客观的评价,增加學生文化学习的自信心,慢慢形成跨文化学习的观念。文化学习除了优化学生英语学习效果、强化学生学科能力素养,对考试解题也具有很重要的辅助作用,尤其是阅读理解题。在具备扎实的跨文化知识储备的前提下,学生对某些阅读材料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在解题时可以通过自己的文化知识储备来分析文本,梳理阅读材料的框架与内容,有效提高解题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三、结语
基于文化融合的英语教学符合新课标要求,文化背景与文法知识相互补充才能最大限度地优化英语教学效果。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语言知识不再是唯一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文化认知,结合具体的文化背景灵活使用语言工具,掌握语言使用标准,这样既能达成教学目标,又能真正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云峰.探究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读与写,2020,17(4):113.
[2]邢季.试论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渗透[J].英语画刊(高级版),2020(1):113.
[3]邝倩婷.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实践探索[J].基础教育研究,2019(23):79-80.
[4]杨兴来.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及策略[J].学周刊,2019(33):32.
[5]徐最太.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和培养分析[J].新东方英语,2019(10):143.
[6]杨爱红.浅谈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下旬,2019(7):238.
关键词:文化教学;高中英语;对策研究
语言是重要的沟通渠道,其背后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语言学习离不开文化的感知与融合。由于应试的客观压力,我国的英语教学侧重于文法知识的讲解,仅仅将与文化相关的内容作为教学背景来对待,缺乏深层的挖掘与感悟,不利于学生语言水平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1]。针对这一教学现状,高中英语教学需要凸显文化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不同的文化,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进而形成语言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提高英语水平,强化英语学科素养。
一、文化教学现状
(一)学生主体
1.意识薄弱。受传统英语学习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知就是文法知识,认为要想学好英语就是要记住单词,学好语法,能写出好的句子。在完成基础教学内容的情况下,学生很少利用课余时间去了解课本内容背后蕴含的文化知识,将英语学习完全作为一项任务来进行,而非立足于语言能力及文化素养的提升[2]。
2.认识局限。学习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动机[3],而文化相关内容不是明确的教学要点,在考试中也不作为单独的模块,因此学生对文化要素的学习缺乏准确的认知。部分学生能够感受到英语学习所包含的文化教学要素,但是探究的主动性不强,缺乏学习的热情。很多学生都对英语学习存在误区,认为只要掌握单词、句子、语法等基础内容就能够应对考查,但是在新课标背景下,对学生英语学科素养以及语言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文本、阅读材料甚至是词汇都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如果学生缺乏必需的文化思维能力,那么对这些内容的把握就会有所欠缺。
(二)教师主体
1.教学任务冲突。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任务考查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时会顾及课时安排,对于一些重点的语法、句式等内容就会重点讲解,以满足教学目标,还需要保证一定的训练时间。教材以及试卷中的阅读材料很多都具备很高的文化教学功能,但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这些阅读材料都被划分成了语言知识点,侧重于其中的单词、词组、句型等内容,将阅读教学变为语法教学或翻译教学,缺乏对这些材料文化背景的分析,也没有合理延伸,更没有跨文化内容的引入[4]。
2.应试成绩压力。教学任务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成绩压力。为了追求学生成绩的提升,教师会将教学时间最大化地应用于文法知识、解题技巧的讲解上,而跨文化知识内容的讲授不直接影响学生的成绩,因此更倾向于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5]。对于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等可能涵盖文化教学素材的内容,为了保证学生成绩的提升,教师往往将教学重点放在语言知识点以及解题技巧上,忽略了材料本身的文化价值。
二、教学优化路径
(一)课前引导,激发学生跨文化思维
在开始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深入班级,向学生渗透一些趣味性较强的跨文化知识,例如欧美重要政治任务、文艺作品等,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对不同文化的探究热情,形成基础的知识储备,这对正式开展教学以及文本的阅读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针对某一节课的教学主题,教师要掌握本节课的重点教学内容,整理好涉及的跨文化知识,在正式教学之前要向学生介绍基础的文化内容,便于学生快速进入教学情境。
比如,在讲授Traffic Jam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向学生讲授一些西方国家的交通规则,尤其是与我们不一样的地方。比如汽车是靠左行驶还是靠右行驶。在汽车刚进入我国时,我们与英国一样,是靠左行驶的,后来随着左舵的美国车引入我国,就变成了靠右行驶。教师还可以补充提问,让学生列举靠左行驶和靠右行驶的代表国家。
这样的课前文化内容渗透需要教师提前准备,提前设计问题,对教学内容有整体的把握。通过这样的活动,既能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一些文化内容,又能利用其生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探究性较强的内容,教师也可以提前布置,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行查阅资料,在课前进行分享交流,既强化了学生的跨文化学习观念,又不占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还能达到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趣味导入,渗透文化教育素材
课程导入是教学的初始阶段,合理的导入设置对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果导入形式、内容具有较强的代入性,那么学生就会对教学内容产生好奇,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要注意简洁性与针对性原则。在导入环节融入文化教学内容,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思考。
(三)对比教学,形成文化冲突
在开展文化教学时,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能够形成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尤其是与中国文化的冲突,这样学生才能够产生共鸣,从而对课文理解得更加深刻。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更加频繁,但是不同国家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文化领域尤为明显,包含了思想观念、风俗习惯、饮食文化、教育观念等内容[6]。
以中西方问候方式差异为例,我国古代一般通过抱拳、作揖、鞠躬等方式来问候他人,随着时代的进步,慢慢融入了西方的问候方式,如握手、拥抱等。通过列举一些相同行为的不同文化含义,加深学生的理解。比如一般情况下,我们会用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反对,但是在希腊、保加利亚的部分地区则正好相反。在美国,“OK”的手势表示赞同的意思,但是在巴西,这是一个很粗鲁的手势。这样的文化差异在考试中也要有所体现,如果缺少相应的文化基础,学生很难得到正确的答案。
(四)合理反馈,养成跨文化意识
为了保证文化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在完成教学后进行教学效果的反馈, 以了解学生对不同文化内容的掌握情况。比如通过特定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解释其中包含的跨文化知识,教师进行客观的评价,增加學生文化学习的自信心,慢慢形成跨文化学习的观念。文化学习除了优化学生英语学习效果、强化学生学科能力素养,对考试解题也具有很重要的辅助作用,尤其是阅读理解题。在具备扎实的跨文化知识储备的前提下,学生对某些阅读材料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在解题时可以通过自己的文化知识储备来分析文本,梳理阅读材料的框架与内容,有效提高解题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三、结语
基于文化融合的英语教学符合新课标要求,文化背景与文法知识相互补充才能最大限度地优化英语教学效果。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语言知识不再是唯一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文化认知,结合具体的文化背景灵活使用语言工具,掌握语言使用标准,这样既能达成教学目标,又能真正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云峰.探究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读与写,2020,17(4):113.
[2]邢季.试论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渗透[J].英语画刊(高级版),2020(1):113.
[3]邝倩婷.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实践探索[J].基础教育研究,2019(23):79-80.
[4]杨兴来.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及策略[J].学周刊,2019(33):32.
[5]徐最太.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和培养分析[J].新东方英语,2019(10):143.
[6]杨爱红.浅谈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下旬,2019(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