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乐在乡土”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m506910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请各班同学分场地活动……”大课间时,随着广播里老师的一声号令,孩子们迅速找到各自的运动场地,有的滚铁环,有的打陀螺,有的跳绳……玩得不亦乐乎。这是一所乡村小学——宜都市大堰堤小学的大课间活动。校长章世芬介绍,在集体韵律操之后,各班都会有自己的特色活动,这些特色活动被纳入校本课程。
  作为一所乡村小学,与城区学校相比,大堰堤小学规模小、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相对薄弱。虽然条件有限,但学校努力为每个孩子创造一方成长的乐园。学校秉承本土先贤王永彬先生“读书须放开眼孔,做人要立定脚跟”的训导,立足办“朴实的教育”,创“本真的课堂”,充分挖掘乡土资源,研发了校本课程《乐在乡土》,从乡村技能、乡村工艺、乡村文艺、乡村体育四个层面做有乡土味儿的教育。

乡村技能,传承农耕文化


  大堰堤小学的学生基本都来自于周边的农村家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农活”对他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父母的日常就是干农活;陌生,是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古老的农耕文化正在逐漸淡出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现代化,很多农村孩子连基本的农具都不认识,更别谈识五谷、辨稼穑了。
  为了让学生熟悉家乡风物,了解农耕文化,学校专门腾出教室,以先贤王永彬的家乡为名建了“桥西生活馆”。这里分门别类收藏了各种农具,如犁、耙等,斑驳的墙壁上陈列着各种器具,如锄头、镰刀等。每当有来宾到学校观摩、考察、交流,学校的小小解说员便为大家讲解农具的名称、来源和使用方法。通过讲解农具来历、功能以及背后故事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农耕文化。
  学校还在校内一片低矮的山坡上开辟了“石门实践园”。实践园里种植了金银花、橘树、柚子树、白菜、萝卜等,学生们在实践园里体验播种、除草、剪枝、掐苗、采摘等劳动。学校还聘请了校外专业人士为顾问,定期来校指导,为学生们讲解种植与园艺知识。
  乡村技能课程让学生们在实践和劳作过程中,了解中华民族的农耕文化,体验劳动的苦与乐,培养学生勤劳、团结、求实、自律的精神。

乡村工艺,从学会照顾自己开始


  学校地处城乡接合部,留守儿童居多,半数学生在校住读。教师们经常需要处理一些生活上的琐事,比如孩子衣服上的纽扣掉了或是衣服被扯破了,鞋子脏了……帮助每一位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基本的生活技能,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
  在校本课程开发征求意见阶段,就有教师提出,应该让学生学会自己钉纽扣、补衣服等基本的生活技能。从乡村寄宿学校学生面临的实际生活问题出发,我们开设了乡村工艺校本课程,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乡村工艺版块从认知针线、钉纽扣开始,再逐步延展到缝沙包、折纸、线描奇画、藤条编织……开设乡村工艺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一段时期后,学生家长们欣慰地向学校反映,孩子会钉纽扣了,看到父母的纽扣掉了也会抢着去帮忙钉好,以前衣服脱个线就扔掉,现在自己就可以做一些简单的针线活了。在学校住宿的高年级学生也会帮着低年级的学生钉扣子、叠衣服了。
  乡村工艺让学生养成了互相帮助、勤俭节约、自立自强的好习惯。

乡村文艺,发展学生特长


  农村学生不能像城里孩子一样,父母给报一个兴趣培训班,就能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但他们也渴望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掌握一技之长。为更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学校开设了乡村文艺课程,内容包括书法、广场舞、唢呐、劳动号子、十翻鼓等民间文艺技能。
  为了开好这门课程,学校首先在教师中间进行了摸底调查,掌握每位老师的兴趣特长,然后,在征求老师们意见后编写了课程内容。我们在全校实行走班制,让学生自愿报名参加自己喜爱的兴趣活动课,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比如唢呐演奏,农村地区每逢“红白喜事”,都有请唢呐师傅演奏的传统习俗,学校所在村子就有特别擅长吹唢呐的师傅,于是,我们便请了过来,教孩子们吹唢呐。
  乡村文艺课程的开设,为农村学生因地制宜发展特长提供选择,学校艺体工作也逐渐形成特色。在今年举行的宜都市艺术节上,学校多个节目受到好评并获奖,学生们尝到了甜头,也更加自信、大方起来。

乡村体育,让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


  农村学校,普遍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这一点制约着乡村学校体育教育的正常开展。为了突破瓶颈和障碍,教师建言献策,提出了走乡村特色的体育之路。
  我们思考,怎样开展乡村体育活动落实体育教育,才能因地制宜让孩子玩城里孩子玩不到的东西。于是,学校把滚铁环、踢毽子、抽陀螺、跳皮筋等多个具有乡土气息的体育活动囊括进来。大课间活动是实施校本体育课程的主要时间,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校园里也充满了欢声笑语。
  乡村体育项目的实施,使学校学生身体素质得到了普遍提升,在市级体质健康测试中荣获第一名。“让一个学生在操场上跑两圈可能他会非常不乐意,但滚着铁环围着操场跑十圈都不会觉得累!”学校老师这么说。
  滚铁环、踢毽子、抽陀螺、跳皮筋也是学生父辈心中的童年记忆。学校通过教师教、父母陪着玩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和家长搭建了更好的沟通平台,也让父母成为孩子心中的偶像。
  学校一系列校本课程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坚持课堂教学与个别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课堂教学与校内实践相结合,摆脱单一化的教育教学模式,树立大课堂观念,教学与教育并行,提高学校校本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学校艺体工作形成特色、德育有新突破。
  近年来,学校以优美的育人环境,规范的学校管理,出色的教育教学成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家长信任度逐步提高,每学期都有外流的孩子转回来读书。普普通通的农村小学,也能成为人民信任的学校。
其他文献
3月4日,在第53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孝南区教育局组织全区中小学生收看《同上一堂课:雷锋伴我成长》專题电视课堂节目。节目在湖北教育频道和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同步播出,共分“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坚守心中的梦想”“天天学雷锋人人做雷锋”三个板块,用身边人、身边事诠释日久弥新的雷锋精神,倡导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处处可为,引导学生懂得“学雷锋不是空洞的口号,从举手投足的小事做起,都可以是当代雷锋”。据悉,
12月4日,孝感市出台了《孝感市城鎮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将进一步加强全市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办好学前教育,也为解决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移交、使用等问题提供了政策依据。
引领各学科建立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建构课程体系、实施生本课堂改革、确立以能力为导向的考试诊断机制,是县市教研师训中心的主要职责。如何落实?唯有以“研究为桨、展示为帆、诊断为舵”,才能从功利化教育的此岸到达绿色质量的彼岸。  研究为桨。研究解放教师之道。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锤炼师资的唯一途径就是把老师们引领到研究的康庄大道上来。给他们松绑,把他们从“写教案、编学案、改作业”等繁重琐碎的工作
“国将兴,必贵师重傅。”党的十九大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师德师风建设,把“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作为省委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之一。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师德教育培训体系逐步健全,师德典型群星效应逐步凸显,师德建设长效机制逐步完善。  全省各地各校围绕师德师风建设,聚焦《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手段,在全社会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涌现出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结合竹山县实际,探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的有效路径,2019年5月,竹山县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小学校(幼儿园)素质教育特色项目展评活动。近年来,竹山县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校校有特色、班班有团队、人人有特长的良好局面,涌现了一批“有颜”(即环境优美)、“有味”(即校园文化独具个性)、“有品”(即办学理念独特)、“有值”(即教师成长学生幸福)
本刊讯(通讯员 陈恒)8月30日下午,湖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陶宏一行到浠水县实验中学、实验高中调研指导工作。黄冈市副市长陳少敏、市教育局局长郑涤尘、市教育工会主席刘立志,中共浠水县委书记黄强胤、副县长汪秀芬、县教育局局长任曙光陪同调研。  在浠水县实验中学,陶宏厅长一行边察看校园边听取校长汇报开学准备工作情况。来到九年级教室,看到教室正在更换安装标准照明灯,很满意,对陪同的人员说:“习近平总书
1月15日,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栏目摄制组人员奔赴竹山县天英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宝丰分校,深入采访该县天英留守儿童托管工作。  竹山县天英留守儿童托管中心是一所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提供安全防護、亲情互动、心理抚慰、学习辅导、应急救援等综合服务,全省惟一一家标准化、规模化的社会化留守儿童托管机构。  近年来,该县将精准扶贫与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希望家园”等建设和社会化集中托管有机结合,逐步建立 “党
本刊讯(全媒体记者 李文驰 王慰 王照亮)5月20日开始,为期8天的“监利县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活动在监利县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举行。  本次活动由监利县教体局主办、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长江教师培训研究院承办。监利县政协副主席、教体局局长赵更生,监利县教体局党组书记熊耀平、监利县教体局副局长吴仙超、监利县教体局副局长郑焱光、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总经理周发秋等领导出席了开班仪式。  周发秋总
竹溪县教育局充分发挥教研部门对区域教学的研究、指导、管理和服务职能,形成了以“教改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學”的“三三三”教研文化。一是干部层面实行“三跟进”。跟进课堂教学,学校领导要带着研究进课堂;跟进教研组,学校领导要有序安排教研组活动,明确每个教研组的研究主题和研究规划,积极参与,指导各教研组活动;跟进教师,学校领导实行“带教”制,每位校领导都要跟进一位新教师,负责指导其课堂教学。二是教师层面实行
蕲春是中国三大教授县之一,但因为人口多、底子薄,教育发展曾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2011年11月,“有困难,可更要发展”的现实问题摆在了新任蕲春县教育局局长田辉霞的面前。他勇于担当,经过4年多的艰苦努力,一步步把蕲春教育引入快车道。  2015年8月,黄冈市“全面改薄”工作现场推进会在蕲春召开,后该县“改薄”经验在全省推广;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管理,教育内涵发展全面提速;教育质量提升显现“连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