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赔不赚与只赚不赔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hung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枝一叶总关情》,是我最近自费出版的一本杂文集,出版后,留下几十本自用,其余,悉数捐赠给了社会上的图书爱好者。
  却没想到,身边有位好心朋友,帮我算了一笔账。他说:老兄啊,你集四五年时间发表的100多篇杂文结集出书,当然是好事,值得庆贺。但是,你想过没有,出书之前,每篇杂文稿酬平均150元吧。总共可得一万多元,而自费出书也花了一万多元。再把书捐赠出去,前后算下来,你是不赔不赚呀,或者说,这些年,你白写了,劳心费力没收获,何苦呢!
  应当承认,这位朋友说的有些道理,同时,也提醒我,不能不回顾一下这方面的情况。这些年,我已经先后出版八九本杂文集,前边的几本不说,只说最近两本亦即《人生碎片》和《一枝一叶总关情》,都是走的这么个路子。我写的杂文,先是一篇篇在报刊上发表。获得一定数量的稿酬,几年之后,够了一定篇数,便将发表的杂文梳理结集。自费出版,再将书捐赠出去。算下来,还真的大体持平、不赔不赚,俨然是做了无用之功。
  何止是我,据了解,一个时期以来,杂文作者出书都不太景气,不少人是自费出书,又卖不出去,很尴尬,除了赠送亲朋好友。就是无偿捐赠给社会。别无他途。有位杂文界同仁。曾三次举办签名赠书活动。捐出自己的五六本杂文集。但他旷达地说:“书是要供人读的,不能藏之深山,卖不出去。就要慷慨棵捐。”仔细想想。书卖不出去,似乎也难怪,随着网络普及,网上阅读大潮、手机阅读的涌起,人们不止对杂文集,对其他小说、诗歌、哲学等方面纸质书籍的阅读态势,也都不容乐观。这是个值得注意和研究探索的现实问题。尽管当代作家、著名學者、原文化部长王蒙在分析网络阅读的利弊后,发出代表性呼吁“网络时代不能放弃纸质书籍的阅读”,但社会现状会不会有所改观以及何时改观,尚存在较大变数。
  而面对现实,如若单从经济或曰物质层面来考虑,自费出书这档子事,着实是做不得的。洗手不干也罢。
  不过,事情又没那么简单,算完经济物质账,精神层面的账,也不能不认真算一算。尤其是对于精神产品,在讲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讲社会效益或曰精神效益,包括对自己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在精神方面,至少有以下四个亮点,时时闪耀在我的眼前:其一。一年又一年,在报刊上发表的杂文,东一篇,西一篇,散散乱乱,有失落之虞;而结集出版,则便于保存,也便于集中回味和检视自己的作品,从而得到了心理上的一种满足。其二,自己的书走上社会,有人读、有人议,是社会对自己的认可。由此看到自己的价值,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鼓励。其三,自费出书、捐赠给社会。用实际行动体现一点奉献精神,对自己是个心灵安慰。其四,“激浊扬清、革故鼎新”是杂文宗旨,也是杂文作者的神圣使命;而自费出书、捐赠给社会,是对这一使命的继续践行。也是对自己“不忘初心”品格的进一步打磨。
  这么算来,很显然,自费出书,捐赠给社会,在精神上是只赚不赔的。因此,对于一向注重精神生活的我来说,理当自得其乐,且应一如既往,“大胆地往前走。莫回头”!
  小黑孩/图
其他文献
切开一只从老家抱回的大南瓜,丝丝缕缕的瓤儿粘着白亮的瓜籽,赫然眼前,与艳黄的瓜肉一起,向我炫耀:我很甜哦!果然,熬好的南瓜粥不仅色浓味香,喝一碗,更是甜在心尖。  经验驱我吆喝女儿:快来和我一起掏瓜籽,晾干收好,待来年,咱们种几蓬甜南瓜!女儿不以为然:种瓜?往哪儿种?是啊,住城里,哪儿有地?我笃定地说:那,来年带你回老家,种到山脚下!女儿立时兴奋地与我一起掏完、洗净、晾好,一颗一颗数着南瓜籽,眼里
期刊
冯梦龙,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其编纂的《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与明代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两拍”,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  冯梦龙如此解释“三言”的命名:“明者,取其可以导愚也;通者,取其可以适俗也;恒者,习之而不厌,传之而可久。三刻殊名,其义一耳。”  “导愚”“适俗”“习之不厌,传之可久”,今读之,仍有借鉴意义。 
期刊
玉工得到一大块白玉,欣喜若狂,他立即动手雕琢玉佩。在雕琢玉佩的过程中,玉工思绪万千,琢磨起白玉的价值与玉佩的价格。白玉无瑕,自然价值连城,如果能打磨掉玉石上的天然瑕疵,玉佩一定能卖个好价钱。玉工暗自欢喜,停止雕琢,自鸣得意,哼着小曲,用力打磨玉石中间的瑕疵,磨着磨着,咔嚓一声,玉石碎了,碎得不成样子,变成毫无利用价值的石渣。  狗看外人低  看门狗冒犯贵客,被来客的保镖暴打,被主子责骂,被老猫讥笑
期刊
常常有人讥笑他人对什么问题只是一知半解。听他们的话语,一个人无知无解没有什么,甚至是可爱的,有一知半解反而是可笑的。性急的听了他们的话,恨不得立即将仅有的一点知与解从脑子里赶走。  然而,一个有一知半解的人就真的那么可笑吗?  我的一个邻居只有小学文化水平。说他对医学一知半解。那就是恭维了他。也不是说对医学一无所知,比如,他还知道中风后一定要抓紧黄金八小时(不是听医生说的,不是从书上看到的,是在晨
期刊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生动鲜活的民间艺术,向来被誉为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守护好的“根”和“魂”。但是,“今天,残存的古老民俗正面临前所未有剧烈的文化转型危机”,“对于这些积淀数千年的民俗‘活化石’,若不能及早、尽快、大量进行调查、记录和保存,三五年后。许多珍贵的民俗事物或都将永远由乡野中消失无踪”。从1986年起,画家杨先让率领考察隊十四次深入黄河流域,从黄河
期刊
从前,有位秀才很喜欢猴子,他从耍猴艺人那里买来了两只猴子,一只叫猴大,一只叫猴二。  秀才把两只猴子领进家以后,整日像宾客一样对待,好吃好喝,热情温和,关怀备至。  一段时间下来。猴二便瞧不起主人了.不仅连起码的礼貌不讲,而且经常亵慢奚落秀才。  这一天,秀才抚摸着猴二的脑袋,关切地说:“看看,身上的毛已经脏乱了,让我给你洗刷洗刷吧。”  猴二把秀才猛地一推,阴阳怪气地说:“谁稀罕你瞎摆弄!”  
期刊
春天一向很文艺的上海,今年因了一下数十天的细雨,氤氳的街市像极了吴冠中的水墨悬于窗前。某日,忽推窗,枝头新叶片片,桠间细雨点点,远处银亮亮的黄浦江奔涌而来。如此良辰美景,我选择读向继东编《2018中国杂文年选》。否则,岂不有负春天!  《2018中国杂文年选》一书,延续了向继东先生在选稿上高标准、严要求的一贯风格。入选作家既有鄢烈山、宋志坚、吴非、陆春祥、朱大路这样的杂文名家,也不乏名不见经传的杂
期刊
《杂文月刊》2019年4月上原创版上《安全通报何妨指名道姓》一稿很切中时弊,说的是通报不点名,使大家“心中无数”,被通报者“有了侥幸心理”的现象。时下通报不点名很普遍,多用姓加“某”,如赵某、钱某某。文字学家说“某”字上甘下木,是结甜果子的树,但把“某”字用在通报上,这果子不酸不甜倒透着点怪味。“某”字有不明晰、不明确的意思。不记得哪天了,可说某天,而把清晰明确的事,故意往糊涂里整,有点像我国北方
期刊
天呐,我捅了一个马蜂窝!  那一日,雨过天晴,老伴到一楼阳光房观察云雨气象,抬头一看,突然发现二楼墙角处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似球状,大如碗口。近前凝视,原是一个马蜂窝,不知何时聚结而成。  于是我找来一根钓鱼长竿,轻轻开启一扇小窗,用竿捅之。只一下,馬蜂随即倾巢而出,密密麻麻,上下翻飞。四处逃窜,景象十分骇人。我急忙抽竿,迅速关窗。稍停片刻,只见四处飞散的马蜂重又聚于蜂窝之中。于是,又开窗捅之,成
期刊
看了《杂文月刊》今年第4期原创版《学校也需警惕“痕迹主义”》后,深有同感,该文似乎给人“猛击一掌”的感觉。  说到形式主义,就可能想到人们俗称的面子活、做秀、应景等现象。其实,这仅是表面现象。“痕迹主义”就是花样翻新的形式主义。之所以能糊弄人,原因有三:一是“显摆”的需要,“痕迹”记录了工作过程,  让人看了很“真实”、很“养眼”;二是应付检查的需要,检查必然要看资料,留下“痕迹”,就是工作成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