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徽州民歌作为反映徽州地区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之一,它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面临着消亡的威胁。本文依据民族音乐学和音乐人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对当前徽州民歌的生存现状做了实地调研。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理论联系实践,对现存影响和制约徽州民歌传承和发展的问题展开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徽州民歌;现状;调查;分析
徽州民歌形式多样、体裁众多,几乎包含了民歌的所有类型。最有代表性的徽州民歌有屯溪民歌《小石桥》、歙县民歌《十绣鞋》、黟县民歌《吃乌烟》、祁门民歌《扑蝶舞》、绩溪民歌《月亮起山一盏灯》、太平民歌《一朝日头一朝阴》。2009年6月,黄山市举办了徽州民歌演唱大赛,推出了一批地道的徽州民歌手。随后,相继有操明花、凌志远、吴媛媛等歌手成果获批省级和市级的徽州民歌传承人。
1 徽州民歌的现状
1.1 民间歌手人数骤减,年龄呈老龄化趋势
笔者在徽州三区四县的文化委调研得知,据1999年统计,徽州地区记录在册的民间歌手有18人,其中歙县5人、祁门4人、黟县4人、太平2人、休宁1人、徽州区1人、黄山区1人,屯溪区0人。在各地的文化委相关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笔者陆续走访了这些民歌手,健在的只有5人。见下表(表1):
从上表来看,健在的民间歌手多数是高龄老人,占80%,且男女比例不均衡,男性歌手只有1位,占20%。缺少年轻的歌手,断层明显。
1.2 徽州民歌的数量有限,且面临着失传和消亡
徽州地处山区,群山环绕使得老百姓居住相对分散,交通的不便导致与外界联系不畅,整个社会相对闭塞。改革开放之前,国内音乐界一直认为“徽州无民歌”。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民歌抢救中,以黄山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刘凡为代表的当地文艺工作者,爬山涉水,不辞辛劳,搜集并保存了徽州民歌100首,并公开出版发行了《徽州民歌100首》歌曲集。近30年,徽州民歌省级传承人凌志远在歙县各地走访,搜集到民歌23首,并与其它徽州民间器乐曲一起出版发行了《古歙音韵》曲集。但是,这123首徽州民歌目前能够传唱的为数甚少。现存的徽州民歌中,只有4首歌曲经常在传唱,其余119首无人会唱,可谓已经失传,占总曲目的97%.这个现状令人震惊。
1.3 徽州民歌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徽州地区的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当地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住在山头的居民开始移居到山脚,或者到城市。年轻一代的人纷纷开始去往长三角、珠三角发达地区打工赚钱。人们几乎都离开祖先留下的土地,生产劳动、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使得民歌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1.4 徽州本地百姓对徽州民歌的了解和认知程度低
为了全面了解徽州本地居民对徽州民歌的了解程度,笔者在歙县徽城镇、黟县西递村、黄山区甘棠镇、屯溪区黎阳镇、休宁县五城镇对15位当地居民随机作了寻访。从走访统计的情况来看,徽州当地百姓对徽州民歌的认知和喜欢程度均不是很高,非常喜欢和喜欢徽州民歌的有6人,占总人数的40%,其余60%的人不喜欢徽州民歌或者对徽州民歌没有感觉。这种现状反映了徽州民歌在当地影响范围小,老百姓了解和接受程度不够。
2 问题分析
影响事物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总的来说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徽州民歌的现状有它自身的原因,也离不开外界的因素。
2.1 生存环境闭塞
民歌和民间歌手主要来自于山野田间。大部分徽州百姓居住在山区,出行主要依靠步行。笔者在2012年10月去歙县新溪口乡走访民歌手凌金兰,全程需要更换三种交通工具,最后到达新溪口乡后,步行2小时上山。如果遇到下雨天,山路湿滑,需要借助拐棍上、下山,步行时间会延长,一般需要半天时间。通过这次实地调研,发现深入徽州腹地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显然,生存环境的闭塞,交通的不便严重制约了徽州民歌向外传播。
2.2 现代社会文化对徽州民歌的冲击,民歌传承后继乏人
改革开放以来,徽州的年轻一代人纷纷外出经济发达地区打工,许多已永远离开生养的土地。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流行音乐的充斥他们的生活,了解、喜爱徽州地方民歌的人逐渐减少。笔者在采风中偶遇回家访亲的打工族,提起对徽州民歌的了解和演唱,他们直言:“哪还唱这些调子啊,太土了。”有些人甚至没有听过。但谈及当下流行音乐和歌星、影星的时候,他们每个人都能夸夸而谈。随着老一辈民歌手的离世或年事已高,以口传心授为传承方式的徽州民歌濒临失传。
2.3 徽州当地各级学校乡土音乐教育的缺失
学校音乐教育是传播本土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黄山市的各级中小学音乐课程是采用湖南文艺出版社的音乐教材,教学过程中从不穿插本土音乐的内容,当然就不会教学生演唱徽州民歌。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市区部分学校的音乐教师对徽州民歌了解甚少。黄山学院作为黄山市唯一的一所本科高校,艺术学院音乐专业的课程设置同样没有徽州本土音乐课程,自然培养的音乐师资不了解徽州民歌,这也在情理之中。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 舞蹈》[M].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2]楊民康.中国民歌与乡土社会[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3]刘凡.徽州民歌100首[M].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5.
[4]歙县文化局编撰委员会.歙县民间艺术[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5]歙县文广新局.古歙音韵[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
基金项目:
① 2013年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徽州民歌的保护和传承》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K2013B483。(主持)②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皖南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查与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K2013B492。(参与)
作者简介:
史一丰(1980-),男,浙江湖州人,黄山学院艺术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助教,国家三级演员,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与教学研究; 孙四化(1980-),男,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关键词】徽州民歌;现状;调查;分析
徽州民歌形式多样、体裁众多,几乎包含了民歌的所有类型。最有代表性的徽州民歌有屯溪民歌《小石桥》、歙县民歌《十绣鞋》、黟县民歌《吃乌烟》、祁门民歌《扑蝶舞》、绩溪民歌《月亮起山一盏灯》、太平民歌《一朝日头一朝阴》。2009年6月,黄山市举办了徽州民歌演唱大赛,推出了一批地道的徽州民歌手。随后,相继有操明花、凌志远、吴媛媛等歌手成果获批省级和市级的徽州民歌传承人。
1 徽州民歌的现状
1.1 民间歌手人数骤减,年龄呈老龄化趋势
笔者在徽州三区四县的文化委调研得知,据1999年统计,徽州地区记录在册的民间歌手有18人,其中歙县5人、祁门4人、黟县4人、太平2人、休宁1人、徽州区1人、黄山区1人,屯溪区0人。在各地的文化委相关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笔者陆续走访了这些民歌手,健在的只有5人。见下表(表1):
从上表来看,健在的民间歌手多数是高龄老人,占80%,且男女比例不均衡,男性歌手只有1位,占20%。缺少年轻的歌手,断层明显。
1.2 徽州民歌的数量有限,且面临着失传和消亡
徽州地处山区,群山环绕使得老百姓居住相对分散,交通的不便导致与外界联系不畅,整个社会相对闭塞。改革开放之前,国内音乐界一直认为“徽州无民歌”。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民歌抢救中,以黄山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刘凡为代表的当地文艺工作者,爬山涉水,不辞辛劳,搜集并保存了徽州民歌100首,并公开出版发行了《徽州民歌100首》歌曲集。近30年,徽州民歌省级传承人凌志远在歙县各地走访,搜集到民歌23首,并与其它徽州民间器乐曲一起出版发行了《古歙音韵》曲集。但是,这123首徽州民歌目前能够传唱的为数甚少。现存的徽州民歌中,只有4首歌曲经常在传唱,其余119首无人会唱,可谓已经失传,占总曲目的97%.这个现状令人震惊。
1.3 徽州民歌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徽州地区的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当地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住在山头的居民开始移居到山脚,或者到城市。年轻一代的人纷纷开始去往长三角、珠三角发达地区打工赚钱。人们几乎都离开祖先留下的土地,生产劳动、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使得民歌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1.4 徽州本地百姓对徽州民歌的了解和认知程度低
为了全面了解徽州本地居民对徽州民歌的了解程度,笔者在歙县徽城镇、黟县西递村、黄山区甘棠镇、屯溪区黎阳镇、休宁县五城镇对15位当地居民随机作了寻访。从走访统计的情况来看,徽州当地百姓对徽州民歌的认知和喜欢程度均不是很高,非常喜欢和喜欢徽州民歌的有6人,占总人数的40%,其余60%的人不喜欢徽州民歌或者对徽州民歌没有感觉。这种现状反映了徽州民歌在当地影响范围小,老百姓了解和接受程度不够。
2 问题分析
影响事物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总的来说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徽州民歌的现状有它自身的原因,也离不开外界的因素。
2.1 生存环境闭塞
民歌和民间歌手主要来自于山野田间。大部分徽州百姓居住在山区,出行主要依靠步行。笔者在2012年10月去歙县新溪口乡走访民歌手凌金兰,全程需要更换三种交通工具,最后到达新溪口乡后,步行2小时上山。如果遇到下雨天,山路湿滑,需要借助拐棍上、下山,步行时间会延长,一般需要半天时间。通过这次实地调研,发现深入徽州腹地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显然,生存环境的闭塞,交通的不便严重制约了徽州民歌向外传播。
2.2 现代社会文化对徽州民歌的冲击,民歌传承后继乏人
改革开放以来,徽州的年轻一代人纷纷外出经济发达地区打工,许多已永远离开生养的土地。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流行音乐的充斥他们的生活,了解、喜爱徽州地方民歌的人逐渐减少。笔者在采风中偶遇回家访亲的打工族,提起对徽州民歌的了解和演唱,他们直言:“哪还唱这些调子啊,太土了。”有些人甚至没有听过。但谈及当下流行音乐和歌星、影星的时候,他们每个人都能夸夸而谈。随着老一辈民歌手的离世或年事已高,以口传心授为传承方式的徽州民歌濒临失传。
2.3 徽州当地各级学校乡土音乐教育的缺失
学校音乐教育是传播本土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黄山市的各级中小学音乐课程是采用湖南文艺出版社的音乐教材,教学过程中从不穿插本土音乐的内容,当然就不会教学生演唱徽州民歌。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市区部分学校的音乐教师对徽州民歌了解甚少。黄山学院作为黄山市唯一的一所本科高校,艺术学院音乐专业的课程设置同样没有徽州本土音乐课程,自然培养的音乐师资不了解徽州民歌,这也在情理之中。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 舞蹈》[M].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2]楊民康.中国民歌与乡土社会[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3]刘凡.徽州民歌100首[M].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5.
[4]歙县文化局编撰委员会.歙县民间艺术[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5]歙县文广新局.古歙音韵[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
基金项目:
① 2013年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徽州民歌的保护和传承》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K2013B483。(主持)②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皖南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查与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K2013B492。(参与)
作者简介:
史一丰(1980-),男,浙江湖州人,黄山学院艺术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助教,国家三级演员,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与教学研究; 孙四化(1980-),男,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