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论文着眼于在借鉴头马领导力模式的基础上,对津桥学院“第二课堂”的英语演讲兴趣班成员进行领导力的培养与训练。在长达一年的培养和训练之后,笔者通过采用课堂观察和访谈的方式,发现学生在英语演讲领导力及活动组织力方面均有显著提高。
【关键词】头马领导力模式;英语演讲领导力;活动组织力
【作者简介】海月(1990.10.27-),女,汉族,云南昆明人,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领导力。
“头马”,英文全称为Toastmasters,是一个非营利性的演讲教育组织。该组织在国际上极具影响力,目前已在全世界130多个国家内拥有近2.1万会员,仅在昆明就已有11家俱乐部。头马主要面向的群体为成年人,且其所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针对演讲能力的提高,又有对于领导能力的培养。每年通过头马这一平台,个人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在工作岗位上得以晋升,甚至收获工作机遇的成员不胜枚举。
早在2017年,《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教学以英语的实际使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重点”。在该思想的指导下,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笔者多年来致力于探索与发掘自己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笔者有幸以组织者的身份,参与组织包括一年一度的“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等学校层面的各项英语演讲比赛,并在学校内部开设英语演讲兴趣班,作为学校英语教学的“第二课堂”。因而,笔者熟知参与的各个学生成员,并对他们薄弱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有较为清晰的认知。
毋庸置疑,要想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是一个水滴石穿的过程,需要大量的知识实践的积累。笔者通过将头马领导力模式并运用到该兴趣班的日常教学中,旨在帮助培养和提高各参与人员的领导力。头马作为一个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国际性组织,不止其官方语言为英语,且其机构文化亦深受英美国家文化的影响,有较强的英美文化烙印,因而,将头马领导力模式应用到本校英语演讲兴趣班中,有助于培养学生在英语演讲活动,其他班级及学校集体活动,甚至于未来的求职路上的领导力与活动组织力,从而响应《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号召,帮助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一、头马领导力模式及其特点
作为一个具有教育性质的组织,在入会最初,头马就为其成员提供两条学习路径,一为演讲能力,二为领导能力,且两条路径需同时进行,完成后方可进入下一学习阶段。这正是头马有别于那些我们熟知的,旨在提高成员英语交际能力的“英语角”“英语广场”等本土组织的最主要原因。
头马的领导力培养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为演讲,二为活动组织与参与,三为俱乐部的日常管理。首先,在演讲中,如何站稳舞台、站好舞台,皆为领导力的体现。在头马老路径的演讲手册中,第9个演讲题目为“有力的劝说”,第10个题目为“激励你的听众”,均需要演讲者对观众、演讲环境、演讲语言与技巧的运用等要素有一定的掌控力和管理能力。
其次,头马注重实践,提倡在反复的练习和大量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能力。以昆明的俱乐部为例,每个俱乐部每周都会举办一次例会,而在例会中,除了演讲者,还需要成员选定其他角色进行参与,如会议主持人、即兴演讲主持人、点评员等。通过不断地担任不同的角色,培养成员学习聆听、反馈、执行、协作等多方面的领导能力。
最后,俱乐部设有各大“官员”,从主席到杂物官,拥有一个成熟的管理结构。而头马作为一个每周一次小活动、每年一次大活动的公益性组织,成员能够以官员的身份,参与到头马的各项活动中,对其团队协作、激励与指导他人等方面的能力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二、头马领导力模式的实际应用
鉴于大部分大学生薄弱,甚至为零的领导能力,笔者在本班教学过程中,贯彻头马“learning by doing”,即在实践中学习的理念,并借鉴了头马成熟的领导力模式,采用了其在演讲及活动组织方面的应用方式,以此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提高舞台掌控力,提高成员与小组间的协作等能力。结合本班实际,本次头马领导力模式的应用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笔者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活动组织力,第二阶段关注于提高学生的演讲领导力。具体操作如下:
1. 第一阶段的实际应用。
(1)活动分组。根据笔者调查,本班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演讲缺乏实际参与经验,更不用说对头马这一组织,无人知晓。为了让学生对接下来的教学模式有更为清晰的认识,笔者在前期授课中,为学生讲解及演练了本班本学年课堂演讲活动的组织方式,并对学生自选角色进行了动员。
在每次头马的日常例会中,需各成员担任的角色多达10余个。結合本班实际情况,笔者保留了会议主持人、即兴演讲主持人、赘语官以及计时员四个角色。本班固定参与人数为11人,根据学生自愿报名与笔者分配,本班学生共分为两组,两个小组轮流负责组织安排每周一次的演讲活动。组内成员自行分配每次活动所需的角色,确保四个角色均有人选。每组每次活动以会议主持人为首,须确保各成员能熟知自己的角色任务。
(2)内容设计。在各角色熟知自己任务后,须分工合作,或独立或合作写出每个角色所需的讲话稿,并反复演练,以熟悉内容。各成员之间在正式上课前,须进行实地演练,以确保熟悉流程,能应对突发情况,从而顺利开展每次活动。
为了便于第二阶段,即提高演讲领导力这一阶段的顺利实施,笔者在第一阶段,对学生提出了语言表达层面的要求,即每次会议需锁定主题,从会议主持人的主持辞,到即兴演讲题目,再到赘语官和计时员的总结点评辞,均需围绕这一主题。这就给学生提出了一个不小的挑战,学生在与组内成员的沟通、协作之余,还需关注自身与团队间的语言表达方式。这一要求的提出,是对学生在团队协作与演讲能力方面的一种激励,并给学生传达了优秀的演讲不等于个人优秀的语言表达,更多的是团队与成员之间的协作。
2.
【关键词】头马领导力模式;英语演讲领导力;活动组织力
【作者简介】海月(1990.10.27-),女,汉族,云南昆明人,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领导力。
“头马”,英文全称为Toastmasters,是一个非营利性的演讲教育组织。该组织在国际上极具影响力,目前已在全世界130多个国家内拥有近2.1万会员,仅在昆明就已有11家俱乐部。头马主要面向的群体为成年人,且其所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针对演讲能力的提高,又有对于领导能力的培养。每年通过头马这一平台,个人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在工作岗位上得以晋升,甚至收获工作机遇的成员不胜枚举。
早在2017年,《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教学以英语的实际使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重点”。在该思想的指导下,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笔者多年来致力于探索与发掘自己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笔者有幸以组织者的身份,参与组织包括一年一度的“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等学校层面的各项英语演讲比赛,并在学校内部开设英语演讲兴趣班,作为学校英语教学的“第二课堂”。因而,笔者熟知参与的各个学生成员,并对他们薄弱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有较为清晰的认知。
毋庸置疑,要想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是一个水滴石穿的过程,需要大量的知识实践的积累。笔者通过将头马领导力模式并运用到该兴趣班的日常教学中,旨在帮助培养和提高各参与人员的领导力。头马作为一个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国际性组织,不止其官方语言为英语,且其机构文化亦深受英美国家文化的影响,有较强的英美文化烙印,因而,将头马领导力模式应用到本校英语演讲兴趣班中,有助于培养学生在英语演讲活动,其他班级及学校集体活动,甚至于未来的求职路上的领导力与活动组织力,从而响应《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号召,帮助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一、头马领导力模式及其特点
作为一个具有教育性质的组织,在入会最初,头马就为其成员提供两条学习路径,一为演讲能力,二为领导能力,且两条路径需同时进行,完成后方可进入下一学习阶段。这正是头马有别于那些我们熟知的,旨在提高成员英语交际能力的“英语角”“英语广场”等本土组织的最主要原因。
头马的领导力培养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为演讲,二为活动组织与参与,三为俱乐部的日常管理。首先,在演讲中,如何站稳舞台、站好舞台,皆为领导力的体现。在头马老路径的演讲手册中,第9个演讲题目为“有力的劝说”,第10个题目为“激励你的听众”,均需要演讲者对观众、演讲环境、演讲语言与技巧的运用等要素有一定的掌控力和管理能力。
其次,头马注重实践,提倡在反复的练习和大量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能力。以昆明的俱乐部为例,每个俱乐部每周都会举办一次例会,而在例会中,除了演讲者,还需要成员选定其他角色进行参与,如会议主持人、即兴演讲主持人、点评员等。通过不断地担任不同的角色,培养成员学习聆听、反馈、执行、协作等多方面的领导能力。
最后,俱乐部设有各大“官员”,从主席到杂物官,拥有一个成熟的管理结构。而头马作为一个每周一次小活动、每年一次大活动的公益性组织,成员能够以官员的身份,参与到头马的各项活动中,对其团队协作、激励与指导他人等方面的能力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二、头马领导力模式的实际应用
鉴于大部分大学生薄弱,甚至为零的领导能力,笔者在本班教学过程中,贯彻头马“learning by doing”,即在实践中学习的理念,并借鉴了头马成熟的领导力模式,采用了其在演讲及活动组织方面的应用方式,以此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提高舞台掌控力,提高成员与小组间的协作等能力。结合本班实际,本次头马领导力模式的应用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笔者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活动组织力,第二阶段关注于提高学生的演讲领导力。具体操作如下:
1. 第一阶段的实际应用。
(1)活动分组。根据笔者调查,本班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演讲缺乏实际参与经验,更不用说对头马这一组织,无人知晓。为了让学生对接下来的教学模式有更为清晰的认识,笔者在前期授课中,为学生讲解及演练了本班本学年课堂演讲活动的组织方式,并对学生自选角色进行了动员。
在每次头马的日常例会中,需各成员担任的角色多达10余个。結合本班实际情况,笔者保留了会议主持人、即兴演讲主持人、赘语官以及计时员四个角色。本班固定参与人数为11人,根据学生自愿报名与笔者分配,本班学生共分为两组,两个小组轮流负责组织安排每周一次的演讲活动。组内成员自行分配每次活动所需的角色,确保四个角色均有人选。每组每次活动以会议主持人为首,须确保各成员能熟知自己的角色任务。
(2)内容设计。在各角色熟知自己任务后,须分工合作,或独立或合作写出每个角色所需的讲话稿,并反复演练,以熟悉内容。各成员之间在正式上课前,须进行实地演练,以确保熟悉流程,能应对突发情况,从而顺利开展每次活动。
为了便于第二阶段,即提高演讲领导力这一阶段的顺利实施,笔者在第一阶段,对学生提出了语言表达层面的要求,即每次会议需锁定主题,从会议主持人的主持辞,到即兴演讲题目,再到赘语官和计时员的总结点评辞,均需围绕这一主题。这就给学生提出了一个不小的挑战,学生在与组内成员的沟通、协作之余,还需关注自身与团队间的语言表达方式。这一要求的提出,是对学生在团队协作与演讲能力方面的一种激励,并给学生传达了优秀的演讲不等于个人优秀的语言表达,更多的是团队与成员之间的协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