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政治信仰教育

来源 :教师·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inxiang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信仰对道德的作用出发,阐述政治信仰教育的德育意义,分析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重视道德规范而忽视政治信仰教育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提出加强政治信仰教育以构建德育工作新理念的几点设想。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德育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成才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对于大学生的培养教育已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长期以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工作的生命线,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目的、价值取向以及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等一系列问题。从内容上看,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使其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爱国主义思想、集体主义精神、鲜明的公民意识、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政治态度。其中,政治信仰教育无疑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本文从信仰对道德的作用出发,阐述政治信仰教育的德育意义,分析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重视道德规范而忽视政治信仰教育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提出加强政治信仰教育以构建德育工作新理念的几点设想。
  
  一、政治信仰教育的德育意义
  
  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信仰和思想道德的关系说起。所谓信仰,是人们对其确认的体现终极价值的某种对象的极度信奉和遵循,[1]其基本形态包括宗教信仰、政治信仰和人生信仰等;所谓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各种观念和与此相关的用以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2]
  根据教育学的相关理论,信仰对道德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论证、聚合和提升。首先,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不仅包括外在的道德行为表征,而且也包括内在的道德观念、情感和信念,但它无法说明自身的价值,需要建立一个内核加以论证,而这个内核就是道德的终极价值系统——信仰;其次,道德教育要将伦理规范、原则整合为一个人的道德人格,也必须从构建信仰体系开始,否则道德规范也会成为一盘散沙,这就说明了信仰对道德具有聚合的作用;最后,在情感上,信仰还具有使道德行为神圣化的作用,它能使人从自己的道德践行中体悟人生的尊严和神圣,从而将思想道德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由此可见,没有信仰这一内在价值核心的支撑,具体道德规范也将是苍白、无力、缺乏深度的,在效果上也会大打折扣。
  基于信仰与道德统一关系的认识,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进一步提出了政治信仰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德育意义。他说:“作为一种道德上的高尚的精神力量,(则)始于对神圣的东西的一种信仰……没有任何信仰的人,不可能有精神的力量、道德上的纯洁,也不可能有英勇的精神……对我们的意识形态那种神圣的东西有信仰的人,定会有巨大的爱和恨的才华。”[3]政治信仰所指向的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它所实现的就是对人生和世界的最深刻、最彻底的觉解,包含着人类对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认同,蕴含着一定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和道德原则。[4]在这个境界里,人因有了明确的终极目标而获得了一种澄明的心境、一种志存高远的精神志趣,才会将有限的个体置于由人类千千万万的个体交织起来的整体网络中去思考,才会从具体生活的道德抉择中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层面,才会将个人暂时的利害、荣辱、得失置之度外,才能从烦恼的人生中超脱出来,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在对神圣境界的追求中真正高尚起来。
  古往今来,人们都把政治信仰当作支撑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力量。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其生理和心理发育渐趋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渐趋成形的关键时期;其能否形成正确、有效的政治信仰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对自身的前途和命运意义深远。政治信仰教育自然而然被摆到了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核心位置,成为高校党团组织开展学生工作的中心议题。
  
  二、高校政治信仰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正处在“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稳定局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思想观念的日新月异对高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难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大学生政治信仰的迷失,其原因不乏以下两方面:
  (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纠正了过去把理想和利益对立起来的“左”的错误,注重了个人利益。但是,现在又出现了过分追求个人物质利益的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的腐朽思想腐蚀着不少人的灵魂,从而导致政治信仰的普遍缺失。当代大学生不仅注重知识的积累和专业技能的掌握,而且注重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重视独立思考。他们本身思想活跃,不满足于现状,也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洞察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知识面尚窄,缺少实际社会经验和理论思维的能力,以及心理上的不成熟,加之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给予学生巨大的压力等诸多因素,他们对一些社会现象困惑不解,不能正确认识,又感到自己无力解决,这些都对大学生树立政治信仰的积极性造成严重的影响。
  (2)从高校德育工作的实践活动来看,政治知识和道德知识,对于构成任何一种完整的思想品德来说,固然有着不可缺少的认知基础。但是,这种知识不论多么渊博,在其没有转化为行为习惯之前,并不能成为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标志。由知到行的转化只有形成习惯,内化为信仰、价值观念、道德素质和意志品质,并且与社会化要求相一致的时候,才表明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已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较高境界。长期以来,我们将诸如此类的问题归结于大学生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失误上,拘泥于琐碎的道德行为规范上,却很少探究这些问题的源头。这就造成了工作中一个潜在和危险的趋向:我们企图完全撇开政治信仰等人生的最大价值判断而只选择具体道德规范的授受,对作为思想道德教育内核的政治信仰教育缺乏高度的重视。对政治信仰、人生信仰范畴的德育内容采取一种回避的态度,必然使大学生走向琐碎和庸俗的一面。
  李大钊曾说过:“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政治信仰具有赋予个人生命价值和意义的重要作用。一个人确立什么样的生活目标,就意味着他怎样理解和把握他的生活世界。人对自身和世界的理解程度越深,他所确立的目标也就越具有神圣性与崇高性。我国大学生是青年中较先进的一群,树立什么样的政治信仰对大学生一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他们的政治信仰如何、追求如何,将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
  因此,如何通过德育工作的开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以帮助大学生建立起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坚实内核,使道德修养的细节同人生与政治的最高理想相联系、强化道德学习的动机,明确努力的方向,使他们在种种扑朔迷离的情势中辨别方向、站稳立场呢?
  
  三、加强政治信仰教育的设想
  
  苏霍姆林斯基说:“信念就其本质来说,不可能是一种不劳而获的精神财富。只有通过积极的活动,信念才会起作用,才能得以巩固,才能变得更加坚定。”[5]相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政治信仰教育是以“信”“仰”为特色,它具备了更多的人格动力色彩和非理性色彩,有更多的情、意成分,具有更为终极也更具整合力的特质。因此,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还应该探索落实政治信仰教育的适当教育方法。
  
  (1)明确政治信仰教育的德育意义,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体系中探索政治信仰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两课”(指我国现阶段在普通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坚持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最重要载体,因此加强和改进“两课”教育对培养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提高大学生的理论修养和政治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2)导致大学生心理失衡的重要原因就在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以及由此导致的各种压力,包括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和生活压力等。这些也会极大地影响到大学生的政治信仰问题。把大学生的知识转化为信仰是把知识同大学生的情感、思想、需要与兴趣相结合。只有把政治知识与科学文化知识、道德知识融会贯通并与相应的生活体验发生共鸣时,才能使大学生对这种政治知识坚信不移,变成个人主体的需要和“灵魂”。
  
  (3)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挖掘困扰和影响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结合社会现实对大学生进行政治信仰教育。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他们在与社会政治的互动中接受着社会政治文化、政治意识和政治情感的影响。改革开放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思想道德教育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全面客观地回答大学生关心的社会问题和时事政策问题。
  
  (4)德育工作者应当积极充当大学生和社会相互联系和互动发展的媒介,及时反映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积极呼吁并促进全社会为大学生信仰教育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在政治生活中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情感、政治态度,使之养成良好的政治品格和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和循序渐进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总之,政治信仰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坚实内核,树立正确、科学的政治信仰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集中反映。然而,由于社会和学校中诸多因素的影响,高校德育工作普遍存在重视道德规范而忽视政治信仰教育的问题,从而导致大学生政治信仰迷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也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加强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构建高校德育工作新理念,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共同课题。
  
  参考文献:
  
  [1][2][4] 王玉樑.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3] (苏)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 罗联辉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197.
  [5] (苏)苏霍姆林斯基.让少年一代健康成长[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07.
其他文献
摘要:如何在高职院校更好地从事英语教学已经成为广大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热切关注和积极探讨的问题。Teacher教学法有着两层含义:①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②Teacher教学法是由小组(team)、鼓励(encouragement)、目标(aim)、检查(check)、勤奋努力(hard working)、每个(every)和要求(request)七个因素组成的教学法。  关键词:Tea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扮演何种角色进行合理操作,这个问题目前仍没得以真正的解决。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的我切身体会到“教师滔滔不绝地讲、零零碎碎地问”所产生的种种弊端。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教师应设法将学生“托”起来,推向课堂大舞台,让他们真正成为主角。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学会做好教学活动中的“加减法”。  一、减少教师活动量  为了更好地将课堂还给学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
新课程改革的一条重要理念,就是尊重和理解学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以挖掘。在该理念下,教学要为学生服务,教学效率不仅体现在学生掌握知识和学好当堂的近期学习效果上,还体现在学生获得发展的远期学习效果上。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不取决于教学打算给学生什么,而取决于学生实际获得了什么发展。让“读、注、悟”走进语文课堂,就是教师带领学生品味语文独特的语言魅力,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让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语言应
课改,教育战线上一个永恒的主题,教育工作者不变的追求。它是黑夜里一盏不灭的明灯,引领着老师们向教育的制高点前行;它是征途中一个闪光的路标,永远闪耀着触不可及的神秘之光。走近课改,就踏上了新的征途;走进课改,就开始了教育生涯的一场蜕变!课改十余年,我想用四句诗来谈谈我的感受。  腹有诗书气自华——有底蕴  课改是一场革命,我们一线教师便是这场革命的主力军,如何将课改推向高潮,走向胜利?这需要我们教育
摘 要:我国音乐文化教育事业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加强对学生的艺术教育。音乐教学中,声乐教学十分重要,教师要培养学生听辨声音的能力,要培养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音乐素质。  关键词:发声方法;听辨能力;文化素质;心理;声带  近几年来高等学校的扩大招生,吸引了更多的学生报考音乐院校。有许多学生觉得文化差,考不上大学,转为艺术生,但是什么都不会,因为学器乐来不及,学习声乐的学生也就越来越多。如
摘要:蒙娜·贝克尔在她的新书《翻译与冲突》中引用叙事理论对翻译与冲突的关系作了新的诠释。本文从叙事理论和当代全球化语境的角度分析了作者的政治立场、研究方法与写作目的,指出了蒙娜·贝克尔与她的新作给翻译研究与翻译工作者带来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叙事理论,全球化语境,翻译与冲突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翻译界出现了一批出色的女性翻译理论家,给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蒙娜·贝克尔就是其中之一。蒙
《桃树下的小白兔》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经典童话,讲述了一个在美丽春天发生的动人故事,表达了同伴间纯真的友情。童话中描写的情境尤其让孩子们心驰神往。整篇故事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弥漫着爱的温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作为大班语言教材,老师们往往对第一课时的设计驾轻就熟,如能在第二课时设计时挖掘教材的合理内核,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也不失为一种可贵的尝试,为经典故事新教法提供可资借鉴的操作路径。     一、“剪”
中国教育提倡教育改革,对教育功能、教育对象、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及方法等根本问题进行系列性变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可是自教育改革提出以来,传统应试(中考、高考为主)教育教学模式和理念与素质教育之间出现的矛盾,致使教育改革之主题——素质教育迟迟不前,应试教育戴着个“改革”的帽子继续前进。应试的“高分”和育才的“个性发展”两种目标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最大矛盾。而选拔人才
下篇自强不息海师人    郭力华,女,汉族,祖籍吉林省吉林市,博士学历,1963年5月14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长大。1984年,郭力华本科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并志愿到青海高原工作,她因主动申请支边的事迹而被选入中宣部、团中央、教育部组织的“志在四方艰苦创业”全国优秀大学毕业生报告团并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在青海师范大学工作期间,郭力华在教书育人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
一、思考  前不久南通市有效教学现场会在江苏省南通市刘桥小学轰轰烈烈地召开,我们都在思考什么才是有效的教学,怎么才能做到有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标准是指导行为的准则,但是俗语有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怎样在我们的教学中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平衡的砝码呢?  二、误区  李吉林老师曾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