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词语都是作者精挑细选的,不仅生动,而且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紧扣词语,带领孩子们进入词语的感性世界,是学习语文一种很好的方法。
一、抓住词语 理清脉络
很多的课文的内容可以简化为几个重点的词语,抓住了这些词语,定会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匠心独具的构思理解更深。如《海底世界》一文,其中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是贯穿全文的两个中心詞,教学时就可引导学生抓住这两个词语进行思考,景色奇异在哪呀?物产丰富又表现在哪里呀?又如在教《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时,可以紧紧抓住“着迷”“迷恋”“痴迷”程度逐步递进的三个词语将文中所举的事例与这些重点词相对应起来,在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的同时又可以很好地感受到人物的特点。
二、抓住词语 品位特点
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物的内心世界往往在一些细节的描写中,在作者独具匠心的字眼中。在教学时,有意识地提示学生注意这些字眼,用心去辨析、品位,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特点。《理想的风筝》一文中刘老师在介绍女娲造人时,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娃甩的力量太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甩掉一条腿的。”文中刘老师的“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现象。在教学时就要紧紧抓住这一“笑”字,让学生体会“笑”字背后的内心感受,这时学生会对刘老师乐观向上笑对人生的态度体会更深。同样下文中,刘老师板书时的一个“转”字,老师也可好好引导学生进行体会,老师虽然行动不便,但在讲台前的一次次转动,把刘老师那辛勤执教的高大形象永远刻录在了每个孩子的心里。文中的一个“笑”字,一个“转”字是一细节描写,我们在教学中抓住住了这些字眼,引导学生与文本发生撞击,定会对人物的内心体会更深。
三、抓住词语 展开想象
《青海高原一株柳》中有这样一个段落,讲了作者想象这株柳树长到这样粗大经历了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在教学时可抓住“虐杀”一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这株柳树会遭受哪些恶劣的摧残,又会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呢?这一想象的引导会让学生对这株柳树所经历的磨难以及它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理解更为透彻。抓住词语丰富其外延,学生对文中所描绘的情景感受会更深刻。在《第一次抱母亲》一文中,作者告诉护士看不出母亲有多重的原因:“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在教学这一节时,就可抓住“翻山越岭”一词,引导学生想象母亲当时的翻越时的情景,体会其辛劳的程度,这时学生内心的感受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抓住词语展开想象,语文的语文味也就更浓了。
四、抓住词语 丰富积淀
语文功底的深厚,重在积累。抓住一些词语,形成记忆的模块,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积累是很有必要的。《小动物过冬》燕子说:“……等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回来。”这里的“春暖花开”就可分两个层次进行词语的积累,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们说说看到春天的美景你还会想到哪些词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老师适时可补充一些,如“春意盎然、春色满园”等,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背一背曾經学过的描写春景的一些词串,“春风、春雨……”久而久之,以后学生一见到春天的景色,口里就能迸发出一组词语。又如《九色鹿》中描写调达的“知恩图报、背信弃义、见利忘义、忘恩负义”一些词语,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比较积累,天长地久,学生所积累的词汇丰富了,语文功底也会越来越深厚。
五、抓住词语 拓展延伸
很多文章是围绕着中心句中心词来进行叙述的,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围绕这一词语进行拓展训练,能强化学生围绕一个中心进行表述的能力,也是训练学生口头作文很重要的一个方法。《普罗米修斯盗火》人们见到火之后的表现,先让学生围绕欣喜若狂进行表述,说一说,人们见到火之后会有哪些欣喜若狂的表现?然后用“人们见到火之后欣喜若狂,有的……有的……”的句式进行训练;又如《秋游》中孩子们在草地上高兴的玩耍的场面,教学时我们紧紧扣住“开心”一词,引导学生说说孩子们在草地上还有哪些开心的表现,再用文中规范的句式“有的……有的……有的……”进行训练,长此以往,学生对围绕中心词句进行表述的能力定会提高。
语文教学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品位,让学生掌握揣摩品位的方法,持之以恒地对进行训练,定会有丰厚的收获。
【作者单位: 昆山市巴城中心校 江苏】
一、抓住词语 理清脉络
很多的课文的内容可以简化为几个重点的词语,抓住了这些词语,定会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匠心独具的构思理解更深。如《海底世界》一文,其中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是贯穿全文的两个中心詞,教学时就可引导学生抓住这两个词语进行思考,景色奇异在哪呀?物产丰富又表现在哪里呀?又如在教《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时,可以紧紧抓住“着迷”“迷恋”“痴迷”程度逐步递进的三个词语将文中所举的事例与这些重点词相对应起来,在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的同时又可以很好地感受到人物的特点。
二、抓住词语 品位特点
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物的内心世界往往在一些细节的描写中,在作者独具匠心的字眼中。在教学时,有意识地提示学生注意这些字眼,用心去辨析、品位,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特点。《理想的风筝》一文中刘老师在介绍女娲造人时,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娃甩的力量太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甩掉一条腿的。”文中刘老师的“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现象。在教学时就要紧紧抓住这一“笑”字,让学生体会“笑”字背后的内心感受,这时学生会对刘老师乐观向上笑对人生的态度体会更深。同样下文中,刘老师板书时的一个“转”字,老师也可好好引导学生进行体会,老师虽然行动不便,但在讲台前的一次次转动,把刘老师那辛勤执教的高大形象永远刻录在了每个孩子的心里。文中的一个“笑”字,一个“转”字是一细节描写,我们在教学中抓住住了这些字眼,引导学生与文本发生撞击,定会对人物的内心体会更深。
三、抓住词语 展开想象
《青海高原一株柳》中有这样一个段落,讲了作者想象这株柳树长到这样粗大经历了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在教学时可抓住“虐杀”一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这株柳树会遭受哪些恶劣的摧残,又会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呢?这一想象的引导会让学生对这株柳树所经历的磨难以及它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理解更为透彻。抓住词语丰富其外延,学生对文中所描绘的情景感受会更深刻。在《第一次抱母亲》一文中,作者告诉护士看不出母亲有多重的原因:“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在教学这一节时,就可抓住“翻山越岭”一词,引导学生想象母亲当时的翻越时的情景,体会其辛劳的程度,这时学生内心的感受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抓住词语展开想象,语文的语文味也就更浓了。
四、抓住词语 丰富积淀
语文功底的深厚,重在积累。抓住一些词语,形成记忆的模块,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积累是很有必要的。《小动物过冬》燕子说:“……等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回来。”这里的“春暖花开”就可分两个层次进行词语的积累,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们说说看到春天的美景你还会想到哪些词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老师适时可补充一些,如“春意盎然、春色满园”等,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背一背曾經学过的描写春景的一些词串,“春风、春雨……”久而久之,以后学生一见到春天的景色,口里就能迸发出一组词语。又如《九色鹿》中描写调达的“知恩图报、背信弃义、见利忘义、忘恩负义”一些词语,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比较积累,天长地久,学生所积累的词汇丰富了,语文功底也会越来越深厚。
五、抓住词语 拓展延伸
很多文章是围绕着中心句中心词来进行叙述的,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围绕这一词语进行拓展训练,能强化学生围绕一个中心进行表述的能力,也是训练学生口头作文很重要的一个方法。《普罗米修斯盗火》人们见到火之后的表现,先让学生围绕欣喜若狂进行表述,说一说,人们见到火之后会有哪些欣喜若狂的表现?然后用“人们见到火之后欣喜若狂,有的……有的……”的句式进行训练;又如《秋游》中孩子们在草地上高兴的玩耍的场面,教学时我们紧紧扣住“开心”一词,引导学生说说孩子们在草地上还有哪些开心的表现,再用文中规范的句式“有的……有的……有的……”进行训练,长此以往,学生对围绕中心词句进行表述的能力定会提高。
语文教学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品位,让学生掌握揣摩品位的方法,持之以恒地对进行训练,定会有丰厚的收获。
【作者单位: 昆山市巴城中心校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