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高一新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来说,入学是一个挑战,部分新生长时间不能根据高中阶段的新特点进行调整,导致种种不适应的状况出现,严重影响了学习和身心健康,甚至从此厌学。高一新生如何平稳渡过衔接期,尽快地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呢?我们的建议是:尽快适应新环境,及时进行心理调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重新进行自我定位,确定奋斗目标,面对挫折永不言弃。
关键词:渡过;衔接期;高一新生
对于高一新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来说,入学是一个挑战,他们面对的环境,无论是任课教师、课程设置、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还是教室寝室、人际关系,都是全新的。部分新生因为对新学段、新课改缺乏了解,很长时间不能根据高中学段的新特点进行调整,导致种种不适应的状况出现,严重影响了学习和身心健康,甚至从此厌学。高一的一年虽然只是极短的一段时间,然而它却是人生中极其关键的一年。教育专家刘美兰认为,学生阶段有三个关键时期,一旦错过,可能要用几十倍的努力才能弥补。这三个关键时期简称“三、二、一”,“三”即小学三年级,这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二”指的是初中二年级,这是形成人生观的关键期;“一”是高中一年级,这是自主学习形成的最佳时期。可能很多同学会以为高三更重要,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自己的前途与命运,可要知道,高一这一年学习方法的转变,可以直接影响高中三年的学习。这三年,你的学习是否越学越轻松,是否越学越有成效,跟你高一的学习面貌有很大的关系。学习面貌包括学习心理、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内容。而最重要的则是高一伊始,就要实现两大方面的转变——学习心理的转变与学习方法的转变。如何减缓这个变化的“坡度”,帮助孩子平稳渡过衔接期,尽快地适应高中的学习和生活呢?我们的建议是:
一、尽快适应新环境,及时进行心理调适
进入高一,新生出现的问题大多来自心理方面,学生要面对较之初中更概括、更抽象、更难于理解的课程,面对更激烈、更紧张的竞争环境,所学知识深度、难度加大,而且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会使人际环境较以前更复杂,这就要求新生做好承受压力、经受挫折、忍耐寂寞的心理准备。尚未成年的孩子面对新的环境往往准备不足,难免会出现大大小小的心理问题。所以,新生要做好充分心理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老师、适应新环境、适应新规章,记住“是你主动地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你”。很多学生会根据自己对科任老师的喜好程度来学习,喜欢哪一科的老师哪一科就学得好,相反,不喜欢的老师,他(她)所任教的学科就学得差。其实,树立良好的学习心理,热爱所学的学科,为自己科学定位很重要。进入高中,很多学生的学习名次会有较大的落差,也许在初中是佼佼者,但高中“高手云集”,学习名次就大不如前了,这个时候,很多学生会对自己失去信心,认为自己笨,尤其是女孩子,容易误以为在高中,自己的学习潜力就是不如男孩子。其实,学习好坏没有男女之分,高中也是这样。没有定论说男生一定比女生强,反之亦然。这几年,“高考状元”有很多女生,这就是最好的说明。遇到挫折后,最理性的做法是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只重视结果;从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入手,以摆脱困境;千万不要自怨自艾,更不要妄自菲薄;要冷静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即使成绩名次并不靠前,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终会恢复往日的光彩。
二、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
较之初中,高中学段学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大,学生学习负担及压力明显加大,不能再依靠初中阶段被动式的学习方式,要逐步培养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能力,制定学习计划,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初高中教学的侧重点不同,初中主要倾向于感性与宏观,高中则更倾向于理性与微观。需要提醒的是,尽管初高中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有所不同,但初高中教学内容彼此渗透、有机结合,若能有意识地进行衔接和联系,定能提高学习效率。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个人的习惯会长时间地影响其自身的性格,甚至是一生的命运。进入高中,一开始就要培养有计划、不拖沓、高效率的时间观念。要认真预习、专注听课、及时复习、按时完成作业。记忆是学习知识的必备条件,没有记忆,就等于没有知识。但记忆不是死记硬背,而要科学地记忆,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学的记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明确学习目的,强化学习动机,这是提高记忆效果的前提。二是理解是记忆的重要条件。怎样记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要及时记忆,刚学过的知识要及时复习,效果最佳;要递增积累记忆;要比较记忆;要串成知识链进行记忆。
2.加快学习节奏,合理安排时间
进入高一,上课时间长,学科繁多,作业繁多,很多同学几乎没有安排自主学习时间。这种错误行为导致的最直接的结果是,学生读得很累,但成绩很不理想。预习、复习、做作业,这是学习“三部曲”,很多同学只剩下“一部曲”了。做作业的时间长了,预习、复习的时间没了,遗忘率自然也就高了。如果每天规划好时间,甚至上午上完课,就能明确今天要掌握哪些知识,做到每天先梳理当天所学新知识,再完成作业,这样学习状况一定会有较好的改善。说到复习与预习工作,表面上看是多花了时间,而实际上它节省了理解消化、转换运用的时间,而且它的效果是长久的。我们主张高一新生尤其要注意,每周花一个时间段自主整理知识,与此同时,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扎实走好高中第一步。自主学习就是要学会概括分类、把握规律。知识的整理归纳和规律性问题的发现与概括能力的增强是成功渡过初高中衔接期的一个重要标志。
3.努力学会听课,提高课堂效率
很多同学认为这是老掉牙的问题。其实不然,高中课堂有知识积累与思维训练类课堂、指导规范答题类课堂之分,课堂上知识的获取与思维的训练是形成我们一生智慧,造就我们终身受用的生存本领的关键。就指导规范答题类课堂而言,尽管单调呆板,却不可不听,因为无论如何,走上普高的路就要参加高考,而要考试,就必然存在规范答题的问题。听课一定要思考,文科课程还必须下意识训练表达,当然这种表达并不是老师在上面说,你在下面说。课堂上有疑问就要提出来,不少刚进入高中的新生由于担心被别人嘲笑,在课堂上即使有疑问也不愿意提出来。其实产生疑问是件好事,这说明你听课时注意力集中,而且在积极思考。再有,对错误要及时进行分析,这是为了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你还应该认真听取老师对考试和测验的点评,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这点非常重要。
三、重新进行自我定位,确定奋斗目标,面对挫折永不言弃
进入高中,大家已站在同一条新的起跑线上,有三年的时间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要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弱势,给自己以正确评价。制定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很重要,在学习过程中应该经常憧憬实现目标的那一刻,并以此来激励自己。要淡化初中三年自己在原毕业学校所取得的成绩,为自己制定一个新的奋斗目标,并不懈努力,疲惫、面对挫折时也不言弃。我们要根据生存的需要与社会的需要来调整自己。而这期间能驾驭自己的只有坚定的信念、明确的奋斗目标。实践证明,取得最终成功的往往不是最聪明的学生,而是那些有毅力、有信念的孩子。
我们相信,只要老师、家长、学生三方高度重视、加强沟通、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从初三跨入高一的学子们就一定能顺利渡过“衔接期”,谱好新篇章、实现新跨越、取得新成就!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潭县第一中学)
关键词:渡过;衔接期;高一新生
对于高一新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来说,入学是一个挑战,他们面对的环境,无论是任课教师、课程设置、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还是教室寝室、人际关系,都是全新的。部分新生因为对新学段、新课改缺乏了解,很长时间不能根据高中学段的新特点进行调整,导致种种不适应的状况出现,严重影响了学习和身心健康,甚至从此厌学。高一的一年虽然只是极短的一段时间,然而它却是人生中极其关键的一年。教育专家刘美兰认为,学生阶段有三个关键时期,一旦错过,可能要用几十倍的努力才能弥补。这三个关键时期简称“三、二、一”,“三”即小学三年级,这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二”指的是初中二年级,这是形成人生观的关键期;“一”是高中一年级,这是自主学习形成的最佳时期。可能很多同学会以为高三更重要,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自己的前途与命运,可要知道,高一这一年学习方法的转变,可以直接影响高中三年的学习。这三年,你的学习是否越学越轻松,是否越学越有成效,跟你高一的学习面貌有很大的关系。学习面貌包括学习心理、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内容。而最重要的则是高一伊始,就要实现两大方面的转变——学习心理的转变与学习方法的转变。如何减缓这个变化的“坡度”,帮助孩子平稳渡过衔接期,尽快地适应高中的学习和生活呢?我们的建议是:
一、尽快适应新环境,及时进行心理调适
进入高一,新生出现的问题大多来自心理方面,学生要面对较之初中更概括、更抽象、更难于理解的课程,面对更激烈、更紧张的竞争环境,所学知识深度、难度加大,而且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会使人际环境较以前更复杂,这就要求新生做好承受压力、经受挫折、忍耐寂寞的心理准备。尚未成年的孩子面对新的环境往往准备不足,难免会出现大大小小的心理问题。所以,新生要做好充分心理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老师、适应新环境、适应新规章,记住“是你主动地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你”。很多学生会根据自己对科任老师的喜好程度来学习,喜欢哪一科的老师哪一科就学得好,相反,不喜欢的老师,他(她)所任教的学科就学得差。其实,树立良好的学习心理,热爱所学的学科,为自己科学定位很重要。进入高中,很多学生的学习名次会有较大的落差,也许在初中是佼佼者,但高中“高手云集”,学习名次就大不如前了,这个时候,很多学生会对自己失去信心,认为自己笨,尤其是女孩子,容易误以为在高中,自己的学习潜力就是不如男孩子。其实,学习好坏没有男女之分,高中也是这样。没有定论说男生一定比女生强,反之亦然。这几年,“高考状元”有很多女生,这就是最好的说明。遇到挫折后,最理性的做法是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只重视结果;从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入手,以摆脱困境;千万不要自怨自艾,更不要妄自菲薄;要冷静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即使成绩名次并不靠前,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终会恢复往日的光彩。
二、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
较之初中,高中学段学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大,学生学习负担及压力明显加大,不能再依靠初中阶段被动式的学习方式,要逐步培养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能力,制定学习计划,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初高中教学的侧重点不同,初中主要倾向于感性与宏观,高中则更倾向于理性与微观。需要提醒的是,尽管初高中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有所不同,但初高中教学内容彼此渗透、有机结合,若能有意识地进行衔接和联系,定能提高学习效率。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个人的习惯会长时间地影响其自身的性格,甚至是一生的命运。进入高中,一开始就要培养有计划、不拖沓、高效率的时间观念。要认真预习、专注听课、及时复习、按时完成作业。记忆是学习知识的必备条件,没有记忆,就等于没有知识。但记忆不是死记硬背,而要科学地记忆,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学的记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明确学习目的,强化学习动机,这是提高记忆效果的前提。二是理解是记忆的重要条件。怎样记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要及时记忆,刚学过的知识要及时复习,效果最佳;要递增积累记忆;要比较记忆;要串成知识链进行记忆。
2.加快学习节奏,合理安排时间
进入高一,上课时间长,学科繁多,作业繁多,很多同学几乎没有安排自主学习时间。这种错误行为导致的最直接的结果是,学生读得很累,但成绩很不理想。预习、复习、做作业,这是学习“三部曲”,很多同学只剩下“一部曲”了。做作业的时间长了,预习、复习的时间没了,遗忘率自然也就高了。如果每天规划好时间,甚至上午上完课,就能明确今天要掌握哪些知识,做到每天先梳理当天所学新知识,再完成作业,这样学习状况一定会有较好的改善。说到复习与预习工作,表面上看是多花了时间,而实际上它节省了理解消化、转换运用的时间,而且它的效果是长久的。我们主张高一新生尤其要注意,每周花一个时间段自主整理知识,与此同时,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扎实走好高中第一步。自主学习就是要学会概括分类、把握规律。知识的整理归纳和规律性问题的发现与概括能力的增强是成功渡过初高中衔接期的一个重要标志。
3.努力学会听课,提高课堂效率
很多同学认为这是老掉牙的问题。其实不然,高中课堂有知识积累与思维训练类课堂、指导规范答题类课堂之分,课堂上知识的获取与思维的训练是形成我们一生智慧,造就我们终身受用的生存本领的关键。就指导规范答题类课堂而言,尽管单调呆板,却不可不听,因为无论如何,走上普高的路就要参加高考,而要考试,就必然存在规范答题的问题。听课一定要思考,文科课程还必须下意识训练表达,当然这种表达并不是老师在上面说,你在下面说。课堂上有疑问就要提出来,不少刚进入高中的新生由于担心被别人嘲笑,在课堂上即使有疑问也不愿意提出来。其实产生疑问是件好事,这说明你听课时注意力集中,而且在积极思考。再有,对错误要及时进行分析,这是为了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你还应该认真听取老师对考试和测验的点评,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这点非常重要。
三、重新进行自我定位,确定奋斗目标,面对挫折永不言弃
进入高中,大家已站在同一条新的起跑线上,有三年的时间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要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弱势,给自己以正确评价。制定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很重要,在学习过程中应该经常憧憬实现目标的那一刻,并以此来激励自己。要淡化初中三年自己在原毕业学校所取得的成绩,为自己制定一个新的奋斗目标,并不懈努力,疲惫、面对挫折时也不言弃。我们要根据生存的需要与社会的需要来调整自己。而这期间能驾驭自己的只有坚定的信念、明确的奋斗目标。实践证明,取得最终成功的往往不是最聪明的学生,而是那些有毅力、有信念的孩子。
我们相信,只要老师、家长、学生三方高度重视、加强沟通、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从初三跨入高一的学子们就一定能顺利渡过“衔接期”,谱好新篇章、实现新跨越、取得新成就!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潭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