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美术教学中的艺术感觉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diren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基础教育理念要求课堂焕发出师生的生命活力, 如何使学生在每一堂课中兴趣盎然, 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值得我们每一位美术教师去研究与探索。没有教师心灵的参与,课堂就会像没有雨水的春日,燥寒而缺少滋润;没有教育实践的参与,教育研究就会像行将干涸的一潭秋水,沉闷而无活力。把美术教育的艺术与生命艺术合二为一,将是我们21世纪每个美术教师的毕生追求!
  现代教育的标志之一是教育终身化,美术课堂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开放学生美术活动的空间,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让学生真正领会美源于生活,并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目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有三种教学模式比较流行。第一种是“简笔画”教学法。一些教师以简笔画教材为范本,将造型、构图、色彩等定型化、模式化,儿童作画成了被动的临摹和定型的公式组合。儿童的作品犹如 一个模子倒出来的,画娃娃则大都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房子则三角形加长方形。固定的造型,规定的色 彩,千人一面,毫无生气和创造性。 第二种是“反复训练式”教学法。教师擅长于某一画种,如水墨山水,或水墨花鸟画。所教的弟子则反复 训练这一技法,以致于到了非常熟练的程度。培养了一批和这位教师一样风格的小画家,或是能画出“徐悲鸿 的马”“齐白石的虾”的所谓“神童”。 第三种是“专业技能训练式”教学法。这些教师将专业绘画知识和技能训练作为儿童学习绘画的目的,就 是为了将来孩子考专业院校而最终成为画家。于是过早地将专业院校的课程硬搬过来对付天真活泼的孩子,机 械地让他们画静物、画石膏、画素描,去临摹成人的作品,讲一些连专业院校的学生都弄不明白的绘画规律和 高深理论,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打瞌睡。画出的作品,只是功夫扎实的课堂练习,缺少“灵气”。以上教学 法则重点都在知识技法上。
  当然,我们并不否定儿童在学绘画时,掌握一定的绘画知识和技巧的重要性,知识技法是美术课的主要 内容。但是,学习笔墨技巧并不是学习绘画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教师如果只教授知识,技法,教得再好, 充其量只能算一个二流教师,所办之培训班充其量只能叫做“技法培训班”,还算不上儿童美术教育。既然叫 儿童美术教育。“教育”两个字才是最重要的,而这两个字所包含的内容就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首先,教 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掌握技法的工具。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通过教育,使儿童 得以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宗旨。美国的美术教育家维克多·罗思菲德在《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一书中把儿童的 个人成长特征,分为7个观察点:智慧成长、 感情成长、社会成长、知觉成长、生理成长、美感成长、创造性 成长。”这对我们从事儿童美术教育的人是很有启发的。
  具体来讲,我认为,儿童美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艺术感觉和自我感觉,这是基于儿童美术教育是美 育、其目的不是造就几个专业技术人员、画家,而是培养一批有美感的,高素质的21世纪需要的人才。让他们 从小学会能从最平凡的事物上,见到美,也懂得利用身边平凡的事物,创造美。使他们对生活有一种积极快乐 的态度,而不只是现实的价值,更使他们能以美的感受,面对人生,使他们的心身得以全面健康地发展。 对美的东西具有特殊的感受力,这是美育应该达到的主要目的之一。要能感受美,就要懂得欣赏美,所以 艺术欣赏课是必不可少的。欣赏的内容应该广泛,自然风景美,动物美,人体美,建筑美,服饰美,生活美等 等,以及各类艺术的美。至于美术这门艺术,它有自己特殊的形式,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美术的形式感。美术方 面的形式感包括空间感、均衡感、节奏感、色彩感、韵律感、透视感,形象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变形和比例 的把握等等。教师要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这些感觉,然后让学生学会用这些美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于是新 的美,新的艺术就被创造出来。
其他文献
英语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作业的布置这一教学环节尤为重要。几乎所有的小学生一提起写作业,就感到很头痛。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方法,布置的作业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写起来不感到枯燥、乏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每个人的学习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针对这个问题我进行了一些探索,发现作业分层设置,兼顾听说读写,注重过程评价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保持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促进作
期刊
近几年,高考色彩静物画出现了部分变化,主要围绕形色方面来谈。  形包含内容很多,如构图、比例、透视、结构、空间、体积等等,既有平面形,又有立体形。绘画艺术中的形,从立体观念来理解是指整个物象的形体,即画面可视部分的轮廓、形体起伏及暗示出的物象背面。素描用明暗来表现形体和空间,而色彩要通过色相、明度、纯度来塑造形体。色彩是依附于形的。因此,对形体的塑造应同时兼顾素描关系和色彩关系并从形体结构及明暗关
期刊
本文首先分析了“以人为本”的基础教育学校管理理念提出的社会背景,进而对学校“以人为本”管理理念进行诠释,在此基础上,对学校的各方面发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可以推动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促进教师队伍的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效地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一、“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  在当代,“以人为本”越来越成为国家和社会各级管理事务中所普遍认同的原则,“以人为本”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当前教育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影响到学校教育能否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体育教师应认真学习领悟新课改的精神,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性、灵活性,实现由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转变,改变学生
期刊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有效教学尤为当前热议的主题之一。如何使我们的教学更高效,是教师的职业追求、也是教师实现自身教育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好的教学方式和好的学习方式无疑是保障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我认为,高效课堂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时代赋予每一个数学教师的职责。因此,以数学知识为载体,通过对思维的激活与调控,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
期刊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in senior high schools, new problems keep occurring in the English classrooms of senior high schools such as the lack of a lasting interest for English
期刊
又是一个安静、舒心的周六下午,当我忙完一切便斜倚在榻上随意翻看起面前的一摞书来。突然,一张小小的纸片从书中滑落,我捡起一看,一串电话号码,凝神一想,“噢,是蔡元双子妈妈的……蔡元双子?”哎,一声无尽的叹息……  一、学生基本情况  蔡同学,女,皮肤白净,个子高挑,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是个聪颖的学生,同时具有男孩般、开朗倔强的性格。照道理这么聪明又活泼的孩子老师应该是非常喜欢,同学也很愿意跟他做朋友的
期刊
《新闻周刊》中谈论的“钱学森问题”,即现在我国的教育中为什么总是冒不出杰出人才?看来关键在于抓我国基础教育中学生的基础生活实践能力的培养才是根本。教育的内容取决于教育的目的,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日本学校对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科学探究精神、人文素质与环保意识的注重,体现了日本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对现代社会人才基本素质的认识。毫无疑问,不同的教育将使孩子具备不同的能力,而教育所缺乏的内容则必然通过孩子们的
期刊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搞好本课程的教学, 不但能为学生学好后续课程奠定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数学思维, 并且在进一步的学习和工作中适应本学科专业的发展。本文就青海省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实践, 就当前离散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改革思路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目前,青海省(边远地区)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
期刊
物理是一门充满趣味却又非常严谨的学科,提高物理教学质量重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研究物理世界的积极性。机械式生灌硬背的教学模式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不仅磨灭了学生探究自然界的热情,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为此,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手段上、方式上要体现创新,进行启发式教学,着重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那么,应如何提高物理教学的课堂效率呢?  一、教师做好角色转变,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