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农村义务教育师资供给状况决定师资需求的满足程度与教育质量。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师资供给主要关注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农村义务教育师资供给侧改革日益成为迫切需要关注的时代课题。通过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从来源供给、制度供给与要素供给考察农村义务教育师资供给现状,可以发现高等学校毕业生数量准备充足但专业准备不充分,编制标准有所改进但学校规模与功能特征考虑不充分,补偿制度已初步建立但师资特别是优质师资供给可达性有待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乡村振兴战略、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发展追求为农村义务教育师资供给侧
【机 构】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长春130024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5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全面提升农村教育质量背景下的农村教师结构调整及编制需求研究”(课题批准号:AFA150007)的研究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义务教育师资供给状况决定师资需求的满足程度与教育质量。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师资供给主要关注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农村义务教育师资供给侧改革日益成为迫切需要关注的时代课题。通过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从来源供给、制度供给与要素供给考察农村义务教育师资供给现状,可以发现高等学校毕业生数量准备充足但专业准备不充分,编制标准有所改进但学校规模与功能特征考虑不充分,补偿制度已初步建立但师资特别是优质师资供给可达性有待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乡村振兴战略、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发展追求为农村义务教育师资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师资供给侧改革,需要找准侧重点与切入点,提高师资供给质量,优化制度供给配置,推进要素供给创新,密切供需对接耦合。
其他文献
批判教育学是一种富有争议的方式,它试图通过辩证推理、否定之否定,以及挑战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规训模式来解决矛盾。批判教育学面临威权式民粹主义的挑战,因此,它的明确目标是通过理解教育学与政治学交叉的各种方式,以及强调一切教育都是文化政治学的形式这一观点,从而创造自我和社会的变革。批判教育学是实践的哲学,实践者掌握教学和学习的过程,把它视为存在于全社会的强大经济与社会政治力量背景下反映个人政治与道德能动性的一种协商手段。批判教育学是由对种族和阶级的马克思主义分析所支持的,并朝着一个可行的社会主义而不是新自
2017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由学术月刊编辑部、光明日报理论部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主办。经过学界推荐、文献调研、学者研讨、专家评议、投票确定等程序,评选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等十大学术热点,现予公布。
孔子一生作为师者的实践,其核心可以概括为学而不厌与诲人不倦。学而不厌乃是求得"斯文在兹",诲人不倦则是让孔子之后来者"与于斯文"。孔子一辈子在学与教之间不断转化,其中心就是传承斯文,也即赓续周代以来的礼乐文化传统。斯文之所以重要,不仅仅是作为个体生命意义的依据,更是承载着民族的根本价值。传承斯文不是固守斯文,而是"述而不作"与"温故知新"的统一,是人与文的互相转化。担当"斯文",乃是当代师者的文化使命。
与《旧约·创世纪》的创造-宰制模式相比,《易经》体现了一种孕育-教化模式的万物创生图景,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教育思想的本源是立足于生命成长的关切。从乾坤与诸卦及万物的教化关系、乾坤的自我教育历程及其"成己成物"的功用、《易经》与《论语》、《中庸》、《老子》教育思想之间的相互发明等方面,都可以发现《易经》对于中国教育思想的本源性奠基意义。
明清易代之际,面对清军的强势入侵,地方士绅有殉难者,有清洁白守的遗民,更多的是主动或被动的新朝合作者。但具有普世超越特质的纲常伦理对合作者构成沉重的道德压力,出现了人的生存空间被自己尊奉的道德价值所压缩乃至干毁灭的奇观。挣扎于道德夹板中的地方士人为重整荒芜衰败的人生,艰难建构自身的生存理由,以多面的价值认同纾解心理重压,呈现了那个时代士人精神史和心态史中之重要一幕。理学家建构纲常伦理的初心是“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但在易代之际复杂的政治现实中,纲常伦理的实践者并不能导致“太平”,而合作反而似乎更能
基于技术持存论的哲学基础,斯蒂格勒将教育指认为一种作为"传输"与"接受"机制的记忆术,进而揭示其功能性与存在论的双重本质构境,即个体与集体意识塑形及其经验性时空定位筑模。技术体系进化使人类社会普遍进入熵增状态,全球记忆术体系的确立使教育演变为一场资本主义精神掠夺,知识普遍性不可逆转的崩溃导致主体认知短路,数字化座架将教育促逼于思想赤贫的系统性愚昧状态。拯救教育的可能出路在于区别知识与非知识的知识,进行持留机制药理学批判以及重构有效的批判认识论。斯蒂格勒的教育本质观对于我国教育本质研究不失为一种有益
为中职生创设升学空间,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而开始的。面向2035年职业教育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职业教育高考制度应当作为其中的一项核心内容进行建设,但这需要从更为宽广的学术视角探讨职业教育高考制度建构中的根本问题。职业教育还没有高考制度,迄今只是构建了一些局部化的中职生升学途径,系统规划和建设职业教育高考制度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职业教育高考建构的目的,一是促进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二是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三是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通,四是保障中职生的公平升学权
利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1989-2015年12个省份46921个微观调查数据,以居民受教育水平作为教育的表征指标,对教育改善贫困的效果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对于绝对贫困还是相对贫困的改善,教育均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教育对相对贫困的改善具有独特的时空特征。从时间趋势看,教育对于相对贫困的改善作用正在逐步趋缓;从城乡差异看,教育对城镇地区相对贫困的改善能力明显高于农村地区,且近年来存在进一步分化的趋势;从区域分布看,教育对相对贫困的改善效果中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低。同时,教育对相对贫困人口
中国民族教育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研究领域到学科独立的发展历程,在学科自身建设与学科外部建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科自身建设逐步走向规范化轨道,学科外部建制逐步形成群落化生态。反观现实,民族教育学学科发展进程中仍然存在学科性质偏离、学科研究对象不定、学科概念模糊以及学科研究方法固化等学科规制中的基本问题与学科外部建制的学科化问题。展望未来,中国民族教育学学科势必要持续、深入开展民族教育学的元研究,促进民族院校乃至普通高等学校民族教育学学科建制的学科化,努力构建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学学科话语体系,进而构建全新的
从三十多年前对教育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问题探讨至今,教育法地位研究呈现出阶段性发展并趋于静态平衡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治理现代化"为目标的新时代教育法治建设新要求、以"供给侧改革"为导向的教育法治改革新突破、以"公法私法化"为趋势的教育法治变革新探索的大背景下,需要以"法治先行"为理念对教育法治建设进行新思考。教育法作为独立部门法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主要表现在教育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日益彰显、教育法立法建设的体系化日趋健全、教育法调整方法的多样性日渐鲜明、教育法学科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