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音乐新课改进程中,音乐教师应更加重视对学生音乐审美情感的培养,通过音乐情感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这才是音乐课改的精髓所在。要通过转变音乐课程的功能来体现审美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改革音乐课程的结构内容来彰显音乐审美情感培养的必要性,通过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来探索审美情感培养的有效渠道,通过改变音乐课的考核机制与形式来彰显音乐审美情感的目的性。
关键词:课改;音乐教学;艺术;审美
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突破性学科,它的性质是注重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得到发展的实践活动。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因此,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审美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但在长期的音乐教学中都存在重视技能,忽视音乐审美情感的问题。实际上,音乐教师应该把艺术审美情感的培养放在音乐教育的首位。2011年,四川省全面推进高中音乐新课改,音乐新课改促进了音乐教育顺应时代发展,新课改涉及音乐教育的诸多方面,但是,对学生的审美情感教育始终应在音乐新课改工程中居于首要地位。
一、转变课程功能
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体现在音乐教学方面的就是,传统的音乐课基本以唱歌课为主,机械的唱,反复的唱。按新课改要求,应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而在一边学习歌曲的同时,逐渐给学生灌输一些音乐方面的理论知识,讲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音乐传奇,从易到难,日积月累,理论知识就越来越丰富,音乐的艺术审美品味也得到了提高。
二、改革课程结构和内容
改变过去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音乐教学的歌唱中,要求咬字吐字清楚,这就可以结合普通话这门学科来学习,也能让学生体会到语言能力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都非常重要。总的来说,音乐与舞蹈结合来表现音乐;与美术结合使音乐更形象;与语文中的诗词、戏剧沟通使音乐更丰富。使得各科相互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也能提高他们对艺术的审美水平。音乐审美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健康地成长、个性自由和谐的发展和完善人格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中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加强音乐的审美教育,对于提高全民族的音乐文化素养和培养面向21世纪高素质创新人才,具有长远的意义。
三、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要努力让我们的音乐课的内容丰富多彩,使得学生们都感兴趣,让他们想主动参与进来,而不是老师要求要记住这个音乐符号,或者要能背唱这首歌曲。但是,要想丰富课堂,并能与时代接轨,那也得要求老师们不懈的努力。在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身边的乐器,或者可以发出美妙声音的一些物品,在课上依次序分别给同学们讲解和展示;在课堂上可以在室外进行分组舞蹈展示,自制小器乐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这样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也让他们能有自己动手的机会,在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记忆这些美妙的音乐。比如,在学习这首歌曲的时候,我们通过故事导入已经是很常见的了,那我们可以换种方式,使学生对课堂更感兴趣。如果在班上有会弹电子琴《小红帽》的小朋友,可以让他们也来当当小老师,让学生和老师互动,这就使学生也成为了课堂的真正的主人,有的不会弹的小朋友,看了后也许会感兴趣,这就达到了激发兴趣的效果。
四、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音乐课程的学生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对学生的评价存在一定的问题。任何评价都不是随意的,音乐教学的评价也不例外。比如,缺少评价体系,很多学校都把音乐看成是副科,根本没有真正的重视,到期末也没测试;或者评价体系过于单一,有的学校就是一张试卷一个分数就决定了孩子的成绩。而我认为,应该按照新课改的要求严格实行,丰富考试的方式,比如:个人才艺展示,不管是唱歌、跳舞、讲故事、说相声都可以,只要在台上能大胆的展示自己。新课程改革认为,教学评价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整个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评价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更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体现社会发展,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进行可行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自我发展,享受成功的喜悦。
新课程改革,给了教师的机遇,同时也给了教师挑战。要求教师必须经常充电,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既要准确牢固的把握音乐这门学科学生终生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不断的学习,拓展自己的视野,扩充自己的知识贮备,提高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
课改后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要把新课改的要求和理念落到实处,我认为,音乐在教学中的地位还占得不够,要是能普遍的把音乐的期末成绩纳入总分中来计算排名,这样音乐这门艺术学科才能受到更高的重视。在大城市也许能落到实处,在条件相对较差的一些农村可能无法实现,尤其是在乐器方面的考试测评。
总之,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的目的,让他们主动动手、动脑,愉快地学习。
参考文献:
[1]尹红 郑茂平:《新课程音乐教学设计》, 2013年8月1日
[2] 蒋国忠:《审美艺术教程》,2005年7月1日
关键词:课改;音乐教学;艺术;审美
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突破性学科,它的性质是注重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得到发展的实践活动。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因此,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审美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但在长期的音乐教学中都存在重视技能,忽视音乐审美情感的问题。实际上,音乐教师应该把艺术审美情感的培养放在音乐教育的首位。2011年,四川省全面推进高中音乐新课改,音乐新课改促进了音乐教育顺应时代发展,新课改涉及音乐教育的诸多方面,但是,对学生的审美情感教育始终应在音乐新课改工程中居于首要地位。
一、转变课程功能
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体现在音乐教学方面的就是,传统的音乐课基本以唱歌课为主,机械的唱,反复的唱。按新课改要求,应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而在一边学习歌曲的同时,逐渐给学生灌输一些音乐方面的理论知识,讲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音乐传奇,从易到难,日积月累,理论知识就越来越丰富,音乐的艺术审美品味也得到了提高。
二、改革课程结构和内容
改变过去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音乐教学的歌唱中,要求咬字吐字清楚,这就可以结合普通话这门学科来学习,也能让学生体会到语言能力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都非常重要。总的来说,音乐与舞蹈结合来表现音乐;与美术结合使音乐更形象;与语文中的诗词、戏剧沟通使音乐更丰富。使得各科相互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也能提高他们对艺术的审美水平。音乐审美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健康地成长、个性自由和谐的发展和完善人格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中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加强音乐的审美教育,对于提高全民族的音乐文化素养和培养面向21世纪高素质创新人才,具有长远的意义。
三、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要努力让我们的音乐课的内容丰富多彩,使得学生们都感兴趣,让他们想主动参与进来,而不是老师要求要记住这个音乐符号,或者要能背唱这首歌曲。但是,要想丰富课堂,并能与时代接轨,那也得要求老师们不懈的努力。在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身边的乐器,或者可以发出美妙声音的一些物品,在课上依次序分别给同学们讲解和展示;在课堂上可以在室外进行分组舞蹈展示,自制小器乐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这样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也让他们能有自己动手的机会,在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记忆这些美妙的音乐。比如,在学习这首歌曲的时候,我们通过故事导入已经是很常见的了,那我们可以换种方式,使学生对课堂更感兴趣。如果在班上有会弹电子琴《小红帽》的小朋友,可以让他们也来当当小老师,让学生和老师互动,这就使学生也成为了课堂的真正的主人,有的不会弹的小朋友,看了后也许会感兴趣,这就达到了激发兴趣的效果。
四、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音乐课程的学生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对学生的评价存在一定的问题。任何评价都不是随意的,音乐教学的评价也不例外。比如,缺少评价体系,很多学校都把音乐看成是副科,根本没有真正的重视,到期末也没测试;或者评价体系过于单一,有的学校就是一张试卷一个分数就决定了孩子的成绩。而我认为,应该按照新课改的要求严格实行,丰富考试的方式,比如:个人才艺展示,不管是唱歌、跳舞、讲故事、说相声都可以,只要在台上能大胆的展示自己。新课程改革认为,教学评价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整个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评价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更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体现社会发展,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进行可行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自我发展,享受成功的喜悦。
新课程改革,给了教师的机遇,同时也给了教师挑战。要求教师必须经常充电,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既要准确牢固的把握音乐这门学科学生终生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不断的学习,拓展自己的视野,扩充自己的知识贮备,提高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
课改后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要把新课改的要求和理念落到实处,我认为,音乐在教学中的地位还占得不够,要是能普遍的把音乐的期末成绩纳入总分中来计算排名,这样音乐这门艺术学科才能受到更高的重视。在大城市也许能落到实处,在条件相对较差的一些农村可能无法实现,尤其是在乐器方面的考试测评。
总之,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的目的,让他们主动动手、动脑,愉快地学习。
参考文献:
[1]尹红 郑茂平:《新课程音乐教学设计》, 2013年8月1日
[2] 蒋国忠:《审美艺术教程》,2005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