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记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bo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的富蕴县,冬天真冷啊。睡到天亮,脚都是冰凉的。我和我妈睡一个被窝,每当我的脚不小心触到她,总会令她惊醒。被子那么厚,那么沉,却是个大冰箱,把我浑身的冰冷牢牢保存。然而被子之外更冷。我俩睡在杂货店的货架后面。那时,我还是个八九岁的孩子,就已经开始失眠了。我总是静静地躺在黑暗中,与四面八方的坚固寒意对峙。不只是冷,潛伏于白昼中的许多细碎恍惚的疑惑也在这寒冷中渐渐清晰,膨胀,迸裂,枝繁叶茂。我正在成长,一遇到喧嚣便欢乐,一遇到寂静便恐慌。我睡不着,又不敢翻身。若惊醒我妈,她有时会温柔地哄我,有时则烦躁地打骂我,我不知道哪一个是真实的她。我还不到十岁,对所处的世界还不太熟悉,不太理解。好在不到十年就已经攒存了许多记忆,便一桩桩、一件件地细细回想。黑暗无限大。我一面为寒冷而痛苦,一面又为成长而激动。
  


  就在这时,有一个姑娘远远地走来了。
  我过于清晰地感觉到她浑身披戴月光前来的模样。她独自穿过长长的、铺满冰雪的街道,坚定地越走越近。仿佛有一个约定已被我忘记,但她还记着。
  我倾听许久,终于响起了敲门声。
  我惊醒般翻身坐起,听到我妈大喊:“谁?”
  她的声音清晰响起:“我要一个宝葫芦,雪青色的。”
  我妈披衣起身,持手电筒走向柜台。我听见她踅摸了一阵,又向门边走去。我裹着被子,看到手电筒的光芒在黑暗中晃动,看到一张纸币从门缝里递进来,又看到我妈把那个小小的玻璃饰品从门缝塞出去。这时,我才真正醒来。
  小时候的富蕴县真远、真小啊。就四五条街道,高大的杨树和白桦树长满街道两侧,低矮的房屋深深躲藏在树荫里。从富蕴县去乌鲁木齐至少得坐两天车,沿途是漫长的无人区。我妈每年去乌鲁木齐进两到三次货。如果突然有一天,县里所有的年轻姑娘都穿着白色“珠丽纹”衬衫、黑色大摆裙及黑色长筒袜;或者突然一天,所有人不停哼唱同一盘磁带专辑里的歌——那一定是我家的小店刚进了新货。
  又有一天,所有的年轻人每人颈间都挂着一枚葫芦形状的玻璃吊坠,花生大小,五颜六色,晶莹可爱。“宝葫芦”是我妈随口取的名字,一旦叫开了,就觉得这是唯一适合它的名字。我知道它的畅销,却从不曾另眼相看。还有“雪青色”,我也从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然而一夜之间突然开窍。从此一种颜色美于另一种颜色,一个人比另一个人更令人记挂。原来世上所有美丽的情感不过源于偏见罢了。我偏就喜欢雪青色,偏要迷恋前排左侧那个目光平静的男生。盲目任性,披荆斩棘。我在路上走着走着,总是不由自主跟上冬夜里前来的那个姑娘的脚步。我千万遍模仿她独自前行的样子,千万遍想象她黑暗中的美貌。又想象她已回到家中,怀揣宝葫芦推开房门。想象那房间里的一切细节和一切寂静。我非要跟她一样不可。仿佛只有紧随着她,才能经历真正的女性的青春。
  我總是反复想她只为一枚小小饰品深夜前来的种种缘由。想啊想啊,最后剩下的那个解释最合我心意:她期待着第二日的约会,将新衣试了又试,难以入睡。这时,突然想起最近在年轻人中间很流行的一种饰品,觉得自己缺的正是它,便立刻起身,穿上外套,系紧围巾,推开门,心怀巨大的热情投入黑暗和寒冷之中。
  我见过许多在冬日的白天里现身的年轻姑娘,她们几乎长得一模一样。穿一样的外套,梳一样的辫子,佩戴一样的雪青色宝葫芦。她们拉开门,掀起厚重的门帘走进我家的小店,冰冷而尖锐的香气迎面扑来。她们解开围巾,那香气猛然浓郁而滚烫。她们手指绯红,长长的睫毛上凝结着白色的冰霜,双眼如蓄满泪水般波光潋滟。她们拍打双肩的积雪,晃晃头发,那香气迅速生根发芽,在狭小而昏暗的杂货铺里开花结果。
  我是矮小黯然的女童,站在柜台后的阴影里,是唯一的观众,仰望眼前的青春盛况。她们说什么话都不避我。我默默听在耳里,记在心里,不动声色。晚上睡不着时,一遍又一遍回想。一时焦灼,一时狂喜。眼前无数的门,一扇也打不开。无数的门缝,人影幢幢,嘈嘈切切。无数的路,无数远方。我压抑着无穷的渴望,急切又烦躁。这时敲门声响起。雪青色的宝葫芦在无尽的暗夜中微微闪光。霎时所有的门都开了,所有的路光明万里。我心中雪亮,稳稳进入梦乡……
  这世上那么多关于青春的比喻:春天般的,火焰般的,江河湖海般的……在我看来都模糊而虚张声势。然而我也说不清何为青春,只知其中的一种,它敏感,孤独,光滑,冰凉。它是雪青色的,晶莹剔透。它存放于最冷的一个冬天里的最深的一个夜里,静置在黑暗的柜台中。它只有花生般大小。后来它挂在年轻的胸脯上,终日裹在香气里。
  青春还有一个小小的整洁的房间,一床一桌,墙壁雪白,唯一的新衣叠放枕旁。那是我终生渴望亲近的角落。小时候的自己常被年轻女性带去那样的空间,简朴的,芬芳的,强烈独立的。我坚信所有成长的秘密都藏在其中,我还坚信自己之所以总是长不大,正是因为缺少这样一个房间。我夜夜躺在杂货铺里睡不着,满货架的陈年商品一天比一天沉重,一夜比一夜冷。白天我缩在深暗的柜台后,永远只是青春的旁观者。
  那时的富蕴县,少女约会时总会带个“小电灯泡”同去,以防人口舌。同时也缘于女性的骄傲,向男方暗示自己的不轻浮。我常常扮演那个角色,一边在附近若无其事地玩耍,一边观察情意葳蕤的年轻男女。他们大部分时候窃窃私语,有时执手静默,还有时会突然争吵起来。后来一个扭头就走,一个失声大哭。
  她大哭着冲向铺满冰雪的河面,扑进深深的积雪,泪水汹涌,浑身颤抖。很久后渐渐平复情绪,她翻身平躺在雪中,怔怔眼望上方深渊般的蓝天。脸颊潮红,嘴唇青白。冬天的额尔齐斯河真美啊!我陪在她旁边,默默感知眼前永恒存在的美景和永不消失的痛苦。就算心中已透知一切,也无力付诸言语。想安慰她,更是张口结舌。真恨自己年幼。我与她静止在美景之中,在无边巨大的冬天里。
  有时候我觉得,一切的困境都出于自己缺了一枚宝葫芦。又有些时候,半夜起身,无处可去。富蕴县越来越远。可一到夜里我还是睡在货架后面。假如我翻身起床,向右走,走到墙边再左转,一直走到尽头,就是小店的大门。假如我拔掉别在门扣上的铁棍,拉开门,掀起用沉重的棉被做的门帘,门帘后还有一道门,拔开最后一道门栓我就能离开这里了。可是没有敲门声,也没有宝葫芦。似乎一切远未开始,又似乎早已结束。我困于冰冷的被窝,与富蕴县有关的那么多那么庞大沉重的记忆都温暖不了的一个被窝。躺在那里,缩身薄脆的茧壳中,侧耳倾听。似乎一生都处在即将长大又什么都没准备好的状态中。突然又为感觉到衰老而惊骇。
  (冬牧场摘自《文汇报》2016年12月14日,杜凤宝图)
其他文献
1  当卢西娅·佩莱斯还是个小女孩时,她偷偷读了一本小说。她把它藏在枕头下边,每天晚上读一点儿。这是她从叔叔的松木书架上偷偷拿的,那里放着叔叔的心爱之书。  许多年过去了,卢西娅走过了许多路。  她在安蒂奥基亚河的岩石上寻找幽灵,她在暴力的城市街道中寻找人类。  在路途中,一直陪伴她的是回声,是她童年用眼睛听到的遥远声音的回声的回声。  卢西娅没有再去看那本书,她可能再也认不出它来了。它已在她心里
期刊
◎梁永安 编译  有一片田野,  它位于  是非对错的界域之外。  我在那里等你。  当灵魂躺卧在那片青草地上时,  世界的丰盛,遠超出能言的范围。  观念、言语,甚至像“你我”这样的语句,  都变得毫无意义可言。   (丁 强摘自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在春天走进果园》一书)
期刊
读者读书会推荐的第8本书,是美国作家哈珀·李的《杀死一只知更鸟》。这是一部发表于1960年的长篇小说,1961年荣获普利策奖,它先后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售出超过3000万册,是美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美国图书馆借阅率最高的书。《杀死一只知更鸟》的部分情节取材于作者的个人经历,虽然涉及种族歧视、滥判无辜等严肃话题,但文风依旧温暖风趣,易于阅读。在英语系国家,《杀死一只知更鸟》常被纳
期刊
“车子!车子!”车来如飞。  客看车夫,忽然心中酸悲。  客问车夫:“今年几岁?拉车拉了多少时?”  車夫答客:“今年十六,拉过三年车了,你老别多疑。”  客告车夫:“你年纪太小,我不能坐你车。我坐你车,我心中惨凄。”  车夫告客:“我半日没有生意,又寒又饥,你老的好心肠,饱不了我的饿肚皮。我年纪小拉车,警察都不管,你老又是谁?”  客人点头上车,说:“拉到内务部西。”   (文 东摘自人民文学出
期刊
◎韩少功 译  我对世界七大洲的任何地方既没有兴趣,也没有真正去看过。我游历我自己的第八大洲。  有些人航游了每一个大洋,但很少航游他自己的单调。  我的航程比所有人的都要遥远。  我見过的高山多于地球上所有存在的高山。  我走过的城市多于已经建立起来的城市。  我渡过的大河在一个不可能的世界里奔流不息,在我沉思的凝视下确凿无疑地奔流。  我访问的国家里,我是统治那里的国王,是生活在那里的人民以及
期刊
【编者按】诗,可诵可唱可读,抄诗也是许多人的爱好。从2017年第1期开始,我们推出这档新设的栏目“诗帖”,每期精选一至二首佳作由作家、文化名人、讀者或编者手抄刊載,这栏目不是书法展览,但字须能看得过去。你知道的,最重要的是参与和互动。如果你有兴趣并乐意参与,我们将非常欢迎。将抄诗样照发到电子邮箱duzhetianyuan@163.com即可,详情参见《读者》微信。本期由甘肃兰州读者景耀奇先生抄写。
期刊
王尔德说,对坏东西的唯一态度就是不用搭理。现在的问题是,当坏东西出现时,人们没有耐心辨别真伪。真相成为奢侈品,流言如病毒。    正如特朗普的胜利,有人解读为这既是民主的胜利,也是自由的挫败。民主与自由曾经亲如孪生兄弟的关系由此产生了深深的裂痕,社交媒体让真相成为令人畏惧的事物,而谎言则更像艺术,具有迷惑性和欺骗性。  马克思年轻时就说过,人们无法表达,只能被表达。但在社交媒体时代,“吃瓜群众”不
期刊
3小时对他来说是一场演说的平均时间,他能让3小时转瞬即逝。以前,他夜以继日地工作,在十分疲倦时才小憩片刻。而今,他尽量让自己保证至少6个小时的睡眠,尽管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就寝。这个时间可能是晚上10点,也可能是第二天早晨7点……他有一张整洁有序的写字台,一张未套皮革的舒适沙发,还有一个反映出主人广泛兴趣的书柜——从无土水培技术论文集到爱情小说。他从每天抽半盒雪茄变为一个彻底的禁烟者,如今
期刊
康德自幼厌世,理由充分。因为他身高仅有1.57米,双肩高低不一,大脑袋与瘦小的身材不成比例。他精神脆弱,十分敏感,连刚印好的报纸也能让他狂打喷嚏。他还高度近视,但目光炯炯如烈焰,至老不衰,令人不敢逼视。    康德13岁丧母,16岁即升入哥尼斯堡大学。家贫,刚一入学他便因裤子破了拿去缝而出不了宿舍门。6年后,父亲猝然去世,把三妹一弟留给康德。长兄如父,康德毅然辍学,先后在哥尼斯堡郊区的三个贵族家庭
期刊
雷蒙德·钱德勒在一封书信中,就诺贝尔文学奖这样写道:“我想不想成为大作家?我想不想得到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算什么!这个奖颁给了太多的二流作家,还有那些不忍卒读的作品。更别说一旦得了那玩意儿,就得跑到斯德哥尔摩去,得身着正装,还得发表演讲。为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值得费那么大的功夫吗?绝对不值!”    美国作家纳尔逊·艾格林(代表作有《金臂人》《走在狂野的一边》)受到库尔特·冯内古特的大力推举,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