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股新兴的世界性心理学潮流,积极心理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有着天然的适合性。积极心理学理念融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将会促进教师的心理和谐,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校园文化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0-0198-01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正式确立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它的影响却存在于各个方面。在激发个体优势与潜力,促进个体发展,积极实现整个社会繁荣等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强调要以研究个人身上积极品质等方面,强调心理学要以人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和美德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总体来说,积极心理学是要研究人类自身积极品质、积极力量和积极潜力等,具体研究内容为积极认知、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积极关系以及积极的组织系统。
一、大学校园文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校园文化就是在学校教育基础上产生的文化现象。了解校园文化的基本知识,寻求当代校园文化所具有的传统内涵和中国文化的特性,对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学界广泛采用的是借鉴文化学研究方法,以文化现象的存在形态对校园文化进行分类,即将校园文化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类。在我国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印象,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价值取向的偏移、国家及学校投入力度不够。通过对校园文化现状的了解及分析,预测出校园文化发展的趋势,对于今后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来看,校园文化会朝着以下几方面发展:从经营文化到大众文化;由封闭的本校校园文化向开放的多校校园文化资源共享发展;由娱乐与教育向传播、审美与创造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校园文化建设思考
(一)积极心理学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观念的转变
现代中国式教育,可以用一句古话概括为“十年寒窗苦读”。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关注面甚至延展到小学生,并对其采用传统的诊疗作用,但也使得人们对师生的心理问题忧心忡忡,这种暗示在心理学上是不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的。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心理学充分体现出了促进作用。积极心理学首先倡导我们要关注人的心理积极的一面,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倡积极人性论,恢复了心理学应有的使命和功能,消解了传统心理学偏重于问题的片面性。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就是要转变文化对教师和学生的限制、约束的作用,强调人善的一面,将教师、学生的快乐和幸福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一目标。校园文化建设本身就能够让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调节教师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加入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更能够增加师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使得大家能够保持最佳状态、平衡心态,从而拥有健康的身心。
(二)积极心理学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环境的形成
从发展进化论的理论来看,积极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形成,因为积极的品质总是会使得人们对待人和事物更加的主动,而这种主动性更能够培养人们的责任感与归属感,更有利于促进人们与这个世界的联结。但事物发展都是辩证的。它也有消极的一面,那就是让各社会成员相互逃避、争斗,从而产生离散趋向,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形成。
创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特别是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对于促进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外在的社会环境和特定行为对个人的生理机制具有一定的影响,会一定程度上改变人的某些生理机制的结构、功能等。积极心理学认为,社会文化环境、外部行为和内在因素三者是交互作用的,而人格正是在这种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复杂的因果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的。所以,积极心理学可以很好地指导并促使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环境的建设,培养人们积极主动接受环境因素中对个人发展良好的因素。
(三)积极心理学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人际关系的形成
积极心理学的主导思想,会对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人际关系建设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学校,主要关系包括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普通教师与领导之间等,这些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的校园文化中,这些复杂关系之间并不能真正和谐相处,存在许多异化的现象。积极心理学的主导思想给予我们启示,能够更好的促进彼此之间的关系。
首先,积极心理学理念利于我们找到有效解决途径,促使我们主动面对并解决校园文化建设中人际关系出现的问题。所以,根据积极心理学研究,可以完善校园文化中的人际关系的形成。
其次,积极心理学对家庭教育的影响也会正向作用于学校教育环境。积极心理学主张,个人本身积极品质被激发以后,自身的情绪及行为会形成良好的发展。积极心理学强调关注人们性格中的优点,注重培养个人的优秀品质。因此,家庭教育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积极心理不仅对家庭教育有所帮助,更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形成。
总之,对校园文化建设来说,理念的转变是其最重要的基础。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为校园营造良好的积极环境,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和积极的人际关系,是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翟媛媛.积极心理学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2):70-73.
[2]彼得森著,徐红译.积极心理学[M].北京:群言出版,2010.
责任编辑:杨柳
[关键词]校园文化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0-0198-01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正式确立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它的影响却存在于各个方面。在激发个体优势与潜力,促进个体发展,积极实现整个社会繁荣等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强调要以研究个人身上积极品质等方面,强调心理学要以人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和美德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总体来说,积极心理学是要研究人类自身积极品质、积极力量和积极潜力等,具体研究内容为积极认知、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积极关系以及积极的组织系统。
一、大学校园文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校园文化就是在学校教育基础上产生的文化现象。了解校园文化的基本知识,寻求当代校园文化所具有的传统内涵和中国文化的特性,对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学界广泛采用的是借鉴文化学研究方法,以文化现象的存在形态对校园文化进行分类,即将校园文化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类。在我国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印象,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价值取向的偏移、国家及学校投入力度不够。通过对校园文化现状的了解及分析,预测出校园文化发展的趋势,对于今后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来看,校园文化会朝着以下几方面发展:从经营文化到大众文化;由封闭的本校校园文化向开放的多校校园文化资源共享发展;由娱乐与教育向传播、审美与创造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校园文化建设思考
(一)积极心理学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观念的转变
现代中国式教育,可以用一句古话概括为“十年寒窗苦读”。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关注面甚至延展到小学生,并对其采用传统的诊疗作用,但也使得人们对师生的心理问题忧心忡忡,这种暗示在心理学上是不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的。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心理学充分体现出了促进作用。积极心理学首先倡导我们要关注人的心理积极的一面,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倡积极人性论,恢复了心理学应有的使命和功能,消解了传统心理学偏重于问题的片面性。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就是要转变文化对教师和学生的限制、约束的作用,强调人善的一面,将教师、学生的快乐和幸福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一目标。校园文化建设本身就能够让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调节教师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加入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更能够增加师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使得大家能够保持最佳状态、平衡心态,从而拥有健康的身心。
(二)积极心理学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环境的形成
从发展进化论的理论来看,积极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形成,因为积极的品质总是会使得人们对待人和事物更加的主动,而这种主动性更能够培养人们的责任感与归属感,更有利于促进人们与这个世界的联结。但事物发展都是辩证的。它也有消极的一面,那就是让各社会成员相互逃避、争斗,从而产生离散趋向,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形成。
创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特别是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对于促进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外在的社会环境和特定行为对个人的生理机制具有一定的影响,会一定程度上改变人的某些生理机制的结构、功能等。积极心理学认为,社会文化环境、外部行为和内在因素三者是交互作用的,而人格正是在这种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复杂的因果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的。所以,积极心理学可以很好地指导并促使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环境的建设,培养人们积极主动接受环境因素中对个人发展良好的因素。
(三)积极心理学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人际关系的形成
积极心理学的主导思想,会对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人际关系建设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学校,主要关系包括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普通教师与领导之间等,这些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的校园文化中,这些复杂关系之间并不能真正和谐相处,存在许多异化的现象。积极心理学的主导思想给予我们启示,能够更好的促进彼此之间的关系。
首先,积极心理学理念利于我们找到有效解决途径,促使我们主动面对并解决校园文化建设中人际关系出现的问题。所以,根据积极心理学研究,可以完善校园文化中的人际关系的形成。
其次,积极心理学对家庭教育的影响也会正向作用于学校教育环境。积极心理学主张,个人本身积极品质被激发以后,自身的情绪及行为会形成良好的发展。积极心理学强调关注人们性格中的优点,注重培养个人的优秀品质。因此,家庭教育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积极心理不仅对家庭教育有所帮助,更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形成。
总之,对校园文化建设来说,理念的转变是其最重要的基础。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为校园营造良好的积极环境,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和积极的人际关系,是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翟媛媛.积极心理学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2):70-73.
[2]彼得森著,徐红译.积极心理学[M].北京:群言出版,2010.
责任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