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马斯洛“需要金字塔”顶端的“自我实现需要”是指“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成为理想中期待的人物的需要”。情感教育理论家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成为自我得到充分实现,最终拥有理想自我的人。21世纪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越来越多地呼吁关注学生个体的自我需要。
激励学生挖掘自我潜能,促进学生提升自我价值,是发挥语文育人功能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高效生态课堂的重要目标。优秀的语文教师,就是要努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满足学生自我实现需要,把语文课堂变成充满情趣,诗意流淌的伊甸园,让生命在语文课堂上诗意地成长!
一、重视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关注自我需要
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要求我们以学生的生命活力需要为基础,通过良好的教育方式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启迪他们的精神世界,开发他们的生命潜能,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
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紧扣文本材料,挖掘生命资源,结合自身对生命的认识和体验,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完整的生命观,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生命教育。
苏教版《我的四季》这篇散文里说“生命如四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反思生命的意义,告诉他们“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人生中有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生命自我实现的需要,不仅是物质的满足,还有精神的成长。而在学习毕淑敏《我的五样》时,就有必要教育学生懂得珍惜身边的一切。那些看似最普通,最廉价,最没有引起我们注意的事物,也许恰恰是满足我们实现自我的不可或缺的条件。曹文轩的摄影散文《前方》,则告诉我们生命就是一个不断追寻精神归宿,不断失望又不断探索的过程,自我需要的实现,总是在漫漫的探索路上一点点满足的。
二、转换教师角色,激励学生展示自我风采
教育家叶澜先生呼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构建高效的,生态的课堂,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尽量满足学生自我展示的需要。这就意味着教师要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在尊重学生平等地位的前提下科学引领课堂,激励学生展示自我风采,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实现自我成长的需要。
精神的本质追求就是自由,学生是精神生命旅程中自由的思想者。尊重学生的看法,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学生的自我需要,善待学生的生命发展,是我们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多问“你是怎么理解这段话的?”“你从中读出了什么?”“你怎么看待这件事?”这些开放性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能在思考的关键时刻,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学生回答完毕之后,教师也不要急着去评价,而是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其他的学生。这样,“师生互动”演变成“生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更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
因此,在语文课堂这个大舞台上,教师要转变角色,甘做“平等中的首席”,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给学生的思想松绑,激励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风采,让他们用自由的身姿舒展生命的惬意,实现个体在情感上,精神上的需要。
三、创设诗意情景,促进学生完善自我人格
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不能仅仅是系统化的语文知识,语言运用的技能和技巧,它更应该关注人的情感需要,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积极探究生命个体内涵的意义。语文的学习过程,是“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阶段,是人文精神的丰富和个性生命的完善活动,也是学生个体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审美情趣和价值观整体和谐发展的过程。”
在高效生态的语文课堂上,通过对描绘自然诗文的学习,欣赏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雄伟,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之秀丽,感受自然之神奇;可以在《荷塘月色》中淡淡地哀伤,也可以在《论雷锋塔的倒掉》中理性地思索;还可以在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的洒脱自信中感受诗人的放荡不羁,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悲天悯人中学会担当和负责……
优秀的语文教师,总是努力创设诗意的情景,让学生在美中欣赏生命的风采,在善中感受生活的温暖,在思维的闪光中探索奋斗的意义,在心灵的需要被满足的幸福感中完善自我人格,一步步走向成熟。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教学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而语文是人文之声,生命之根。语文课堂更应该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灵魂的幸福家园,是享受诗情画意的天堂。让生命在语文课堂上诗意成长,应成为每一位教育者孜孜以求的梦想。
王琴,教师,现居江苏如东。
激励学生挖掘自我潜能,促进学生提升自我价值,是发挥语文育人功能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高效生态课堂的重要目标。优秀的语文教师,就是要努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满足学生自我实现需要,把语文课堂变成充满情趣,诗意流淌的伊甸园,让生命在语文课堂上诗意地成长!
一、重视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关注自我需要
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要求我们以学生的生命活力需要为基础,通过良好的教育方式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启迪他们的精神世界,开发他们的生命潜能,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
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紧扣文本材料,挖掘生命资源,结合自身对生命的认识和体验,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完整的生命观,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生命教育。
苏教版《我的四季》这篇散文里说“生命如四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反思生命的意义,告诉他们“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人生中有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生命自我实现的需要,不仅是物质的满足,还有精神的成长。而在学习毕淑敏《我的五样》时,就有必要教育学生懂得珍惜身边的一切。那些看似最普通,最廉价,最没有引起我们注意的事物,也许恰恰是满足我们实现自我的不可或缺的条件。曹文轩的摄影散文《前方》,则告诉我们生命就是一个不断追寻精神归宿,不断失望又不断探索的过程,自我需要的实现,总是在漫漫的探索路上一点点满足的。
二、转换教师角色,激励学生展示自我风采
教育家叶澜先生呼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构建高效的,生态的课堂,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尽量满足学生自我展示的需要。这就意味着教师要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在尊重学生平等地位的前提下科学引领课堂,激励学生展示自我风采,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实现自我成长的需要。
精神的本质追求就是自由,学生是精神生命旅程中自由的思想者。尊重学生的看法,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学生的自我需要,善待学生的生命发展,是我们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多问“你是怎么理解这段话的?”“你从中读出了什么?”“你怎么看待这件事?”这些开放性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能在思考的关键时刻,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学生回答完毕之后,教师也不要急着去评价,而是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其他的学生。这样,“师生互动”演变成“生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更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
因此,在语文课堂这个大舞台上,教师要转变角色,甘做“平等中的首席”,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给学生的思想松绑,激励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风采,让他们用自由的身姿舒展生命的惬意,实现个体在情感上,精神上的需要。
三、创设诗意情景,促进学生完善自我人格
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不能仅仅是系统化的语文知识,语言运用的技能和技巧,它更应该关注人的情感需要,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积极探究生命个体内涵的意义。语文的学习过程,是“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阶段,是人文精神的丰富和个性生命的完善活动,也是学生个体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审美情趣和价值观整体和谐发展的过程。”
在高效生态的语文课堂上,通过对描绘自然诗文的学习,欣赏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雄伟,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之秀丽,感受自然之神奇;可以在《荷塘月色》中淡淡地哀伤,也可以在《论雷锋塔的倒掉》中理性地思索;还可以在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的洒脱自信中感受诗人的放荡不羁,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悲天悯人中学会担当和负责……
优秀的语文教师,总是努力创设诗意的情景,让学生在美中欣赏生命的风采,在善中感受生活的温暖,在思维的闪光中探索奋斗的意义,在心灵的需要被满足的幸福感中完善自我人格,一步步走向成熟。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教学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而语文是人文之声,生命之根。语文课堂更应该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灵魂的幸福家园,是享受诗情画意的天堂。让生命在语文课堂上诗意成长,应成为每一位教育者孜孜以求的梦想。
王琴,教师,现居江苏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