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写字教学中的文化传承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tou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识,也是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它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有责任研究识字教学,并教学生写好汉字。在识字和写字教学中发掘中国文化元素,传承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
  关键词:汉字;教学;文化传承
  一、识字教学中的文化传承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2页,要求比较带“鸟”和带“隹”部的字的相同之处。词语有“孔雀、大雁、老鹰”和“锦鸡、黄鹂、天鹅”。中国的鸟类特别丰富,仅野鸡就有二十种。为了表示区分,用带“鸟”的字代表长尾巴鸟,“隹”代表短尾巴鸟。
  有些专家强调,起初只有一个“鸟”字,直到周代后期才分为两个。我们可以想象存在两个不同的表示鸟的汉字。汉字是建立在对鸟类及其运动方式细心观察基础之上的,很多字是明显的写真。这两个字都可以在金文中找到自己的对应物。
  民间艺术剪纸是一种简单、极为便宜的美化生活的手段,延安周围地区以剪纸闻名。鸟是延安地区剪纸最通常的题材。这种传统流传至今不断。
  鸡,特别是公鸡象征着太阳和白天,太阳一出一切黑暗和危险都消失了。它们还吃害虫和有毒的爬虫,以此来保护大人和孩子。在安塞农村每到五月初五,人们就在孩子的衣质上缝两只布鸡,自古他们就是这样做的,为的是给孩子驱邪。这时候人们还一首歌,歌词大意是:鸡能啄,虎能卫。鸡吃害虫,虎驱邪恶。五月初五是盛夏的开始。气温一天比一天热,害虫越来越多,越来越危险。为了保平安,人们在这个时候把剪好的一只捉住蝎子的公鸡贴起来。这种方法总是灵验的。
  不论是“长尾鸟”还是“短尾鸟”都可以与其他的字组成很多表示鸟的名字或者是与鸟的动作、声音有关的字。“口”字加一个长尾鸟共同组成“鸣”字。“短尾鸟”和“手”字组成“隻”,人们在谈到一群动物中的一个的时候用这个字,如一“隻”鸡。“雀”字,上半部分是“小”这个字意思非常贴切:小鸟。“焦”——一只鸟挂在火上。这个字出于对鸟的观察的一个残酷的题材。表示短尾鸟或长尾鸟的字存在于绝大多数的鸟名当中,与它有关的很多其他合成字很好地描写了鸟的各种动作——“霍”、“雅”、“雕”、“鸣”、“霍”、“集”、“崔”。这是细心观察大自然的很多证据之一,大自然是字的基础。
  在学习 “正”(zhèng)这字时,可以组词“正在、正直、正式、正方形、正好、改正、真正。”学生组词“正月”读成了四声。为了让记住这个多音字,我讲起了汉字的避讳文化。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所谓避讳就是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在书面上不能写,口头上不能说。比如秦始皇姓嬴,名政,于是“政”字不能说,与“政”同音的字也不能说,所以人们把“正月”(zhèngyuè)读成(zhēngyuè)。“正月节”(zhēngyuèjié)就是“元宵节”。“新正”(xīnzhēng)就是新年的正月。在讲解“国家”这一词语中,又提到了汉字的避讳文化,汉高祖刘邦因他的名字叫“邦”,所以秦朝时称“国家”为“邦家”,自汉朝改为“国家”,一直沿用至今。
  二、汉字书写中的文化传承
  每一个汉字中都藏着中国文化,每一个汉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简单的汉字在一笔一画中都能发现中国文化的传承。比如“人”字:“人”生下来就学走路。“人”就像一个人迈开两条腿走路,一步一步写人,一生一世做人。强调“人”的书写规则:先撇后捺,呈三角形,撇从竖中线上起笔,两个笔画收笔处在一条直线上。撇短,捺长,较为好看。让学生观察“人”的甲骨文金文小篆,撇是人的胳膊,捺是人的身体,所以撇短捺长。再比如“月”的写法:竖撇短,横折长,钩要猛,低于撇。短两横,要靠左,要倾斜,要平行,要等距。我们来看月的来历,甲骨文金文小篆。大家看是不是右边的撇应该短一点,左边的横折的部分应该长?再看小篆我们就不难理解倾斜、平行、等距了。
  从汉字结构安排中也能发现中国文化的影子,比如:汉字书写中的穿插、避让、联系以及变化。穿插在左中右结构的字中广泛体现,比如:左中右结构字中间有纵突出中间;如:班、辨。中间无纵突出两边尤其是右边;如:鸿、辫、辩、粥、弼、湖、做、滩。穿插的目的是整个字形团结一致。为了避让“木、土、足、火、牛、王、禾”等字做部首的时候,这些字的最后一笔都发生了变化,更利于汉字的整体美观。避让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左右结构的字,似乎在每一个汉字中都能找到一个“联系笔画”。比如“料、科、村”中的横就起到联系左右的作用。联系代表着友好交往。为了让我们所书写的汉字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意识,书写时的大小、宽窄和位置也要发生一点变化,比如:纵横相遇时,横写扁宽,纵写细长;横写在纵的中间。例字:到、扛、杠、杜、对。一侧有框时,无框一侧写大。例字:時、吃、略。双胞胎字:左右双胞胎左小右大;如:朋、羽、林、从、。上下双胞胎上小下大;如:吕、多、圭、昌。适用于相似笔画的字。如:的、三胞胎的字:可以是小小大,如:品、晶、森。也可以是大中小。如:众、骉、磊、鑫、惢、犇。错位下沉:右半部分下沉半个身子。如:幻、即、都、灯、却等。右侧有纵时,一律右长。如:种、扑、刻。
  书法作品的章法上也处处蕴含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一行字的书写讲究上下延伸,左右错落,字间一线,字中穿串。整篇书法作品讲求,字号安排合理:1-3画的字写小号字,4-9画的字写中号字,10画以上的字写成大号字。个别笔画和汉字的写法如:“竖”“斜钩”“横折钩”“竖钩”相对写大。同一个字在同一行里重复出现时;相邻两个字都是悬针写法时,悬针、垂露竖交替使用。主笔相遇时:左右相邻的两个横向主笔相遇要相互避让,上下行之间两个纵向主笔相遇时要错位。
  汉字不仅是构成汉语的符号,更是中国社会的多姿多彩的投影,一横一竖一撇中都蕴含着历史的大智慧。所以在汉字的识字、写字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传统是传承中国文化的最好方法,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并不需要刻意去背诵多少多少中国文化的训条。只要真正掌握了汉字,这个文化也就在你心里扎下了根。
其他文献
【摘 要】  古典诗歌的赏析是学生厚积古典文化释放点,虽然在高考卷面中所占分数并不高,却能集中反映学生运用古文言知识和赏析语言表达的能力,它是高考题中不可或缺的载体。  【关键词】  备课 古典诗歌 析技巧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文化史的一株奇葩,它的意境和意蕴是其他国家诗歌无可比拟的。读中国诗歌是一种享受,如品茗,越咀嚼越回味无穷,从而由衷地产生了对古代诗人、词人顶礼膜拜之心,佩服他们运用语言的精
技校的创业思维教育是现社会市场经济环境对技校提出的新挑战,对技校学生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对学生进行创业思维的教育能让学生更好的自主创业、适应社会环境,为更好地建设和谐
结合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建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由基本技能训练、专业基础训练、综合能力训练、毕业实习训练和创新性训练五部分构成。  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对高校培养具有创新性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和更迫切的要求。随着中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质量畜牧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对新时期的农业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动
旬邑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关中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记录了旬邑方言的语音系统,并介绍了旬邑方言的语音特点.
【摘 要】  高中语文教学,从当今形势需要的发展看,必须建筑在一定的比较文学视阈下,进行操作实践。让学生也能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并进行相关的比较性学习,甚至就是一定层面上的比较性研究。本文对比较文学视阈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有自己的思考,值得人们借鉴。  【关键词】  比较文学 语文教学 策略思考  从相关高考语文试卷的命题看,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已不再是简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医嘱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200例老年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摘 要】  小学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教师要善于带学生走进生活,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把学生带来的文章进行批改,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小学 语文 作文 指导方法  衡量学生语文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就是其作文质量的好坏,因为从一篇文章中可以反映出他们文字表达能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以及观察能力等各方面的状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72例阴道分娩产妇,按照入院分娩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协助完成阴道分娩,观察组采用
教学目标:  1.掌握词中的生字、新词、作者作品等基础知识。  2.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苏词婉约的风格。  3.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词语言的能力,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剧:和韵酬知己  旁白(学生一):公元1081年,当时正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的章楶,有感于柳花飘飞,作了一首新词,请听:  章楶(学生二):倾情朗诵《水龙吟》。(大屏出示《水龙吟》)  旁白:得此佳作,章楶非
这是我的陌生的路途。零纪元前,末世日后。  ——题 记  模模糊糊,传来的是缥缈的锣鼓旧声。应和着那锵锵锵的韵律迎面走来的,好像是个女人,又好像不是。那人踩着点子,咿咿呀呀,最后却突然亮出了剑,刺向自己的脖颈。所有声音戛然而止,满目是那妖艳的血染的曼珠沙华。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正在躺在寝室的地板上。不知道我是什么时候从床上滚了下来的。现在大约是傍晚,寝室里没有一个人,窗帘也拉着,黑漆漆的,只有那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