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构建保险型社会的目的就是使保险成为政府、企业、居民风险管理和财富管理的基本手段,使参加保险、消费保险成为全社会的自发行为和自觉行动。本文提出构建保险型社会首先要在全社会认知风险的客观存在;其次是要有责任意识,对家庭、企业和社会负责;再次是政府、保险公司和保险从业人员共同努力,从而为构建保险型社会提供坚实的文化和物资基础。
【关键词】构建;保险型;社会;思考
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第四届中国保险文化建设推进会上提出: 要努力培育人人保险、物物保险、事事保险的行为文化,不断提高保险的覆盖面和渗透度,使保险成为政府、企业、居民风险管理和财富管理的基本手段,使参加保险、消费保险成为全社会的自发行为和自觉行动。要努力培育认可保险、尊重保险、信赖保险的保险文化,大力弘扬和彰显保险行业的优秀品格,让保险赢得全社会的认可和信赖,让社会各界越来越多地关注和支持保险业,努力构建一种“保险型社会”和“保险国家”。
一、认知风险是构建保险型社会的前提
没有风险就没有保险,而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无论科学技术多么先进,无论安全设施多么完善,风险都是无法回避的,日本“311”大地震后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再次说明风险无处不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期,人口与自然,发展与环境,效率与公平等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容易造成经济失调、环境失衡、社会失序等一系列问题,形成各种比以往更大更突出的风险。
风险即损失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损失发生与否不确定,二是发生的时间不确定,三是损失的程度不确定。风险的大小决定于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及其造成后果的程度。按照标的不同,风险可分为人身风险、财产风险、责任风险和信用风险。按照风险形成的原因,可分为自然风险(地震、暴雨)、社会风险(社会成员过失和不当行为)、经济风险(决策、价格、市场)、政治风险(战争、政变、外汇管制)。有时上述的风险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二、责任意识是构建保险型社会的保证
责任无处不在,存在于每一个角色。父母养儿育女,老师教书育人,医生救死扶伤,工人铺路建桥,军人保家卫国……人在社会中生存,就必然要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和对社会承担并履行一定的责任。责任有不同的范畴,如家庭责任、职业责任、社会责任、领导责任等等。这些不同范畴的责任,有普遍性的要求,也有特殊性的要求。责任只有轻重之分,而无有无之别。
责任意识是一种自觉意识,表现得平常而又朴素。责任意识也是一种传统美德。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责任意识的培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的是人民热爱祖国的责任。一个人,只有尽到对父母的责任,才能是好子女,只有尽到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才能是好公民。只有每个人都认真地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社会才能和谐运转和健康发展。
三、共同努力是构建保险型社会的关键
1.强化政府重视保险的力度
政府具有行政事务的决策权和公共资源的支配权,因此只有地方政府的领导自身重视学保险、懂保险和用保险,才能提升他们对保险工作的支持力度,才能增强他们运用保险解决经济发展和民生问题的自觉性,才能理顺政府职能部门、保险监管机构、保险社团组织和保险公司在普及风险和保险知识方面的作用和义务,为保险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和社会环境。
2.宣导保险的博爱和责任理念
一是要从宣导博爱和责任的理念入手普及风险和保险知识的教育工作, 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提升地方政府领导和国民对保险功能更深层次的认识,教育和促使地方政府领导和国民做一个有博爱理念和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二是要强化参加保险是地方政府领导对所在地经济和民生事业、企事业单位领导对本单位、国民对家庭成员生命和财产的尊重、责任和义务, 是为所在地经济和民生事业、企事业单位和家庭转移风险的制度安排,是确保企事业单位和家庭遭遇不幸后能够正常运作的物质保证。
3.促进保险行业诚实守信
一是要在诚实守信的基础上,做好产品、服务、效率、创新和文化等方面的工作,把保险让生活更美好作为保险行业共同的追求。二是努力做到有良知、尽本分、重民生。有良知才会做正确的事情,才能真正做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事情。尽本分就是要聚焦,就是要真正做那些使国家民族不断富强,能使保险业真正服务于民生和社会建设的事情。有良知和尽本分最后的落脚点应该放在重民生上,所有事情都应该围绕民生展开,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贡献保险的力量。
4.重视对保险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
通过教育、文化和制度三管齐下的方式强化对现有保险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教育,提升他们遵纪守法和履行最大诚信原则的自觉性,对违反保险职业道德和保险公司服务承诺的员工严肃处理,重塑保险行业的形象和声誉,让国民对保险行业有信心,从而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
5.通过新闻媒体对国民进行保险教育
一是要在电视、报纸、广播和网络等大众媒体上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国民进行风险和保险知识教育,让国民了解保险的职能与作用,从而提高国民的保险意识和保险需求。二是要通过由保险监管机构和保险社团组织编写保险知识普及读物,采取由保险公司购买后向图书馆、企事业单位和国民赠送等方式,普及风险和保险知识。三是要通过由保险监管机构和保险社团组织建立和开办风险和保险知识网络学校的方式,让国民免费参加远程保险知识的网络学习和考核。
参考文献:
周道许.中国保险业发展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6月
作者简介:
马大伟(1963-),浙江宁海人,办公室主任,本科,经济师,中国人保财险无锡市分公司。
【关键词】构建;保险型;社会;思考
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第四届中国保险文化建设推进会上提出: 要努力培育人人保险、物物保险、事事保险的行为文化,不断提高保险的覆盖面和渗透度,使保险成为政府、企业、居民风险管理和财富管理的基本手段,使参加保险、消费保险成为全社会的自发行为和自觉行动。要努力培育认可保险、尊重保险、信赖保险的保险文化,大力弘扬和彰显保险行业的优秀品格,让保险赢得全社会的认可和信赖,让社会各界越来越多地关注和支持保险业,努力构建一种“保险型社会”和“保险国家”。
一、认知风险是构建保险型社会的前提
没有风险就没有保险,而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无论科学技术多么先进,无论安全设施多么完善,风险都是无法回避的,日本“311”大地震后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再次说明风险无处不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期,人口与自然,发展与环境,效率与公平等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容易造成经济失调、环境失衡、社会失序等一系列问题,形成各种比以往更大更突出的风险。
风险即损失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损失发生与否不确定,二是发生的时间不确定,三是损失的程度不确定。风险的大小决定于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及其造成后果的程度。按照标的不同,风险可分为人身风险、财产风险、责任风险和信用风险。按照风险形成的原因,可分为自然风险(地震、暴雨)、社会风险(社会成员过失和不当行为)、经济风险(决策、价格、市场)、政治风险(战争、政变、外汇管制)。有时上述的风险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二、责任意识是构建保险型社会的保证
责任无处不在,存在于每一个角色。父母养儿育女,老师教书育人,医生救死扶伤,工人铺路建桥,军人保家卫国……人在社会中生存,就必然要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和对社会承担并履行一定的责任。责任有不同的范畴,如家庭责任、职业责任、社会责任、领导责任等等。这些不同范畴的责任,有普遍性的要求,也有特殊性的要求。责任只有轻重之分,而无有无之别。
责任意识是一种自觉意识,表现得平常而又朴素。责任意识也是一种传统美德。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责任意识的培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的是人民热爱祖国的责任。一个人,只有尽到对父母的责任,才能是好子女,只有尽到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才能是好公民。只有每个人都认真地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社会才能和谐运转和健康发展。
三、共同努力是构建保险型社会的关键
1.强化政府重视保险的力度
政府具有行政事务的决策权和公共资源的支配权,因此只有地方政府的领导自身重视学保险、懂保险和用保险,才能提升他们对保险工作的支持力度,才能增强他们运用保险解决经济发展和民生问题的自觉性,才能理顺政府职能部门、保险监管机构、保险社团组织和保险公司在普及风险和保险知识方面的作用和义务,为保险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和社会环境。
2.宣导保险的博爱和责任理念
一是要从宣导博爱和责任的理念入手普及风险和保险知识的教育工作, 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提升地方政府领导和国民对保险功能更深层次的认识,教育和促使地方政府领导和国民做一个有博爱理念和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二是要强化参加保险是地方政府领导对所在地经济和民生事业、企事业单位领导对本单位、国民对家庭成员生命和财产的尊重、责任和义务, 是为所在地经济和民生事业、企事业单位和家庭转移风险的制度安排,是确保企事业单位和家庭遭遇不幸后能够正常运作的物质保证。
3.促进保险行业诚实守信
一是要在诚实守信的基础上,做好产品、服务、效率、创新和文化等方面的工作,把保险让生活更美好作为保险行业共同的追求。二是努力做到有良知、尽本分、重民生。有良知才会做正确的事情,才能真正做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事情。尽本分就是要聚焦,就是要真正做那些使国家民族不断富强,能使保险业真正服务于民生和社会建设的事情。有良知和尽本分最后的落脚点应该放在重民生上,所有事情都应该围绕民生展开,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贡献保险的力量。
4.重视对保险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
通过教育、文化和制度三管齐下的方式强化对现有保险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教育,提升他们遵纪守法和履行最大诚信原则的自觉性,对违反保险职业道德和保险公司服务承诺的员工严肃处理,重塑保险行业的形象和声誉,让国民对保险行业有信心,从而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
5.通过新闻媒体对国民进行保险教育
一是要在电视、报纸、广播和网络等大众媒体上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国民进行风险和保险知识教育,让国民了解保险的职能与作用,从而提高国民的保险意识和保险需求。二是要通过由保险监管机构和保险社团组织编写保险知识普及读物,采取由保险公司购买后向图书馆、企事业单位和国民赠送等方式,普及风险和保险知识。三是要通过由保险监管机构和保险社团组织建立和开办风险和保险知识网络学校的方式,让国民免费参加远程保险知识的网络学习和考核。
参考文献:
周道许.中国保险业发展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6月
作者简介:
马大伟(1963-),浙江宁海人,办公室主任,本科,经济师,中国人保财险无锡市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