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教育过程中,学校在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道德与法治教育,让学生通过学习,增强道德和法治意识,并能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问题,让他们获得深刻的学习感悟。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让他们在学习中进行深入思考,在交流中促进思维的发展,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来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信息技术;多样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2-007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2.039
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教育中,教师要注重道德与法治教学,利用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通过主动学习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在互动交流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深入学习,教师要结合生活案例和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让他们在思考和运用的过程中提升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认识,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高效进行。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习主动性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新课标的要求,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让他们在主动探索中收获道德与法治知识,构建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入手,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以此为载体给学生呈现丰富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在主动学习中理解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运用自己掌握的方法来分析道德与法治知识,通过思考获得对知识的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对知识的理解进行指导,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深入探索,有效利用课堂学习时间,收获更多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得到完善,在看待和分析道德与法治知识时能充分挖掘其本质,实现高效的自主学习。
二、设计导学案,进行有效学习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能够有效进行,顺利完成学习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所学内容设计导学案,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索。借助导学案,学生可以初步了解教材中的主要内容,抓住学习的方向,使他们能够进行有效学习,在收获知识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学习技能。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来设计导学案。导学案要包括基础知识的学习、重点内容的学习、以及教材内容的强化学习三部分,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通过问题引导、习题分析等内容来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逐步深入的自主学习,使他们的学习有目标、有效率地进行,让他们对所学知识获得深刻的认识。学生按照导学案中的要求完成学习内容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通过检查,对学习情况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激励他们继续进行自主学习;对学习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指导,使他们能顺利完成导学案中的学习内容,提高他们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内动力。通过检查学习情况,教师了解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能针对大部分学生不理解的知识点进行强化教学,使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导学案的作用下高效进行。
三、创设信息技术情境,获得深刻学习感悟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把其运用到教学中,给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还能用生动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他们在积极思考中获得深刻的学习感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中常用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中的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更多的信息,使他们借助直观、生动的信息技术内容来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对所学知识获得直观的认识。学生在生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主动进行知识的深入分析,获得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深刻感悟。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给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精心选择信息技术素材,给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学生在信息技术作用下受到了这种新学习模式的吸引,能够进行主动思考,借助信息技术展示的丰富内容来分析所学的知识,在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同时,增强他们的道德与法治观念。
四、开展互动教学,促进思维深入发展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中经常运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作为参与者进行有效互动,可以充分发挥教师“教”的作用,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与教师的互动下进行深入思考,获得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另一方面,通过互动可以加强师生双方信息和情感的交流,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對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同时对他们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让学生在教师评价中提升他们对所学学科的情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开展互动教学,利用教师丰富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可以引导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互动教学中,除了师生互动外,还包括生生互动,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互动交流,针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争辩,在交流中受到启发,促进他们思维的深入发展,对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认识,实现互动教学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教学“公民基本权利”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主学习教材内容,了解公民的基础权利有哪些?然后让他们积极发言,说出自己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理解。学生在初步掌握了教材中的内容后,教师可以利用问题与他们进行互动交流:你们的人身自由权受到过侵犯吗?你们是怎么做的?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对人身自由权的认识,让他们学会在人身自由权受到侵害时如何维权。在进一步深入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中交流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交流讨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他们知道了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了解了其体现的具体方式。
五、引入生活案例,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果只让学生通过分析教材内容来理解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这样的学习过程太枯燥,很难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不利于提高他们对所学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认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中常见的案例,让学生发现生活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联系,可以大大提高他们学习的动力,培养他们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分析生活案例的意识,并在分析过程中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引入生活案例时,教师要分析教材内容,选择生活中鲜活的案例,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新知识的迫切感,促进道德与法治的深入学习,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案例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维护公平正义”时,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违反公平正义的案例:司机小王一天晚上喝醉了酒,开着车回家,在路上被查酒驾的交警扣下了,他赶紧打电话找朋友为自己摆平了这件事,避免了吊销驾照和罚款的处罚,分析在这个案例中小王的行为。在熟悉的生活案例中,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他们认真学习了教材中的知识,认识到小王的行为违反了公平的原则,属于违法行为。通过生活案例,学生在学知识、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意识,他们能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
六、开展实践活动,深化所学知识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掌握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后,要让他们真正理解这些知识,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内化,并用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因此,教师要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对所学的道德与法制知识获得深刻理解,实现深化知识的效果和目的。在设计实践活动时,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设计相应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入思考所學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促进知识的深化,让他们通过活动获得收获和提高。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对所学的道德知识和法治知识有了新的认识,还增强了他们的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使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并学会用法治知识来保护自己,促进他们道德与法治综合素质的提升。
例如,在设计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设计情境表演活动,让学生把生活中涉及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情节表演出来,在表演过程中思考这种行为是否是不良的道德行为,是否存在违法现象等,促进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深入理解。教师可以设计道德与法治主题教育活动,选择在校园中出现的良好道德行为、不良道德行为以及触犯法律的行为等开展主题教育,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这些行为,提高他们对道德和法治知识的认识,学会分辨哪种行为是值得学习的,哪种行为是需要杜绝的,增强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法治节目,让学生了解社会上存在哪些违反法律的事件,增强他们的法治意识,使他们能正确地运用法治知识。
综上所述,在初中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对发展他们的综合素质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通过主动思考和互动交流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在多媒体、生活案例的引导下进行深入学习,提高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认知,并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高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参考文献:
[1]田景珍.信息化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J].新课程(下),2019(12).
[2]张钰婷.关于生活化情境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的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8(25).
[3]田仙兴.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落实[J].新课程(下),2019(7).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信息技术;多样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2-007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2.039
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教育中,教师要注重道德与法治教学,利用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通过主动学习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在互动交流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深入学习,教师要结合生活案例和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让他们在思考和运用的过程中提升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认识,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高效进行。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习主动性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新课标的要求,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让他们在主动探索中收获道德与法治知识,构建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入手,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以此为载体给学生呈现丰富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在主动学习中理解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运用自己掌握的方法来分析道德与法治知识,通过思考获得对知识的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对知识的理解进行指导,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深入探索,有效利用课堂学习时间,收获更多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得到完善,在看待和分析道德与法治知识时能充分挖掘其本质,实现高效的自主学习。
二、设计导学案,进行有效学习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能够有效进行,顺利完成学习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所学内容设计导学案,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索。借助导学案,学生可以初步了解教材中的主要内容,抓住学习的方向,使他们能够进行有效学习,在收获知识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学习技能。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来设计导学案。导学案要包括基础知识的学习、重点内容的学习、以及教材内容的强化学习三部分,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通过问题引导、习题分析等内容来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逐步深入的自主学习,使他们的学习有目标、有效率地进行,让他们对所学知识获得深刻的认识。学生按照导学案中的要求完成学习内容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通过检查,对学习情况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激励他们继续进行自主学习;对学习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指导,使他们能顺利完成导学案中的学习内容,提高他们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内动力。通过检查学习情况,教师了解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能针对大部分学生不理解的知识点进行强化教学,使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导学案的作用下高效进行。
三、创设信息技术情境,获得深刻学习感悟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把其运用到教学中,给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还能用生动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他们在积极思考中获得深刻的学习感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中常用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中的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更多的信息,使他们借助直观、生动的信息技术内容来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对所学知识获得直观的认识。学生在生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主动进行知识的深入分析,获得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深刻感悟。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给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精心选择信息技术素材,给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学生在信息技术作用下受到了这种新学习模式的吸引,能够进行主动思考,借助信息技术展示的丰富内容来分析所学的知识,在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同时,增强他们的道德与法治观念。
四、开展互动教学,促进思维深入发展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中经常运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作为参与者进行有效互动,可以充分发挥教师“教”的作用,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与教师的互动下进行深入思考,获得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另一方面,通过互动可以加强师生双方信息和情感的交流,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對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同时对他们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让学生在教师评价中提升他们对所学学科的情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开展互动教学,利用教师丰富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可以引导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互动教学中,除了师生互动外,还包括生生互动,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互动交流,针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争辩,在交流中受到启发,促进他们思维的深入发展,对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认识,实现互动教学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教学“公民基本权利”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主学习教材内容,了解公民的基础权利有哪些?然后让他们积极发言,说出自己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理解。学生在初步掌握了教材中的内容后,教师可以利用问题与他们进行互动交流:你们的人身自由权受到过侵犯吗?你们是怎么做的?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对人身自由权的认识,让他们学会在人身自由权受到侵害时如何维权。在进一步深入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中交流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交流讨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他们知道了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了解了其体现的具体方式。
五、引入生活案例,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果只让学生通过分析教材内容来理解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这样的学习过程太枯燥,很难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不利于提高他们对所学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认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中常见的案例,让学生发现生活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联系,可以大大提高他们学习的动力,培养他们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分析生活案例的意识,并在分析过程中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引入生活案例时,教师要分析教材内容,选择生活中鲜活的案例,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新知识的迫切感,促进道德与法治的深入学习,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案例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维护公平正义”时,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违反公平正义的案例:司机小王一天晚上喝醉了酒,开着车回家,在路上被查酒驾的交警扣下了,他赶紧打电话找朋友为自己摆平了这件事,避免了吊销驾照和罚款的处罚,分析在这个案例中小王的行为。在熟悉的生活案例中,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他们认真学习了教材中的知识,认识到小王的行为违反了公平的原则,属于违法行为。通过生活案例,学生在学知识、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意识,他们能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
六、开展实践活动,深化所学知识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掌握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后,要让他们真正理解这些知识,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内化,并用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因此,教师要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对所学的道德与法制知识获得深刻理解,实现深化知识的效果和目的。在设计实践活动时,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设计相应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入思考所學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促进知识的深化,让他们通过活动获得收获和提高。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对所学的道德知识和法治知识有了新的认识,还增强了他们的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使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并学会用法治知识来保护自己,促进他们道德与法治综合素质的提升。
例如,在设计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设计情境表演活动,让学生把生活中涉及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情节表演出来,在表演过程中思考这种行为是否是不良的道德行为,是否存在违法现象等,促进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深入理解。教师可以设计道德与法治主题教育活动,选择在校园中出现的良好道德行为、不良道德行为以及触犯法律的行为等开展主题教育,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这些行为,提高他们对道德和法治知识的认识,学会分辨哪种行为是值得学习的,哪种行为是需要杜绝的,增强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法治节目,让学生了解社会上存在哪些违反法律的事件,增强他们的法治意识,使他们能正确地运用法治知识。
综上所述,在初中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对发展他们的综合素质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通过主动思考和互动交流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在多媒体、生活案例的引导下进行深入学习,提高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认知,并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高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参考文献:
[1]田景珍.信息化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J].新课程(下),2019(12).
[2]张钰婷.关于生活化情境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的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8(25).
[3]田仙兴.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落实[J].新课程(下),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