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元代女性的人格理想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元代最具盛名、作品最多的两位女诗人郑允端、孙淑的诗歌为文本,探求具有代表性的元代女性的人格理想。郑允端前期崇尚隐士,追求闲适隐逸的生活,后期颇具名利意识,希望自己的诗词能够教化后人。孙淑是传统女性的代表,诗词题材多涉闺阁,希望家庭美满、子孙满堂、遵循三从四德,是古代传统女性的代表。
  关键词:元代;郑允端;孙淑;人格理想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105-02
  女性文学发展到元代,蒙汉文化的融合促进了它的发展,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出现了像郑允端、孙淑等众多才情出众的女性。本文以郑允端和孙淑两位女性文人为代表,不仅因为她们是留存作品最多的元代女性文人,更是因为她们具有截然不同的性格和人格理想:郑允端希望通过自己的诗词流传后世,教化后人;孙淑则常自毁诗稿,不愿显才。
  郑允端,字正淑,元末平江(今江苏苏州)人。她的家族可谓是吴中士族,人丁兴旺。父兄都擅长诗词,精修经学,因以经学教授诸生,闻名于吴下。郑允端也在耳濡目染下,对作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允端及笄之时,众英年才俊蜂拥而至,然允端最后选择了与她趣意相投的施伯仁。伯仁乃贤雅之士,出身名门,两人情投意合,相敬如宾、然造化弄人,命途多舛,一十六年因祸事家破人亡,允端年仅三十。郑允端死后,施伯仁将她的诗词编辑成书,题名《肃雍集》,后几经战乱波折,亡者过半,仅存诗150首。
  遍读允端诗词会发现其文风与陶翁极其相似,受其影响颇深。如她的古体诗《陶令归来图》,其中“我爱陶彭泽,放浪形骸外。赋辞归去来,此中有深意”两句表达了允端对陶翁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格精神的推崇,对陶渊明能不图名利,安于闲适隐逸生活态度的赞扬,中语言虽然简洁,但一目了然,看出诗人尚慕高洁隐士。允端的诗歌创作不拘于自娱,而是满怀利名意识,“惧湮没而无闻,用写别楮,诠次成帙,藏诸家塾,以示子孙。”她的诗歌与时代背景、社会大环境相关联。女子喜好风花雪月是亘古不变的,因此诗作中也常常有体现。郑允端是不屑一顾的,她坚信诗词绝不仅仅如此,而需鞭辟时政、疗救人心。她十分重视诗歌的教育性,如《肃雍集·题词》中写道:“今抱病弥年,垂亡有日。惧湮没而无闻,用写别楮,诠次成帙,藏诸家塾,以示子孙。”这倒是允端值得称道之处。她的《拟捣衣曲》中也有表明了元代妇女深明大义、支援边防的崇高品质的诗句:“封裹重重寄边使 ,为与夫君奋忠义。好将勋业立边睡,要使功名垂史记。”诗中的妇人不辞辛苦地为从军边陲的丈夫缝制寒衣,诗文着重描写了制寒衣的过程,妇女不辞辛苦,只为了激励丈夫斩将立功,名垂青史。诗人写这首诗,有多个方面的意图:一方面,这是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对于保家卫国的人将士及其家属的行为的赞扬;另一方面,也寄寓了郑允端渴望参与社会生活并有所作为的意图。《将军出猎图》写景高远广阔,诗中所描写的将军也是气宇不凡,虚怀若谷:“八月霜风野草枯,将军较猎过滦。短衣疋马非吾事,坐对晴空看画图。”诗文视野开阔,立意高远,没有一般女性诗人的脂粉气。
  郑允端作品中也不乏体现她心思细腻,观察入微的一面,在《哀李处女》中,以“燕子不来春自老,一庭风雨又黄昏”两句描写日夜变换、春秋轮转等自然景象来感叹时光亦逝、光阴荏苒的忧愁。还有《伤春》《落花》等闺阁之作,但是我们从她的诗作中能感悟最深的仍是她能够用冷静淡然的目光来审视人生、对时政的关注、对战乱的担忧不安,同时又对陶渊明安逸闲适的隐逸生活追求向往。郑允端也有描写闺阁日常生活的诗词,但她少写闺阁幽怨、忧思,她往往能够写出别具一格的诗词,如《赞豆腐》,诗着重描写了生活日常见的豆腐,用词精致,角度新颖,用典恰如其分。此诗将豆腐的主要制作流程交代清楚明白,从原料的摘种、磨浆的经过、煮浆的注意事项,到豆腐的定型,一应俱全,并用典故写出豆腐的颜色、味道、口感,从而凸出它的色鲜味美。郑允端写这类写物写景的诗词,用词典雅,用典精妙,文风与陶渊明的闲适洒脱十分相似,她面对动荡不安的社会,烽烟四起的战争,身为一个女子,她无法上战场杀敌,也无法改变现状。在无奈与失望之下,她想效仿陶渊明,隐居山野,过闲适安逸的生活,吟诗作画,种田织布,不问俗世。这是她的人格理想在她的诗词中一方面理想的体现,因为人的思想是复杂而多方面的。郑允端时常会写记忆中的故乡情景,这些诗中写的是美景,抒的是乐情,记忆中的故乡始终是美好没有忧愁的。生活中的不如意,家庭生活上的压力,社会动荡带来的不安,使允端身处困境,难以解脱。她希望能够回到过去安定美好的生活,希望战争没有发生,希望自己能够回到年少时无忧无虑的生活。
  郑允端能够成为元代女性诗人中的大家,其独具特色的教化诗功不可没,《吴人嫁女辞》就是其中的佳作:“花落色衰情变更,离鸾破镜终分张。 不如嫁与田舍郎,白首相看不下堂。”
  当时吴中一代寻常百姓嫁女,纷纷攀结达官显贵,一时形成风气,允端认为此风不可长,并认识到这样做“虽夸耀于一时,而终不得偕老。”于是写了这首诗来劝解他人,发人深省。
  郑允端的诗体现了她旷达的心境以及清醒深刻的历史观,她的诗词既有传统女性诗歌的特征,更多的体现的是对传统诗歌题材的改革。她的詩风不同于其他人的哀怨婉转,总透着女学士的大局观,诗词立意深远,不拘一格。当然,这也与她提出的“铲除旧习,脱弃凡近” [1]的诗歌主张相印证。
  孙淑,字蕙兰,她是元代后期著名诗人傅若金的妻子。自小熟习琴棋书画,茶艺女工,常帮助诸母准备饮食,对父母十分孝顺。他的父亲大多让孙淑习读孝经、烈女等书籍。孙淑诗仅存一卷,名《绿窗遗稿》,存诗数量为18首,断句26则。傅若金于泰定五年创作的《故妻孙硕人殡志》,写孙淑在23岁时不幸早逝,当时他们结婚还不足半年。等到她长大成人之时,慕名而来的青年才俊众多,其父不应允,最后将她许配给了傅若金。
  孙淑自幼丧母,自身不曾学过诗词,只是在其弟学习时取了书本自学,却能诗,所作诗往往耐人品读。她不常写诗,也时常自毁其稿,家人只得偷偷收取保存。孙淑深以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不愿在诗词上下功夫,她的才情在很大的程度上被她自身限制了。当然也与当时的大环境有关,女子足不出户者甚多,做不到见多识广,这也是孙淑诗词立意不够深远的一个主要因素。   从总体上看,孙淑流传下来的诗词与传统女性诗词一般无二,多写感闺怨愁思、多写感春伤秋,这是她的写作风格,如:“昨日翠帷新病起,满帘飞絮正愁人。”描写了残春的寂寞,写了她晚春的慵懒,不直写残春的冷寂,自己的春愁,只写自己生病刚好,看什么都带着一丝愁绪。她善写春愁,她的这一诗风与她晚婚,且婚后不足半年就去世不无关系。同时孙淑的身上几乎具备了传统女性的一切特点,贤良淑德、感春伤秋、藏于深闺,以及因为三纲五常对女子的束缚,使孙淑的视野只局限于后院那一小片天地,诗词题材便显得单一,同时无法做到立意深远,她的人格理想也因此深受束缚。虽然孙淑诗词与传统女性的诗词题材一般无二,然而她的诗风隽永、用词典雅、用典新颖。
  从孙淑作品看,首先她热衷追求闲适安逸的生活,但寫得新颖脱俗,别具一格。如“小妹方才习孝经,可怜娇怯性偏灵。自寻女诫窗前读,嗔道家人不与听。”全诗写闺阁内院的趣事,所写小妹性格可爱,面露娇羞,性情灵动,生动的描绘了一位传统环境下的闺阁女子,她的日常生活的场景也被描绘的生动活泼。可以看出描写的生活场景趣味横生,人物生动可人,或许是追忆过往的美好回忆、或许是期盼未来的安逸生活,因此写作这首诗来寄托追求闲适安逸生活的渴望之情。
  其次,她向往美满夫妻生活。孙淑的许多诗词都是写景抒情,和其他女子一般,诗中常写孤寂、落寞之情,因夫妻生活。或许孙淑婚后家庭生活并不如意,并不像原先作为少女那般的自由自在,因时常独自一人,无人慰藉,日积月累,心中难免幽怨感伤。故诗人常幻想美满的家庭生活,夫妻和睦,妯娌融洽,相夫教子,安享百年。这便是她主要的人格理想。孙淑很多诗词大都写日常所见所感,用所见之景和所感之情,来抒发深闺女子的孤寂、哀怨之情。如《绿窗遗稿其九》:“小窗今日绣针闲,坐对银蟾整翠鬟。凡世何曾到天上,月宫依旧似人间。”本诗虽缺乏创新,题材还很老套,但终究在女子所做诗词中也算出众的了。求而不得谓之苦,出嫁的女子自古以来都是希望家庭美满,儿女成群,夫妻和睦的。而孙淑作为传统教育下生存的女性,对丈夫的不满是无法埋怨的,心中的苦楚无处宣泄,因此以诗抒情,一泻心中苦闷,一写对美满夫妻生活的向往。这也是传统女性普遍通有的理想。
  同时也可以看出,孙淑诗词风格的单一性,皆为女子闲愁。虽然文词清新脱俗,但立意不够深远。孙淑同时也是当时绝大部分元代女性的代表典型,她们接受了元代理学思想的教育,深谙传统女子的为人处世。她们由于对外界接触很少,受教育程度不高,视野不够宽广,对社会大环境接触关注不够等诸多缺陷,她们的诗词往往可供写的素材就很少,立意也往往比较浅显,她们所显现的人格理想多安于生活,喜安逸闲适。
  个人认为,郑允端和孙淑人格理想的极大矛盾和差异源于元代婚姻开放风气下的影响不同。郑允端就是深受元代开放的风气影响,她区别于一般的传统女性,有感而发,希望自己能够破除陋习,字字珠玑。确实振聋发聩,令人警醒。而孙淑则受传统的理学思想影响,因此她常毁弃自己的诗稿,仆人劝她,她说:“偶适情耳,女子当理家,以致其孝敬,辞翰非所事也。”
  孙允端三十而亡,孙淑二十三岁而亡,可谓红颜薄命,这是她们的不幸,但她们又是幸运的,她们用诗作使后人记住了她们。明清时期,她们的名字和作品常出现在评价女性的著作中,《宫闺氏籍艺文考略》中还有对二者异同的比较:“昔济尼云,谢夫人有林下之风,顾家妇乃闺房之秀。比拟孙郑二媛,淑殆犹顾,郑乃如谢云。”[2]其实,不难看出,孙淑虽坚守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并不迂腐,时常能从她的诗词中看出她的小女儿情态。郑允端则更像现代的新时代女性,敢想敢做,又充满着智慧,她作品文风多变,作品题材多样,不难看出她丰富的人格理想,她追求闲适安逸的生活,她批判社会的不良之风,她追忆过去的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1]王伟.元代题画词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04):66-82.
  [2]渣洪德.元代文学文献与元代文学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2011(04):52-66.
  [3]程丽. 元代女性文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责任编辑:孙瑶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城市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面对着生存的压力,父母们对孩子迅速成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因此在幼儿美术教育方面往往呈现了两个极端,一个是根据大人的思想教育孩子,一个是根据孩子自己的思想随性发挥。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美术教育;新课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意味着我国的幼儿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在现代幼儿园教育中应该摒弃以往僵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在不断改进和完善,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也在不断增加。即便如此,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基金在管理、筹资、投资、监管等多个环节还是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给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带来困境,使基金面临着非系统性风险,令基金的增值和保值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关键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 基金管理 面临困境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
摘要:日本民间故事中有一定数量的篇章应归属于“禁忌房子”1母题,这类故事主体情节不尽相同,但都从某些方面反映了日本民族内蕴的文化心理。分析日本民间故事中“禁忌房子”母题的经典文本,或可揭示潜藏于文本之下的民族文化心理,对于分析研究其他故事母题及文化心理有所助益。  关键词:日本 民间故事 母题 文化心理  中图分类号:I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9-0115
摘要:陈廷焯以“深厚”与“沉着”之语精准地概括了少游之词于身世的感伤与其词所流露的闲雅情思,少游词是最为深厚,最为沉着之词。少游将身世之慨于词作之中真情流露,其情感虽是愁怀郁结却又并不直言,形成了怨诽不乱的风格特征。  关键词:秦观;怨诽不乱;深厚;沉着  中图分类号:I20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100-01  “少游词最深厚、最沉着,如‘柳下桃蹊,乱
摘要:现代意义上的健康的含义不仅指身体的健康,还应该包括心理上的健康以及拥有适应社会的人格健全状态。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国梦的正确引导两者关系极为密切。本文就基于中国梦的引导视角,来尝试探索农村青年的心理健康发展现状,并尝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教育方式与方法。  关键词:中国梦;农村;青年心理  中图分类号:G4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035-02  一、中国
[摘要]戏剧冲突能够造成悬念氛围,推动剧情发展,激起并保持人们的兴趣。短片《猫》的戏剧冲突跌宕起伏,意义耐人寻味,通过丰富的戏剧冲突“起承转合”的运用给人们带来了心灵震颤和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戏剧冲突 艺术性 起承转合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078-01  戏剧冲突是剧情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
摘要:教学改革如何改是各高校一直在不断寻求发展的要务。学生是市场的产品,高校是生产车间,学生闪光点难以极限发挥,应不同层面增强“罗森塔尔效应”,以期提高大学生素质。分析我国大学生思想的现状和大学生素质现状,阐述罗森塔尔效应的影响及其在教学改革中提升大学生素质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教学 教学改革 大学生素质 罗森塔尔效应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
[摘要]婚姻作为男女两性以永久生活为目的的合法结合,意味着经济与情感的共同体。而现代婚姻与传统婚姻相较,却充满了变数与弹性。近年来,主动提出离婚不再是男性的专利,女性已成为主动提出离婚的主力军。本文立足于实地调研,通过对当前离婚诉讼案件的调查,分别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对女性主动提出离婚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探寻女性主动离婚现象。  [关键词]女性 主动离婚 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C913.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大学生“三走”活动的开展现状与内涵式提升路径进行探讨与分析。结果表明,体育规管理相对规范,但社团缺乏自主性,活动开展具有一定局限性。基于现状,“三走”活动内涵式提升,应从建立长效活动机制,形成内外合力;注重新媒体平台宣传,营造活动氛围;激发活动参与动机,丰富活动形式;强化特色活动培养,凝练文化内涵这四方面建立起内部提升路径。  关键词:“三走”活动 体
摘要:近年来,二本院校学业危机学生日渐增多,不仅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也关系大学教学质量,究其原因有家庭教育功能转移与弱化、家庭教育功利化价值观的泛滥、教育发展空间不断被挤压;学业危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缺失,学习惯性的艰难解冻期,提出了延伸家庭情感,提升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自律,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要开展全方位动态关注与引导,让学业危机学生早日步入正常学习轨道。  关键词:二本院校 大学生 学业危机 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