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生物科学类人才是我国高校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以河北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联合开设的生命科学“星辰班”协同育人模式为例,探讨了构建多层次、多角度、多主体的“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交互式;协同育人;生科类;人才培养模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我国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明确了方向。生物科学作为21世纪自然科学的前沿学科,其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生物相关科技及经济领域的发展。为此,培养创新型的生物科学类专业人才已成为开设有此类专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共识。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生物科学类人才为目标,在协同育人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联合开设了生命科学“星辰班”,在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初步构建了“交互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毕业后有志从事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学科领域研究与开发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1.双向选择,在選拔层面实现目的与兴趣的交互式融合
针对“星辰班”学生的选拔,我们采取双向选择的机制,先由学院根据学生大一学年的成绩划定一定的范围,符合条件的同学可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和意愿进行报名,并参加由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联合组成的评委组的面试,通过面试的同学即可参加“星辰班”的学习。这一选拔方式,既满足了“星辰班”培养热爱生命科学研究、立志从事相关学科领域研究与开发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优中选优”的要求,又充分尊重了学生个人的专业兴趣和意愿,使协同育人的目的和学生的个人志向发展得到了交互式的融合,有效地提高了联合培养的质量和成功率。
2.双辅导员制,在管理层面实现生活与学习的交互式引导
针对“星辰班”的学生,我们实行了双辅导员管理的制度,即为“星辰班”的学生配备两名辅导员,分别对学生的思想成长和学习科研活动予以针对性的指导,从而达到“深度辅导”的目的。两名辅导员中,一名为专职学生工作干部,侧重学生的思想辅导和日常管理、服务,主要负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开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和提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特色班级活动;另一名辅导员为专业教师,侧重学生的专业学习、专业技能训练和专业方向引导,主要负责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和科研活动。
双辅导员制度的实施有效地实现了辅导员的优势互补,一方面弥补了专职辅导员无法给予学生专业学习指导,另一方面有效地实现了对学生的全方位指导,弥补了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无法兼顾学生思想、心理发展需求的不足,能够在深入、动态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依据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等方面的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双导师制,在师资层面实施学院与研究所交互式教学
导师制是近年来国内各高校都在探索实施的一种新型教育教学制度,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鉴于选拔入“星辰班”的学生是由河北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联合培养,为保障学生专业学习的顺承性和衔接性,我们针对“星辰班”的学生实施了双导师制度。一方面,我们选拔本校生命科学学院中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科研能力,并且承担有一定的在研课题的老师担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专业指导导师。这些老师在平时授课中和学生接触较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长,因而可以对学生专业方向的确立、专业学习的困惑予以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另一方面,我们还充分发挥联合办学的优势,邀请研究所的老师担任学生的专业导师,定期为“星辰班”的学生授课,讲授专业发展前沿,同时指导学生选修相关课程,引导学生顺利参与到导师的科研项目中来,拓展专业视野,提高专业素质。
4.“2.5+1.5”模式,在践习层面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交互式培养
“星辰班”的学生培养我们实施的是 “2.5+1.5”的教学模式,即2.5学年的课程教学+1.5年的科研素质培养。具体而言,就是前2.5学年在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习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课程,着重开展理论知识的学习。后1.5年转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进行研究性学习,以进入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导师课题组等形式学习专业基础和专业技术,完成专业选修课、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科学研究、文献查阅及论文写作等能力,为学生日后开展科研工作做好前期的铺垫和准备。这种交互式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研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使学生的知识与科研素养呈螺旋式上升,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
二、实施效果
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星辰班”的学生已普遍形成了踏实认真、勇于探索、善于学习、不怕困难的良好学风和你追我赶的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兴趣浓厚,学习动力十足,班级的整体学习水平和成绩都高于普通班级,这和最初制订的培养“有志从事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学科领域研究与开发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相契合。与此同时,“星辰班”的学生还带动了全院的学风,为其他班级的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全院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小结
“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协同育人环节进行的一次实践和探索,在着力构建多层次、多角度、多主体的“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也形成了生物科学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特色:①有效推进了
校、所联合办学,调动校、所育人积极性的同时,充分整合师资力量,优化育人平台,实现了校、所联合办学的深度融合。②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更加体现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也为生物科学相关领域社会及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人力资源的支持,体现了高等学校的办学目标。③促进了学生和科研院所的相互了解,保障了学生深造学习的顺承性和衔接性。④学生的自我定位和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参加科研活动的热情高涨,从原来的“要我学”到现在的“我要学”,进一步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暴占光.个性化深度辅导的心理机制与工作模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08):109—113.
[2]刘 超,洪法水.生物科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02):106—108.
[3]孔月红.国家示范专业“四段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推广[J].职教论坛,2013(27):76—78.
[4]徐秀珍,唐 菲.深度辅导模式:双辅导员模式探索[J].协和医学杂志,2014,05(02).
[5]唐 宁,张边江,陈全战.生物科学专业本科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交互式;协同育人;生科类;人才培养模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我国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明确了方向。生物科学作为21世纪自然科学的前沿学科,其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生物相关科技及经济领域的发展。为此,培养创新型的生物科学类专业人才已成为开设有此类专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共识。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生物科学类人才为目标,在协同育人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联合开设了生命科学“星辰班”,在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初步构建了“交互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毕业后有志从事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学科领域研究与开发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1.双向选择,在選拔层面实现目的与兴趣的交互式融合
针对“星辰班”学生的选拔,我们采取双向选择的机制,先由学院根据学生大一学年的成绩划定一定的范围,符合条件的同学可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和意愿进行报名,并参加由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联合组成的评委组的面试,通过面试的同学即可参加“星辰班”的学习。这一选拔方式,既满足了“星辰班”培养热爱生命科学研究、立志从事相关学科领域研究与开发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优中选优”的要求,又充分尊重了学生个人的专业兴趣和意愿,使协同育人的目的和学生的个人志向发展得到了交互式的融合,有效地提高了联合培养的质量和成功率。
2.双辅导员制,在管理层面实现生活与学习的交互式引导
针对“星辰班”的学生,我们实行了双辅导员管理的制度,即为“星辰班”的学生配备两名辅导员,分别对学生的思想成长和学习科研活动予以针对性的指导,从而达到“深度辅导”的目的。两名辅导员中,一名为专职学生工作干部,侧重学生的思想辅导和日常管理、服务,主要负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开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和提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特色班级活动;另一名辅导员为专业教师,侧重学生的专业学习、专业技能训练和专业方向引导,主要负责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和科研活动。
双辅导员制度的实施有效地实现了辅导员的优势互补,一方面弥补了专职辅导员无法给予学生专业学习指导,另一方面有效地实现了对学生的全方位指导,弥补了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无法兼顾学生思想、心理发展需求的不足,能够在深入、动态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依据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等方面的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双导师制,在师资层面实施学院与研究所交互式教学
导师制是近年来国内各高校都在探索实施的一种新型教育教学制度,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鉴于选拔入“星辰班”的学生是由河北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联合培养,为保障学生专业学习的顺承性和衔接性,我们针对“星辰班”的学生实施了双导师制度。一方面,我们选拔本校生命科学学院中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科研能力,并且承担有一定的在研课题的老师担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专业指导导师。这些老师在平时授课中和学生接触较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长,因而可以对学生专业方向的确立、专业学习的困惑予以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另一方面,我们还充分发挥联合办学的优势,邀请研究所的老师担任学生的专业导师,定期为“星辰班”的学生授课,讲授专业发展前沿,同时指导学生选修相关课程,引导学生顺利参与到导师的科研项目中来,拓展专业视野,提高专业素质。
4.“2.5+1.5”模式,在践习层面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交互式培养
“星辰班”的学生培养我们实施的是 “2.5+1.5”的教学模式,即2.5学年的课程教学+1.5年的科研素质培养。具体而言,就是前2.5学年在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习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课程,着重开展理论知识的学习。后1.5年转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进行研究性学习,以进入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导师课题组等形式学习专业基础和专业技术,完成专业选修课、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科学研究、文献查阅及论文写作等能力,为学生日后开展科研工作做好前期的铺垫和准备。这种交互式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研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使学生的知识与科研素养呈螺旋式上升,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
二、实施效果
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星辰班”的学生已普遍形成了踏实认真、勇于探索、善于学习、不怕困难的良好学风和你追我赶的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兴趣浓厚,学习动力十足,班级的整体学习水平和成绩都高于普通班级,这和最初制订的培养“有志从事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学科领域研究与开发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相契合。与此同时,“星辰班”的学生还带动了全院的学风,为其他班级的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全院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小结
“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协同育人环节进行的一次实践和探索,在着力构建多层次、多角度、多主体的“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也形成了生物科学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特色:①有效推进了
校、所联合办学,调动校、所育人积极性的同时,充分整合师资力量,优化育人平台,实现了校、所联合办学的深度融合。②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更加体现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也为生物科学相关领域社会及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人力资源的支持,体现了高等学校的办学目标。③促进了学生和科研院所的相互了解,保障了学生深造学习的顺承性和衔接性。④学生的自我定位和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参加科研活动的热情高涨,从原来的“要我学”到现在的“我要学”,进一步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暴占光.个性化深度辅导的心理机制与工作模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08):109—113.
[2]刘 超,洪法水.生物科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02):106—108.
[3]孔月红.国家示范专业“四段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推广[J].职教论坛,2013(27):76—78.
[4]徐秀珍,唐 菲.深度辅导模式:双辅导员模式探索[J].协和医学杂志,2014,05(02).
[5]唐 宁,张边江,陈全战.生物科学专业本科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