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fdsa4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审美能力则是语文核心素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对于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已经有教育家指出:审美教育是一种重要的世界观教育。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此,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审美能力;语言;情境;想象
  审美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在语文中评价、欣赏以及创造美的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也是当前小学语文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长时间以来教师对于小学语文中的审美教育都有所忽视,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导致目前的审美教育进行得并不顺利。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一定要改变教学理念,并且要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美,再辅助以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将审美教育有效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从而全面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一、 赏析语言:理解美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首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文章学会理解美,而且,在每篇文章中,语言都是其基本的构成要素,文章给人的美的感受都是通过语言直接表现出来的。所以,为了使学生理解文章所蕴含的美,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引导学生赏析文章的语言和词句。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和重点段落,启发学生通过对文章字、词、句、段的理解和揣摩来品味文章语言所蕴含的美,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有效提升审美能力。
  例如,在教学《翠鸟》这篇文章时,我引导学生对文章词句进行赏析,以此来理解文章的美。比如:在描述翠鸟的颜色时,作者的描述是“頭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而通过这句话中的三个比喻,将翠鸟的颜色特点生动、形象地展示给了读者。接着,在描述翠鸟的捕鱼动作时,作者说“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那条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在这句话中,通过“蹬”“叼”“贴”这几个字以及“像箭一样”这个比喻,将翠鸟在捕鱼时的动作描绘地十分鲜活,使学生感受到作者在用词时的精炼、准确、传神。这样一来,通过对文章重点词句的赏析,就可以使学生直接通过语言理解文章中所蕴含的美,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理解美的能力。
  二、 进入情境:体会美
  不同的文章包含不同的思想感情,蕴含了不同的意境,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将学生代入与文章内容相符的情境,使学生通过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来充分体会文章的意境美。所以,为了有效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且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具体场景,以此来引起学生的情感变化,从而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体会美,并最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教学《夜书所见》这首诗的时候,我首先给学生介绍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然后,我引导学生理解了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但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这首诗的意境美,于是我播放了这首诗的配乐朗诵。这样一来,通过略带哀伤的音乐背景以及充满感情的诗歌朗诵,很容易就将学生代入到教学情境当中,从而使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情境更加深入体会了这首诗所包含的意境美,进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 发挥想象:创造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要培养学生理解美和体会美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审美创造。为此,教师可以在完成文章的审美鉴赏之后,结合文本内容,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使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审美创造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燕子》这一篇文章当中,描述了十分美好的春天的景象,而且,这篇文章中,无论是语言还是意境,都给人以美的感受。于是,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结合文章中“蒙蒙的细雨”“黄绿眉眼柔柳”“色彩鲜艳的花”“伶俐可爱的小燕子”等语句指导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审美鉴赏之后,接着,我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让学生参照这篇文章的描写方式,描述一下秋天的景象,从而使学生在描述中自觉进行创造美的活动。这样一来,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真正培养学生更加全面的审美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更加丰富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做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高仁贵.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学生审美观的有效策略探析[J].农家参谋,2018(05):160.
  [2]宋昌秀.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实施策略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3):140.
  作者简介:
  李瑞敏,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大岗李乡刘寸岗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篮球运动是小学体育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篮球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篮球技能和篮球知识,强健学生的体魄,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小学篮球教学方法的探究,分析了目前小学篮球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比较完善的方法、措施。这对于学生兴趣的提高和意志的锻炼以及激发他们的集体意识、加强团结合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探究;教学;措施
随着我国对林业保护和投资力度的加大,我国的林业产值以远远高于GDP增长的速度发展,林业产业及林业上市公司的发展潜力巨大。未来林业资源稀缺性正逐步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
《野草》是鲁迅生命的哲学。其中九篇是以梦的形式而构建的,在这九个梦里鲁迅展现了他对生与死的两难困惑,面对这样的困惑鲁迅选择了无奈的回避,其中"梦中梦"的独特艺术构筑体
目的:观察生理性迟脉的在正常人中出现的比率及其与性别、体型胖瘦、季节等生理性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将医师诊脉与ZM-C型智能化脉象仪检测相结合,对1062例在校健康大学生进行
高等教育作为育人的重要环节和基本途径,向大众化普及之后,其规模就越来越大,大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多,相对应的大学生社团种类也越来越多,在多种多样的大学生社团中的历练已经成为增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如何规范和加强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和服务,促进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美国高校较早地建立了大学生社团,并且随着各高校的良好管理不断地更新改善,对别国而言,形成了较好的可借鉴模式。
本刊记者:根据十八大"美丽乡村,美丽中国"指示精神,低碳型生态城乡建设成为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工作方向。目前我国城镇绿地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白伟岚:总的来说,近
2003年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启动,本轮改革在汲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的双重目标:一是要使农信社更好地服务“三农”,二是要实现农信社的商业可持续发展,简言之,“社
货币一体化是国际金融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世界货币合作的主要趋势。货币一体化的理论源远流长,主要包括传统的货币一体化理论和货币一体化理论的新发展。从现实看,欧元区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