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在东北林业大学的校园内,有一尊雕塑名为“生”。“生”可理解为“生命、自然、新生、生活”等,取“向上、永续、发展”之意。它采用数学上著名的索比乌斯环的形状(扭转180°的平板对接成环,这个环可以弯曲成任意形状),表达“永续、发展”之意,是一种生的平衡和可持续的体现。在雕塑材料的使用上,“生”是用木材工业的带状锯条扭转180°,表达林业事业发展新的时代来临。带状锯条幻化为凤凰尾造型,表达一种神圣涅磐的新生和永续,再次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这样一所处处体现着可持续发展观的学校里,本刊教育国际化采访调研组近期独家采访了东北林业大学党委书记吴国春,他为我们讲述了东北林业大学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践。
一、东北林大是以林科专业为优势、
林业工程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
《世界教育信息》:我们了解到,东北林大是我国学科专业齐全、占地面积最大的林业类高校,是全国林业高校中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数最多的大学。首先请您结合学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谈一谈林大的办学特色。
吴国春:东北林业大学的前身——东北林学院于1952年7月开始独立办学,是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基础上建立的。东北林学院是解放后我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院校之一,旨在为共和国的林业教育事业培养人才。1985年,经原林业部批准,学校更名为东北林业大学。2000年,在国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学校划归教育部直属管理。2010年和2012年,教育部先后与国家林业局、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共建东北林大。
历经6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在全校教职工开拓创新、勤奋工作的踏实努力下,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1952年学校成立之初只有两个系,4个专业,24名专任教师,139名学生;目前,学校已经成为一所以林科为优势,以林业工程为特色,农、理、工、经、管、文、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学校还是国家“211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校、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校。
作为一所行业特色类学校,东北林大一直以林科专业为中心开展教学和科研,建设有东北林业大学大庆生物技术研究院、植物资源生态与分子工程研究院、国家林业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等48个研究机构,帽儿山实验林场、凉水实验林场等8个校内实习基地和214个校外实习基地,总面积达3.3万公顷,这使林大不仅是教育的高地、科研的阵地,还是生态效益的根据地、社会效益的聚集地。
二、乐苦敬业、崇实重行、锲而不舍,
为国家林业发展战略服务
《世界教育信息》:作为一所行业特色类学校,东北林大传承了怎样的优良传统?校园精神和文化建设有何特色?
吴国春:在60余年的奋斗历程中,一代代东北林大人乐苦敬业、崇实重行、找准目标锲而不舍、坚持特色和而不同。建校伊始,以老校长刘达为代表的老一辈东北林大人敢为人先,发扬“人拉犁”精神,白手起家,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时候,虽然有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的基础,但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需要从头开始的东北林大面对着怎样的困难,我们今天很难想象。90多岁的老教授王博义曾说过,建校初期,学校一无校舍、二无师资,哈尔滨市首任市长,也是我校的首任校长刘达带来的一辆美式吉普车就是学校的唯一财产。
这种乐苦敬业、崇实重行、锲而不舍的精神意志激励着一代代东北林大人。目前,基于我们的学科优势,学校深入开展以“生态文明”为主旋律的校园文化建设,构建了全方位、一体化、多元化的大学文化建设格局。学校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单位”,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连续15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还获得了教育部2011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三、人才培养是根本任务,
教学工作是中心工作,教育质量是生命线
《世界教育信息》:在今天迅猛发展的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贵校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以培养适应国内外需求的人才?
吴国春:东北林大始终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中心工作、教育质量是生命线的教育理念,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一直以来的目标是:培养民族和社会的中坚,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与国际视野、过硬的社会竞争力与创造力、健全的人格与丰富的个性的高素质人才。
自1952年建校以来,东北林大已向国家输送各类毕业生10万多人。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副主任张毅,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建章、李坚,我国第一位环保烈士、养鹤姑娘徐秀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清文、郑焕能、孙海军、徐祥、张岩峰等都是东北林大的校友。除了他们,还有更多的东北林大人默默无闻地奋斗在全国各地各个行业,为我国的林业建设事业、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应该说,他们有着相同的特点,即恪尽职守、勤勉敬业,以优异的工作成绩服务社会。
近10年来,东北林大以优秀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也是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拥有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两大人才培养基地,还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正是通过这样的团队、基地和课程,我们尽最大努力为学生创造了优良的教育环境,助他们成为国家林业建设生力军。
四、人才培养与科研是东北林大服务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世界教育信息》:在6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东北林大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请问学校是如何将自身发展和服务社会的使命很好地结合起来的? 吴国春:东北林大在自身发展的每一阶段都不忘为社会、为国家林业发展服务的使命。例如,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火灾后,火烧原木虫害率高达98%,火烧原木的保存遇到了极大的难题,如果处理不当,损失难以估计。东北林大教授李坚带领学校团队及时奔赴现场,在无任何经验和借鉴的条件下,选择最佳防治害虫时机,凭借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较短时间内筛选出高效熏蒸药剂,并研究开发出千立方米以上规模的大楞堆原木密闭处理方法。该项成果不仅获得了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更为我国乃至世界大规模保存原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储备。
学校立足于学科和科研优势,组织集群攻关,解决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紧迫难题。学校的天然次生林经营技术研究,白桦强化育种技术研究,茄尼醇高效提取纯化生产新工艺研究,新型磷氮硼复合木材阻燃剂的合成方法研究,人造板用系列低甲醛释放脲醛树脂胶黏剂、木塑复合材制品,成炭发泡剂、高效膨胀阻燃剂等科研成果,为林业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知识贡献和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世界教育信息》:您刚才提到了贵校通过科研服务社会,我们也知道贵校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科研,请您详细介绍一下贵校在科研方面的突出成果和特色。
吴国春:东北林大人重视科研的历史由来已久。尽管在“文革”时期,学校不得不迁往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林区上山办学,东北林大人也依然没有放弃对于学术的探索,“模拟样地森林抽样调查法——全距法”“杨树单倍体花粉植株的诱导和培育”等一批后来获得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的科研项目也一直没有间断。
现在,学校拥有林学、林业工程2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和植物学、生态学2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共涵盖12个二级学科。近10年来,学校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863”“973”计划课题等120余项,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210多项,发表的科技论文被SCI收录2400多篇。高水平实验室是科学研究的平台,学校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生物资源生态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黑龙江),联通教育部3个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4个重点实验室等搭建了立体交叉的高水平科研平台。
东北林大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课题解决的是林木良种选择、良种引进、人工创培育木良种等重大问题。经过深入研究,实验室在林木抗逆基因工程育种、林木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白桦遗传改良技术、林木种质资源利用基础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缩短林木育种周期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我国林木重要性状分子机制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加速了我国林木抗逆基因工程育种研究进程,在林木倍性育种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东北林业大学现任校长杨传平就是林木遗传育种方面的专家。他主持的研究使在自然条件下20年左右才能开花结实的白桦,实现了2~3年开花结实、3~4年规模结实。
随着高水平师资队伍和科研条件的不断提升。东北林大的科研经费到2011年已经增加到1.97亿元。科研能力的提升带动了社会服务的发展。1998年学校获得黑龙江省重大经济效益奖和省长特别奖。学校在生态保护与恢复、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森林保护、木制品加工、生物质材料、盐碱地植被恢复与利用、道路的设计与监理等方面发挥研究优势,搭建了学校与地方、企业合作的桥梁,拓展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新领域。
五、加强优势学科建设,
为国际合作与交流搭建平台
《世界教育信息》:教育国际化是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我国高校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战略。东北林大一贯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请您结合学校国际交流合作的历史和现况,谈谈您对教育国际化的看法和思考。
吴国春:正如你所说的,学校一直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留学生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我校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7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近年来,在师生国际流动方面,学校每年有100多名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访问和考察、合作研究;每年有100多位教师赴国外攻读学位、进修、访问、科研合作、参加学术会议等。东北林大是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任务的学校,每年与美国、法国、芬兰、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及台湾地区的友好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交流项目,积极选派学生公费到国(境)外攻读学位。
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为学校赢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学校也由此获批成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招收并培训了来自美国、韩国等1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
在学校国际化的进程中,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加强学校自身建设,特别是优势学科和专业的建设,为国际合作与交流搭建优质的平台。正是因为这一点,东北林大吸引了众多国外的高水平专家。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瑞典农业大学、日本京都大学、日本东京大学、韩国江原大学、韩国延世大学等科研院所的高水平人才先后而至。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博士、长江学者、学校特聘教授王传宽曾说过,东北林大为人才发挥作用提供了宽广的舞台。我们也意识到,只有把自己做强做大,做出特色,才能吸引国外的人才,才会有更多国外院校主动与我们合作。
六、探索学校内涵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世界教育信息》:作为东北林大的党委书记,您心目中的理想林大是什么样子?您对实现您心目中的“林大梦”有什么思考?
吴国春:2012年5月20日,刘延东同志视察学校时强调,要坚持办好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林业大学。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也提出,东北林大要在做好服务行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服务地方和区域发展的能力,为推动黑龙江省“科教兴省” “生态强省”战略贡献力量。
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将秉承“学参天地、德合自然”的校训,紧紧抓住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继续坚持和丰富办学特色,争取到2022年(建校70周年)使学校综合实力稳居国内同类高校前列,到2032年(建校80周年)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到2052年(建校100周年)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林业大学,构建起以国际校际合作、国内大学合作、校企合作与协同为主体的国际化、开放式、现代化大学的格局。
学校将用更高的要求、更开阔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审视未来的发展,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进一步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学校将以国家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为契机,围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和林业行业面临的紧迫性问题,大力推进东北林大和其他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以及东北林大与区域发展、国际合作的深度融合,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与行业发展的能力。学校将以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己任,为培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弘扬生态文化的建设人才作贡献。
编辑 张力玮
一、东北林大是以林科专业为优势、
林业工程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
《世界教育信息》:我们了解到,东北林大是我国学科专业齐全、占地面积最大的林业类高校,是全国林业高校中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数最多的大学。首先请您结合学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谈一谈林大的办学特色。
吴国春:东北林业大学的前身——东北林学院于1952年7月开始独立办学,是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基础上建立的。东北林学院是解放后我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院校之一,旨在为共和国的林业教育事业培养人才。1985年,经原林业部批准,学校更名为东北林业大学。2000年,在国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学校划归教育部直属管理。2010年和2012年,教育部先后与国家林业局、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共建东北林大。
历经6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在全校教职工开拓创新、勤奋工作的踏实努力下,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1952年学校成立之初只有两个系,4个专业,24名专任教师,139名学生;目前,学校已经成为一所以林科为优势,以林业工程为特色,农、理、工、经、管、文、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学校还是国家“211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校、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校。
作为一所行业特色类学校,东北林大一直以林科专业为中心开展教学和科研,建设有东北林业大学大庆生物技术研究院、植物资源生态与分子工程研究院、国家林业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等48个研究机构,帽儿山实验林场、凉水实验林场等8个校内实习基地和214个校外实习基地,总面积达3.3万公顷,这使林大不仅是教育的高地、科研的阵地,还是生态效益的根据地、社会效益的聚集地。
二、乐苦敬业、崇实重行、锲而不舍,
为国家林业发展战略服务
《世界教育信息》:作为一所行业特色类学校,东北林大传承了怎样的优良传统?校园精神和文化建设有何特色?
吴国春:在60余年的奋斗历程中,一代代东北林大人乐苦敬业、崇实重行、找准目标锲而不舍、坚持特色和而不同。建校伊始,以老校长刘达为代表的老一辈东北林大人敢为人先,发扬“人拉犁”精神,白手起家,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时候,虽然有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的基础,但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需要从头开始的东北林大面对着怎样的困难,我们今天很难想象。90多岁的老教授王博义曾说过,建校初期,学校一无校舍、二无师资,哈尔滨市首任市长,也是我校的首任校长刘达带来的一辆美式吉普车就是学校的唯一财产。
这种乐苦敬业、崇实重行、锲而不舍的精神意志激励着一代代东北林大人。目前,基于我们的学科优势,学校深入开展以“生态文明”为主旋律的校园文化建设,构建了全方位、一体化、多元化的大学文化建设格局。学校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单位”,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连续15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还获得了教育部2011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三、人才培养是根本任务,
教学工作是中心工作,教育质量是生命线
《世界教育信息》:在今天迅猛发展的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贵校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以培养适应国内外需求的人才?
吴国春:东北林大始终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中心工作、教育质量是生命线的教育理念,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一直以来的目标是:培养民族和社会的中坚,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与国际视野、过硬的社会竞争力与创造力、健全的人格与丰富的个性的高素质人才。
自1952年建校以来,东北林大已向国家输送各类毕业生10万多人。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副主任张毅,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建章、李坚,我国第一位环保烈士、养鹤姑娘徐秀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清文、郑焕能、孙海军、徐祥、张岩峰等都是东北林大的校友。除了他们,还有更多的东北林大人默默无闻地奋斗在全国各地各个行业,为我国的林业建设事业、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应该说,他们有着相同的特点,即恪尽职守、勤勉敬业,以优异的工作成绩服务社会。
近10年来,东北林大以优秀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也是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拥有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两大人才培养基地,还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正是通过这样的团队、基地和课程,我们尽最大努力为学生创造了优良的教育环境,助他们成为国家林业建设生力军。
四、人才培养与科研是东北林大服务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世界教育信息》:在6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东北林大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请问学校是如何将自身发展和服务社会的使命很好地结合起来的? 吴国春:东北林大在自身发展的每一阶段都不忘为社会、为国家林业发展服务的使命。例如,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火灾后,火烧原木虫害率高达98%,火烧原木的保存遇到了极大的难题,如果处理不当,损失难以估计。东北林大教授李坚带领学校团队及时奔赴现场,在无任何经验和借鉴的条件下,选择最佳防治害虫时机,凭借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较短时间内筛选出高效熏蒸药剂,并研究开发出千立方米以上规模的大楞堆原木密闭处理方法。该项成果不仅获得了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更为我国乃至世界大规模保存原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储备。
学校立足于学科和科研优势,组织集群攻关,解决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紧迫难题。学校的天然次生林经营技术研究,白桦强化育种技术研究,茄尼醇高效提取纯化生产新工艺研究,新型磷氮硼复合木材阻燃剂的合成方法研究,人造板用系列低甲醛释放脲醛树脂胶黏剂、木塑复合材制品,成炭发泡剂、高效膨胀阻燃剂等科研成果,为林业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知识贡献和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世界教育信息》:您刚才提到了贵校通过科研服务社会,我们也知道贵校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科研,请您详细介绍一下贵校在科研方面的突出成果和特色。
吴国春:东北林大人重视科研的历史由来已久。尽管在“文革”时期,学校不得不迁往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林区上山办学,东北林大人也依然没有放弃对于学术的探索,“模拟样地森林抽样调查法——全距法”“杨树单倍体花粉植株的诱导和培育”等一批后来获得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的科研项目也一直没有间断。
现在,学校拥有林学、林业工程2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和植物学、生态学2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共涵盖12个二级学科。近10年来,学校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863”“973”计划课题等120余项,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210多项,发表的科技论文被SCI收录2400多篇。高水平实验室是科学研究的平台,学校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生物资源生态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黑龙江),联通教育部3个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4个重点实验室等搭建了立体交叉的高水平科研平台。
东北林大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课题解决的是林木良种选择、良种引进、人工创培育木良种等重大问题。经过深入研究,实验室在林木抗逆基因工程育种、林木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白桦遗传改良技术、林木种质资源利用基础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缩短林木育种周期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我国林木重要性状分子机制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加速了我国林木抗逆基因工程育种研究进程,在林木倍性育种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东北林业大学现任校长杨传平就是林木遗传育种方面的专家。他主持的研究使在自然条件下20年左右才能开花结实的白桦,实现了2~3年开花结实、3~4年规模结实。
随着高水平师资队伍和科研条件的不断提升。东北林大的科研经费到2011年已经增加到1.97亿元。科研能力的提升带动了社会服务的发展。1998年学校获得黑龙江省重大经济效益奖和省长特别奖。学校在生态保护与恢复、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森林保护、木制品加工、生物质材料、盐碱地植被恢复与利用、道路的设计与监理等方面发挥研究优势,搭建了学校与地方、企业合作的桥梁,拓展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新领域。
五、加强优势学科建设,
为国际合作与交流搭建平台
《世界教育信息》:教育国际化是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我国高校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战略。东北林大一贯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请您结合学校国际交流合作的历史和现况,谈谈您对教育国际化的看法和思考。
吴国春:正如你所说的,学校一直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留学生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我校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7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近年来,在师生国际流动方面,学校每年有100多名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访问和考察、合作研究;每年有100多位教师赴国外攻读学位、进修、访问、科研合作、参加学术会议等。东北林大是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任务的学校,每年与美国、法国、芬兰、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及台湾地区的友好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交流项目,积极选派学生公费到国(境)外攻读学位。
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为学校赢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学校也由此获批成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招收并培训了来自美国、韩国等1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
在学校国际化的进程中,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加强学校自身建设,特别是优势学科和专业的建设,为国际合作与交流搭建优质的平台。正是因为这一点,东北林大吸引了众多国外的高水平专家。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瑞典农业大学、日本京都大学、日本东京大学、韩国江原大学、韩国延世大学等科研院所的高水平人才先后而至。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博士、长江学者、学校特聘教授王传宽曾说过,东北林大为人才发挥作用提供了宽广的舞台。我们也意识到,只有把自己做强做大,做出特色,才能吸引国外的人才,才会有更多国外院校主动与我们合作。
六、探索学校内涵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世界教育信息》:作为东北林大的党委书记,您心目中的理想林大是什么样子?您对实现您心目中的“林大梦”有什么思考?
吴国春:2012年5月20日,刘延东同志视察学校时强调,要坚持办好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林业大学。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也提出,东北林大要在做好服务行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服务地方和区域发展的能力,为推动黑龙江省“科教兴省” “生态强省”战略贡献力量。
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将秉承“学参天地、德合自然”的校训,紧紧抓住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继续坚持和丰富办学特色,争取到2022年(建校70周年)使学校综合实力稳居国内同类高校前列,到2032年(建校80周年)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到2052年(建校100周年)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林业大学,构建起以国际校际合作、国内大学合作、校企合作与协同为主体的国际化、开放式、现代化大学的格局。
学校将用更高的要求、更开阔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审视未来的发展,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进一步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学校将以国家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为契机,围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和林业行业面临的紧迫性问题,大力推进东北林大和其他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以及东北林大与区域发展、国际合作的深度融合,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与行业发展的能力。学校将以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己任,为培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弘扬生态文化的建设人才作贡献。
编辑 张力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