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瓦片碎裂声

来源 :骏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t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哥:
  大家约好春节回老家过年,你失约啦!大哥望着团年饭上空着的位置,端上酒杯半天没有说话。
  大哥想念我们!
  不用说,我知道你至今不回老家过年的原因,你揪心房顶碎裂的瓦片声,那声音砸在了我们心里。但是,我还得遗憾地告诉你,那瓦片的碎裂声今年依然在房顶上响起。
  你一直问我一个问题:是不是远远近近所有村支书家除夕夜,都会响起这种瓦片的碎裂声?
  我们不敢问大哥,我们也不敢去问远远近近的那些村支书,我们只知道,自从大哥复员回家当上村支书,这种瓦片碎裂的“咔嚓”声就会永远响起在我们家房顶。
  老实说,大集体的时候,老家的老支书派工派活,分粮分款,推荐参军,推荐考学,是何等地受人尊重,大哥就是老支书推荐参军的。记忆中大哥是土地包产到户那一年作村支书吧,当时我们是何等荣耀,家里总算出了一个当干部的。谁曾想,大哥当上村支书后,所有关于村支书的种种光环都渐行渐远,除了调解邻里纠纷,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老家人常说的那两句顺口溜:“催粮催款,刮宫引产。”说白了,是不讨人喜欢的村支书。
  为了完成乡里任务,大哥每天都得到村里人家中收粮收款,现在想起来,那才多少一点钱啊,村里太穷,谁也不愿给。大哥就去给人家挑水、挖地、抱孩子,好让大家交农税款交公粮款的时候心里畅快些。村里人谁会想到皇粮国税那么遥远的事情和层次,总觉得这钱落在了村干部的口袋,落在了乡里那些小车和办公楼上,心里不痛快,给钱就没有好脸色,村子里那些善良的看家狗也顺着主人的脸色,见到大哥异常凶狠,追得大哥到处躲。我们读书回家,村里人见到我们都绕道走,显然,这一切全拜大哥所赐。
  最难受的还是每年的除夕夜。团年饭摆好了,我们端着酒杯敬天敬地敬祖宗的时候,“咔嚓”,饭桌上响起了房顶瓦片遭受砖头、石块袭击而碎裂的声音,那声音掠过房顶的北风,掠过静寂的村庄,清脆而尖锐的声音夹裹着房顶上抖落的尘土,落在我们的村庄,落在我们的碗碟里,落在我们的心上。
  在村庄,砸人家的瓦片,挖人家的祖坟,那是乡间最恶毒的表情。
  我们几乎每年都劝大哥不要干这个吃力不讨好的村支书啦,你还红着脸对大哥说,如果再继续干这个村支书,我们这些弟弟们就再也不回老家啦!大哥说,村里年轻一点的党员都外出打工啦,村里实在找不到一个党员来作村支书。你说这么大个村就找不到一个当村支书的,莫非当村支书真有油水可捞?要不然群众会砸我们家的瓦片?我知道你说的是气话,就想大哥不再干村支书,显然你这句话伤着大哥啦,当时大哥就掀翻饭桌,大骂我们,叫我们滚!
  四哥,你是当天晚上愤气离开老家的,你知道后来的事情吗?大哥伸手指着你远去的背影,半天说不出一句话,不一会儿就昏倒在地。大嫂一直不准我们告诉你,大嫂说这么些年,大哥为村里操碎了心,凭着他当年当兵筑路修房的技术和他那些遍布全国各地的战友,大哥要是出去打工,一定干得盆满钵满,村里好多家的房子都修了砖房,你大哥这个支书还是住着父母当年修给我们的土瓦房。大哥图哪样?就图老支书临死时候握着你大哥的手,就图能够接过老支书的接力棒带领全村奔个好前程。
  四哥,从此以后,你就再不回老家,大哥不给你打电话,他是大哥啊,我们当弟弟的就不能给大哥打个电话?房顶的瓦片碎裂,人心不会碎裂,碎裂的瓦片可以用新瓦补上,村庄就不会碎裂,大哥用他的坚强坚守着村庄那方天空。
  四哥,还记得去年三月份我寄给你的李花节请柬吗?那可是我们村的李花节,你可能还记得我们老家当年的顺口溜:“好个马槽沟,三年两不收,不是全靠几棵李子树,眼睛饿落眍。”如今老家后山镇马槽沟,还真不是当年的模样啦!一沟海海漫漫的李花,白茫茫的一片,大哥带着全村人抓住重振川鄂茶盐古道的机会,搞起了乡村旅游。春天看李花,夏天走古道、避酷暑,秋天赏彩叶,冬天看雪景,成为一方诱人的老家。更多的热闹我不详细述说,等着你回家。我只想说一踏入老家马槽沟,一条条蓝色水泥板铺就的人行便道从公路两边伸向每一家中,除了上坡的路下田的路,村里几乎看不到一条土路。我问大哥为什么人行道是蓝色的?你猜大哥怎么说——大哥说,李花是白的,道路是蓝的,不就是你们作家笔下的蓝天白云吗?还说城里人总讲究这样那样的蓝图,这就是老家的蓝图!
  四哥,我听四嫂说,你看到了大哥的请柬,你也安排好了行程,可是有一个临时任务让你临时改变了计划。四哥,但愿四嫂说的是真的,我想你不会还在生大哥的气吧?要不然,春节全家团圆,你依然失约。
  2019年除夕之夜,我们在老屋的地盘上,但不是在老屋里。大哥早在前年就修了砖瓦房,是那种乡村别墅式的砖瓦房,大哥是村里最后一家修砖瓦房的。你知道大哥在团年饭上宣布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吗?大哥说春节一过,他不再当村支书啦!村里的变化让那些候鸟似的年轻人大多数都回来啦!他要把村支书交给一个返乡大学生村官来担任,就是老槐树下龚家的小儿子,他说在大学里听过你的讲座,你还记得他吗?去年三月的李花节就是他策划的。大哥说,他老啦,该年轻人上场啦!
  吃团年饭的时候,村里人听说我们回来啦,这家端着炖好的腊猪脚,那家端着煎好的糯米粑,全围在大哥家的院坝中,不一会儿就摆上了百家宴。
  笛子声从院外响起来,村里人说,“烂羊皮”来啦。我问,“烂羊皮”还是叫花子?还是那个一到交农税提留款的时候就砸我们家瓦片的烂羊皮?大家十分惊讶地问,什么叫花子?什么农税提留款?看来你们真的好久没有回到咱们农村啦,如今哪还有什么叫花子,如今哪还有什么农税提留款的老黄历。
  竹笛声走进院中,眼前的“烂羊皮”让我们惊呆啦,天哪,这还是当年那个吹着竹笛走家串户的叫花子吗?皮帽子,羊毛绒大衣,铮亮的皮鞋。“烂羊皮”把竹笛一横,一曲《太阳出来喜洋洋》便在村子上空荡开。一曲完毕,他望了望围观的人群,大声唱道:“太阳落山四山红,如今的乡村大不同,锅里煮的油炒饭,身上穿的羊毛绒……”
  我问大哥,“烂羊皮”在哪里捡到钱啦,怎么一下就发啦?
  大哥说,他是捡到钱啦,是从国家捡到的,这几年政府开展扶贫工作,给他修了房子,安排了工作,憑着他当年那点能歌善舞、舞文弄墨的本事,现在是村里秧歌队的队长啦,是村里的明星啦!
  笛声又响起来,是《在希望的田野上》,然后他拉着我们一桌一桌地敬酒,边敬酒边对着大家又开始唱上啦:“说我发,我就发,国家发了工资卡,每月走到银行去,养老保险月月拿;种粮补贴是红包,退耕还林咱放假;自从盘古开天地,咱们农民也当家;感谢党的好政策,幸福梦想向阳花!”
  那晚,我们喝了很多酒,大哥一直望着你空着的位置,并没有喝多少酒,居然摇摇晃晃地醉了,居然摇摇晃晃地离开了饭桌。不一会儿,“咔嚓”,房顶上就传出瓦片碎裂的声音。我们追出去,寻遍房前屋后,竹林树林,都没有看到什么人,回来却看见大哥站在院中,用一种异常洪亮的声音大喊:“是哪个龟儿子砸我家房子?是哪个龟儿子砸我家房子?”
  没有人回答。村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盖住了大哥的喊声……
  四哥,乡村的春天到啦!
  四哥,你该回家啦!
  五弟文猛于除夕之夜
其他文献
那达慕大会从元朝起形成赛马、射箭、摔跤这三大比赛的固定形式,逐渐成了蒙古人的一种民俗。  那达慕大会多半选择在牧草茂盛、牛羊肥壮的七八月份举行,大型的赛马活动要有三百匹左右的骏马参与。如果谁家的马能在比赛中夺魁,那是十分荣耀的事,夺魁的小伙子也就成了年轻姑娘青睐的对象,故而牧民们都把这事看得很重。  胡和鲁家族在达茂草原是有头有脸的暴发户,老爷子一直希望后辈子孙中能出个赛马、射箭、摔跤的高手,一举
期刊
补鞋匠  他靠补鞋才补回了本不完美的生活。  老天只给了他一只脚,一只小于正常人的脚。每天靠拐杖帮助支撑必须活下去的上半身。上半身是比正常人要宽阔多少倍的胸膛和有力的臂膀,否则,他就扛不起男人那半壁江山。  他坐下来时,没见少些什么。有只大木箱刚刚挡住了他有缺陷的下半身。木箱里装着杂七杂八的行当,他要靠这些家伙勾兑生活。他有一双健康而灵巧的手和一张保持和颜悦色的脸。他专心致志下来时,就忘了外在的一
期刊
野花向天空敞开  野草向马群和羊群敞开  一场秋雨向大地敞开  一束彩虹向过客敞开  逆光疾驰的车窗外  露水在草尖上成片成片地闪亮  跳动的光芒转瞬即逝  寂寞在风中生长  柔弱的河柳把秋风揽入怀中  看惯风吹草地的羊群  目光柔和,欲言又止  一转眼便枯黄的季节  闪烁着边塞诗的光芒  属于秋天的情绪  在体内和体外乱窜  它由来已久  曾被许多人写进泛黄的书卷  它迁徙不断  任何人都是乱窜
期刊
一  一条河流,在我的肉体可能是一团模糊的气体时就消逝了,就像旧历年祠堂上供着的祖先,薄薄的灯光漂洗着他们的名字。  它是朱耿河。朱耿河是一条雨水河,它的出身和消逝,像谜一样纠结在我的眉头。“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歌声在我听来,有时就是锯齿,切割着我内心的隐痛。几乎每个人都有一条童年的河流,但是,我没有。一个没有河流的童年,他的胳膊只能在半空中划来划去,以桨的姿势。  “东朱耿,因位
期刊
东流遗篇  时序已是孟冬,东流古镇边江堤上的杨柳依然郁郁青青,像起伏于西周宫庭里的八佾舞,婆娑招摇。空际不见一片帆席,晚照中的浩浩江流兀自赶奔着它孤寂的行程,对江岸头顶方巾、虬须阔颡的辛弃疾塑像洋洋不睬。  恰似一只背靠大江昂首啼鸣的青蛙的东流古镇,曾是老东流县的县治。史载,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升东流场为东流县,属江州。直到1959年5月,合并至德、东流两县成立东至县,堂堂一个县治才降贵纡尊
期刊
出生  奶奶说四九年,生父亲那天  小城的枪炮声  在猛烈了三天后,被大军进城的脚步声  踩停了  父亲的到来,也许不想打破小城  突然来的宁静  睁大着眼睛,面对接生婆的拍打  不愿发出啼哭  当外面响起一阵又一阵鞭炮声  父亲听到了  张大嘴,把洪亮的声音拿出来  仿佛和小城一起庆祝新生  名字  父亲出生后,名字一直空着  奶奶一连想出  好多的名字,等着给前线送粮的爷爷  回来确定  父亲
期刊
题记:“希望你可以记住我,记住我这样活过,这样在你身边呆过。”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1  对身居南方的摄影爱好者苏力来说,祖国版图鸡冠顶端那片国内最大连片的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森林,早就成了他向往的地方。他未曾见面的鄂温克族影友果佳就在那里一个叫阿巴河的原始森林管护站当管护员。  果佳在这片原始森林里出生、长大、狩猎。后来禁猎了,部落也搬迁了,但他不愿离开生他养他的这片森林,于是就和当地一
期刊
1  一条土路,就那样将一个村子的活气,将一个村子的热闹和冷清,拉来又扯走,扯走又拉来。  年年月月,土路依旧,蜿蜒着扯向外面。  年年月月,人们生活照旧,无丝毫变化。  老人和孩子,就成为村子的守护人,守护着凄清,守护着冷清,还有无助,还有苍凉。年轻人一个个都成了候鸟,年初离开,年尾回来。离开的时候,眼泪汪汪的,走一步回一下头挥一下手;回来的时候,则笑嘻嘻的。老人也咧着嘴笑着,不说话,可是心里很
期刊
有一种红,鲜艳如血,殷红中深藏着生命的色素;有一种红,卷动似焰,淬炼升腾涌动着火一般的热情;有一种红,如同朝霞裁剪下火红的一角,挥洒蓬勃朝气,孕育着大地崭新的希望。  这红,便是共和国的国旗红。  在生命的旅程中,我曾经三次被国旗红深深感动。  一九九二年,三月。北京。  坐了整整一夜的火车,凌晨四点终于抵达北京。我和同伴下了火车,一边打量着这座心仪已久的陌生城市,一边争论应该先去哪里,最后一致同
期刊
爷爷望向天空的目光,深沉而慈祥  那片靛蓝天空下,飞鸟舒展着翅膀,枫叶红的抒情  我在他的目光里看到来自1949年的闪电  之后,天空万里无云  爷爷总把镜头推向远方。一个我不曾到达的地方  那里水深火热,那里的人们紧紧抱团  星星之火,在黑夜里慢慢燎原  爷爷的脸颊,在那一刻金灿灿  吃过苦的人,必定珍藏幸福。他在藤椅子上纳凉  偶尔喊一句,冲啊,之后目光看向天空  我曾问过父亲,爷爷胸前那一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