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新课改已实施多年,但课堂教学中一味讲解、机械训练的现象仍然比较常见,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活动缺乏思维力,往往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被动地接受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不能长时间保持。这样的课堂,如何谈得上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在当下的小学科学课堂,还存在很多这样的现象:大多数老师都比较重视每个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但各个环节之间总显得割裂或是感觉不是很顺畅,有的时候干脆就是简单的“接下来我们怎样怎样”;学生在课堂中的思路并不能很连贯,思维缺乏连贯性,对于实验材料、动手操作很感兴趣,对于实验设计、现象分析等之外的思维过程却缺乏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兴趣和能力。更加让人担忧的是,教师往往重视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究其原因,很多教师钻研教材还不到位,并没有真正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更没能真正站在孩子的视野,从思维的角度,以整体性的眼光来设计我们的教学,更多地关注了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思维。
课堂教学真正走进学生心田才能达到有效高效的目标。如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长久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呢?这几年来,我努力尝试多种途径,追求我心目中的理想的课堂:情智课堂。
二、情智课堂的理解
情智课堂是我近几年来研究努力的一个方向,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学情境”创设作为方向,执教者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的、具体的场景,整堂课的教学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情境,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思考,积极探究,自我表达,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亲身经历的过程。同时,课堂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智力活动,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课前的前概念、课中的思维过程的显现,相异思维的解决,课后的反思与跟进,成为教师要努力去关注的重要方面。
情智课堂应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是整体性。教师要学会转变视野,要站在学生的视角,整体性地研读教材,吃透教材的编排体系,尤其是要真正理解各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内容之间应当是有机统一、紧密联系的。教者更要努力站在学生的的角度,依据学生的学习思维习惯,根据教学内容的内在的逻辑关系精心设计问题,为整堂课的教学创设问题的情境,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习得的过程,学习过程就是经历一个情境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主动地探究,发现,思考,与文本对话,与他人交流,主动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
其次是思维力。情智课堂,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力的提高,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更加强调学生思维的过程,重视学生的猜想与设计,重视学生独立的建构与反思,要努力实现内在的思想的可视化设计。
我想,以整体性的眼光来设计教学过程,以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以情智课堂的设计带动教师的教学观念的改变,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进而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如何构建情智课堂呢?针对科学课堂的实际问题,我尝试以问题串设计来建构情智科学课堂,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通过问题串构建情智课堂
问题情境能营造一种悬而未决、又力图解决的认知冲突状态。设计好一个问题串,让它贯穿全课的始终,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个高速运转的阶段,才能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一)扣题质疑设计问题串
问题串的设计首先必须从认真解读教材开始。新课程教材充满动感、富有童趣,图文并茂,既新颖又开放,给老师们提供了创造的空间,也给老师们带来了挑战。课改倡导创造性使用教材,然而“创造与重组”应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因此在认真研读教材,真正吃透教材的情况下,才可能提出针对、有效的问题。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课题就是文章的“眼睛”。因此对课题的理解、质疑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更是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学习心理的首要途径,是科学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从课题引发学生的已有认知,是教学的基础,而学生对于课题的疑问与困惑,会激发学生真正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而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尝试让学生质疑,但很多老师往往质疑流于形式,或是任其自然,缺乏引导,更在提问之后,就将问题束之高阁,继续按照教案的原有思路进行教学。我主张关注课题,引导学生充分提问,并且充分利用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修改、提炼成完整的问题串,从而用问题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例如在教学《肺和呼吸》一课,出示呼吸后便问学生:关于呼吸你知道些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纷纷提问,接着,我引导学生筛选问题,选出想知道而且能研究的问题,“为什么要呼吸?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一样吗?人体有哪些呼吸器官?每个人的肺的交换能力一样吗?”这一个个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学习探究成了一种心理渴望,这一条问题串就是教学的情境串,更是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
(二)根据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设计问题串
执教者要真正理解教材所呈现的内容,即本课教材共包括哪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究竟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执教者更要深入剖析各个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同时,充分依据学生的学习心理,通过学生迫切想要知道的问题来串联教材,更要嘗试通过重组教材等,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问题,学生始终沉浸在思考和探索之中,甚至忘记了下课。我想: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对教材进行重组,是设计适宜的问题串的又一途径。
问题串设计只是尝试的方法之一,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来构建情智课堂是我现在尝试实践的另一个方向。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真正体会到了构建情智科学课堂的重要性,以情智课堂的构建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进而带动学生学习方式改变,从而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改已实施多年,但课堂教学中一味讲解、机械训练的现象仍然比较常见,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活动缺乏思维力,往往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被动地接受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不能长时间保持。这样的课堂,如何谈得上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在当下的小学科学课堂,还存在很多这样的现象:大多数老师都比较重视每个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但各个环节之间总显得割裂或是感觉不是很顺畅,有的时候干脆就是简单的“接下来我们怎样怎样”;学生在课堂中的思路并不能很连贯,思维缺乏连贯性,对于实验材料、动手操作很感兴趣,对于实验设计、现象分析等之外的思维过程却缺乏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兴趣和能力。更加让人担忧的是,教师往往重视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究其原因,很多教师钻研教材还不到位,并没有真正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更没能真正站在孩子的视野,从思维的角度,以整体性的眼光来设计我们的教学,更多地关注了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思维。
课堂教学真正走进学生心田才能达到有效高效的目标。如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长久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呢?这几年来,我努力尝试多种途径,追求我心目中的理想的课堂:情智课堂。
二、情智课堂的理解
情智课堂是我近几年来研究努力的一个方向,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学情境”创设作为方向,执教者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的、具体的场景,整堂课的教学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情境,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思考,积极探究,自我表达,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亲身经历的过程。同时,课堂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智力活动,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课前的前概念、课中的思维过程的显现,相异思维的解决,课后的反思与跟进,成为教师要努力去关注的重要方面。
情智课堂应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是整体性。教师要学会转变视野,要站在学生的视角,整体性地研读教材,吃透教材的编排体系,尤其是要真正理解各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内容之间应当是有机统一、紧密联系的。教者更要努力站在学生的的角度,依据学生的学习思维习惯,根据教学内容的内在的逻辑关系精心设计问题,为整堂课的教学创设问题的情境,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习得的过程,学习过程就是经历一个情境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主动地探究,发现,思考,与文本对话,与他人交流,主动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
其次是思维力。情智课堂,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力的提高,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更加强调学生思维的过程,重视学生的猜想与设计,重视学生独立的建构与反思,要努力实现内在的思想的可视化设计。
我想,以整体性的眼光来设计教学过程,以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以情智课堂的设计带动教师的教学观念的改变,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进而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如何构建情智课堂呢?针对科学课堂的实际问题,我尝试以问题串设计来建构情智科学课堂,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通过问题串构建情智课堂
问题情境能营造一种悬而未决、又力图解决的认知冲突状态。设计好一个问题串,让它贯穿全课的始终,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个高速运转的阶段,才能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一)扣题质疑设计问题串
问题串的设计首先必须从认真解读教材开始。新课程教材充满动感、富有童趣,图文并茂,既新颖又开放,给老师们提供了创造的空间,也给老师们带来了挑战。课改倡导创造性使用教材,然而“创造与重组”应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因此在认真研读教材,真正吃透教材的情况下,才可能提出针对、有效的问题。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课题就是文章的“眼睛”。因此对课题的理解、质疑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更是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学习心理的首要途径,是科学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从课题引发学生的已有认知,是教学的基础,而学生对于课题的疑问与困惑,会激发学生真正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而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尝试让学生质疑,但很多老师往往质疑流于形式,或是任其自然,缺乏引导,更在提问之后,就将问题束之高阁,继续按照教案的原有思路进行教学。我主张关注课题,引导学生充分提问,并且充分利用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修改、提炼成完整的问题串,从而用问题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例如在教学《肺和呼吸》一课,出示呼吸后便问学生:关于呼吸你知道些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纷纷提问,接着,我引导学生筛选问题,选出想知道而且能研究的问题,“为什么要呼吸?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一样吗?人体有哪些呼吸器官?每个人的肺的交换能力一样吗?”这一个个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学习探究成了一种心理渴望,这一条问题串就是教学的情境串,更是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
(二)根据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设计问题串
执教者要真正理解教材所呈现的内容,即本课教材共包括哪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究竟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执教者更要深入剖析各个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同时,充分依据学生的学习心理,通过学生迫切想要知道的问题来串联教材,更要嘗试通过重组教材等,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问题,学生始终沉浸在思考和探索之中,甚至忘记了下课。我想: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对教材进行重组,是设计适宜的问题串的又一途径。
问题串设计只是尝试的方法之一,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来构建情智课堂是我现在尝试实践的另一个方向。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真正体会到了构建情智科学课堂的重要性,以情智课堂的构建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进而带动学生学习方式改变,从而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断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