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幼儿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使孩子从小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生。俗话说得好:“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从小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受益地越早,家长往后对孩子各方面的教育就越轻松。所以,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很重要也很有必要的。但是,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他需要家庭、幼儿园对幼儿日积月累、坚持不懈的引导以及教育,共同努力,让幼儿能在良好安全的环境下进行练习、学习、实践,从而让幼儿更好地培养、巩固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教师教育得法,家长与教师共同配合,才能更好、更高效地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能够从中受益。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由很多方面组成的,比如,生活、学习、安全、卫生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的,但是教育切忌操之过急,我们需要全面地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我们需要一步一步地去引导,要是过于着急,可能会得不偿失。本次的研究就是针对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二、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墨子有句关于习惯教育的说法是:“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固染不可不慎也。”好习惯能造就人,坏习惯能摧毁人。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概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即便是创新,最终也可以演变成习惯性的创新。由此,足见习惯的力量。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幼儿园里,尤其是在农村的幼儿园里,经常会看到孩子把脱掉的衣服随手一放,把玩具随手一扔,把零食的包装随手乱丢。三至六岁是幼儿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人们常说:“三岁看老。”习惯一旦养成,要再改就会比较困难,花费的精力也就更多,而且,对日后的学习生活等方面都会有很多影响,养成今后粗心大意,毛毛糙糙的毛病。所以一个看似简单的小事,久而久之会改变一个人一生的生活习惯。在卫生的方面也是一样,如果孩子们能够把垃圾扔进垃圾桶而不是随手乱扔、能够吃饭之前先洗手、吃完饭后收拾自己制造的垃圾等等,从而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那么幼儿在之后的生活中也能够更加地健康独立地成长下去。
三、课程研究的意义
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日后成长的基础,学龄期的幼儿纯洁天真,可塑性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其实多种生活习惯之间也不是独立的,试想下,如果幼儿们能够很好地处理卫生方面的问题,那么在同学看来你就是一个讲卫生的好同学,自然而然想要跟你叫朋友的同学就会变多;再一个,如果幼儿人人都能够讲卫生,那么也可以减少很多疾病的滋生,也变相地提高了自己在安全方面的良好习惯。所以,该研究非常地有必要以及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任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研究目标,都是围绕这教师、幼儿以及家长之间进行研究的。在教师方面,老师应该要和时刻记得,孩子在幼儿园中是以教师为榜样的,从小到大,不管是谁,老师在孩子心目中都是庄严不可侵犯的,可以说得极端点,在幼儿园里,孩子们一定认为老师说的就是对的。所以,想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角色,我们要做到以身作则,在教幼儿正确的做法之前,一定需要亲自在孩子们面前做一遍,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给孩子们看,这样做是对的,让他们认为他们也需要这么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说,告诉他们要饭前洗手饭后收拾的时候,一定要自己先这么做,这样才能够发挥好带头作用,树立一个好的形象与榜样。
当然,老师不能够一味地只花心思在孩子的身上,更需要分出心思来与家长沟通,毕竟老师就是老师,不能够无时无刻地陪伴着孩子,所以,在放学之后,老師应该督促家长也要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提醒家长把工作放在后面,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我们需要反映出孩子们在幼儿园中的表现,让家长能够合理地说教以及引导孩子。
对于幼儿方面,我们都知道,幼儿年龄小,好奇心重,所以有时候会捡一些地上的东西起来玩,甚至会塞到嘴里,因为他不知道这些是什么,但是又很好奇想要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所以,像这种事情,我们老师一定要时刻留意,一旦发现我们一定要及时制止,并且告诉孩子们这样做是不对的,并且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其实这些小事有很多,卫生问题大多数存在日常,我们最需要做的,不是跟孩子们说什么大道理,而是在生活中引导和改正他们,比如,制止孩子们用衣服擦汗而是用纸巾、自己制造出来的垃圾需要自己扔到垃圾桶、饭前要洗手,饭后要整理等等小事。当然,我们也需要适当地灌输一些理论的思想,对于这些,我们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来灌输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知识,枯燥无味的课堂幼儿是不喜欢的,过于严肃的课堂只会让孩子们害怕以及失去学习的兴趣,讲故事这种形式就不会有这样的顾虑,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要是听到了喜欢听的故事,他们也许可以记住一辈子,而且讲故事也能给幼儿们金色的童年添上精彩的一笔。
我们也可以利用贴小纸条之类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孩子们能够很好地接受新事物,而且更加愿意去接受新事物,所以我们的教学方式不能够一成不变,要学会创新,让孩子们有新鲜感,那样学习的质量就会更上一层楼了。再者,我们需要抓住幼儿的心理以及习性,幼儿天生爱玩,爱蹦蹦跳跳,所以用游戏以及小场景模拟的方法最好不过了,我们可以用废弃的东西做一系列的道具,然后让孩子们进行垃圾分类,这样不仅能够让孩子们学习到不同垃圾的危害或是作用,从而做到对卫生安全的认知,更加能够增强幼儿们的环保意识,可谓是一举两得。
对于家长方面,我们知道,放学之后,孩子的老师就是家长,家长才是孩子们最亲密的人。孩子们对家长不会有隐瞒,也不会抵触家长的行为,所以家长的言行举止在无时无刻地影响这孩子的成长。所以,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极其重要的,家长在家里需要教会孩子们良好的卫生习惯的重要性,不要用说的,要用做的,做给他看。这样他们的印象才会深刻,我们也可以让孩子们尝试着做一些事情,有些事情实践才是最好的成长。比如说,在家长的陪同下,让他们自己洗自己的碗,让他们自己洗衣服,陪着他们到楼下倒垃圾等等,这样孩子们慢慢就会知道,这样做是好的,是对的,是爸爸妈妈都支持的,并且你会发现,孩子们的独立自主能力也在慢慢的加强。
五、研究的对象
中新社区蓝天幼儿园全体在园幼儿。
六、研究的思路
1.首先,老师需要先充实自身的理论,不断学习关于良好卫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相关知识。
2.对在园幼儿进行全面的深入了解,制定适合本园的培养具体计划和方案。
3.实施研究。
七、研究的步骤与措施
1.准备阶段
(1)收集整理学习相关资料
(2)结合我园的情况,制定具体的培养计划及方案
(3)深入了解并分析我园园内幼儿的卫生情况、卫生行为习惯以及日常生活,做好详细记录。
2.实施阶段
(1)做好相关培训,进一步了解本园幼儿,选取本园幼儿意识较薄弱的针对与卫生方面的案例。
(2)通过召开家长会及时向家长宣传该研究的重要性,让家长更好的配合教师对该活动的开展以及实施。
(3)开展各种活动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比如开展游戏活动,情景练习等等。并且最好能够伴随这一点奖罚机制,这样能够让幼儿们更加能够投入到该研究中。
(4)在活动中记录本园幼儿的情况,收集整理资料,总结出活动的经验。
3.总结阶段
(1)成果收集,整理论文、案例,完成汇编。
(2)向成员总结、整理课题研究材料以及结果,完成汇总。
(3)开展家长会展示本次研究的成果。
(4)总结经验与实践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本文系广州市增城区“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农村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ZC201823)”的研究成果]
幼儿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使孩子从小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生。俗话说得好:“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从小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受益地越早,家长往后对孩子各方面的教育就越轻松。所以,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很重要也很有必要的。但是,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他需要家庭、幼儿园对幼儿日积月累、坚持不懈的引导以及教育,共同努力,让幼儿能在良好安全的环境下进行练习、学习、实践,从而让幼儿更好地培养、巩固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教师教育得法,家长与教师共同配合,才能更好、更高效地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能够从中受益。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由很多方面组成的,比如,生活、学习、安全、卫生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的,但是教育切忌操之过急,我们需要全面地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我们需要一步一步地去引导,要是过于着急,可能会得不偿失。本次的研究就是针对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二、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墨子有句关于习惯教育的说法是:“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固染不可不慎也。”好习惯能造就人,坏习惯能摧毁人。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概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即便是创新,最终也可以演变成习惯性的创新。由此,足见习惯的力量。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幼儿园里,尤其是在农村的幼儿园里,经常会看到孩子把脱掉的衣服随手一放,把玩具随手一扔,把零食的包装随手乱丢。三至六岁是幼儿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人们常说:“三岁看老。”习惯一旦养成,要再改就会比较困难,花费的精力也就更多,而且,对日后的学习生活等方面都会有很多影响,养成今后粗心大意,毛毛糙糙的毛病。所以一个看似简单的小事,久而久之会改变一个人一生的生活习惯。在卫生的方面也是一样,如果孩子们能够把垃圾扔进垃圾桶而不是随手乱扔、能够吃饭之前先洗手、吃完饭后收拾自己制造的垃圾等等,从而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那么幼儿在之后的生活中也能够更加地健康独立地成长下去。
三、课程研究的意义
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日后成长的基础,学龄期的幼儿纯洁天真,可塑性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其实多种生活习惯之间也不是独立的,试想下,如果幼儿们能够很好地处理卫生方面的问题,那么在同学看来你就是一个讲卫生的好同学,自然而然想要跟你叫朋友的同学就会变多;再一个,如果幼儿人人都能够讲卫生,那么也可以减少很多疾病的滋生,也变相地提高了自己在安全方面的良好习惯。所以,该研究非常地有必要以及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任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研究目标,都是围绕这教师、幼儿以及家长之间进行研究的。在教师方面,老师应该要和时刻记得,孩子在幼儿园中是以教师为榜样的,从小到大,不管是谁,老师在孩子心目中都是庄严不可侵犯的,可以说得极端点,在幼儿园里,孩子们一定认为老师说的就是对的。所以,想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角色,我们要做到以身作则,在教幼儿正确的做法之前,一定需要亲自在孩子们面前做一遍,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给孩子们看,这样做是对的,让他们认为他们也需要这么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说,告诉他们要饭前洗手饭后收拾的时候,一定要自己先这么做,这样才能够发挥好带头作用,树立一个好的形象与榜样。
当然,老师不能够一味地只花心思在孩子的身上,更需要分出心思来与家长沟通,毕竟老师就是老师,不能够无时无刻地陪伴着孩子,所以,在放学之后,老師应该督促家长也要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提醒家长把工作放在后面,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我们需要反映出孩子们在幼儿园中的表现,让家长能够合理地说教以及引导孩子。
对于幼儿方面,我们都知道,幼儿年龄小,好奇心重,所以有时候会捡一些地上的东西起来玩,甚至会塞到嘴里,因为他不知道这些是什么,但是又很好奇想要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所以,像这种事情,我们老师一定要时刻留意,一旦发现我们一定要及时制止,并且告诉孩子们这样做是不对的,并且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其实这些小事有很多,卫生问题大多数存在日常,我们最需要做的,不是跟孩子们说什么大道理,而是在生活中引导和改正他们,比如,制止孩子们用衣服擦汗而是用纸巾、自己制造出来的垃圾需要自己扔到垃圾桶、饭前要洗手,饭后要整理等等小事。当然,我们也需要适当地灌输一些理论的思想,对于这些,我们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来灌输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知识,枯燥无味的课堂幼儿是不喜欢的,过于严肃的课堂只会让孩子们害怕以及失去学习的兴趣,讲故事这种形式就不会有这样的顾虑,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要是听到了喜欢听的故事,他们也许可以记住一辈子,而且讲故事也能给幼儿们金色的童年添上精彩的一笔。
我们也可以利用贴小纸条之类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孩子们能够很好地接受新事物,而且更加愿意去接受新事物,所以我们的教学方式不能够一成不变,要学会创新,让孩子们有新鲜感,那样学习的质量就会更上一层楼了。再者,我们需要抓住幼儿的心理以及习性,幼儿天生爱玩,爱蹦蹦跳跳,所以用游戏以及小场景模拟的方法最好不过了,我们可以用废弃的东西做一系列的道具,然后让孩子们进行垃圾分类,这样不仅能够让孩子们学习到不同垃圾的危害或是作用,从而做到对卫生安全的认知,更加能够增强幼儿们的环保意识,可谓是一举两得。
对于家长方面,我们知道,放学之后,孩子的老师就是家长,家长才是孩子们最亲密的人。孩子们对家长不会有隐瞒,也不会抵触家长的行为,所以家长的言行举止在无时无刻地影响这孩子的成长。所以,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极其重要的,家长在家里需要教会孩子们良好的卫生习惯的重要性,不要用说的,要用做的,做给他看。这样他们的印象才会深刻,我们也可以让孩子们尝试着做一些事情,有些事情实践才是最好的成长。比如说,在家长的陪同下,让他们自己洗自己的碗,让他们自己洗衣服,陪着他们到楼下倒垃圾等等,这样孩子们慢慢就会知道,这样做是好的,是对的,是爸爸妈妈都支持的,并且你会发现,孩子们的独立自主能力也在慢慢的加强。
五、研究的对象
中新社区蓝天幼儿园全体在园幼儿。
六、研究的思路
1.首先,老师需要先充实自身的理论,不断学习关于良好卫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相关知识。
2.对在园幼儿进行全面的深入了解,制定适合本园的培养具体计划和方案。
3.实施研究。
七、研究的步骤与措施
1.准备阶段
(1)收集整理学习相关资料
(2)结合我园的情况,制定具体的培养计划及方案
(3)深入了解并分析我园园内幼儿的卫生情况、卫生行为习惯以及日常生活,做好详细记录。
2.实施阶段
(1)做好相关培训,进一步了解本园幼儿,选取本园幼儿意识较薄弱的针对与卫生方面的案例。
(2)通过召开家长会及时向家长宣传该研究的重要性,让家长更好的配合教师对该活动的开展以及实施。
(3)开展各种活动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比如开展游戏活动,情景练习等等。并且最好能够伴随这一点奖罚机制,这样能够让幼儿们更加能够投入到该研究中。
(4)在活动中记录本园幼儿的情况,收集整理资料,总结出活动的经验。
3.总结阶段
(1)成果收集,整理论文、案例,完成汇编。
(2)向成员总结、整理课题研究材料以及结果,完成汇总。
(3)开展家长会展示本次研究的成果。
(4)总结经验与实践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本文系广州市增城区“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农村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ZC20182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