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西方的交融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antuan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不断探索新的作曲技法是音乐现代性的一种表现,不断探索利用、融入和突出本土传统音乐要素的途径是音乐民族性的表现。东方音乐思维与西方音乐技术的结合是日本作曲家武满彻的创作特点,他在几乎随意性音乐的创作中遵循着西方现代作曲技术的严密逻辑。不仅将西方的音高组织方式及现代作曲技法为我所用,又将东方音乐的发展方式及曲式原则和日本民族的传统意境等结合,体现了中东洋元素与西洋元素的对峙与融合,实现了在对立中寻求的平衡。
  关键词:武满彻   音乐风格   现代音乐  民族性
   一、武满彻创作的阶段
   纵观武满彻的音乐创作,可以用两个时段来概括,一是从前卫性风格到保守性风格的转变时期,另一个是全音阶性的旋法、和声音响、调性回归时期。
   在早期音乐的创作中他就尝试着印象派音乐、序列音乐、偶然音乐等各种现代音乐的创作手法,在这些领域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早期钢琴作品《UNINTERRUPTED RESTS》,用点描手法,及踏板、哑键的运用以及之间的对比处理,从中营造出了丰富的色彩与空间的张力变化。而对音色的敏感与细腻的表达,对结构形式自由的高度追求,乐思的复合化及多层面的展示等,体现出了德彪西对他的影响。 此外梅西安创作中数字象征和自然主义的运用以及色彩的追求和他的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的神秘宗教主义氛围,也深深吸引着武满彻。
   中期音乐创作中受到了约翰凯奇的哲学观念影响,约翰凯奇是对东方传统音乐制作的崇拜者,当武满彻遇到约翰凯奇时,他重新审视了自己曾经想摆脱东方艺术的哲学观。在他早期音乐避免了日本音乐创作的元素,认为这才是现代音乐化的表现而现在意识到了音乐传统的价值。音乐有着深刻的日本传统文化,经常对秋天、雨水、庭院以及一系列的对自然和自然景观进行深刻的描绘,从而令人产生一种用无休止的永恒之感。在速度中追求缓慢的进行,自由化节奏节拍,流动性强、音色细腻都是武满彻音乐语言的特征,使人们重新回到“听”这一朴素的行为。
   在晚期的音乐创作中,其作品体现出来了调性的冋归,音乐中蕴含的是幽静、深长的音乐风格。和弦的进行接近传统的思维,而且旋律是决定了和声的发展方向。泛调性的思维方式在作品中体现出来,横向旋律的线性运动也更加明显。声部之间更多的是平稳的平行进行。整体音响更加平静。同时,作品材料中有时明显包含大小三和弦结构,长气息旋律线条等体现出协和的调性因素。例如,作品《雨树》和《面朝大海》开始追求一种和谐的音响效果。
   二、现代与传统的双重性《弦乐安魂曲》
   武满彻的第一部以纯音乐形式来创作的作品《弦乐安魂曲》可以说是他最为重要的一部作品,在其中也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音响,这部作品从音响效果上来听是无调性的,和弦与旋律是不能够稳定的建立在某个特定的调性框架之中的,节奏上也是比较复杂多变的,明显的展现出了现代音乐的特点,横向的旋律与纵向的和声都是由基本的音列以及它的变形所构成的,从而形成了不协和的无调性音响。但是这部作品也有它的传统的特征,体现在乐曲每部分的尾声部都带有华彩的乐句,而且整部作品的结构还是相对遵照古典音乐特有的形式,体现在乐句上的简单运用,曲式以ABA的结构构成,较清晰,声部更加的细化,而且传统的变奏重复的手法也相对明显,且开头与尾声间的材料的一致性更说明了,作者要在“传统”音乐里塑造“现代音乐”的蓝图。
   三、传统与西方在日本音乐中的并置《十一月的阶梯》
   为尺八和琵琶而作的《十一月的阶梯》是他第一部尝试结合东西方乐器的作品,他运用了日本民族艺术中特有的对时空的理解方式,结合西方音乐技法、同时融入传统音乐要素。作品由11个段落构成,其中的“段”指音乐作品中的各个变奏。这里运用的手法也是多样的,覆盖了传统中尺八的演奏和现代微复调的运用,东西方的交融也从音色、和声等方面体现了出来。武满彻也挖掘独奏乐器组和管弦乐队二者各自的音响特征。这部作品作曲家是以一种自然而然的方式向听者陈述其乐思,开始时不间断的尺八颤音,不时的打击乐带来一种凄清冷寂的感受,仿佛人迹罕至的台阶,顿生凉意,管弦乐仅在开始结尾中间几处作了陪衬,其中尺八的地位更为突出,表现了一种境界,苍凉悲切,如同一位长者对往事的追思,断断续续,意境深奥,使人在聆听中折服。作品在现代作曲技法上,运用了勋伯格的音色旋律原理,管弦乐部分发出的音簇音响从本曲的第一小节起就不断出现,音簇,这个精密的设计也体现在作品里,这也应和了日本传统美学的思想,曲子中的不协和音响是受到了梅西安音乐的影响,在音色发生大的变幻时也是有固定的音高的,伴随着杂音,从而形成了所为的“音流”现象,这是受到了西方传统美学严格组织的影响。
   四、结语
   音乐的结构框架是西方音乐所重视的,是抽象、复杂的,而日本音乐则是主张音乐本身的要素,是具体的、鲜活的。而武满彻认为在他们两者之间是不存在具体界限的,是可以相互融合的,其实他是反对强制性的把东西方对立起来,坚定的认为两者之间是不矛盾的,并且也可以很巧妙的相互融合在一起。武满彻通过自己的音乐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文化存在深层交融的可能性,也许这就是武满彻音乐真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许志斌.武满彻的生平与创作[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2,(03).
  [2]董立强.武满彻《弦乐安魂曲》的创作特征[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04).
  [3]许志斌.论武满彻中期创作[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01).
  [4]许志斌.武满彻的风格与观念[J].中国音乐学,2003,(01).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火遍全国,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该片通过对食物的全面展现,不仅传播了特色美食,更激发了观众的乡土情结。本文意在从该片的配乐上研究音乐对于纪录片及观众观看时产生的音响效果和心理影响,浅析片中主要音乐主题,探讨音乐在纪录片中的重大作用。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 纪录片 配乐  电视是集合“视”、“听”于一身的现代传媒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大众对文化生活要求的提高
期刊
摘要:民乐室内乐是我国当代音乐的一种全新的音乐形式,其以民族器乐为主,通过不同搭配创作,获得了品质上乘的民乐室内乐作品。在2010年到2011年,青年作曲家姜莹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丝路》和《龙图腾》分别获得了第十五届全国音乐作品(民乐)评选二等奖和三等奖。本文就已姜莹民族室内乐的创作为例,探讨了民乐室内乐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民乐室内乐 传承 发展 《丝路》 《龙图腾》  民乐室内乐是中西方文化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中第三乐章进行赏析,笔者从该交响作曲的作者以及其生平经历结合其音乐创作特点为出发点,从作品的标题到背后的文学名著再到音乐中的主题音乐形象,从不同的角度结合音乐本身来解剖作品认识作品,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再到更高层次的感性分析,将该乐章中所要表达的主题音乐形象、音乐情感以及写作特点、配器色彩运用等方面进行总结论述。里姆斯基的这部作品在人性上的刻画更为成功,揭
期刊
摘要:合唱是多人参与演唱的一种多声部声乐艺术形式,由于其组成形式是以多种人声为主,而人声的多声部组合所呈现的音响是其他乐器或器乐合奏所不及的。现代的合唱音乐大约起源于公元九世纪的欧洲,但在合唱的表演中,我们却能看到处处渗透着中国古典美学的思维。  关键词:天道 天人合一 律 和谐 虚实 形神  中国古代早就有“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乐论,其含义是丝竹革木、匏土金石的“八音”乐器,均不能和人声媲美,
期刊
摘要:仪式音乐向来是民族音乐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随着民族音乐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有关仪式音乐的研究取得了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对于仪式音乐研究的过程中,不仅应该从音乐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更应该认识到仪式音乐所具备的社会功能以及其中内在的美学价值。在众多民俗活动中仪式音乐均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其中丧葬音乐属于运用较广泛的仪式音乐。丧葬音乐中蕴含着许多美学价值与人文价值,并与民俗文化息息相关。本文将
期刊
摘要:本文以共同写作时期的曲式结构为线索,将本科作曲教学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单结构曲式、复结构曲式、奏鸣性曲式、自由曲式及现代音乐特殊曲式。分别论证各阶段的创作要领与教学重点,试图构建以结构为线索的完整教学体系。  关键词:作曲 作曲教学 结构  一、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包括单一部、单二部、单三部、单式变奏曲、小回旋曲的“单结构曲式”写作。  不论是“单结构曲式”还是“复结构曲式”,或是最高级别的
期刊
摘要:相传商羊是一种吉祥的水鸟,而商羊舞历史久远,不仅带有浓郁的神话色彩,还带有浓浓的古老历史文明与文化气息,在历代的风俗中都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既丰富了古老传统舞蹈文化的内容,又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且商羊舞的动作特征在各个方面都体现出了具有舞蹈戏剧化的痕迹。本文通过对商羊舞的遗存研究,从而初次探微舞蹈戏剧化因素的存在。  关键词:商羊舞 遗存 舞蹈 戏剧化因素  据统计,菏泽地区的民俗舞蹈
期刊
摘要:《巴斯蒂安钢琴教程》是目前美国广泛使用的一系列钢琴教程。2006年上海音乐出版社从美国将其引进,逐渐受到国内钢琴教师的青睬。该教程教学理念新颖独特、简洁有效,教学内容全面丰富、环环相扣,教学曲目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可使教师寓乐于教,使学生寓乐于学,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乐此不疲、乐在其中。笔者根据对这套教材的使用情况,总结出该教程的特色和优势,建议钢琴教师可采用该教程对儿童进行钢琴演奏
期刊
一次涤荡心灵的旅程  2015年5月13日,我们怀着期盼已久的心情,终于踏上了前往新疆伊犁采风的行程。虽然自己之前从未踏上过这片土地但光是从朋友们那里听到的那句——“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就足以让我神往了。所谓“身未动,心已远”,不如,我们就一起走吧!  我们将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只为在短短五天的时间里尽最大的可能去领略这片“塞上江南”的美丽风景和迷人文化。在这几天的时间里,
期刊
5月,正是伊犁河谷的好季节。除了天蓝水清之外,还有草原上的虫鸣花香,歌声悠扬。5月14日,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和云峰带领学生张富兰、龙婧等一行,前来伊犁采风,开启了为期三天的以哈萨克音乐为主的探访之行。  和云峰教授为长年从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理论、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研究的学者。伊犁州歌舞团的专业表演、草原阿肯的即兴弹唱、伊犁师范学院学生的热情展示……这次探访,对于和云峰教授来说,如果用一句话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