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数学课中,如何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既是实施《新课标》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每一个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兴趣是前提
(一)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参与的主动性
要在中学数学课堂上用好这一学习方式,学生的参与非常重要,离开了学生的参与,这一学习方式则无从谈起,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参与的主动性,则显得尤为重要。要引导学生懂得: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不是一种强制,而是一种自愿与主动。只有当学生把这种学习方式同自身的生活、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才能转化成为学生的自主参与,进而迸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激发自主探究兴趣,养成自主探究习惯
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教学中,本人常通过情境、笑话、谜语、故事、歌诀、直观、操作、游戏、悬念……等途径激发学生的兴趣,促成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在教学中,有效地借助于现代教育手段,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理,当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进而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教学中,我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的音、形、像等功能,再现生活。如学习《蚂蚁怎么走最近》这堂课时,我按照蚂蚁行进的几条不同路线制作课件,并配上音乐。教学时,熟悉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使学生赏心悦目,真切地体会到蚂蚁在一只箱子表面所运行的三条路线,从而求出三条路线的长度。愉悦的情绪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参与效果可想而知。
在教学中要营造出平等、宽容、尊重、理解、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上想说、敢说、爱说、乐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尊重学生,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学好,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异议甚至批评。正确看待学生的答错、写错情况,对待学生要多宽容、鼓励和引导,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
二、注重学法指导,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要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加强直观教学,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
数学知识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为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指导学生抽象数学知識和原理,就需要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获得大量感性认识,建立表象,以此作为进行抽象数学知识的支柱。
(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指导学生学会有条理的思维
首先,创造机会,鼓励学生敢说。不同年龄、不同智力基础、以及不同个性差异的学生,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差别很大。有的能独立说明数学道理,有的需在教师的引导下说明数学道理,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要给全体学生说话的机会,说错了不要紧,只要大胆说就可以。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善于言语表达的同学,更需要热心鼓励。其次,交给方法,使学生能说。要形成能力,需要经常性的培养,日积月累。在开始阶段可以让学生学着说,试着说,自己小声说一说,同桌互相说一说,逐步提高讲题说理的能力。同时要让学生认真听别人说,提出自己的补充意见或不同意见,使学生说的水平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逐步使学生从“敢说”到“会说、善说、善辩”,从而达到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
(三)精心设计问题,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思考的方法和习惯
学习等腰梯形的性质时,先引导学生复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接着提问: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是否相等?这样学生会想办法把等腰梯形的问题转化为等腰三角形。又如学习了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后,问: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提问,促使学生去寻找着四种图形之间的联系,抓住本质,寻找共同点,激活了思维,从中学到有用的思考方法。
(四)培养自学能力,指导学生学会看书,提出问题,归纳知识
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的途径之一,所以我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看懂书上的数学表达式,抓住重要的词和句,依据自学提纲,寻找答案,理解抽象句子的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体独立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基础。
三、提供参与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
教师要创造诱发全体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创设的问题情境应当有层次性,一般应当做好铺垫,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尝试解答新知识,使所有学生能“跳一跳,够得着”,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下面的学习。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在教学中,能让全体学生动手、动口的就不让部分人代替,能让多数人动口、动手的就不让少数人或个别人代替。要使全体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一个关键。所以要对困难学生有一个倾斜政策,不但要给他们提供较多的机会,还要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例如,教师巡视时,要优先关照他们;课堂批改,重点批改他们的作业;小组议论,安排他们先发言;课堂提问,优先考虑让他们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等。对他们的每个微小进步及时予以鼓励,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提高。
在数学课中,如何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既是实施《新课标》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每一个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兴趣是前提
(一)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参与的主动性
要在中学数学课堂上用好这一学习方式,学生的参与非常重要,离开了学生的参与,这一学习方式则无从谈起,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参与的主动性,则显得尤为重要。要引导学生懂得: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不是一种强制,而是一种自愿与主动。只有当学生把这种学习方式同自身的生活、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才能转化成为学生的自主参与,进而迸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激发自主探究兴趣,养成自主探究习惯
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教学中,本人常通过情境、笑话、谜语、故事、歌诀、直观、操作、游戏、悬念……等途径激发学生的兴趣,促成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在教学中,有效地借助于现代教育手段,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理,当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进而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教学中,我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的音、形、像等功能,再现生活。如学习《蚂蚁怎么走最近》这堂课时,我按照蚂蚁行进的几条不同路线制作课件,并配上音乐。教学时,熟悉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使学生赏心悦目,真切地体会到蚂蚁在一只箱子表面所运行的三条路线,从而求出三条路线的长度。愉悦的情绪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参与效果可想而知。
在教学中要营造出平等、宽容、尊重、理解、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上想说、敢说、爱说、乐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尊重学生,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学好,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异议甚至批评。正确看待学生的答错、写错情况,对待学生要多宽容、鼓励和引导,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
二、注重学法指导,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要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加强直观教学,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
数学知识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为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指导学生抽象数学知識和原理,就需要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获得大量感性认识,建立表象,以此作为进行抽象数学知识的支柱。
(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指导学生学会有条理的思维
首先,创造机会,鼓励学生敢说。不同年龄、不同智力基础、以及不同个性差异的学生,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差别很大。有的能独立说明数学道理,有的需在教师的引导下说明数学道理,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要给全体学生说话的机会,说错了不要紧,只要大胆说就可以。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善于言语表达的同学,更需要热心鼓励。其次,交给方法,使学生能说。要形成能力,需要经常性的培养,日积月累。在开始阶段可以让学生学着说,试着说,自己小声说一说,同桌互相说一说,逐步提高讲题说理的能力。同时要让学生认真听别人说,提出自己的补充意见或不同意见,使学生说的水平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逐步使学生从“敢说”到“会说、善说、善辩”,从而达到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
(三)精心设计问题,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思考的方法和习惯
学习等腰梯形的性质时,先引导学生复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接着提问: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是否相等?这样学生会想办法把等腰梯形的问题转化为等腰三角形。又如学习了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后,问: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提问,促使学生去寻找着四种图形之间的联系,抓住本质,寻找共同点,激活了思维,从中学到有用的思考方法。
(四)培养自学能力,指导学生学会看书,提出问题,归纳知识
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的途径之一,所以我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看懂书上的数学表达式,抓住重要的词和句,依据自学提纲,寻找答案,理解抽象句子的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体独立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基础。
三、提供参与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
教师要创造诱发全体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创设的问题情境应当有层次性,一般应当做好铺垫,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尝试解答新知识,使所有学生能“跳一跳,够得着”,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下面的学习。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在教学中,能让全体学生动手、动口的就不让部分人代替,能让多数人动口、动手的就不让少数人或个别人代替。要使全体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一个关键。所以要对困难学生有一个倾斜政策,不但要给他们提供较多的机会,还要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例如,教师巡视时,要优先关照他们;课堂批改,重点批改他们的作业;小组议论,安排他们先发言;课堂提问,优先考虑让他们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等。对他们的每个微小进步及时予以鼓励,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