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处于“停课不停学”的居家学习状态。“线上 线下”项目式学习,通过任务设定或者项目建构来引领学生组建学习团队,进行自主学习。笔者以“烟洲大舞台”为例分析,从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学科融合角度,对学生项目式学习开展指导,旨在通过项目式研究培养学生知识内化再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项目式学习的意识和工程思维能力。
【关键词】云端;线上线下;项目式学习
一、项目介绍
1.研究背景
(1)项目研究本土化
烟洲书院座立于烟洲小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山是一张绚丽的城市文化名片。书院至今具有146年,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为深挖传统文化精髓,传承书院文化,同时凸显学生才能,学校每年以年级为单位举行“烟洲大舞台”系列才艺展示活动。基于这样的真实情境下,萌发了给予学科融合的“烟洲大舞台”设计的项目研究。
(2)疫情革新教与学
2020年年初新冠状病毒的疫情,教师、学生不得不宅家,难以组织学生开展面授课程。笔者作为综合科学科融合的组长,一直思量:研究被迫停止?方案还来不及实践就夭折?疫情无情,但方案可变。正因为师生工作、学习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因此,一场打破时空障碍的变革应运而生。以项目开展为载体,打破了传统专科专上的限制,“云端”授课为所多学融合提供了便利。“教”与“学”处于“开放”“自由”的状态,学生无处不研究,无处不提问;教师打破学科界限,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解答疑问。
(3)择优选择平台
项目的研究从空间上,拓展到学生每家每户;时间也从上课时间拓展到课上、课间。钉钉平台作为项目研究的阵地,大大地拓展了学习的时空界限,存在以下便利:①利于开展小组合作,方便研讨。借助钉钉平台,建立班级的项目小组,并把每班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一组由六位成员组成,分别担任不同角色。②支持自主学习。钉钉支持直播,便于教师,甚至多位教师进行项目指导;直播资源可以无数次回放,学生在研究过程遇到困惑可以多次回看;③便于把控学生上课情况。出勤情况;若要重点提醒则可以应用“Ding”信号;④“钉盘”为项目研究可靠的网络空间,安全高效管理项目研究的资料,同时让每一位具有权限的学生参与资源的上送、下载和整理。于是,笔者尝试推行“云端”项目式学习。
2.概况
为更好展示学生各方面的才艺,烟洲小学每学年以年级为单位举行“烟洲大舞台”大型表演活动。按以往的常规,舞台设计、舞台演出等事项,均有老师们全权包揽。笔者萌发了让学生创设自己心目中舞台的想法。于是,在综合科组开展“设计烟洲大舞台”的STEAM教育项目活动。“烟洲大舞台”项目式学习源于烟洲书院,由孩子们搭建舞台、创编节目,研究身边真实的问题,更能让书院生生不息精神的弘扬和传承付诸于孩子们的行动中。
基于这样的真实情境下,笔者借助“钉钉平台”使用教学与学生线上线下的项目式学习融合,引导学生高效自主学习,增进团队协助开展学习研讨的新模式。学习以舞台搭建为主题,融合STEAM各要素:由策划到物化充分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E工程), 舞台设计(A艺术)、建模(S科学 T技术 M数学,节目创编(A 音乐)虚拟编译、生成成品等。活动是一种开放性、循序式的学习,教师们注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动态性监测。本活动表现出STEAM教育的跨学科、情境性、技术性、协助性、融合性的特点,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思维习惯,提升认知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
3.学情分析
项目实验的对象为五年级。五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强,对新鲜充满好奇心,研究源于身边真实的问题,学生更感兴趣。五年级对不同学科,如数学、科学、艺术、工程学等知识已经有一定的累积。项目式学习通过团队协助的方式进行研究,根据“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的理论,笔者让学生组建志同道合的团队,教师调整的方式组建学习团队。这种组建团队方式打破了传统在校分组的方位局限,借助同伴共学,提高学生的效率,这是线上小组研究的优势。
4.师资分析
综合科部分老师组建项目研究团队,作为学生项目学习的摆渡人。其中囊括科目包括信息技术、科学、音乐、体育、综合实践等学科,调控各学科并融合解决真实的问题,形成一个“学科融合”的STEAM课程团队,避免了单个学科独揽STEAM课程设计的困境。
5.项目式学习特点
项目式学习主要源于真实生活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和探究,通过有意义的建构,完成作品。与研究性学习项目,项目式学习更强调真实情景中的任务,更注重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更具有实践性和实操。
(1)师生共建模式
“舞台设计”项目式学习主要围绕着“舞臺”这一跨学科的真实问题,学生在研究过程提出问题,选择最优化学习资源,继而采取活动,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通过学生与真实事物相关联中衍生出有实际价值的新知识(如:在合作学习能力和实验实践能力)。总的来说,项目式学习是实践研究——内化吸收——探究创新新识与技能的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习过程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建议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双边,师生共同经营、完善项目。
(2)人员合理分配
项目式学习是一个开放式的具有周期性的学习,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如何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学习参与度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也是衡量项目式学习实效的重要指标。早在1984年,亚历山大·奥斯汀提出参与具有定量和定性特征,即参与度从参与的数量和参与的质量方面计算。为解决班级不同学习水平和能力差异的难题,笔者尝试把班级学生分为八个小组,每个小组则由六名成员组成。(如:图2所示)。所有学生总动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满足参与度的定量要求。而学生参与活动的深浅层次则从质上决定学生的参与度。因此,根据各位学生特长,让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力性,在每一组的学员分配上配以具体的头衔(如:表1所示),实行项目“包干到户”制度。如项目主管,即组长,除了负责统筹、策划、实施,还对项目进展进行跟踪,这样充分发挥组长的骨干核心作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仅充分凸显各自的才能,提高各方面的技能,还更注重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沟通协助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草根式研究
由于疫情影响,老师们不能面对面进行理论讲授、实操和指导。因此,项目研究——立足“草根式”:题材草根、材料草根、编程软件草根、实体作品草根等几个特点。主题创建源于身边生活,舞台的搭建采用一些普通的材料,如椴木板、泥胶、冰棒棍、亚克力板、热熔胶枪、创客开源套件等。编译工具Scratch美国麻省理工开发的一款软件,操作易上手,并不需要编写复杂的程序算法,其中穿插数学、逻辑和算法丰富编程的趣味性,学生只需利用模块和控件组合即可实现创意、新奇的想法,就可以方便学生在家自主操纵,便于普及性教学。
二、教学方案与实施要点
1.视频会议,规划方案
一个开放性值得研究有意义的问题,配合与学生匹配的项目,往往能更好吸引学生眼球。在钉钉平台组建的学习小组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视频会议,共同筹划小组的实施方案。老师们根据小组设定的方案从专业性、可操作性等角度给予优化指导。常规的研讨则以一周两次的视频会议,与组员共同分析和商讨。STEAM团队的老师则根据每一小组的产生的问题,以留言或者视频、资源提供的方式给予相应指导,每逢周五,项目组老师则听取各组长对各项目进程的汇报,给予及时、适当的反馈。
2.推送网课,分发任务
“烟洲大舞台”项目式学习不仅是一种团队式学习,更是一种跨学科式的创新型学习方法,它以项目为统领,集科学、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等技能知识于一身。项目任务分为五部分,如下:
任务一:舞台设计图
绘制工程策划图,绘制舞台设计图(纸质
【关键词】云端;线上线下;项目式学习
一、项目介绍
1.研究背景
(1)项目研究本土化
烟洲书院座立于烟洲小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山是一张绚丽的城市文化名片。书院至今具有146年,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为深挖传统文化精髓,传承书院文化,同时凸显学生才能,学校每年以年级为单位举行“烟洲大舞台”系列才艺展示活动。基于这样的真实情境下,萌发了给予学科融合的“烟洲大舞台”设计的项目研究。
(2)疫情革新教与学
2020年年初新冠状病毒的疫情,教师、学生不得不宅家,难以组织学生开展面授课程。笔者作为综合科学科融合的组长,一直思量:研究被迫停止?方案还来不及实践就夭折?疫情无情,但方案可变。正因为师生工作、学习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因此,一场打破时空障碍的变革应运而生。以项目开展为载体,打破了传统专科专上的限制,“云端”授课为所多学融合提供了便利。“教”与“学”处于“开放”“自由”的状态,学生无处不研究,无处不提问;教师打破学科界限,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解答疑问。
(3)择优选择平台
项目的研究从空间上,拓展到学生每家每户;时间也从上课时间拓展到课上、课间。钉钉平台作为项目研究的阵地,大大地拓展了学习的时空界限,存在以下便利:①利于开展小组合作,方便研讨。借助钉钉平台,建立班级的项目小组,并把每班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一组由六位成员组成,分别担任不同角色。②支持自主学习。钉钉支持直播,便于教师,甚至多位教师进行项目指导;直播资源可以无数次回放,学生在研究过程遇到困惑可以多次回看;③便于把控学生上课情况。出勤情况;若要重点提醒则可以应用“Ding”信号;④“钉盘”为项目研究可靠的网络空间,安全高效管理项目研究的资料,同时让每一位具有权限的学生参与资源的上送、下载和整理。于是,笔者尝试推行“云端”项目式学习。
2.概况
为更好展示学生各方面的才艺,烟洲小学每学年以年级为单位举行“烟洲大舞台”大型表演活动。按以往的常规,舞台设计、舞台演出等事项,均有老师们全权包揽。笔者萌发了让学生创设自己心目中舞台的想法。于是,在综合科组开展“设计烟洲大舞台”的STEAM教育项目活动。“烟洲大舞台”项目式学习源于烟洲书院,由孩子们搭建舞台、创编节目,研究身边真实的问题,更能让书院生生不息精神的弘扬和传承付诸于孩子们的行动中。
基于这样的真实情境下,笔者借助“钉钉平台”使用教学与学生线上线下的项目式学习融合,引导学生高效自主学习,增进团队协助开展学习研讨的新模式。学习以舞台搭建为主题,融合STEAM各要素:由策划到物化充分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E工程), 舞台设计(A艺术)、建模(S科学 T技术 M数学,节目创编(A 音乐)虚拟编译、生成成品等。活动是一种开放性、循序式的学习,教师们注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动态性监测。本活动表现出STEAM教育的跨学科、情境性、技术性、协助性、融合性的特点,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思维习惯,提升认知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
3.学情分析
项目实验的对象为五年级。五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强,对新鲜充满好奇心,研究源于身边真实的问题,学生更感兴趣。五年级对不同学科,如数学、科学、艺术、工程学等知识已经有一定的累积。项目式学习通过团队协助的方式进行研究,根据“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的理论,笔者让学生组建志同道合的团队,教师调整的方式组建学习团队。这种组建团队方式打破了传统在校分组的方位局限,借助同伴共学,提高学生的效率,这是线上小组研究的优势。
4.师资分析
综合科部分老师组建项目研究团队,作为学生项目学习的摆渡人。其中囊括科目包括信息技术、科学、音乐、体育、综合实践等学科,调控各学科并融合解决真实的问题,形成一个“学科融合”的STEAM课程团队,避免了单个学科独揽STEAM课程设计的困境。
5.项目式学习特点
项目式学习主要源于真实生活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和探究,通过有意义的建构,完成作品。与研究性学习项目,项目式学习更强调真实情景中的任务,更注重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更具有实践性和实操。
(1)师生共建模式
“舞台设计”项目式学习主要围绕着“舞臺”这一跨学科的真实问题,学生在研究过程提出问题,选择最优化学习资源,继而采取活动,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通过学生与真实事物相关联中衍生出有实际价值的新知识(如:在合作学习能力和实验实践能力)。总的来说,项目式学习是实践研究——内化吸收——探究创新新识与技能的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习过程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建议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双边,师生共同经营、完善项目。
(2)人员合理分配
项目式学习是一个开放式的具有周期性的学习,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如何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学习参与度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也是衡量项目式学习实效的重要指标。早在1984年,亚历山大·奥斯汀提出参与具有定量和定性特征,即参与度从参与的数量和参与的质量方面计算。为解决班级不同学习水平和能力差异的难题,笔者尝试把班级学生分为八个小组,每个小组则由六名成员组成。(如:图2所示)。所有学生总动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满足参与度的定量要求。而学生参与活动的深浅层次则从质上决定学生的参与度。因此,根据各位学生特长,让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力性,在每一组的学员分配上配以具体的头衔(如:表1所示),实行项目“包干到户”制度。如项目主管,即组长,除了负责统筹、策划、实施,还对项目进展进行跟踪,这样充分发挥组长的骨干核心作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仅充分凸显各自的才能,提高各方面的技能,还更注重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沟通协助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草根式研究
由于疫情影响,老师们不能面对面进行理论讲授、实操和指导。因此,项目研究——立足“草根式”:题材草根、材料草根、编程软件草根、实体作品草根等几个特点。主题创建源于身边生活,舞台的搭建采用一些普通的材料,如椴木板、泥胶、冰棒棍、亚克力板、热熔胶枪、创客开源套件等。编译工具Scratch美国麻省理工开发的一款软件,操作易上手,并不需要编写复杂的程序算法,其中穿插数学、逻辑和算法丰富编程的趣味性,学生只需利用模块和控件组合即可实现创意、新奇的想法,就可以方便学生在家自主操纵,便于普及性教学。
二、教学方案与实施要点
1.视频会议,规划方案
一个开放性值得研究有意义的问题,配合与学生匹配的项目,往往能更好吸引学生眼球。在钉钉平台组建的学习小组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视频会议,共同筹划小组的实施方案。老师们根据小组设定的方案从专业性、可操作性等角度给予优化指导。常规的研讨则以一周两次的视频会议,与组员共同分析和商讨。STEAM团队的老师则根据每一小组的产生的问题,以留言或者视频、资源提供的方式给予相应指导,每逢周五,项目组老师则听取各组长对各项目进程的汇报,给予及时、适当的反馈。
2.推送网课,分发任务
“烟洲大舞台”项目式学习不仅是一种团队式学习,更是一种跨学科式的创新型学习方法,它以项目为统领,集科学、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等技能知识于一身。项目任务分为五部分,如下:
任务一:舞台设计图
绘制工程策划图,绘制舞台设计图(纸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