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力与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成为音乐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部分。在现代社会人文素质和审美意识与日剧增的今天,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类的精神文化需求。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根据新课程改革进行教学的设计将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音乐;教育;新课程;改革;教学;设计;体验
长久以来,音乐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艺术活动,它已经与人们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音乐对于人的身、心、情、智的成长,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中音乐教育中,如何教学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在新一轮的《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中全面地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重视音乐实践,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的综合,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完善评价机制等教学理念。如何把这些新的教学观点引入到实际的音乐课堂中,就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在音乐教育中,其本质就是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积极愉快的氛围中,根据教师的指导,学生通过自觉、主动地感受音乐,并自己动手创造音乐的活动。同时也是获得学习音乐的兴趣,进而提高音乐素质、开发智力,拓展个性发展。在高中的音乐教育中,除了有学习歌曲的课程外,又增加了很多的欣赏内容。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也成为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音乐是耳朵的艺术,也是心灵的艺术,这两个特征决定了欣赏教学应以听赏为主,教学中必须把一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用心聆听音乐,同时也要为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音乐是美丽的,在欣赏的同时也要知道如何审美。此时教师就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会鉴赏美、理解美、辨别美、发现美、创造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充分利用教学工具,如器乐、多媒体等。让学生通过听或看,去更好地感受音乐的情绪和形象。同时音乐的不确定性,决定了音乐绝不能是用确定性很强的文字语言可以表述的。因此,在欣赏教学中,需要的是用适当的引导或提示,而不是以长篇大论口头语言来替代音乐。在具体的教学课堂教学设计中,我在讲授并设计《现代京剧》一课时,根据本课的音乐场景,我用多媒体播放画面,在音画动感结合的美妙情景中,冲击学生的视觉、听觉,让学生沉浸于美妙的国粹之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激发学生音乐兴趣并积极参与实践的能力
学习离不开兴趣,音乐也是如此。在音乐的课堂中,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是提高学生对音乐感兴趣的重要方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门综合性的教育方法,他鼓励学生通过唱、奏、演、跳等方法,在综合性的音乐实践中完成自我学习、自我培养,并发掘音乐的兴趣和个体的创新精神。这种创作、表演和欣赏三位一体的综合教学给学生创造了全面、丰富的审美体验机会。学生通过创造性地去探索节奏、音响和旋律等音乐基本素材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不仅培养了敏锐的听觉,精确的节奏感,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在具体的教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如在教学《音乐与人生》一课时,想要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实践性,就要设计出一些有趣特别的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可加入一些游戏或表演,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中,在节奏的拍手游戏和角色扮演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三、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
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及个性发展方面,音乐课程显然具有其他课程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具体的教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在教学《非洲歌舞音乐》一课时,我主要鼓励学生根据音乐的风格和变化进行自主的舞蹈创造,并组建不同组学生进行分组表演。首先由教师做示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进行个性发展,然后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在边歌边舞的气氛中快乐的学习。
四、与其他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音乐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它与体育、文学、美术等学科都有紧密的联系。音乐离不开舞蹈,而舞蹈又离不开体育,它们都是以人体动作和技巧为表现形式的,却以不同的表现手法去体现不同的艺术特点。文学的“诗情画意”也可以音乐的形式所表达,如为古诗句配乐的歌曲,它充分展现出音乐和文学的密切关系。在小学音乐教材中,丰富多彩的彩色图画,形象生动的动画人物,把音乐和美术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在与其他学科综合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内容。
音乐是一门神奇的艺术,它带给人类的不仅是美的享受,更是生命的享受。在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来时,为音乐的教育带来了新的绿意,相信音乐教育的明天必定充满青春和活力!
【作者简介】
池继飞(1981.03~),男,赤峰市华夏职业学校,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关键词】音乐;教育;新课程;改革;教学;设计;体验
长久以来,音乐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艺术活动,它已经与人们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音乐对于人的身、心、情、智的成长,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中音乐教育中,如何教学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在新一轮的《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中全面地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重视音乐实践,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的综合,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完善评价机制等教学理念。如何把这些新的教学观点引入到实际的音乐课堂中,就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在音乐教育中,其本质就是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积极愉快的氛围中,根据教师的指导,学生通过自觉、主动地感受音乐,并自己动手创造音乐的活动。同时也是获得学习音乐的兴趣,进而提高音乐素质、开发智力,拓展个性发展。在高中的音乐教育中,除了有学习歌曲的课程外,又增加了很多的欣赏内容。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也成为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音乐是耳朵的艺术,也是心灵的艺术,这两个特征决定了欣赏教学应以听赏为主,教学中必须把一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用心聆听音乐,同时也要为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音乐是美丽的,在欣赏的同时也要知道如何审美。此时教师就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会鉴赏美、理解美、辨别美、发现美、创造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充分利用教学工具,如器乐、多媒体等。让学生通过听或看,去更好地感受音乐的情绪和形象。同时音乐的不确定性,决定了音乐绝不能是用确定性很强的文字语言可以表述的。因此,在欣赏教学中,需要的是用适当的引导或提示,而不是以长篇大论口头语言来替代音乐。在具体的教学课堂教学设计中,我在讲授并设计《现代京剧》一课时,根据本课的音乐场景,我用多媒体播放画面,在音画动感结合的美妙情景中,冲击学生的视觉、听觉,让学生沉浸于美妙的国粹之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激发学生音乐兴趣并积极参与实践的能力
学习离不开兴趣,音乐也是如此。在音乐的课堂中,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是提高学生对音乐感兴趣的重要方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门综合性的教育方法,他鼓励学生通过唱、奏、演、跳等方法,在综合性的音乐实践中完成自我学习、自我培养,并发掘音乐的兴趣和个体的创新精神。这种创作、表演和欣赏三位一体的综合教学给学生创造了全面、丰富的审美体验机会。学生通过创造性地去探索节奏、音响和旋律等音乐基本素材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不仅培养了敏锐的听觉,精确的节奏感,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在具体的教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如在教学《音乐与人生》一课时,想要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实践性,就要设计出一些有趣特别的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可加入一些游戏或表演,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中,在节奏的拍手游戏和角色扮演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三、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
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及个性发展方面,音乐课程显然具有其他课程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具体的教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在教学《非洲歌舞音乐》一课时,我主要鼓励学生根据音乐的风格和变化进行自主的舞蹈创造,并组建不同组学生进行分组表演。首先由教师做示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进行个性发展,然后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在边歌边舞的气氛中快乐的学习。
四、与其他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音乐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它与体育、文学、美术等学科都有紧密的联系。音乐离不开舞蹈,而舞蹈又离不开体育,它们都是以人体动作和技巧为表现形式的,却以不同的表现手法去体现不同的艺术特点。文学的“诗情画意”也可以音乐的形式所表达,如为古诗句配乐的歌曲,它充分展现出音乐和文学的密切关系。在小学音乐教材中,丰富多彩的彩色图画,形象生动的动画人物,把音乐和美术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在与其他学科综合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内容。
音乐是一门神奇的艺术,它带给人类的不仅是美的享受,更是生命的享受。在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来时,为音乐的教育带来了新的绿意,相信音乐教育的明天必定充满青春和活力!
【作者简介】
池继飞(1981.03~),男,赤峰市华夏职业学校,研究方向: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