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广播新闻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下决心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准定位,扬长避短,真正把广播的优势发挥出来。在受众为主导的时代,这就要求广播记者也要不断创新报道方式,在遵循新闻事件必须用事实说话的前提下,也要讲究稿件的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便于受众接受。
关键词:广播;真实性;主题;可听性
“新时期”即为改革开放至今的三十多年。新时期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人类社会生活出现了实质性的巨变。纷至沓来的大量信息,让人们应接不暇,人们的视野变得开阔、思维变得开放,心态和价值观也相应改变着。这就要求新闻记者要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写出具有时代特点的新闻报道,牢牢抓住更多的听众。
现在,报纸的版面越办越活,电视节目越来越好看,网络媒体势头越来越猛,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受众。新形势下,作为电台龙头的广播新闻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下决心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准定位,扬长避短,真正把广播的优势发挥出来,按听觉规律写作新闻稿件,使其重新焕发出它的风采与魅力。
一、 广播新闻写作要用事实说话
新闻写作要用事实说话,这是因为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的报道,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事实是新闻的实体,也是新闻的存在形式,因此新闻中要用事实。事实胜于雄辩,新闻报道坚持用事实说话,因为事实本身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广播新闻写作要切忌讲假话、空话和大话。假报道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极为严重,夸大的报道往往适得其反,使受众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从而使广播媒介在受众心中的位置大打折扣,就有可能失去一部分听众群。
1.新闻的真实性,要求记者在写作稿件时要特别注意新闻五要素和人名、地名的准确性。所采录的音响,必须是所报道的事物或人物,以及与报道内容确有关联的事物或人物本身发出的声音。
2.记者在新闻中对事实的阐述、解释、说明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能有任何违背客观事物本质的歪曲和掩盖。
二、广播新闻写作要在“可听性”上下功夫
广播的传播方式是线性传播,声音一播而过,转瞬即逝,同报纸相比,其内容不便保存;和电视相比,受众通过声音知晓的信息没有画面传递得一目了然。在写作中要注意广播新闻给予受众的是一种听觉上享受,它以生动的形象展示给受众。新闻写作必须遵循听觉规律的原则,短小精悍,迅速及时,准确生动,朴实自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因此,广播是“听”的艺术,广播新闻必须体现出它“听”的特点,才能让受众呼得入心入耳
1.广播文稿要短小精悍。短是一切新闻作品的共同要求。广播稿更要短,表现在篇幅短、段落短、句子短三个方面。简洁更是一切语言文字的最高追求,我们理应时刻铭记海明威等中外语言大师的谆谆告诫。新闻稿件都要求短与小,广播新闻更要强调它的“短”。由于广播听众经常处于半收听状态,稿件内容如果很长,听众往往会听了后边的信息就会忘了前面的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短小、精悍的稿件往往会给听众留下较深的印象。
2.写文稿改成“說”文稿。现在,广播新闻记者在写稿件的时候,应转变写作思路和方法,把写新闻改成“说”新闻的方式,使得新闻稿件生动活泼,易于接受。多发一些现场的报道,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能及时把第一手的信息传递给受众。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受众的新需求,一些新的报道方式也不断涌现。
3.迅速及时,准确生动。广播新闻传递的信息一定要迅速及时,简单扼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最有时效性的信息传递给受众。迅速及时地反映客观世界里发生的事实,是广播新闻的优势,广播新闻必须体现出即刻感,突出新闻最新的时间要素,给听众以运动感和参与感,使听众感到与新闻事件发生、发展、变化同步。这就要求记者在平常的新闻采访中要不断加强自己的文字功底和熟巧的新闻采访能力,写出的稿件既要新鲜准确,又要简洁生动。所以,新闻写作一定要语言尽量通俗话、生活化、口语化。广播新闻应该使用通俗易懂的字眼,避免使用深奥难懂的词汇。听众听到一个不懂的词汇,就放弃了听下去的兴趣。因此广播稿件要直来直去,开门见山。
三、应该怎样把握广播新闻的采写要素
1.明确主题。采写新闻不仅要注重新闻价值要素,还看是否符合政治标准、是否对党和人民有利,还要看是否能体现当前的新闻宣传思想,看看在播出后会产生怎样的社会效果,只有社会效果是积极的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新闻。要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积极宣传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
2.围绕主题选材,取材要精。一条新闻是否简洁明白、清晰易懂,能否达到记者报道的目的,都与材料的选择有关。广播新闻选择材料要适合听觉规律的听知要求,尽可能通过听觉形象的展现,进而调动听众自身经验储备的视觉、嗅觉、触觉的通感感受,达到通常所说的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境界。对于广播听众来说,具体扎实的事实能够给人以鲜明的感受,便于听众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报道内容从选择性注意进而达到选择性记忆。
新时代,对广播媒体又提出了新的课题,广播记者也面临着一场新的考验,这有待于我们“广播人”携手并肩,掌握广播的听觉规律,在熟悉而又陌生的广播之路上,探索前进,牢牢吸引住听众的耳朵,让广播焕发出更大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吴缦,曹璐 .广播新闻业务[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2]安汝磐,赵玉玲编著.新编汉语形容词词典[M].经济学出版社,2003.
[3]杨保军.新闻价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魏红红,女,山东省任城区广播电视中心工作人员;乔 静 ,女,山东省任城区广播电视中心工作人员。)
关键词:广播;真实性;主题;可听性
“新时期”即为改革开放至今的三十多年。新时期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人类社会生活出现了实质性的巨变。纷至沓来的大量信息,让人们应接不暇,人们的视野变得开阔、思维变得开放,心态和价值观也相应改变着。这就要求新闻记者要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写出具有时代特点的新闻报道,牢牢抓住更多的听众。
现在,报纸的版面越办越活,电视节目越来越好看,网络媒体势头越来越猛,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受众。新形势下,作为电台龙头的广播新闻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下决心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准定位,扬长避短,真正把广播的优势发挥出来,按听觉规律写作新闻稿件,使其重新焕发出它的风采与魅力。
一、 广播新闻写作要用事实说话
新闻写作要用事实说话,这是因为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的报道,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事实是新闻的实体,也是新闻的存在形式,因此新闻中要用事实。事实胜于雄辩,新闻报道坚持用事实说话,因为事实本身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广播新闻写作要切忌讲假话、空话和大话。假报道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极为严重,夸大的报道往往适得其反,使受众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从而使广播媒介在受众心中的位置大打折扣,就有可能失去一部分听众群。
1.新闻的真实性,要求记者在写作稿件时要特别注意新闻五要素和人名、地名的准确性。所采录的音响,必须是所报道的事物或人物,以及与报道内容确有关联的事物或人物本身发出的声音。
2.记者在新闻中对事实的阐述、解释、说明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能有任何违背客观事物本质的歪曲和掩盖。
二、广播新闻写作要在“可听性”上下功夫
广播的传播方式是线性传播,声音一播而过,转瞬即逝,同报纸相比,其内容不便保存;和电视相比,受众通过声音知晓的信息没有画面传递得一目了然。在写作中要注意广播新闻给予受众的是一种听觉上享受,它以生动的形象展示给受众。新闻写作必须遵循听觉规律的原则,短小精悍,迅速及时,准确生动,朴实自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因此,广播是“听”的艺术,广播新闻必须体现出它“听”的特点,才能让受众呼得入心入耳
1.广播文稿要短小精悍。短是一切新闻作品的共同要求。广播稿更要短,表现在篇幅短、段落短、句子短三个方面。简洁更是一切语言文字的最高追求,我们理应时刻铭记海明威等中外语言大师的谆谆告诫。新闻稿件都要求短与小,广播新闻更要强调它的“短”。由于广播听众经常处于半收听状态,稿件内容如果很长,听众往往会听了后边的信息就会忘了前面的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短小、精悍的稿件往往会给听众留下较深的印象。
2.写文稿改成“說”文稿。现在,广播新闻记者在写稿件的时候,应转变写作思路和方法,把写新闻改成“说”新闻的方式,使得新闻稿件生动活泼,易于接受。多发一些现场的报道,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能及时把第一手的信息传递给受众。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受众的新需求,一些新的报道方式也不断涌现。
3.迅速及时,准确生动。广播新闻传递的信息一定要迅速及时,简单扼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最有时效性的信息传递给受众。迅速及时地反映客观世界里发生的事实,是广播新闻的优势,广播新闻必须体现出即刻感,突出新闻最新的时间要素,给听众以运动感和参与感,使听众感到与新闻事件发生、发展、变化同步。这就要求记者在平常的新闻采访中要不断加强自己的文字功底和熟巧的新闻采访能力,写出的稿件既要新鲜准确,又要简洁生动。所以,新闻写作一定要语言尽量通俗话、生活化、口语化。广播新闻应该使用通俗易懂的字眼,避免使用深奥难懂的词汇。听众听到一个不懂的词汇,就放弃了听下去的兴趣。因此广播稿件要直来直去,开门见山。
三、应该怎样把握广播新闻的采写要素
1.明确主题。采写新闻不仅要注重新闻价值要素,还看是否符合政治标准、是否对党和人民有利,还要看是否能体现当前的新闻宣传思想,看看在播出后会产生怎样的社会效果,只有社会效果是积极的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新闻。要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积极宣传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
2.围绕主题选材,取材要精。一条新闻是否简洁明白、清晰易懂,能否达到记者报道的目的,都与材料的选择有关。广播新闻选择材料要适合听觉规律的听知要求,尽可能通过听觉形象的展现,进而调动听众自身经验储备的视觉、嗅觉、触觉的通感感受,达到通常所说的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境界。对于广播听众来说,具体扎实的事实能够给人以鲜明的感受,便于听众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报道内容从选择性注意进而达到选择性记忆。
新时代,对广播媒体又提出了新的课题,广播记者也面临着一场新的考验,这有待于我们“广播人”携手并肩,掌握广播的听觉规律,在熟悉而又陌生的广播之路上,探索前进,牢牢吸引住听众的耳朵,让广播焕发出更大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吴缦,曹璐 .广播新闻业务[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2]安汝磐,赵玉玲编著.新编汉语形容词词典[M].经济学出版社,2003.
[3]杨保军.新闻价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魏红红,女,山东省任城区广播电视中心工作人员;乔 静 ,女,山东省任城区广播电视中心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