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之一。《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在计算方面达到“熟练”、“正确”、“会”三个层次。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因此,必须重视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师的神圣职责。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老师应教育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做到认真听课,积极思索,独立完成作业,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温故而知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师应有爱心、热心、耐心、恒心、坚持不懈,一抓到底。结合教学实践,下面谈一谈我的做法。
一、从口算训练入手,利用竞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
口算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每个学生都应具备较强的口算能力。(1)在教学中,我每天利用课堂三分钟时间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以卡片、ppt课件、听算、小黑板视算等形式出示,然后任意抽一组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口答十道题,计时评比,每组统计,看哪组学生答对的人数最多,用的时间最少,就评为优胜组,给予表扬奖励。这样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口算训练,学生争强好胜,积极性很高,兴趣盎然,效果非常好。(2)口算是笔算及四则运算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有力措施。进行口算要熟背熟记“九九乘法”口诀,要求同学们高度集中注意力,看清、记牢数目,按四则运算法则,选择算法。“先乘除后加减。乘在前先乘,除在前先除,加在前先加,减在前先减。”要求学生熟记、熟背、“口诀”、“法则”,长期坚持下去,良好习惯自然养成
二、笔算是计算的关键,小学阶段大部分都要求学生通过列竖式的方法进行笔算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有的学生没有正确掌握计算方法,不会算;有的粗心大意、观察马虎、注意力不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漏写符号、四则运算、结合律、交换律都不会。因此,我采取如下措施:(1)对学生进行补缺补漏,进行复习训练。我认真上好课题课,对课题训练和测试,进行总结、分析、提高。例如:在计算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时,有约分通分的错误,有互化错误,也有百以内的口算错误。这时,我采取同桌互改,同组讨论,让大家谈谈议论,气氛活跃,加深印象,总结提高。(2)增强学生简算意识,提高计算的灵活性。简算是依据算式、数据的不同特点,利用运算定律、性质及数与数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计算的过程简化,简洁的计算方法。在小学数学里,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率,是学生进行简算的主要依据。因此,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这五条运算定律,及一些常用的简便算法,并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简算练习,让学生在计算实践中体验简算的意义、作用与必要性。强化学生自觉运用简算方法的意识,提高学生计算的灵活性和正确率。这样持之以恒,自然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老师应为人师表,书写字迹清楚端正、规范、格式合要求
上好新课题,加强计算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透彻理解算理法则,这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基础。如果不懂算理,光靠机械训练,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更谈不上灵活应用。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除了使他们能准确理解和掌握算理计算法则,并能够灵活应用法则,还要使他们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同时还要注意训练他们具有一定的记忆力。因此在教学中,上好新课题,处理好算理与算法的关系。引导学生循“理”入“法”,以“理”“法”并通过智力活动,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促进计算技能的形成。我具体做法如下:(1)提供思路,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如在教第六册混合运算74+100÷5×3时,可引导学生复习混合运算顺序,然后叫学生结合例题思考,并用符号勾画出运算顺序,让学生说出:这道题有几种运算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再让学生沿着老师指引的思路,按顺序、有条理的思考和回答问题。这道题有加法、除法和乘法,先算100除以5的商,再乘以3的积,最后求74与积的和。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2)直观教学,重视操作、演示,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如在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配合直观操作,突出计算规律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凑十”过程。边动手,边思考,用操作帮助思维,用思维指导操作,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管低中高年级都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叶圣陶先生认为:“教是为了不教。”教学,不但教师要研究教法,也要研究学法。在教师指导下,自动学、提前学(预习)、深入学(分析、思考)、仔细听、善于问,认真做(练习)、温故而知新。在我看来,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顺理成章成就了良好的计算习惯。根据近几年来我的教学实践,严格要求学生解题计算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第一看清题目要求,看清题目数据和运算符号,抄完算式再与原式对照是否有错。第二想一想运算顺序、运算定律、法则、公式,应该如何运用。第三在看清题目、想好方法,动手执笔计算时,冷静思考,耐心计算。第四对上述列式、计算结果详细检查一遍,防止失误,力求计算准确。每天这样做题,日积月累,良好的计算习惯,自然养成。
五、培养学生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才能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大量事例说明,缺乏明确的学习理想和认真刻苦学习态度,是学生计算中造成错误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教学中,要严格培养学生认真、刻苦、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在作业中或在测验考试后,如果学生计算失误,要做到分析原因,有错必改。一般来说,学生计算产生错误,都具有普遍性、相通性,老师应该收集起来,做好讲评,指导改正。但是极少学困生纠正起来比较困难。对于这些学生,老师应给予关爱,促膝谈心,个别辅导,质疑解难,使其增强上进信心。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学生会不断进步的。
一、从口算训练入手,利用竞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
口算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每个学生都应具备较强的口算能力。(1)在教学中,我每天利用课堂三分钟时间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以卡片、ppt课件、听算、小黑板视算等形式出示,然后任意抽一组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口答十道题,计时评比,每组统计,看哪组学生答对的人数最多,用的时间最少,就评为优胜组,给予表扬奖励。这样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口算训练,学生争强好胜,积极性很高,兴趣盎然,效果非常好。(2)口算是笔算及四则运算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有力措施。进行口算要熟背熟记“九九乘法”口诀,要求同学们高度集中注意力,看清、记牢数目,按四则运算法则,选择算法。“先乘除后加减。乘在前先乘,除在前先除,加在前先加,减在前先减。”要求学生熟记、熟背、“口诀”、“法则”,长期坚持下去,良好习惯自然养成
二、笔算是计算的关键,小学阶段大部分都要求学生通过列竖式的方法进行笔算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有的学生没有正确掌握计算方法,不会算;有的粗心大意、观察马虎、注意力不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漏写符号、四则运算、结合律、交换律都不会。因此,我采取如下措施:(1)对学生进行补缺补漏,进行复习训练。我认真上好课题课,对课题训练和测试,进行总结、分析、提高。例如:在计算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时,有约分通分的错误,有互化错误,也有百以内的口算错误。这时,我采取同桌互改,同组讨论,让大家谈谈议论,气氛活跃,加深印象,总结提高。(2)增强学生简算意识,提高计算的灵活性。简算是依据算式、数据的不同特点,利用运算定律、性质及数与数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计算的过程简化,简洁的计算方法。在小学数学里,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率,是学生进行简算的主要依据。因此,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这五条运算定律,及一些常用的简便算法,并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简算练习,让学生在计算实践中体验简算的意义、作用与必要性。强化学生自觉运用简算方法的意识,提高学生计算的灵活性和正确率。这样持之以恒,自然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老师应为人师表,书写字迹清楚端正、规范、格式合要求
上好新课题,加强计算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透彻理解算理法则,这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基础。如果不懂算理,光靠机械训练,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更谈不上灵活应用。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除了使他们能准确理解和掌握算理计算法则,并能够灵活应用法则,还要使他们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同时还要注意训练他们具有一定的记忆力。因此在教学中,上好新课题,处理好算理与算法的关系。引导学生循“理”入“法”,以“理”“法”并通过智力活动,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促进计算技能的形成。我具体做法如下:(1)提供思路,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如在教第六册混合运算74+100÷5×3时,可引导学生复习混合运算顺序,然后叫学生结合例题思考,并用符号勾画出运算顺序,让学生说出:这道题有几种运算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再让学生沿着老师指引的思路,按顺序、有条理的思考和回答问题。这道题有加法、除法和乘法,先算100除以5的商,再乘以3的积,最后求74与积的和。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2)直观教学,重视操作、演示,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如在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配合直观操作,突出计算规律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凑十”过程。边动手,边思考,用操作帮助思维,用思维指导操作,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管低中高年级都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叶圣陶先生认为:“教是为了不教。”教学,不但教师要研究教法,也要研究学法。在教师指导下,自动学、提前学(预习)、深入学(分析、思考)、仔细听、善于问,认真做(练习)、温故而知新。在我看来,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顺理成章成就了良好的计算习惯。根据近几年来我的教学实践,严格要求学生解题计算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第一看清题目要求,看清题目数据和运算符号,抄完算式再与原式对照是否有错。第二想一想运算顺序、运算定律、法则、公式,应该如何运用。第三在看清题目、想好方法,动手执笔计算时,冷静思考,耐心计算。第四对上述列式、计算结果详细检查一遍,防止失误,力求计算准确。每天这样做题,日积月累,良好的计算习惯,自然养成。
五、培养学生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才能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大量事例说明,缺乏明确的学习理想和认真刻苦学习态度,是学生计算中造成错误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教学中,要严格培养学生认真、刻苦、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在作业中或在测验考试后,如果学生计算失误,要做到分析原因,有错必改。一般来说,学生计算产生错误,都具有普遍性、相通性,老师应该收集起来,做好讲评,指导改正。但是极少学困生纠正起来比较困难。对于这些学生,老师应给予关爱,促膝谈心,个别辅导,质疑解难,使其增强上进信心。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学生会不断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