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阅读的教学转化是教师成长和教学科研的重要内容。历史教师要不断阅读经典学术著作,作为自己的知识养料;同时将论著的理论和成果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教学相长。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包括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理解历史进程中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原因与结果,建构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2]那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有效地贯彻唯物史观这种相对宏观、偏理论的核心素养呢?陈旭麓先生的名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跳出了简单的阶级斗争、革命史观的旧框架,以新陈代谢的动态、延续、发展的辩证唯物史观来研究近代百年中国的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社会意识的变化。作者指出:“中国近代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又通过独特的社会机制由外来变为内在,推动民族冲突和阶级对抗,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地推陈出新。”[3]“八十年来,中国人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4]
在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以下简称“教材”)专题二《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的教学中,可以运用论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用新陈代谢的辩证唯物史观来解释经济结构、阶级结构、城乡社会的变化,使历史论著阅读更好地转化成教学方式,完善教研转化和教学效果。笔者重点关注教学中容易忽略的“学习思考”、“知识链接”、“资料卡片”等小字部分、边边角角材料,设置问题,以小切口、小视角入题,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探究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中的新陈代谢这一宏大叙事。
一、小切口:从一则“学习思考”中的“買办”谈新陈代谢
教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第32页左上角有一则不起眼的“学习思考”:“买办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这个小框学生容易忽略,教材对“买办”也没有详细阐释。以此为切入点,统计“买办”在本课出现4次,即:第31页“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第32页“学习思考”。“买办”,即依附于洋商的中外贸易中介人。
继续以新陈代谢的视角对“买办”的产生、命运、影响进一步展开。从产生来说,买办阶级的产生与外国资本主义密切相关。鸦片战争后,外商在华私自设立工业、金融业、商业、航运业等企业,在此冲击下,产生了一批受雇于洋行、甚至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中国人,即买办阶级。“买办阶级”不属于士、农、工、商阶层,是废墟上的花朵,具有鲜明的买办性、阶级性、依附性。但是从命运和影响来说,买办阶级又具有民族性。一部分买办阶级利用在洋行里获得的资金、经验、技术,投资兴办了近代工矿企业,将民族意识引入工商业中,转化成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的一部分,如郑观应。这样,买办阶级与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由之前的依附关系变成了竞争关系。买办阶级身上具有买办性和民族性的对立统一,一方面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形态。
二、举一反三:从民族工业产生的途径看官僚、地主所体现的新陈代谢
教材第32页左上角“学习思考”:“在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阶段,为什么创办民族工业的多是官僚和地主?”教材第35页右侧“学习思考”:“为什么一些资本家和地主在向近代工业投资的同时,并不放弃土地和其他封建剥削?”这两则问题在考察官僚、地主的两面性。官僚、地主无疑代表了旧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是扎根于封建社会土壤下的产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性、剥削性,是社会进步的强大阻碍。但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他们本能地做出了回应,在废墟之上绽放出了花朵。教材第31页:“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这部分官僚、地主成为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的重要来源,他们在客观上创造了新的生产方式。但他们之后并没有完全摆脱自身封建性残余,没有放弃土地等封建剥削。新陈代谢,以这样一种迂回曲折的方式,推动近代中国缓慢而痛苦的发展。
三、推而广之:洋务运动、救亡图存与新旧之争
地主阶级还有一种努力,即洋务运动。教材第31页右下角“知识链接”介绍了洋务派利用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这无疑是旧式的地主阶级和封建官僚面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而采取的回应,是新式的举动。但新陈代谢的规律在于,近代史的向前发展是迂回曲折的,新与旧相互斗争,新的生产方式必然受到旧的生产方式在方方面面的影响,呈现波浪式前进。洋务企业在经济上采取大机器生产,但是指导思想上的“中体西用”则表明旧的封建纲常伦理道德依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采取新式“西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旧的“中体”。而洋务企业经营管理方式上的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依然体现新与旧的对立统一,官僚、地主的自救运动的必然历史命运,也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的。
我们在分析洋务运动局限性的时候,往往认为地主阶级洋务派单纯学习西方器物层面而没有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所以注定失败。但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意味着,新、旧两种方式是并存且相互影响的,新的事物往前迈出一小步的同时必然伴随着旧事物的强烈阻力。晚清旧的封建社会、封建制度、守旧势力对资本主义经济有着强烈的阻碍作用,但纵使洋务运动失败,也依然会留下新事物的痕迹和影响。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这个结论是说洋务运动“富国强兵”的目的没有实现,不是说洋务企业随着战败而破产。官办军工企业因编练新军的需要仍有发展。军工企业改革经营管理方式,转产民用产品,逐渐走向市场……民用工业的发展则没有间断。[5]
在新旧之争中,以非常痛苦的方式,中国进行着缓慢的现代化转型。甲午战败,北洋海军悲歌,在《马关条约》的巨大冲击下,晚清开始了步履蹒跚的戊戌变法。加之清末新政、预备立宪,向西方学习君主立宪政治制度的过程中依然伴随着重重曲折,始终没有摆脱新陈代谢定律的影响。 四、旁证: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的理论还可以应用到农村社会的变化上面。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下,旧式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日渐解体,家庭种植业和家庭手工业相分离。这一过程是痛苦的,旧的生产方式在无可奈何地走向瓦解,如教材第31页右上角“资料卡片”:“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治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此痛苦之上,废墟之上,盛开了花朵。棉花、花生、茶、小麦、谷物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商品化程度提高,一部分农产品的生产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经济结构的变动又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引起了农民阶级的分化和工人阶级的产生。
五、曲终人散:从民族资本主义的命运看新陈代谢
教材第41页右下角“学习思考”:“民族资本主义作为崭新的进步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但为什么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这个问题在探究民族资本主义无法实现救亡图存的使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下,这是一种必然。但从新陈代谢的角度分析,蕴含着强烈的家国情怀。正如《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所指出的,新陈代谢的过程是痛苦的。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生的有生命力的事物,但这是废墟之上的花朵,其养分来自于废墟的积累。而且废墟的土壤已经腐烂变质,先天性有一些不好的养分,比如构成民族资产阶级的买办、官僚、地主,这些阶层对外国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势力存在着既依附又斗争的矛盾性关系。民族资本主义这种新事物的成长必然伴随旧事物的不断影响、阻挠甚至破坏。如果新完全战胜了旧,革命便胜利;如果旧压倒了新,那么革命便会夭折。
新与旧的动态关系,新陈代谢的程度,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能走多远。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以饱含家国情怀的笔触,用对历史的温情和敬意,充满惋惜和深情的指出了这种新陈代谢的痛苦。百年中国,新陈代谢最终并没有成功。一方面是新生产方式在封建势力的重压下苦苦奋斗,另一方面是社会在苦难中颤抖不止。扭曲的历史过程使中国人不仅承受了旧生产方式衰落时的痛苦,而且承受了新生产方式发展不足的痛苦。[6]废墟之上的花朵绽放的很绚烂,却是昙花一现,短暂的春天,花开之后并没有留下多少胜利的果实。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晚清历史有一条鲜明的主线,即:西方侵略—中国反抗—反抗失败—受到冲击—反思—学习西方,这是一条新陈代谢的发展轨迹。在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和刺激下,作为回应和抗争,中国在经济上向西方学习,民族工业产生并缓慢发展。随着西方侵略和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民族工业的发展亦举步维艰,新陈代谢亦愈发痛苦。
综上所述,吸收《近代中國社会的新陈代谢》的理论、方法、研究成果,将其应用到教学中,可以创新《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的教学方式,重构教材框架。以新陈代谢的辩证唯物史观为视角和方法论,以解释“买办阶级”入手,以小见大,对买办阶级、官僚和地主、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等经济结构、阶级结构、社会变化进行分析。对教材出现的历史名词进行解释和深入剖析发现,在近代百年中国,由于新陈代谢的规律和历史惯性,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命运先天已注定。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是一部常读常新的经典论著,书中有太多的经典的论述,而且字里行间感受到陈旭麓先生对历史、中华民族的温情和敬意。历史阅读的教学转化,是一项重要的宏大工程,需要阅读历史学论著,在消化吸收之后,要与高中历史教材相结合。要尝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方式在恰当的时刻将论著的知识和成果展现出来,并且水到渠成,学术论著与教材的结合很自然,不能有刻意生搬硬套的痕迹。
【注释】
[1][2] 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6、17页。
[3][4][6]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北京:三联书店,2017年,“序”第3页、第369—370、129页。
[5]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91页。
在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以下简称“教材”)专题二《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的教学中,可以运用论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用新陈代谢的辩证唯物史观来解释经济结构、阶级结构、城乡社会的变化,使历史论著阅读更好地转化成教学方式,完善教研转化和教学效果。笔者重点关注教学中容易忽略的“学习思考”、“知识链接”、“资料卡片”等小字部分、边边角角材料,设置问题,以小切口、小视角入题,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探究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中的新陈代谢这一宏大叙事。
一、小切口:从一则“学习思考”中的“買办”谈新陈代谢
教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第32页左上角有一则不起眼的“学习思考”:“买办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这个小框学生容易忽略,教材对“买办”也没有详细阐释。以此为切入点,统计“买办”在本课出现4次,即:第31页“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第32页“学习思考”。“买办”,即依附于洋商的中外贸易中介人。
继续以新陈代谢的视角对“买办”的产生、命运、影响进一步展开。从产生来说,买办阶级的产生与外国资本主义密切相关。鸦片战争后,外商在华私自设立工业、金融业、商业、航运业等企业,在此冲击下,产生了一批受雇于洋行、甚至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中国人,即买办阶级。“买办阶级”不属于士、农、工、商阶层,是废墟上的花朵,具有鲜明的买办性、阶级性、依附性。但是从命运和影响来说,买办阶级又具有民族性。一部分买办阶级利用在洋行里获得的资金、经验、技术,投资兴办了近代工矿企业,将民族意识引入工商业中,转化成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的一部分,如郑观应。这样,买办阶级与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由之前的依附关系变成了竞争关系。买办阶级身上具有买办性和民族性的对立统一,一方面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形态。
二、举一反三:从民族工业产生的途径看官僚、地主所体现的新陈代谢
教材第32页左上角“学习思考”:“在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阶段,为什么创办民族工业的多是官僚和地主?”教材第35页右侧“学习思考”:“为什么一些资本家和地主在向近代工业投资的同时,并不放弃土地和其他封建剥削?”这两则问题在考察官僚、地主的两面性。官僚、地主无疑代表了旧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是扎根于封建社会土壤下的产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性、剥削性,是社会进步的强大阻碍。但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他们本能地做出了回应,在废墟之上绽放出了花朵。教材第31页:“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这部分官僚、地主成为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的重要来源,他们在客观上创造了新的生产方式。但他们之后并没有完全摆脱自身封建性残余,没有放弃土地等封建剥削。新陈代谢,以这样一种迂回曲折的方式,推动近代中国缓慢而痛苦的发展。
三、推而广之:洋务运动、救亡图存与新旧之争
地主阶级还有一种努力,即洋务运动。教材第31页右下角“知识链接”介绍了洋务派利用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这无疑是旧式的地主阶级和封建官僚面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而采取的回应,是新式的举动。但新陈代谢的规律在于,近代史的向前发展是迂回曲折的,新与旧相互斗争,新的生产方式必然受到旧的生产方式在方方面面的影响,呈现波浪式前进。洋务企业在经济上采取大机器生产,但是指导思想上的“中体西用”则表明旧的封建纲常伦理道德依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采取新式“西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旧的“中体”。而洋务企业经营管理方式上的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依然体现新与旧的对立统一,官僚、地主的自救运动的必然历史命运,也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的。
我们在分析洋务运动局限性的时候,往往认为地主阶级洋务派单纯学习西方器物层面而没有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所以注定失败。但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意味着,新、旧两种方式是并存且相互影响的,新的事物往前迈出一小步的同时必然伴随着旧事物的强烈阻力。晚清旧的封建社会、封建制度、守旧势力对资本主义经济有着强烈的阻碍作用,但纵使洋务运动失败,也依然会留下新事物的痕迹和影响。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这个结论是说洋务运动“富国强兵”的目的没有实现,不是说洋务企业随着战败而破产。官办军工企业因编练新军的需要仍有发展。军工企业改革经营管理方式,转产民用产品,逐渐走向市场……民用工业的发展则没有间断。[5]
在新旧之争中,以非常痛苦的方式,中国进行着缓慢的现代化转型。甲午战败,北洋海军悲歌,在《马关条约》的巨大冲击下,晚清开始了步履蹒跚的戊戌变法。加之清末新政、预备立宪,向西方学习君主立宪政治制度的过程中依然伴随着重重曲折,始终没有摆脱新陈代谢定律的影响。 四、旁证: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的理论还可以应用到农村社会的变化上面。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下,旧式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日渐解体,家庭种植业和家庭手工业相分离。这一过程是痛苦的,旧的生产方式在无可奈何地走向瓦解,如教材第31页右上角“资料卡片”:“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治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此痛苦之上,废墟之上,盛开了花朵。棉花、花生、茶、小麦、谷物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商品化程度提高,一部分农产品的生产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经济结构的变动又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引起了农民阶级的分化和工人阶级的产生。
五、曲终人散:从民族资本主义的命运看新陈代谢
教材第41页右下角“学习思考”:“民族资本主义作为崭新的进步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但为什么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这个问题在探究民族资本主义无法实现救亡图存的使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下,这是一种必然。但从新陈代谢的角度分析,蕴含着强烈的家国情怀。正如《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所指出的,新陈代谢的过程是痛苦的。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生的有生命力的事物,但这是废墟之上的花朵,其养分来自于废墟的积累。而且废墟的土壤已经腐烂变质,先天性有一些不好的养分,比如构成民族资产阶级的买办、官僚、地主,这些阶层对外国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势力存在着既依附又斗争的矛盾性关系。民族资本主义这种新事物的成长必然伴随旧事物的不断影响、阻挠甚至破坏。如果新完全战胜了旧,革命便胜利;如果旧压倒了新,那么革命便会夭折。
新与旧的动态关系,新陈代谢的程度,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能走多远。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以饱含家国情怀的笔触,用对历史的温情和敬意,充满惋惜和深情的指出了这种新陈代谢的痛苦。百年中国,新陈代谢最终并没有成功。一方面是新生产方式在封建势力的重压下苦苦奋斗,另一方面是社会在苦难中颤抖不止。扭曲的历史过程使中国人不仅承受了旧生产方式衰落时的痛苦,而且承受了新生产方式发展不足的痛苦。[6]废墟之上的花朵绽放的很绚烂,却是昙花一现,短暂的春天,花开之后并没有留下多少胜利的果实。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晚清历史有一条鲜明的主线,即:西方侵略—中国反抗—反抗失败—受到冲击—反思—学习西方,这是一条新陈代谢的发展轨迹。在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和刺激下,作为回应和抗争,中国在经济上向西方学习,民族工业产生并缓慢发展。随着西方侵略和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民族工业的发展亦举步维艰,新陈代谢亦愈发痛苦。
综上所述,吸收《近代中國社会的新陈代谢》的理论、方法、研究成果,将其应用到教学中,可以创新《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的教学方式,重构教材框架。以新陈代谢的辩证唯物史观为视角和方法论,以解释“买办阶级”入手,以小见大,对买办阶级、官僚和地主、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等经济结构、阶级结构、社会变化进行分析。对教材出现的历史名词进行解释和深入剖析发现,在近代百年中国,由于新陈代谢的规律和历史惯性,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命运先天已注定。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是一部常读常新的经典论著,书中有太多的经典的论述,而且字里行间感受到陈旭麓先生对历史、中华民族的温情和敬意。历史阅读的教学转化,是一项重要的宏大工程,需要阅读历史学论著,在消化吸收之后,要与高中历史教材相结合。要尝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方式在恰当的时刻将论著的知识和成果展现出来,并且水到渠成,学术论著与教材的结合很自然,不能有刻意生搬硬套的痕迹。
【注释】
[1][2] 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6、17页。
[3][4][6]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北京:三联书店,2017年,“序”第3页、第369—370、129页。
[5]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