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安娜;生本能;死本能;升华
一、前言
在浮躁、喧嚣的时代里,我们不可否认仍然有些人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对于每天忙碌的人们而言,“死”,似乎太遥远了……然而,生与死是生命的两个端点,换言之,生命的有限性是生命的特征。弗洛伊德认为,生本能是一种追求自我保存和延续种族的本能倾向,死本能正好与此相对,它追求返回无机物这种没有紧张的松弛状态,也就是有机物的死亡状态。可见生本能与死本能是两种并存对立的本能,而我们人类大多关注“生”,却往往忽视或不敢正视“死”,殊不知“生”是一种本能,“死”亦是一种本能。
我认为,人的生本能应战胜死本能,才能更好地走向完满的人生。因为人有理性,这是人类异于动物的最大表现!当然我们不能忽视人类感性的一面。弗洛伊德表明理性虽是人最有价值、最独特的力量,但它受制于强烈情感的干扰,只有理解人的情感才可以使理性恰当而自由地行使其功能。因此当人处于情感矛盾、难以抉择等困境时,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理性能量,转变观念,移置对象,如追求科学艺术、文学创作或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等,使个人情感得以升华,将所有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托尔斯泰也以其非凡的人生历程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外物,不在现实世界个人的富贵享乐,而在于有信仰的生活,即超越了自身本能,升华内在精神,使个人生存本能(信仰、目标、理想等)最大化,死亡本能(攻击、破坏、伤害等)最小化。
二、本能论的发展与内涵
本能,作为词语解释为“某一动物种各成员都具有的典型的、刻板的,受到一组特殊刺激便会按一种固定模式行动的行为模式,是一种不需要后天学习就能够具有的表现物种特性的行为”。 [1]即物体本身具备的变化力就是物的本能。
(一)本能论的变化与发展
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是“生死本能”,提出这两个概念的,是心理学泰斗级人物——弗洛伊德,其精神分析理论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受到当时科学背景和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
本能最早被理解为“先天的能力”,康德给本能下的定义是“本能的行为”,是“一种并不存在明确意识到的动机和目的的行为方式”,而且“推动它们的仅仅是模模糊糊的内在需要”。可见他认为本能被感觉为一种内在需要。之后的荣格并不认为康德所言的无意识过程就是本能的全部含义,他把本能定义为:“本能是典型的行为模式,任何时候,当我们面对着普遍一致、反复发生的行为模式时,我们就是在与本能打交道,无论它是否与自觉的动机联系在一起。”[2]此外,本能论另一倡导者是与弗洛伊德同时代的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本能是其目的心理学研究的核心,他认为“本能是一种遗传的或先天的心物倾向,决定那有此倾向者感知和注意某一种类的客体,在感知时体验着某种特殊情绪的激动,和对它做出某种特殊样式的动作或至少体验着这种动作的冲动。”[3]与麦独孤不同,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诞生了弗洛伊德学说,这个时期达尔文进化论已在不停的斗争中逐渐深入人心,弗洛伊德显然是受到了达尔文思想的影响,他对本能的解释更为具体化和生物化,他把本能纳入心理学中。他认为,“本能指一种源自肉体而表现精神上的内在刺激”,是以愿望表现出来的身體兴奋的心理代表者。他论证了人的行为主要是由本能的潜意识机制所激发的。“本能的表现与阻碍,精神投入与精神反投入,成为了精神分析动机系统的要核。”[4]可见,从康德、达尔文直至弗洛伊德、荣格等人对本能论的阐释来看,本能论的思想研究发展,我认为,万变不离其宗,本能论若脱离了个体内在精神需要、原始欲望、冲动,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行为模式,它绝不能成为有权威的定论。具体可从弗洛伊德生死本能论出发,进一步阐明本能论的这些特点。
(二)生死本能的内涵与联系
和求生相对的,必然也有求死的心理,后者只是经过隐藏和变化,表现为做出不利于自己的事情,但它们最终目的都在于满足其需要。“生死本能我们都与生俱来,这也是人心底最根本的最重要的两种本能力量。”[5]弗洛伊德提出生本能和死本能是一切行为的最终原因。他在1920年的《超越唯乐原则》一书中提出:“生本能”包括人的自卫本能和性本能,以自卫,繁衍,出于自我保护和壮大的原则,来建立和维持集体的完整,使有生命的事物继续生存、完善;“死本能”则与之相反,指的是每个人都有一种趋向毁灭、憎恨、侵略和破坏的冲动。对外表现为抱怨、挑衅、争吵、攻击、战争;向内表现为自遣、自罪、自惩、自残乃至自杀等形式来解决内心的矛盾、刺激和冲动。[6]可见生死两相依,两者看似彼此对立,却相互联系转化、并互相制约统一于共同的“栖息地”——个体世界,可一旦这“世界”发生情感危机,他们便也不安起来,“大难临头各自飞”,到底谁能逃生?那就得看他们的主人更倾向谁了。因此,人很多时候都是徘徊于生死边缘,生死本能的力量巨大,总有一股遏止不住的冲动,甚至随时瞬间释放。若死本能能量比生本能大,恐怕就会由生入死,这些都只是介乎一念间。严重者将导致自杀身亡,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就是很好地例子!
三、安娜的生死本能
合法的妻子,真正的女人,纯洁的母爱,这是世上任何一位女性无比渴望和向往的理想人生、最终归宿!哪怕你是至高无上的女强人,也终究甩不掉女性群体衡量幸福的砝码。安娜是托翁笔下极力描绘的一位雍容华贵、美丽多情、追求自我的女性,作为普通个体,安娜的生死本能又有怎样的表现?
(一)安娜的生本能
人人都有先天的求生本能和求生意志。安娜的生本能具体表现为个体爱欲、母性保护和生存本能。
1、爱欲冲动:追求情爱欲望
在他人眼里,安娜总以其聪慧、典雅、质朴、活跃,同时又沉静、从容、美丽、高贵的形象出现。然而年轻貌美的她竟嫁给比她大二十多岁的官僚政客卡列宁,一个冷酷无情、醉心功名的人,从此便注定了她无尽的悲剧。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正如安娜说的:“他们不知道8年来他是怎样摧残了我的生命,摧残了我体内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他甚至一次都没有想过我是需要爱情的活的女人。” [7]。诚然,她追求的不过是所有女性都向往的真挚的爱情、稳定的婚姻以及做个好母亲,这些都是女性个体生存本能的最好体现。弗洛伊德认为,“生存本能代表潜伏于人的生命之中的创建性、进取性的活力,它是一种生存的、爱欲的和发展的内驱动力。”“其中代表爱、联合和建设的力量的爱欲成为生存本能的核心。”[8]每人都有七情六欲,对正值女性魅力绽放最为灿烂时刻的安娜而言,她的爱欲却一直为社会道德伦理所压制,可她心底的情欲旺火犹如蓄势待发的火海,一旦被触及便如洪流般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而“本能的对象”便是这“火海洪流”能否“决堤”的关键!它指的是“本能之指向或者是本能为追求满足而必然要凭借的事物。它不一定是新的事物,也许是主体本身的某一组成部分,是人类得以满足自我欲望的潜在因素。” [9]可见“本能对象”是安娜解决性欲本能饥渴必不可少的源泉!而且弗洛伊德学说的“自我”、“超我”、“本我”也与此密切相关。其中“自我”“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代表理性和机智,它的任务是了解现实,让我们对自身所处的环境做出合理的反应。”[10]“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的。”
2、母性本能:念想爱护孩子(略)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64.
[2]申荷永.荣格与分析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8.
[3][4][10](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一、前言
在浮躁、喧嚣的时代里,我们不可否认仍然有些人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对于每天忙碌的人们而言,“死”,似乎太遥远了……然而,生与死是生命的两个端点,换言之,生命的有限性是生命的特征。弗洛伊德认为,生本能是一种追求自我保存和延续种族的本能倾向,死本能正好与此相对,它追求返回无机物这种没有紧张的松弛状态,也就是有机物的死亡状态。可见生本能与死本能是两种并存对立的本能,而我们人类大多关注“生”,却往往忽视或不敢正视“死”,殊不知“生”是一种本能,“死”亦是一种本能。
我认为,人的生本能应战胜死本能,才能更好地走向完满的人生。因为人有理性,这是人类异于动物的最大表现!当然我们不能忽视人类感性的一面。弗洛伊德表明理性虽是人最有价值、最独特的力量,但它受制于强烈情感的干扰,只有理解人的情感才可以使理性恰当而自由地行使其功能。因此当人处于情感矛盾、难以抉择等困境时,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理性能量,转变观念,移置对象,如追求科学艺术、文学创作或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等,使个人情感得以升华,将所有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托尔斯泰也以其非凡的人生历程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外物,不在现实世界个人的富贵享乐,而在于有信仰的生活,即超越了自身本能,升华内在精神,使个人生存本能(信仰、目标、理想等)最大化,死亡本能(攻击、破坏、伤害等)最小化。
二、本能论的发展与内涵
本能,作为词语解释为“某一动物种各成员都具有的典型的、刻板的,受到一组特殊刺激便会按一种固定模式行动的行为模式,是一种不需要后天学习就能够具有的表现物种特性的行为”。 [1]即物体本身具备的变化力就是物的本能。
(一)本能论的变化与发展
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是“生死本能”,提出这两个概念的,是心理学泰斗级人物——弗洛伊德,其精神分析理论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受到当时科学背景和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
本能最早被理解为“先天的能力”,康德给本能下的定义是“本能的行为”,是“一种并不存在明确意识到的动机和目的的行为方式”,而且“推动它们的仅仅是模模糊糊的内在需要”。可见他认为本能被感觉为一种内在需要。之后的荣格并不认为康德所言的无意识过程就是本能的全部含义,他把本能定义为:“本能是典型的行为模式,任何时候,当我们面对着普遍一致、反复发生的行为模式时,我们就是在与本能打交道,无论它是否与自觉的动机联系在一起。”[2]此外,本能论另一倡导者是与弗洛伊德同时代的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本能是其目的心理学研究的核心,他认为“本能是一种遗传的或先天的心物倾向,决定那有此倾向者感知和注意某一种类的客体,在感知时体验着某种特殊情绪的激动,和对它做出某种特殊样式的动作或至少体验着这种动作的冲动。”[3]与麦独孤不同,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诞生了弗洛伊德学说,这个时期达尔文进化论已在不停的斗争中逐渐深入人心,弗洛伊德显然是受到了达尔文思想的影响,他对本能的解释更为具体化和生物化,他把本能纳入心理学中。他认为,“本能指一种源自肉体而表现精神上的内在刺激”,是以愿望表现出来的身體兴奋的心理代表者。他论证了人的行为主要是由本能的潜意识机制所激发的。“本能的表现与阻碍,精神投入与精神反投入,成为了精神分析动机系统的要核。”[4]可见,从康德、达尔文直至弗洛伊德、荣格等人对本能论的阐释来看,本能论的思想研究发展,我认为,万变不离其宗,本能论若脱离了个体内在精神需要、原始欲望、冲动,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行为模式,它绝不能成为有权威的定论。具体可从弗洛伊德生死本能论出发,进一步阐明本能论的这些特点。
(二)生死本能的内涵与联系
和求生相对的,必然也有求死的心理,后者只是经过隐藏和变化,表现为做出不利于自己的事情,但它们最终目的都在于满足其需要。“生死本能我们都与生俱来,这也是人心底最根本的最重要的两种本能力量。”[5]弗洛伊德提出生本能和死本能是一切行为的最终原因。他在1920年的《超越唯乐原则》一书中提出:“生本能”包括人的自卫本能和性本能,以自卫,繁衍,出于自我保护和壮大的原则,来建立和维持集体的完整,使有生命的事物继续生存、完善;“死本能”则与之相反,指的是每个人都有一种趋向毁灭、憎恨、侵略和破坏的冲动。对外表现为抱怨、挑衅、争吵、攻击、战争;向内表现为自遣、自罪、自惩、自残乃至自杀等形式来解决内心的矛盾、刺激和冲动。[6]可见生死两相依,两者看似彼此对立,却相互联系转化、并互相制约统一于共同的“栖息地”——个体世界,可一旦这“世界”发生情感危机,他们便也不安起来,“大难临头各自飞”,到底谁能逃生?那就得看他们的主人更倾向谁了。因此,人很多时候都是徘徊于生死边缘,生死本能的力量巨大,总有一股遏止不住的冲动,甚至随时瞬间释放。若死本能能量比生本能大,恐怕就会由生入死,这些都只是介乎一念间。严重者将导致自杀身亡,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就是很好地例子!
三、安娜的生死本能
合法的妻子,真正的女人,纯洁的母爱,这是世上任何一位女性无比渴望和向往的理想人生、最终归宿!哪怕你是至高无上的女强人,也终究甩不掉女性群体衡量幸福的砝码。安娜是托翁笔下极力描绘的一位雍容华贵、美丽多情、追求自我的女性,作为普通个体,安娜的生死本能又有怎样的表现?
(一)安娜的生本能
人人都有先天的求生本能和求生意志。安娜的生本能具体表现为个体爱欲、母性保护和生存本能。
1、爱欲冲动:追求情爱欲望
在他人眼里,安娜总以其聪慧、典雅、质朴、活跃,同时又沉静、从容、美丽、高贵的形象出现。然而年轻貌美的她竟嫁给比她大二十多岁的官僚政客卡列宁,一个冷酷无情、醉心功名的人,从此便注定了她无尽的悲剧。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正如安娜说的:“他们不知道8年来他是怎样摧残了我的生命,摧残了我体内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他甚至一次都没有想过我是需要爱情的活的女人。” [7]。诚然,她追求的不过是所有女性都向往的真挚的爱情、稳定的婚姻以及做个好母亲,这些都是女性个体生存本能的最好体现。弗洛伊德认为,“生存本能代表潜伏于人的生命之中的创建性、进取性的活力,它是一种生存的、爱欲的和发展的内驱动力。”“其中代表爱、联合和建设的力量的爱欲成为生存本能的核心。”[8]每人都有七情六欲,对正值女性魅力绽放最为灿烂时刻的安娜而言,她的爱欲却一直为社会道德伦理所压制,可她心底的情欲旺火犹如蓄势待发的火海,一旦被触及便如洪流般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而“本能的对象”便是这“火海洪流”能否“决堤”的关键!它指的是“本能之指向或者是本能为追求满足而必然要凭借的事物。它不一定是新的事物,也许是主体本身的某一组成部分,是人类得以满足自我欲望的潜在因素。” [9]可见“本能对象”是安娜解决性欲本能饥渴必不可少的源泉!而且弗洛伊德学说的“自我”、“超我”、“本我”也与此密切相关。其中“自我”“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代表理性和机智,它的任务是了解现实,让我们对自身所处的环境做出合理的反应。”[10]“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的。”
2、母性本能:念想爱护孩子(略)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64.
[2]申荷永.荣格与分析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8.
[3][4][10](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