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从对比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与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的历史、现状与趋势入手,探究不同文化背景下职业技术院校的办学模式特点以及其独特办学模式在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给出优化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办学模式的建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对比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与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的历史、现状与趋势入手,探究不同文化背景下职业技术院校的办学模式特点以及其独特办学模式在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给出优化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办学模式的建议.
其他文献
满意度是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本文提出从学生自身要素、教师教学特征、网络课程特性和在线学习交互四个维度构建大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模型.在设计量表的基础上,利用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检验结果证实该模型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在线学习满意度的测量.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较为理想并存在差异性.网络课程特性维度的满意度最高,在线学习交互和学生自身因素是提高在线学习满意度的关键.
世界多极化格局正在形成之中.在全球化带来的文明互鉴和多元文化共存的现实下,外语人才的多元文化能力培养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无论是曾经把英语作为世界语言(global language),把其作为全球化语言工具的观点,还是单语主义(monolingualism)所追求的文化同质论都受到多方质疑和批评.多语种主义提倡语言的多元化,强调不同语言的平等性,强调文化的平等性,提倡跨语言学习和超语交流.在此背景下,我国非通用语专业人才多语种能力和多元文化能力的培养也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首先是通用外语(如英语)的地位问题
志愿服务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时代也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带来了新契机,志愿服务相关的政策日益完善、渠道日益增多、信息日益畅通,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认可度也日益增强.但与此同时,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依旧存在服务层次不够深入、持续性参与度较低、志愿服务精神缺失、缺乏监督管理的问题,为切实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力,该文章解析学生、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以此为切入点,从完善培养体系、健全监管体系、强化校社联合、建立培训机制、借助新媒体平台、尊重大学生志愿者的角度探寻相应解决路径.
本文针对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测绘工程专业教学中,学生基础差异大、教学实验实践技术有限、师资队伍薄弱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结合院校自身特点,以新工科及“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为背景,从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为核心,从课程体系优化、实践能力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以新疆大学测绘工程专业为例,探讨新工科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改革思路,可为同类地区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应用能力作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各专业均采取措施进行落实以辅助完成对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目标.本文分析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的内涵,梳理了国内中医药高等院校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情况,初步构建了基于应用能力提升的中医药特色课程群建设的基本思路,并从理论讲授、实践教学及过程考核等方面提出了课程群实施的建议.
视觉图像作为网络思政教育的新载体,以其强烈的沉浸感、卷入度和体验性迅速成为互联网中最具渗透力的符号,拓宽了思政教育的场域,为立德树人提供了丰富素材,但同时短视频对主流价值观念和权威话语体系产生冲击,也对辅导员的网络育人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向新时代,辅导员要立足学生主体需求,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提升媒介素养水平,深耕短视频内容供给,实现思政教育入眼入脑入心,做好学生的知心人和引路人.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影响重大.现行大学英语教材多为普适性教材,不适合民族院校全体学生,有必要建设面向民族院校广大师生的大学英语特色教材.大学英语特色教材建设应当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实现基础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新时代建筑施工企业在推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建筑施工企业有其自身项目众多、人员分散的企业特点,结合企业特点更好地激发内生动能,实现企业自身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是值得探索和实践的问题.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企业显著特征的企业形象,通过企业文化的渗入、传承、发扬能够使企业形成精神领域的内部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体现自身价值,展现良好形象,占据市场的主导,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尤其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将企业文化与项目
本文通过对作者所在学校汽车服务社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基于校企合作的技能型社团的含义及特点,摸索中对汽车服务社进行实践,制定一套技能型社团的管理制度,开展各种社团活动,培养出具有良好品德,扎实专业技能的人才,形成社团品牌效应.
针对高职院校实训课程重视原理验证而轻视专业技能操作练习的现状,本研究提出通过改革实训课程的训练内容和操作规程,使学生的训练技能可与企业无缝对接,动手操作训练以企业实际的应用为导向,强化了实践教学的实用性.实训课程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