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形家风的有形力量
我父亲朱润生,是朱自清的次子。《荷塘月色》里有一段描述“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那个“闰儿”就是我父亲。我是在祖父去世11年后才出生的。2004年,我从北方调回扬州,从事文化工作,开始整理祖父的资料,寻访他走过的足迹。
父亲“闰儿”临终前的几个月,我在家陪侍他老人家。为了让他开心,我用戏谑的笔法写了一篇父亲的小传。其中有这样几句话:“其人心地良善,性情平和。一身正气,崇德向善,诚以待人,讷于言而实于行,上尊长辈,下示后代。不喜名利而尤嗜美食。今虽八十有六,疾患在身而此性未改。岂非人生一大乐耶?”
父亲当时已疾病缠身,又患老年痴呆症,看完小传,他老人家露出了蔼然宽和的笑容,提笔哆哆嗦嗦地在那段话后面写下“很好”两个字。对“一身正气,崇德向善,诚以待人”几句,他特别认可。这也是朱家几代人一致的风格,姑且看作是朱家的家风吧。
一身正气三兄弟
“北有朱自清,南有朱物华,一文一武,一南一北,双星闪耀。”这是中国知识界、教育界对朱家两兄弟的赞誉。
祖父的二弟朱物华,是我国电子学科和水声学科奠基人、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文革”后第一任校长,培养的学生中有杨振宁、邓稼先等。他和兄长朱自清一样,一身正气,热爱祖国,严谨治学。那时候二叔祖已经是一级教授,每个月工资365元,但他只拿300元,说人不能太贪心。
二叔祖80多岁时,交大的领导看他年事已高,给他配了专车。他不肯要,再三推辞,终于拗不过众人,被大家拥进车里。车子载他回家以后,他一下车,便做了一件惊人的事:立即步行返回学校,再步行回家,以此证明“我还有行走能力,不必乘车”的决心。
1989年秋,87岁的二叔祖上班步行途中,被一个冒失的年轻人骑自行车撞倒,头部血流不止,急送医院。交警扣下了年轻人的自行车。年轻人知道自己闯下了大祸,带着礼品到医院探望,二叔祖只说了一句“不收”,随后挣扎着起来,颤颤巍巍赶到交警队,为年轻人说情:“他不是故意的,把车还给他,以后小心就行了。”
祖父的三弟朱国华,厦门大学法律系毕业,拿全额奖学金,还是学生会主席。抗战胜利后在无锡地方法院担任检察官,任上也是两袖清风。有一次,他在路上遇见一名富商,富商见到他就弯腰鞠躬,迅速拿出几根金条往他怀里塞。三叔祖吃了一惊,不知道怎么回事。原来这是一位开银楼的商人,有一桩官司经叔祖审理获得胜诉,使其免于破产,富商以此表示感谢。三叔祖就说:“胜和败都依据法律,我没有做什么,东西不能拿。”
朱家三兄弟都有一颗拳拳爱国之心。祖父朱自清病逝前不到两个月,在家境十分艰难、身体极度衰弱的情况下,毅然在拒领美援面粉的声明上签名,捍卫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二弟朱物华、三弟朱国华则以另一种方式表达着家国情怀:1961年,正是国家遭遇自然灾害时期,朱物华时任上海交大副校长,他谢绝国家为他配置的花园住宅、谢绝按规定小车接送的待遇,多次谢绝增加工资,看病求医也不出示公费卡,节衣缩食,教书育人,默默地为国家分忧解愁。三弟朱国华被迫失业多年,没有一味地怨天尤人,而是以开朗豁达的胸怀教育自己的孩子刻苦读书,自强不息,报效国家。
家风如溪水滋养后人
我父亲这辈兄弟姐妹七八个,几乎都继承了祖父、叔祖父的遗风。
我的叔叔朱乔森,是中央党校知名的党史专家、教授。当年,祖父朱自清在拒领面粉的声明上签名后,正是朱乔森亲手退回了面粉票,当时他只有15岁。受祖父的影响,他一生十分看重节操、修养,爱国敬业,廉洁奉公。他在生活上非常简朴,除了参加重要的活动穿一身西服外,几乎没什么像样的衣服。代步工具是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在生病戒烟之前,他抽的都是价格最低廉的香烟。但他在对待别人或公家时却表现得非常慷慨。每次为灾区捐款捐物,他几乎是所在教研部里捐得最多的,一次捐款就高达千元。有一次捐衣被,一下捐了几十件,而且是拖着病弱之躯亲自送到教研部。
1994年,他被查出身患癌症。手术化疗住院期间,他把病房变成了书房、课堂,在病房里读书写作,给博士生讲课。死神逼近时,他几乎已经无力说话了,依然支撑着虚弱的身体,为博士生批改论文。
到了我这一辈,我的堂兄、朱自清的长孙朱寿康,由于受到父亲牵连,他插队6年返城后,当时哪个单位都不要他。恢复高考后的1978年,他考了390多分,但仍然因历史问题没有被录取。高考第二次扩招后,终于被南宁师范学校录取了。毕业后,他回到母校南宁三中当老师,几乎年年都是先进工作者,还被评为全国师德模范、广西特级教师。多少年过去了,提起朱老师,认识他的老师和学生仍然竖起大拇指。他曾对我说:“我虽然没有见过祖父,但祖父的人格和品行是我永远都要学习的。”
朱家并没有专门制定家规家训,但是我的前辈们在生活和事业上留下的点点滴滴、枝枝叶叶,像清澈的溪水,一直在滋养着朱家后人。如今,朱家后人中没有做大官的,也没有富豪,都过着平凡普通的生活,但是,一种内心宁静、平凡普通的生活不也是一种幸福吗?
链接: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朱自清的次子朱闰生到南京一家报馆当一名校对。由于朱闰生工作认真负责,没过多久就进了编辑组。全家都感到高兴,唯有父亲朱自清得知这个消息后,眉头紧锁。
他特地给儿子写去一封家书:“我觉得你的学识和经验还不够,事已如此,只盼望你努力尽责。”还让儿子多看书,特别是英文书,以充实自己。信末朱自清又写了这样一句:“切不可因为跳得快略有骄心。”
朱闰生晚年回忆:“面对我的升职,父亲他不说‘恭喜’,因为他怕我成长得太快,不利于打牢基础。这就是严父。人人都觉得,慈母情怀更容易滋润一颗幼小的心灵,而严父的爱,人在幼年时往往很难体会。严父的爱,深沉、輕易不流露,它需要孩子慢慢体会,用一生去品味。”
我父亲朱润生,是朱自清的次子。《荷塘月色》里有一段描述“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那个“闰儿”就是我父亲。我是在祖父去世11年后才出生的。2004年,我从北方调回扬州,从事文化工作,开始整理祖父的资料,寻访他走过的足迹。
父亲“闰儿”临终前的几个月,我在家陪侍他老人家。为了让他开心,我用戏谑的笔法写了一篇父亲的小传。其中有这样几句话:“其人心地良善,性情平和。一身正气,崇德向善,诚以待人,讷于言而实于行,上尊长辈,下示后代。不喜名利而尤嗜美食。今虽八十有六,疾患在身而此性未改。岂非人生一大乐耶?”
父亲当时已疾病缠身,又患老年痴呆症,看完小传,他老人家露出了蔼然宽和的笑容,提笔哆哆嗦嗦地在那段话后面写下“很好”两个字。对“一身正气,崇德向善,诚以待人”几句,他特别认可。这也是朱家几代人一致的风格,姑且看作是朱家的家风吧。
一身正气三兄弟
“北有朱自清,南有朱物华,一文一武,一南一北,双星闪耀。”这是中国知识界、教育界对朱家两兄弟的赞誉。
祖父的二弟朱物华,是我国电子学科和水声学科奠基人、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文革”后第一任校长,培养的学生中有杨振宁、邓稼先等。他和兄长朱自清一样,一身正气,热爱祖国,严谨治学。那时候二叔祖已经是一级教授,每个月工资365元,但他只拿300元,说人不能太贪心。
二叔祖80多岁时,交大的领导看他年事已高,给他配了专车。他不肯要,再三推辞,终于拗不过众人,被大家拥进车里。车子载他回家以后,他一下车,便做了一件惊人的事:立即步行返回学校,再步行回家,以此证明“我还有行走能力,不必乘车”的决心。
1989年秋,87岁的二叔祖上班步行途中,被一个冒失的年轻人骑自行车撞倒,头部血流不止,急送医院。交警扣下了年轻人的自行车。年轻人知道自己闯下了大祸,带着礼品到医院探望,二叔祖只说了一句“不收”,随后挣扎着起来,颤颤巍巍赶到交警队,为年轻人说情:“他不是故意的,把车还给他,以后小心就行了。”
祖父的三弟朱国华,厦门大学法律系毕业,拿全额奖学金,还是学生会主席。抗战胜利后在无锡地方法院担任检察官,任上也是两袖清风。有一次,他在路上遇见一名富商,富商见到他就弯腰鞠躬,迅速拿出几根金条往他怀里塞。三叔祖吃了一惊,不知道怎么回事。原来这是一位开银楼的商人,有一桩官司经叔祖审理获得胜诉,使其免于破产,富商以此表示感谢。三叔祖就说:“胜和败都依据法律,我没有做什么,东西不能拿。”
朱家三兄弟都有一颗拳拳爱国之心。祖父朱自清病逝前不到两个月,在家境十分艰难、身体极度衰弱的情况下,毅然在拒领美援面粉的声明上签名,捍卫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二弟朱物华、三弟朱国华则以另一种方式表达着家国情怀:1961年,正是国家遭遇自然灾害时期,朱物华时任上海交大副校长,他谢绝国家为他配置的花园住宅、谢绝按规定小车接送的待遇,多次谢绝增加工资,看病求医也不出示公费卡,节衣缩食,教书育人,默默地为国家分忧解愁。三弟朱国华被迫失业多年,没有一味地怨天尤人,而是以开朗豁达的胸怀教育自己的孩子刻苦读书,自强不息,报效国家。
家风如溪水滋养后人
我父亲这辈兄弟姐妹七八个,几乎都继承了祖父、叔祖父的遗风。
我的叔叔朱乔森,是中央党校知名的党史专家、教授。当年,祖父朱自清在拒领面粉的声明上签名后,正是朱乔森亲手退回了面粉票,当时他只有15岁。受祖父的影响,他一生十分看重节操、修养,爱国敬业,廉洁奉公。他在生活上非常简朴,除了参加重要的活动穿一身西服外,几乎没什么像样的衣服。代步工具是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在生病戒烟之前,他抽的都是价格最低廉的香烟。但他在对待别人或公家时却表现得非常慷慨。每次为灾区捐款捐物,他几乎是所在教研部里捐得最多的,一次捐款就高达千元。有一次捐衣被,一下捐了几十件,而且是拖着病弱之躯亲自送到教研部。
1994年,他被查出身患癌症。手术化疗住院期间,他把病房变成了书房、课堂,在病房里读书写作,给博士生讲课。死神逼近时,他几乎已经无力说话了,依然支撑着虚弱的身体,为博士生批改论文。
到了我这一辈,我的堂兄、朱自清的长孙朱寿康,由于受到父亲牵连,他插队6年返城后,当时哪个单位都不要他。恢复高考后的1978年,他考了390多分,但仍然因历史问题没有被录取。高考第二次扩招后,终于被南宁师范学校录取了。毕业后,他回到母校南宁三中当老师,几乎年年都是先进工作者,还被评为全国师德模范、广西特级教师。多少年过去了,提起朱老师,认识他的老师和学生仍然竖起大拇指。他曾对我说:“我虽然没有见过祖父,但祖父的人格和品行是我永远都要学习的。”
朱家并没有专门制定家规家训,但是我的前辈们在生活和事业上留下的点点滴滴、枝枝叶叶,像清澈的溪水,一直在滋养着朱家后人。如今,朱家后人中没有做大官的,也没有富豪,都过着平凡普通的生活,但是,一种内心宁静、平凡普通的生活不也是一种幸福吗?
链接: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朱自清的次子朱闰生到南京一家报馆当一名校对。由于朱闰生工作认真负责,没过多久就进了编辑组。全家都感到高兴,唯有父亲朱自清得知这个消息后,眉头紧锁。
他特地给儿子写去一封家书:“我觉得你的学识和经验还不够,事已如此,只盼望你努力尽责。”还让儿子多看书,特别是英文书,以充实自己。信末朱自清又写了这样一句:“切不可因为跳得快略有骄心。”
朱闰生晚年回忆:“面对我的升职,父亲他不说‘恭喜’,因为他怕我成长得太快,不利于打牢基础。这就是严父。人人都觉得,慈母情怀更容易滋润一颗幼小的心灵,而严父的爱,人在幼年时往往很难体会。严父的爱,深沉、輕易不流露,它需要孩子慢慢体会,用一生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