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常言道:不打无准备之仗。准备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件事情的进程。声乐教学亦是如此。本文从高校声乐教学中师生“异性性”这一现象为出发点,以“男教师女学生”这一师生组合型进行个案分析,具体从教师应着重做好的四方面准备工作入手进行论述,阐述了课前准备工作对声乐教学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声乐教学 教学准备 个性差异 性别组合
一、声乐教学的特点及规律
声乐是以人声为手段来表现音乐、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的一种表演艺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质量、艺术素质的培养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样,歌唱求学者的队伍越来越庞大, 声乐演唱活动遍及社会各阶层。“有学必有教”,况且声乐技术的学习极少有人是自学成材,无师自通的。因此,声乐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具有教育的共性。
二、我国目前的声乐教学形式现状
现阶段,在我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中,声乐课被规定为主干课程或专业必修课, 显示了我国音乐教育对声乐学科的重视。目前声乐教学的授课形式主要是个别课的形式,即一位教师对一位学生进行单独授课。这是长期以来声乐教学学科根据自身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的需要,而形成的它独特的授课形式。
三、教学对象的个性差异
每一门学科都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教学特点,从而形成自身的教学规律和特点。声乐的教与学都是带有极强针对性的活动。教男声和教女声各有具体的教学方法。两者虽然在大的方向要求上是一致的,但仍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他们的学习不能盲目的趋于相同,而应该区别对待,注意因性别差异而在教学中随之采取的差异性的教学方法,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知道这样一个普遍现象:声乐学习者似乎有一种阴盛阳衰的趋势,基于如此情况,对女声声乐教学规律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四、区别对待 着手准备
声乐学习的伊始阶段,每个学生都希望和与自己同性的教师学习。教师们也是如此,愿意接收一些同性的学生,这样教与学更得心应手一些,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并非全部如此。师生异性搭配的现象普遍存在。对于一些年长的教师而言,丰富的教学经验足以使他们对异性学生的教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对于一些年轻的教师,特别是常听到一些男教师这样感叹道:“我听女声唱的都差不多。”针对这一现象,此类教师应做的课前准备工作就尤为重要。下面就从认识女学生的心理、生理、技术运用和曲目准备等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分析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寻求师生配合
教学双方的合作与信任,是教学的先决条件。歌唱艺术以创造主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并受心理活动所支配。我们且不论感觉、思维、记忆、想象等这些心理要素在歌唱中的影响,单从寻求师生合作这点来分析。声乐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了解学生的性格和思想状况很重要。在教学中对这些方面的尺度的把握,并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歌唱的积极性与信心。
一位女学生初次到一位男教师门下进行学习,心理上的感觉与师从女教师是不一样的,其中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教师要注意女生性格上的差异。不光是男生与女生之间性格上存在巨大的反差,女生之间也有不同,她们的心理承受力是不同的。有的女生恬静、含蓄、柔和,有的女生活泼、爽朗、刚强,教师首要的任务是分析她们之间性格的不同,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对于前一类学生,男教师的语言措辞要十分注意,语言不能太直接、直白和激烈。慢条斯理的讲解更适合她们,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其性格的外向型方面进行挖掘,毕竟歌唱是爆发感情的一种活动;而对于后一类学生来说,由于其近似于男孩子的性格,不妨运用较开放的方式,活跃的课堂气氛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从而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但应注意把握一个“度”。
(二)了解生理差异,尊重客观现象
我们常说: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个人。歌唱活动更显明地肯定了这一客观现实。虽然人体的基本构造是基本相似的,但却也有着微妙的差异,更何况声乐学习是身体内部器官工作的活动,具有抽象性。男女生的歌唱生理机能也有不同。例如:歌唱中喉头位置的不同、混声比例的不同、换声的不同等(这些与技巧运用密切相关,下一问题将讨论到)。在此,特别提出在女生的经期这一特殊的时期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这个时期女生的身体各部分的反应都是比较波动的,包括情绪,常伴有脾气急躁现象。所以,教师要更多一分耐心和爱心与学生进行沟通。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运用技能技巧
技能技巧的训练要以认识生理差异为前提,又要以科学性为标准尺度。说到底,声乐教学仍然是一门学习技巧为主的课程,并且是灵活性的教学活动。男女生由于生理差异而形成各自独特的声音特点。男声的音色、音质特征更加明显一些,使人一听就知道是谁的歌声,而女声的则没有这么明显。撇开演唱风格方面的因素,似乎女声的声音特点有更多的共同点。分析这些原因,主要是因为男女声混声比例的不同而造成的。男声的混声比女声的混声真声成分多些,所以会造成一些教师误认为女声声音个性不明显,教学同一化的趋势。
理论指导实践,教师应储备足够的技能技巧运用的理论知识,特别是女声不同于男声的混声知识、换声知识、弱声调控知识等,以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观念和声音概念,达到声乐教学最本质的教学目的。
(四)丰富演唱曲目,解决差异性问题
任何歌者都属于一个固定的声部,对自己声部曲目的熟悉度远远高于其他声部,男女声部更是如此。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歌曲储备量的大小是一个教师教学活动中活的调控器,合适的曲目安排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差异性问题,从而大大提高学生技巧运用的熟练度。男教师要熟悉女声高、中、低不同声部的曲目,并对之进行一定的分析。如:音域的大小、旋律的走向、主要的音韵及适合解决什么问题等,这样,才能在实际运用中对症下药。比如,针对有些女生声音空、虚的现象,可以多唱一些音阶多的曲目,使其体会真声转换假声的渐变的感觉;而对于大本嗓的学生,宜选些中高音域的曲目,在气息托住的前提下来发展假声。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曲目进行演唱实践,都要以学生现阶段对演唱曲目的生理承受力与技术驾御能力为根本,以培养和开发学生潜在的歌唱能力与表现能力为基本原则,科学、合理地与选唱相对适宜的声乐作品“对号入座”,针对具体问题与弱点,突破性地选择一些曲目,进行调整、改善和修整,来最大限度地开发、扩展和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每个教师都应对以上几个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注意普遍矛盾和特殊矛盾的异同,思想上做好充分的准备。饭一口一口地吃,路一步一步地走,遵守“循序渐进、合理科学”的原则,更好地完善声乐教学法,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俞子正 《声乐教学法》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6
[2]彭晓玲 《声乐基础理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9
[3]张婉 《高师声乐教学法》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11
关键词:声乐教学 教学准备 个性差异 性别组合
一、声乐教学的特点及规律
声乐是以人声为手段来表现音乐、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的一种表演艺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质量、艺术素质的培养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样,歌唱求学者的队伍越来越庞大, 声乐演唱活动遍及社会各阶层。“有学必有教”,况且声乐技术的学习极少有人是自学成材,无师自通的。因此,声乐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具有教育的共性。
二、我国目前的声乐教学形式现状
现阶段,在我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中,声乐课被规定为主干课程或专业必修课, 显示了我国音乐教育对声乐学科的重视。目前声乐教学的授课形式主要是个别课的形式,即一位教师对一位学生进行单独授课。这是长期以来声乐教学学科根据自身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的需要,而形成的它独特的授课形式。
三、教学对象的个性差异
每一门学科都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教学特点,从而形成自身的教学规律和特点。声乐的教与学都是带有极强针对性的活动。教男声和教女声各有具体的教学方法。两者虽然在大的方向要求上是一致的,但仍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他们的学习不能盲目的趋于相同,而应该区别对待,注意因性别差异而在教学中随之采取的差异性的教学方法,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知道这样一个普遍现象:声乐学习者似乎有一种阴盛阳衰的趋势,基于如此情况,对女声声乐教学规律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四、区别对待 着手准备
声乐学习的伊始阶段,每个学生都希望和与自己同性的教师学习。教师们也是如此,愿意接收一些同性的学生,这样教与学更得心应手一些,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并非全部如此。师生异性搭配的现象普遍存在。对于一些年长的教师而言,丰富的教学经验足以使他们对异性学生的教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对于一些年轻的教师,特别是常听到一些男教师这样感叹道:“我听女声唱的都差不多。”针对这一现象,此类教师应做的课前准备工作就尤为重要。下面就从认识女学生的心理、生理、技术运用和曲目准备等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分析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寻求师生配合
教学双方的合作与信任,是教学的先决条件。歌唱艺术以创造主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并受心理活动所支配。我们且不论感觉、思维、记忆、想象等这些心理要素在歌唱中的影响,单从寻求师生合作这点来分析。声乐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了解学生的性格和思想状况很重要。在教学中对这些方面的尺度的把握,并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歌唱的积极性与信心。
一位女学生初次到一位男教师门下进行学习,心理上的感觉与师从女教师是不一样的,其中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教师要注意女生性格上的差异。不光是男生与女生之间性格上存在巨大的反差,女生之间也有不同,她们的心理承受力是不同的。有的女生恬静、含蓄、柔和,有的女生活泼、爽朗、刚强,教师首要的任务是分析她们之间性格的不同,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对于前一类学生,男教师的语言措辞要十分注意,语言不能太直接、直白和激烈。慢条斯理的讲解更适合她们,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其性格的外向型方面进行挖掘,毕竟歌唱是爆发感情的一种活动;而对于后一类学生来说,由于其近似于男孩子的性格,不妨运用较开放的方式,活跃的课堂气氛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从而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但应注意把握一个“度”。
(二)了解生理差异,尊重客观现象
我们常说: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个人。歌唱活动更显明地肯定了这一客观现实。虽然人体的基本构造是基本相似的,但却也有着微妙的差异,更何况声乐学习是身体内部器官工作的活动,具有抽象性。男女生的歌唱生理机能也有不同。例如:歌唱中喉头位置的不同、混声比例的不同、换声的不同等(这些与技巧运用密切相关,下一问题将讨论到)。在此,特别提出在女生的经期这一特殊的时期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这个时期女生的身体各部分的反应都是比较波动的,包括情绪,常伴有脾气急躁现象。所以,教师要更多一分耐心和爱心与学生进行沟通。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运用技能技巧
技能技巧的训练要以认识生理差异为前提,又要以科学性为标准尺度。说到底,声乐教学仍然是一门学习技巧为主的课程,并且是灵活性的教学活动。男女生由于生理差异而形成各自独特的声音特点。男声的音色、音质特征更加明显一些,使人一听就知道是谁的歌声,而女声的则没有这么明显。撇开演唱风格方面的因素,似乎女声的声音特点有更多的共同点。分析这些原因,主要是因为男女声混声比例的不同而造成的。男声的混声比女声的混声真声成分多些,所以会造成一些教师误认为女声声音个性不明显,教学同一化的趋势。
理论指导实践,教师应储备足够的技能技巧运用的理论知识,特别是女声不同于男声的混声知识、换声知识、弱声调控知识等,以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观念和声音概念,达到声乐教学最本质的教学目的。
(四)丰富演唱曲目,解决差异性问题
任何歌者都属于一个固定的声部,对自己声部曲目的熟悉度远远高于其他声部,男女声部更是如此。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歌曲储备量的大小是一个教师教学活动中活的调控器,合适的曲目安排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差异性问题,从而大大提高学生技巧运用的熟练度。男教师要熟悉女声高、中、低不同声部的曲目,并对之进行一定的分析。如:音域的大小、旋律的走向、主要的音韵及适合解决什么问题等,这样,才能在实际运用中对症下药。比如,针对有些女生声音空、虚的现象,可以多唱一些音阶多的曲目,使其体会真声转换假声的渐变的感觉;而对于大本嗓的学生,宜选些中高音域的曲目,在气息托住的前提下来发展假声。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曲目进行演唱实践,都要以学生现阶段对演唱曲目的生理承受力与技术驾御能力为根本,以培养和开发学生潜在的歌唱能力与表现能力为基本原则,科学、合理地与选唱相对适宜的声乐作品“对号入座”,针对具体问题与弱点,突破性地选择一些曲目,进行调整、改善和修整,来最大限度地开发、扩展和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每个教师都应对以上几个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注意普遍矛盾和特殊矛盾的异同,思想上做好充分的准备。饭一口一口地吃,路一步一步地走,遵守“循序渐进、合理科学”的原则,更好地完善声乐教学法,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俞子正 《声乐教学法》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6
[2]彭晓玲 《声乐基础理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9
[3]张婉 《高师声乐教学法》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