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人元好问这样评价陶渊明的诗歌“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元好问崇尚陶渊明诗歌自然天成而无人工痕迹,清新真淳而无雕琢之弊。陶渊明的诗句自然质朴不假修饰,剥尽铅华腻粉,独见真率之情志,具有真淳隽永、万古常新的永恒魅力,是元好问心仪的诗的最高境界。用“豪华落尽见真淳”总结16年来走过的语文教学之路也是再恰当不过。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带着大学里老师教给的理论知识,到了高中的语文课堂上一定不能“滿堂灌”,一定要注意“启发引导”式教学。于是我战战兢兢走上了讲台,为了“紧扣教材”,为了“调动和引导”学生,我在课堂上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提问,成功地演绎成“满堂问”。因为课堂上提的问题太多,往往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只好把问题设计的简单再简单,所问的问题基本上属于类似:“通过……你读懂了什么”“还读懂了什么”“作者用意何在”等形式化问题,学生回答这些问题都无须思考。课堂上的阅读也成为一种被动的阅读,学生并没有真正对课文用心去感悟,他们所“读懂”的也只不过是根据以前的思维定势而得到的结论,至于课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之类根本无从知道。无需别人说什么,自己都能感觉到这种 “满堂问”,给人的感觉是“枯燥无味”的,失去了语文教学本应该有的生命张力。于是我开始反思,备课时尽量把问题设计得“少而精”,课堂上尽量让学生走入文本,思考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即可。
2008年学校组织到山东昌乐二中学习基于小组合作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我的语文教学观念又经历了一次颠覆,尽管学得一知半解,但是我还是在课堂教学中大胆推行这一教学方式,因为我不能做个改革潮流中的“保守派”,于是我又开始了课前精心制作导学案,发给学生预习,课堂上由学生讨论展示,老师只是适当点拨的教学尝试。于是语文课堂变得热闹非凡,课堂小组讨论得如火朝天,辩论赛、小品表演……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然而热热闹闹的课堂是否等同于满满当当的收获呢?答案是否定的,这实在不过是一种“虚假的繁荣”。因为活动太多喧宾夺主,挤占学生读书时间;频繁的讨论,复杂的小组评价机制,使学生根本无法做到真正做到重视文本,学生的心灵也无法浸染墨韵书香,更无法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获得一些实实在在的收获,语文教学陷入了一种华而不实的境地。于是“繁华退去”,我的语文教学又开始回归到静心走进文本,安心深入思考……
从2002年走上工作岗位至今,褪去了初出茅庐的青涩,成为了一名中年教师。伴随着一轮又一轮的课程改革,我一边探索,一边实践,总有无尽的疑惑,不知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不知课堂调控中如何把握点拨的程度,不知怎么样的指导称之为水到渠成……偶然看到张志公先生的一段话: “语文的学习说法越多,花样越多,头绪也就会越复杂,结果只能是教者辛辛苦苦,学者迷迷糊糊。”于是坚定了我的想法,语文教学何必复杂,我只需着力打造教学目标简明、课堂提问简要、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手段简便的简约课堂,摒弃一切浮华和花架子,追求“洗尽铅华”的原生态课堂,回归重视经典的朴素阅读观,重视深入文本的个人阅读体验。
简约语文,让语文回归了本色,复归了本位,返璞归真,语文课追求的应该是内在的诗意和丰富,而不应该是外在的热闹与繁华。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带着大学里老师教给的理论知识,到了高中的语文课堂上一定不能“滿堂灌”,一定要注意“启发引导”式教学。于是我战战兢兢走上了讲台,为了“紧扣教材”,为了“调动和引导”学生,我在课堂上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提问,成功地演绎成“满堂问”。因为课堂上提的问题太多,往往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只好把问题设计的简单再简单,所问的问题基本上属于类似:“通过……你读懂了什么”“还读懂了什么”“作者用意何在”等形式化问题,学生回答这些问题都无须思考。课堂上的阅读也成为一种被动的阅读,学生并没有真正对课文用心去感悟,他们所“读懂”的也只不过是根据以前的思维定势而得到的结论,至于课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之类根本无从知道。无需别人说什么,自己都能感觉到这种 “满堂问”,给人的感觉是“枯燥无味”的,失去了语文教学本应该有的生命张力。于是我开始反思,备课时尽量把问题设计得“少而精”,课堂上尽量让学生走入文本,思考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即可。
2008年学校组织到山东昌乐二中学习基于小组合作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我的语文教学观念又经历了一次颠覆,尽管学得一知半解,但是我还是在课堂教学中大胆推行这一教学方式,因为我不能做个改革潮流中的“保守派”,于是我又开始了课前精心制作导学案,发给学生预习,课堂上由学生讨论展示,老师只是适当点拨的教学尝试。于是语文课堂变得热闹非凡,课堂小组讨论得如火朝天,辩论赛、小品表演……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然而热热闹闹的课堂是否等同于满满当当的收获呢?答案是否定的,这实在不过是一种“虚假的繁荣”。因为活动太多喧宾夺主,挤占学生读书时间;频繁的讨论,复杂的小组评价机制,使学生根本无法做到真正做到重视文本,学生的心灵也无法浸染墨韵书香,更无法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获得一些实实在在的收获,语文教学陷入了一种华而不实的境地。于是“繁华退去”,我的语文教学又开始回归到静心走进文本,安心深入思考……
从2002年走上工作岗位至今,褪去了初出茅庐的青涩,成为了一名中年教师。伴随着一轮又一轮的课程改革,我一边探索,一边实践,总有无尽的疑惑,不知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不知课堂调控中如何把握点拨的程度,不知怎么样的指导称之为水到渠成……偶然看到张志公先生的一段话: “语文的学习说法越多,花样越多,头绪也就会越复杂,结果只能是教者辛辛苦苦,学者迷迷糊糊。”于是坚定了我的想法,语文教学何必复杂,我只需着力打造教学目标简明、课堂提问简要、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手段简便的简约课堂,摒弃一切浮华和花架子,追求“洗尽铅华”的原生态课堂,回归重视经典的朴素阅读观,重视深入文本的个人阅读体验。
简约语文,让语文回归了本色,复归了本位,返璞归真,语文课追求的应该是内在的诗意和丰富,而不应该是外在的热闹与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