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实生活中培养有道德的人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ing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德育专家鲁洁先生指出:“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之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品德的培养应当遵循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1]道德教育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才具有深厚的生命力。基于此,山东省东营市实验学校探索实施了校本课程“生活德育”,并把德育生活化和生活德育化作为其应有之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将道德教育深深植根于学生生活的土壤,让德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紧密联系,用学生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对其进行积极启迪引导,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让学生在生活的所有时间与空间,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各种积极的、健康的影响,尝试或实践符合其年龄特点的有益活动,在热爱生活、了解生活、亲历生活的过程中养成良好德性,学会过有道德的生活,并自主建构道德经验,成为有道德的人。
  
  一、德育生活化:在“生活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中彰显德育的要义
  
  德育生活化要求德育必须从狭隘的功利主义、空洞的理想主义和异化的政治主义藩篱中摆脱出来,从教师强制性的灌输转向有意义的引领和学生主动的感悟与尝试,让学生通过亲身的生活体验生成真实的道德。
  “生活德育”校本课程通过“日常养成”“课堂生成” “主题实践” “文化引领”“家校互动”和“社区教育”六个内容板块架构起了东营市实验学校“生活德育”分课程体系,确立了“生活德育”的实施途径和活动向度。
  (一)日常养成:日常生活是引领学生涵养德性的重要途径
  衣俊卿教授将日常生活视为同个体的生命延续即个体生存直接相关的各种活动,如衣食住行等。与此类似,阿瑟
其他文献
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遵义市于2012年11月22日正式启动“红色遵义 多彩校园”特色学校建设项目。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院长龚春燕,遵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黎代琼、副市长李莲娜、关工委副主任任启贤、教育局局长陈晓灵等出席项目启动大会,全国著名特色学校建设专家、遵义市教育系统相关负责人以及新闻媒体等一百余人参加
中山原名香山,因“地多神仙花卉”而得名,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八百多年的风梳雨润和馨香浸染,使这座古朴的南方名城沉淀出洗尽铅华的端庄和优雅之美。改革开放以来,这个面积只有1800平方公里,人口仅占广东省2.7%的小县城已跻身广东省赫赫有名的“四小虎”,获得过联合国颁发的“人居奖”,并成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  中山的崛起离不开教育。2005年,中山市成功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
兰州这块厚重的黄土地上,有一位将“教育神圣”挂在心上的局长。他投身教育三十余载,一直把教育当作艺术;他认为德育是知识的承载、“艺术”的基底,需要心灵上的互动和理解;他从爱心与文化中寻找“艺术”灵感,指引校长与教师去创造,去欣赏。他是兰州市教育局局长何泳忠。  中国德育:何局长您好!您已经在教育领域辛勤耕耘了三十余年,是从教学一线走上管理岗位的,这么多年来,您怀有怎样的教育理想?  何泳忠:这个问题
岭南路小学是邯郸市复兴区实验小学,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积淀了厚重的校园文化。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越来越趋向于功利化和实用化,逐渐偏离了科学的人文价值,偏离了人的主体地位。现实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人文精神的培养势在必行。  我们对学校的发展路径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在充分挖掘学校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我们将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分析,围绕着“以文化人,以爱育人”的理念,将人文教育确定为我校未来办学所追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家戴尔·卡耐基曾说过:“认可、赞美和鼓励能使白痴变天才;否定、批评和讽刺可使天才变白痴。请永远不要否定,不要批评,不要讽刺,请相信所有人都重要,请记住佛向心中求。”个性因欣赏而彰显,差异因欣赏而精彩,教育因欣赏而美丽,每一个生命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美丽。  走进武汉市常青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常青一中”),你会感受到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充盈着生命的灵动。学校的银杏喷泉
摘 要 我国中小学校训发展经历了建国前、建国后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三个发展时期,并呈现形神兼备、形同神散、形异神聚三种不同状态。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始终是我国中小学校训的主要特点。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吸收其合理内核,赋予其更多时代新意,使传统文化意蕴更加丰富是形成形神兼备校训的关键。  关 键 词 中小学;校训;发展历程  作者简介 王彩霞,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校训
一个国家的公民与道德教育总是沿着其独特的路线,解决其面临的问题,完成其固有的使命。印度独立后,尼赫鲁就希望建立世俗的民主国家,企求通过教育将存在着财产、种姓和宗教等差异的国家统一起来[1],公民与道德教育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国家认同是印度道德与  公民教育的主题    印度希望成为民主、世俗和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的任务就是树立民主、世俗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1979年的《国家新教育政策
贝新茝,河北省任丘市教体局礼仪办公室主任,礼仪特级教师。河北省沧州市第五届、第六届拔尖人才。参与编制《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     一、文明礼仪教育与德育之关系  礼仪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历来为我国思想家和教育家所重视。孔子强调:“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大意是说只重品质朴实,而不重仪表礼节文雅,则显得粗野;只重仪表礼节文雅,而缺乏质朴的品格,则显得虚浮。只
发现一学生认同性格、人品和行为习惯以及独立思考、具有创新精神对于职业成功的重要性,充分意识个人学习成绩与未来职业成功之间关系,看重所学专业对未来职业成功的影响。  发现二  学生并不认同“哪个行业工资高就做这个行业”的说法;年级越高,对自己的未来有信心的比例越低。  发现三  学生普遍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和实践机会;学校普遍缺少对中学生开展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指导。  发现四  “父母”对中小学生职业意
孩子一进校门就觉得压抑、痛苦;小小年纪就谈起了恋爱;家长批评两句就想到轻生,等等。试问,这些是品质问题、思想问题,还是心理问题?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不少老师、家长把一些心理问题误认为是品质问题,孩子得不到针对性的“诊疗”,致使一些心理问题愈演愈烈。近日,本刊记者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问题采访了山西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