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预设与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静”与“动”的对立与统一。课前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作。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低效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是呆板的、颓废的。预设与生成是手心与手背,具有不可偏废的同等价值。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让预设和生成有机融合,使师生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得到共同提高,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现实课题。
关键词: 语文课教学 预设 生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因此,教学的预设是必要的,而生成的亮点是精彩的,只有预设与生成共舞,方能演绎精彩课堂。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预设”与“生成”真正互相融合呢?
1.让预设和生成在师生真诚对话中融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应当是放飞心情,感悟生命的历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关于文本的对话应当是平等、互动的。
目前教学中,仍有不少教师强调接受学习,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中,繁琐地提问,学生死记硬背;老师全面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老师居高临下,维护着“师道尊严”,学生唯命是从。由此师生关系成为一种讲授与听讲、主动与被动的不对等关系,学生很少有自主权,自我意识不强。而新课标强调要构建起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双方彼此敞开心扉,真诚对话,相互接纳。老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和学生建立起这种平等的关系,学生的心灵才能畅通,思维才会活跃,教学生成才更具魅力。
教育家叶澜指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老师摒弃“唯我独尊”的教学观念,多营造些师生平等对话的氛围,才更有利于学生愉快地学习,自由地思维,果敢地发言、交流等,为教学生成增添魅力。
2.寻找生成切点,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问题从学生中来,在学生中解决”。这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如果每次学生有了创造的火花,而教师给的却是失望和不能满足的信息,学生的主动积极思维就会被磨灭,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个听话的乖小孩,没有个性,没有创造力,而学生也会与教师处于一种“隔阂”的状态。所以,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忽视,不要马上予以否定,而是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对于很多生成性问题,可以及时引导,让学生自己解决,让他们在自省自悟中获得教育,这种发自内心的感悟比教师的说教更有说服力。课堂上,老师应该根据课堂实际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和授课思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巧妙地把课堂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发挥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力,让学生设计并展示“自己心中的卧室”,引导他们人人参与,帮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师生互动、生生交流中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积极思考,勇于创造,使语文学习成为一种愉悦的体验与感受,让他们因学习而快乐,为快乐而学习,无论是个性还是认知能力都得到发展。
3.把握生成时机,焕发课堂生命活力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交流、对话和沟通的场所。这里不应该有花架子,不应该有装腔作势,不应该有矫情表演,有的是学生实实在在地学,老师真真实实地教。当面对无法回避的课堂意外时,我们应该正确地对待,把这个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和财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特点和个性差异等都会给教学带来不确定性,出现课堂的动态生成。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为了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体现出充满成长的气息,我们在课堂上必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一位老师在执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突然有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老师,三味书屋那位先生家里的画为什么画着梅花鹿?为什么要学生对着梅花鹿行礼?”问题一出,全班哗然,连老师也始料未及。老师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衍化生成的好机会。在学生讨论无获后,老师进行了点拨:为什么要画梅花鹿呢?只能从谐音上来理解其寓意。“梅花”的“花”谐音“华”,“鹿”谐音“禄”,意味着学生读书可以换来荣华利禄。这就是封建时代的“读书论”。教师点拨到这里,学生的疑惑解开了,认知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执教《故乡》时,有一个学生问:“少年闰土说的‘跳鱼儿’是什么样子的?”钱老师在连问了几个学生说不知道后,转问:“你们说谁看见过‘跳鱼儿’?”学生马上反应过来:“少年闰土。”于是钱老师顺势引导学生理解了少年闰土“头脑时装着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这一见多识广的形象。由此问题的生成,学生不再关注跳鱼儿这一生物性的问题,而对闰土这一人物更加深了理解。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多元解读,又重视了价值取向的引导,使学生明辨是非,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了新的深度,让课堂焕发出了别样的精彩。
4.让预设和生成在即时评价,推动生成
真实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必然伴随着学生的情感体验。一个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善于把握课堂生成情境的人,是一个懂得倾听、点拨和引导的人,是一个善于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人,是一个懂得文本意义与师生不同体验差异的人,因此需要运用有效的即时评价,把每节课上得精彩。
一位老师在执教《孔乙己》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看法:“我认为科举制度好。像丁举人,中了举,锦衣玉食,家世显赫,可以痛打孔乙己。孔乙己身世悲惨,只怪他学问不高、命运不好。”又有学生说:“孔乙己一点也不值得同情,他的悲剧是自己造成的。”此时,老师如果不就此进行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就会模糊不清。于是老师进行了即时评价:“同学们的理解看似有道理,其实只停留在表面上,孔乙己为什么会这样惨?正是因为他死读书,读死书,思想腐朽、麻木,中了举的丁老爷对付没有中举的孔乙己,恰恰说明了读书成为人欺凌人、压迫人的一种手段,从这点看,科举制度已经腐蚀了人的灵魂,它还好吗?”一番评价,学生茅塞顿开。
综上所述,预设是教学的内在要求,生成是教学的必然结果;没有生成,课堂教学就是封闭僵死的操练,没有预设,课堂教学就是杂乱无章的盲动。预设应以生成为目标追求,应为生成留下广阔的空间。“生成”应该是有机的,而不是随意的;“生成”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放任的;“生成”应该是对“文本”的超越,而不是丢弃“文本”去任意拓展;应该是发自“丰富和发展学生语言”这一本源,而不是背离语文学科去恣意玩乐;“生成”应有高水平的思维和智力加工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与创造热情的勃发。一个真实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
一句话,让预设与生成和谐统一,预设与生成同构共融,我们的课堂教学才是高效的,我们的语文课堂才是有血有肉的,才是丰满鲜活的,才具有生命活力,才能让课堂焕发别样的精彩。
关键词: 语文课教学 预设 生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因此,教学的预设是必要的,而生成的亮点是精彩的,只有预设与生成共舞,方能演绎精彩课堂。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预设”与“生成”真正互相融合呢?
1.让预设和生成在师生真诚对话中融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应当是放飞心情,感悟生命的历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关于文本的对话应当是平等、互动的。
目前教学中,仍有不少教师强调接受学习,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中,繁琐地提问,学生死记硬背;老师全面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老师居高临下,维护着“师道尊严”,学生唯命是从。由此师生关系成为一种讲授与听讲、主动与被动的不对等关系,学生很少有自主权,自我意识不强。而新课标强调要构建起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双方彼此敞开心扉,真诚对话,相互接纳。老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和学生建立起这种平等的关系,学生的心灵才能畅通,思维才会活跃,教学生成才更具魅力。
教育家叶澜指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老师摒弃“唯我独尊”的教学观念,多营造些师生平等对话的氛围,才更有利于学生愉快地学习,自由地思维,果敢地发言、交流等,为教学生成增添魅力。
2.寻找生成切点,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问题从学生中来,在学生中解决”。这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如果每次学生有了创造的火花,而教师给的却是失望和不能满足的信息,学生的主动积极思维就会被磨灭,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个听话的乖小孩,没有个性,没有创造力,而学生也会与教师处于一种“隔阂”的状态。所以,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忽视,不要马上予以否定,而是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对于很多生成性问题,可以及时引导,让学生自己解决,让他们在自省自悟中获得教育,这种发自内心的感悟比教师的说教更有说服力。课堂上,老师应该根据课堂实际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和授课思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巧妙地把课堂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发挥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力,让学生设计并展示“自己心中的卧室”,引导他们人人参与,帮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师生互动、生生交流中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积极思考,勇于创造,使语文学习成为一种愉悦的体验与感受,让他们因学习而快乐,为快乐而学习,无论是个性还是认知能力都得到发展。
3.把握生成时机,焕发课堂生命活力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交流、对话和沟通的场所。这里不应该有花架子,不应该有装腔作势,不应该有矫情表演,有的是学生实实在在地学,老师真真实实地教。当面对无法回避的课堂意外时,我们应该正确地对待,把这个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和财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特点和个性差异等都会给教学带来不确定性,出现课堂的动态生成。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为了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体现出充满成长的气息,我们在课堂上必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一位老师在执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突然有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老师,三味书屋那位先生家里的画为什么画着梅花鹿?为什么要学生对着梅花鹿行礼?”问题一出,全班哗然,连老师也始料未及。老师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衍化生成的好机会。在学生讨论无获后,老师进行了点拨:为什么要画梅花鹿呢?只能从谐音上来理解其寓意。“梅花”的“花”谐音“华”,“鹿”谐音“禄”,意味着学生读书可以换来荣华利禄。这就是封建时代的“读书论”。教师点拨到这里,学生的疑惑解开了,认知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执教《故乡》时,有一个学生问:“少年闰土说的‘跳鱼儿’是什么样子的?”钱老师在连问了几个学生说不知道后,转问:“你们说谁看见过‘跳鱼儿’?”学生马上反应过来:“少年闰土。”于是钱老师顺势引导学生理解了少年闰土“头脑时装着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这一见多识广的形象。由此问题的生成,学生不再关注跳鱼儿这一生物性的问题,而对闰土这一人物更加深了理解。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多元解读,又重视了价值取向的引导,使学生明辨是非,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了新的深度,让课堂焕发出了别样的精彩。
4.让预设和生成在即时评价,推动生成
真实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必然伴随着学生的情感体验。一个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善于把握课堂生成情境的人,是一个懂得倾听、点拨和引导的人,是一个善于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人,是一个懂得文本意义与师生不同体验差异的人,因此需要运用有效的即时评价,把每节课上得精彩。
一位老师在执教《孔乙己》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看法:“我认为科举制度好。像丁举人,中了举,锦衣玉食,家世显赫,可以痛打孔乙己。孔乙己身世悲惨,只怪他学问不高、命运不好。”又有学生说:“孔乙己一点也不值得同情,他的悲剧是自己造成的。”此时,老师如果不就此进行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就会模糊不清。于是老师进行了即时评价:“同学们的理解看似有道理,其实只停留在表面上,孔乙己为什么会这样惨?正是因为他死读书,读死书,思想腐朽、麻木,中了举的丁老爷对付没有中举的孔乙己,恰恰说明了读书成为人欺凌人、压迫人的一种手段,从这点看,科举制度已经腐蚀了人的灵魂,它还好吗?”一番评价,学生茅塞顿开。
综上所述,预设是教学的内在要求,生成是教学的必然结果;没有生成,课堂教学就是封闭僵死的操练,没有预设,课堂教学就是杂乱无章的盲动。预设应以生成为目标追求,应为生成留下广阔的空间。“生成”应该是有机的,而不是随意的;“生成”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放任的;“生成”应该是对“文本”的超越,而不是丢弃“文本”去任意拓展;应该是发自“丰富和发展学生语言”这一本源,而不是背离语文学科去恣意玩乐;“生成”应有高水平的思维和智力加工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与创造热情的勃发。一个真实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
一句话,让预设与生成和谐统一,预设与生成同构共融,我们的课堂教学才是高效的,我们的语文课堂才是有血有肉的,才是丰满鲜活的,才具有生命活力,才能让课堂焕发别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