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素材的运用,新颖固然重要,但恰当得体也不可小觑。一些学生热衷社会热点、话题人物等素材,千人一例而不能达到一例千用的效果,难免让读者产生审美疲劳。多数阅卷老师都有这样的体验,喜欢学生灵活运用教材,对教材中的素材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实现知识的迁移。
下面我以苏教版《必修五》和《史记选读》为例,向大家展示如何合理地对课内素材一材多用,让作文别有洞天。
一、学会一材多用
苏教版《必修五》中收录了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这段文字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熟读背诵,如果我们加以多方位解读,巧妙运用在不同命题导向的作文中,就能为作文锦上添花。
例如,有这样一则话题作文:无论是在个人经历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令人难忘的转折。对此,你一定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请根据这段话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根据这段话,我们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转折”,然后思考“周文王、孔子、左丘明、孙子、吕不韦、韩非子人生的转折是什么?他们人生转折的前后表现是否有一致性”,紧抓这些历史人物人生中的重大“转折”不放,将其他与此主旨无关的内容舍弃,然后提炼论点,通过扩充论证表达观点。在此基础上,有位学生最后组织成这样一段文字:
人生谁能一帆风顺,没有波折呢?“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正是人生中这些灾难性的波折,构成了周文王、孔子、屈原人生的重大转折,成为他们成就伟大人生的重要助力。如果生活没有巨大波折,人生就不会有重大的转折,周文王就可能仅仅是一个平凡的诸侯而非伟大的哲人;没有转折,孔子就可能仅仅是一个活跃的政客而非伟大的文化巨人;没有转折,屈原就可能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政令起草人而非伟大的诗歌巨匠。正处于窘境的人,往往会更迅速地迎来人生的转折,这可以让他们的生活以最快捷的方式发生飞跃。
这位学生引用了《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说的这段文字,着眼于周文王、孔子、屈原等历史人物人生的“重大转折”——他们所遭受的磨难,从而得出观点:重大转折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再看另一则话题作文:社会是一本书,人是一本书,自然是一本书,父母同学都是一本书。“读”是了解,是探索,是超越,从读书中能够思索、感悟和品味,请以“读”为题写一篇文章。
经过联系挖掘素材,有位学生这样写道:
人,真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文王被拘,推演《周易》,我读出面对危局的淡定洒脱;仲尼困厄,能作《春秋》,我读出面对窘迫的执著追求;屈原放逐,赋得《离骚》,我读出面对困境的高尚情操。
学生在此处从历史人物面临困厄的态度与精神入手,不再着眼于他们的“重大转折”,从不同的侧面发掘出同一则材料包含的新意。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同一则材料,通过“拉一拉,靠一靠”,我们就可以巧妙地运用到不同的话题之中。这样就大大地拓展了作文素材的运用空间,不再为素材哪里找而发愁。
二、学会抛弃热点,关注热点的背后
在平时作文中,我们习惯性地将目光聚焦在热点人物、热点事件上,这虽然可以给人一种关注当下的印象,但一些学生对热点人物、事件并没有形成独特的见解,而是人云亦云,甚至生拉硬扯,达不到让素材为中心服务的作用。我们不妨另辟蹊径,转换思路:
(一)同样是热点人物,我们可以把他的事件分成两类,一类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另一类大家提到也许知道,但没有到泛滥成灾的地步。我们可以把目光放到第二类上,这样让热点人物陌生化,可以带来一些新鲜感,显示出视角独特、思维开阔的优点。
以《项羽本纪》为例,有关项羽的故事不少,如“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乌江自刎”,大家都十分熟悉,但是对“东城快战”就相对陌生。在“东城快战”中,项羽的个人英雄主义、刚愎自用、逞匹夫之勇,失败后不能直面过错,一心只想着如何顾及自己的面子,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位同学通过审读作文命题材料,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们的人生需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这样我们才能明白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也只有我们努力争取,不因为一点小事就半途而废,这样才能体会到生活的甘甜滋味。”这位同学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时运用了上述项羽“东城快战”的例子。他在文中写道:
项羽之所以无法品尝到最后成功的甜美滋味,是败在他的妇人之仁和太顾及自己的面子。在听到四面皆楚歌时,他想到的不是怎样突围保存有生力量,以待东山再起,而是“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最后关头,生死存亡之际,一个将领考虑的是推卸自己的责任“此天之亡我”,只求痛快一时的“快战”。这种逞匹夫之勇的个人英雄主义,是因为项羽完全不明白作为一个将领需要些什么,又该为之付出什么,这种不计后果的沽名钓誉之举,只能让他错失了大好机会,落得乌江自刎的结局。
这样的写法,既是对课文知识的灵活扩展,又能让作文相得益彰,何乐而不为?
(二)对于熟悉的史实,我们大胆抛弃热点人物,关注那些被人忽视,或者还没引起注意的人物。
譬如“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个话题,一些同学想到《史记》,第一反应是汉高祖刘邦在鸿门宴中的表现,可是这又难免成为口水素材。《淮阴侯列传》中的蒯通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
很多人对于蒯通在高祖面前“冤哉亨也”的大呼嗤之以鼻,我却认为,蒯通是一位识时务的俊杰。自古良禽择木而栖,蒯通在追随韩信时,为韩信殚精竭虑、出谋划策,多次劝说韩信抓住时机,可惜韩信优柔寡断,不听良言,最后落得被斩钟室的下场,显然韩信对于蒯通而言并非良主,而且“当是时,臣唯独知韩信,非知陛下也”。也是大实话,作为一名辩士,蒯通的举动无疑是明智的……
以上两个例子材料原型都出自课内素材,只不过在运用过程中巧妙避开了同一素材中大家习惯上集中使用的热点部分,达到了耳目一新的效果。我们在关注热点的同时,不要陷入热点的泥沼,不妨关注热点背后的影子,也许能独辟蹊径,让作文绽放光彩。
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对每天所学的课本进行挖掘,从更深的层次认识教材,不必好高骛远,不必舍近求远。我们无法改变课内素材的长度,但能设法增加它的宽度和深度,使教材成为作文材料的“无尽藏也”,将课内教材内容与发自生活的思考结合起来,作文素材方能“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下面我以苏教版《必修五》和《史记选读》为例,向大家展示如何合理地对课内素材一材多用,让作文别有洞天。
一、学会一材多用
苏教版《必修五》中收录了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这段文字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熟读背诵,如果我们加以多方位解读,巧妙运用在不同命题导向的作文中,就能为作文锦上添花。
例如,有这样一则话题作文:无论是在个人经历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令人难忘的转折。对此,你一定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请根据这段话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根据这段话,我们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转折”,然后思考“周文王、孔子、左丘明、孙子、吕不韦、韩非子人生的转折是什么?他们人生转折的前后表现是否有一致性”,紧抓这些历史人物人生中的重大“转折”不放,将其他与此主旨无关的内容舍弃,然后提炼论点,通过扩充论证表达观点。在此基础上,有位学生最后组织成这样一段文字:
人生谁能一帆风顺,没有波折呢?“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正是人生中这些灾难性的波折,构成了周文王、孔子、屈原人生的重大转折,成为他们成就伟大人生的重要助力。如果生活没有巨大波折,人生就不会有重大的转折,周文王就可能仅仅是一个平凡的诸侯而非伟大的哲人;没有转折,孔子就可能仅仅是一个活跃的政客而非伟大的文化巨人;没有转折,屈原就可能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政令起草人而非伟大的诗歌巨匠。正处于窘境的人,往往会更迅速地迎来人生的转折,这可以让他们的生活以最快捷的方式发生飞跃。
这位学生引用了《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说的这段文字,着眼于周文王、孔子、屈原等历史人物人生的“重大转折”——他们所遭受的磨难,从而得出观点:重大转折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再看另一则话题作文:社会是一本书,人是一本书,自然是一本书,父母同学都是一本书。“读”是了解,是探索,是超越,从读书中能够思索、感悟和品味,请以“读”为题写一篇文章。
经过联系挖掘素材,有位学生这样写道:
人,真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文王被拘,推演《周易》,我读出面对危局的淡定洒脱;仲尼困厄,能作《春秋》,我读出面对窘迫的执著追求;屈原放逐,赋得《离骚》,我读出面对困境的高尚情操。
学生在此处从历史人物面临困厄的态度与精神入手,不再着眼于他们的“重大转折”,从不同的侧面发掘出同一则材料包含的新意。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同一则材料,通过“拉一拉,靠一靠”,我们就可以巧妙地运用到不同的话题之中。这样就大大地拓展了作文素材的运用空间,不再为素材哪里找而发愁。
二、学会抛弃热点,关注热点的背后
在平时作文中,我们习惯性地将目光聚焦在热点人物、热点事件上,这虽然可以给人一种关注当下的印象,但一些学生对热点人物、事件并没有形成独特的见解,而是人云亦云,甚至生拉硬扯,达不到让素材为中心服务的作用。我们不妨另辟蹊径,转换思路:
(一)同样是热点人物,我们可以把他的事件分成两类,一类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另一类大家提到也许知道,但没有到泛滥成灾的地步。我们可以把目光放到第二类上,这样让热点人物陌生化,可以带来一些新鲜感,显示出视角独特、思维开阔的优点。
以《项羽本纪》为例,有关项羽的故事不少,如“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乌江自刎”,大家都十分熟悉,但是对“东城快战”就相对陌生。在“东城快战”中,项羽的个人英雄主义、刚愎自用、逞匹夫之勇,失败后不能直面过错,一心只想着如何顾及自己的面子,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位同学通过审读作文命题材料,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们的人生需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这样我们才能明白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也只有我们努力争取,不因为一点小事就半途而废,这样才能体会到生活的甘甜滋味。”这位同学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时运用了上述项羽“东城快战”的例子。他在文中写道:
项羽之所以无法品尝到最后成功的甜美滋味,是败在他的妇人之仁和太顾及自己的面子。在听到四面皆楚歌时,他想到的不是怎样突围保存有生力量,以待东山再起,而是“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最后关头,生死存亡之际,一个将领考虑的是推卸自己的责任“此天之亡我”,只求痛快一时的“快战”。这种逞匹夫之勇的个人英雄主义,是因为项羽完全不明白作为一个将领需要些什么,又该为之付出什么,这种不计后果的沽名钓誉之举,只能让他错失了大好机会,落得乌江自刎的结局。
这样的写法,既是对课文知识的灵活扩展,又能让作文相得益彰,何乐而不为?
(二)对于熟悉的史实,我们大胆抛弃热点人物,关注那些被人忽视,或者还没引起注意的人物。
譬如“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个话题,一些同学想到《史记》,第一反应是汉高祖刘邦在鸿门宴中的表现,可是这又难免成为口水素材。《淮阴侯列传》中的蒯通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
很多人对于蒯通在高祖面前“冤哉亨也”的大呼嗤之以鼻,我却认为,蒯通是一位识时务的俊杰。自古良禽择木而栖,蒯通在追随韩信时,为韩信殚精竭虑、出谋划策,多次劝说韩信抓住时机,可惜韩信优柔寡断,不听良言,最后落得被斩钟室的下场,显然韩信对于蒯通而言并非良主,而且“当是时,臣唯独知韩信,非知陛下也”。也是大实话,作为一名辩士,蒯通的举动无疑是明智的……
以上两个例子材料原型都出自课内素材,只不过在运用过程中巧妙避开了同一素材中大家习惯上集中使用的热点部分,达到了耳目一新的效果。我们在关注热点的同时,不要陷入热点的泥沼,不妨关注热点背后的影子,也许能独辟蹊径,让作文绽放光彩。
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对每天所学的课本进行挖掘,从更深的层次认识教材,不必好高骛远,不必舍近求远。我们无法改变课内素材的长度,但能设法增加它的宽度和深度,使教材成为作文材料的“无尽藏也”,将课内教材内容与发自生活的思考结合起来,作文素材方能“取之无禁,用之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