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12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以本院消毒供应室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细节管理前后,护理质量、临床满意度等指标变化。结果:实施管理后,器械的供给和收回及时度、包装质量满意度等临床满意度评分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安全识别能力和差错防范意识等护理质量评分高,与实施管理前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减少因消毒等导致的医疗差错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实施。
  关键词:细节管理;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
  消毒供应室承担着医院各种医疗器械和用品的消毒工作,工作中会接触各种病原微生物,所以工作中常因细节处理不当极易造成院内感染。早期工作多是经验性进行,在操作中一些明显的误区易引起警觉,但细节容易被忽视,是引起不良事故甚至医患纠纷的重要因素之一[1]。为了确保医疗质量,加强消毒供应室的细节护理,对提高工作质量,控制医院感染尤为重要,现将具体实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消毒供应室的医务人员共24名,男性11名,女性13名,全部为大专以上学历,5年以上在本科室的工作经验。在2012年2月-2013年2月不实施细节管理,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实施细节管理,两时间段无工作人员变动,无工作内容差异,比较两时间段管理差异。
  1.2方法 细节管理方法,首先健全质量监管机制,并由科室的护士长带头建立护理质量监控小组,定期全员开会强调安全防范意识,对消毒供应室的各环节进行全面检查,在细节处提出合理的整改措施,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解决,细致认真地监督整改。科室内成员定期培训,通过强化其服务意识加强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定期实行岗位培训和考核,使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观念,不因工作的重复性和繁琐性而疏忽。通过分析以往工作疏漏引起的院内感染等恶性事件,提高差错防范意识和安全识别能力。通过学习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清洗流程。要求全科室的医务人员都熟练应用高压蒸汽灭菌器、进行无菌物品装卸等操作设备,熟练应用消毒灭菌流程。每次操作按照规范消毒灭菌流程进行,根据器械性能进行消毒,选择适宜方法清洁和干燥。清洗消毒合格的器械立即进入包装室分类,进行医疗物品的包装、发放、回收、分类,检查其干燥度、清洁度及性能,规范物品包装,根据器械选择最适宜的包裹形式,以延长有效期。按照指标筛选,将不合格物品重新清洗消毒。对包装好未启用的无菌物品定时检查,发放前严格遵循查对制度,发放时遵照收发流程。盛放物品的车使用前后严格消毒,存放于固定位置。无菌物品回收车与发放车严格区分,可在车体或把手附近粘贴醒目标示,避免一车两用,物品混淆发生感染。工作人员严格区分,回收人员不得进行发放和接触无菌物品,发放人员不得回收和触碰污染物品[2]。
  1.3评价指标 通过评估物品的供给和收回及时度、包装质量满意度、护理人员的安全识别能力和差错防范意识等评分,对实施管理前后的临床满意度进行比较,每个维度以10分表示满意,得分越高满意度越好。通过服务意识、安全识别能力和差错防范意识等评分,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每个维度满分10分,得分越高护理质量越好[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对结果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结果
  将两时间段的临床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用表一表示如下:
  3讨论
  消毒供应室作为医院器械消毒的场所,是为医院、为患者提供无菌服务的保证。从实施管理前后的结果对比看出,开展细节管理后,消毒供应室的临床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更高。过去消毒供应室工作主要是经验管理,因为规章制度不健全,所以工作中常发生问题。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从细节管理规范消毒供应工作,从规范流程、组织学习、建立质量小组,到加强自我防护、完善安全管理制度[4],监督诊疗器材的包装、发放、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等系列工作,抓好每一个细节,以“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对待每一项操作[5],所以医务人员的服务理念提高,有较强的安全意识,从被动遵守制度开展工作到主动工作,不仅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后,消毒供应室走向了提高护理人员素质,还有效减少职业损害,防止院内感染,说明注重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隐患的细节管理,是医务人员和病人安全的有效保证。
  综上所述,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是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减少因消毒等导致的医疗差错的值得推广实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兰丽萍,易秀连.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260-261.
  [2]曾苑.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实施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1):146-147.
  [3]连秋宜.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细节管理的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9):23-24.
  [4]石晓萍.细节管理融入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8):105-106.
  [5]谭美红.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1,19(9):134-13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的方法。方法 根据我院临床高危药品管理检查资料,对检查中暴露的如缺乏醒目警示标识,存放不合理,护理人员了解高危药品概念和相关知识知晓率低,等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结果 全院各科室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健全,护理人员了解高危药品概念和相关知识,增强了责任心,高危药品用药缺陷减少。结论 实施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对策,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高危药品;
期刊
摘要:目的 用专案管理的方法提高新护士的岗位胜任力。方法 根据新护士的特点,成立专案管理小组,拟定培训计划和实施对策,并组织实施;强化基础知识和专科操作,提高沟通和综合能力,在1年中对新护士的培训进行监控、评价、反馈。结果 新护士对教学方法满意度,对护理职业的责任心、专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工作业绩、法律伦理实践能力和适应性有明显改变(P0.05)。  1.2 方法  1.2.1成立
期刊
摘要: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是医院综合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管理水平、医疗技术水平和发展建设。针对当前医院档案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制度不健全,档案收集效率低、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和档案缺失严重等问题,院方要采取措施加大档案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尽快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提高档案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水平并构建起完善的考核制度。只有通过相关各方的积极参与和协作,同时综合采取上述措施,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运用临床路径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加强护理人员对临床路径的学习和认识,严格按临床路径进行临床护理工作。加强对实行临床路径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依据临床路径进行护理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评价。结论:运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工作,减少护理差错,保障病人的安全,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永恒的话题。而“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
期刊
摘要:医疗档案作为医院临床工作的重要原始资料,客观地、完整地、连续地记录了病人的病情变化和诊疗经过,是医院开展疾病诊断、医学研究和疾病复查等工作的参考依据。因此,做好医疗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对医疗、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本文结合本人实际工作经验,主要介绍了医疗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医疗卫生;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一、医疗档案管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社区的脑卒中患者共66例,随机平分(各33例)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给予规范社区康复训练;对照组:常规家庭护理。治疗前和5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均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进行评分,对比分析其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
期刊
摘要:目的 介绍孕期拉马泽课程的开展情况。方法 采用简单统计的方法,描述了2012年4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两年间,开展的以围产保健科为依托的孕期拉马泽课程的实施情况。结果 通过两年多的孕期拉马泽课程的开展,在产科门诊形成一种支持顺产、学习如何顺产的良好的宣传氛围,对有效的降低了全院的剖宫产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围产保健科;依托;孕期;拉马泽课程  随着妇幼保健系统标准化建设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分层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外科的护理人员60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外科收治的患者进行护理实验,将60例护理人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患者满意度及实施护理之后的综合能力。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患者满意度中十分满意占86.7%,对照组该数据为53.3%,
期刊
摘要:高血压全球患病率逐年提高,是全球范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老年人高血压常常导致中风、冠心病、心肌梗塞及心力衰竭,对个人及家庭带来巨大危害,因此做好老年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工作尤为重要。通过临床观察,总结了以下体会。  一、临床资料  本组50例,均为2013年11月—2013年12月间,我科老年高血压患者。男27例,女23例,年龄54岁—88岁,平均71岁。其中高血压病Ⅰ级5例,Ⅱ级35例,Ⅲ级1
期刊
摘要:冠状造影术前实施群体集中健康教育,通过PPT形式,将健康教育内容由抽象变为形象、在静态中增加了互动,使患者产生兴趣,从而提高了知识水平与宣教效果,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前焦虑情绪,增强手术信心,能更好地配合手术,促进康复,是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护理手段,是值得推广的护理方法。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群体集中;健康教育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介入器械的不断完善,冠状动脉造影术在我国逐步开展。它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