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间游戏和童谣都是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在人类发展中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的体现。作为我国民间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童谣,具有通俗易懂、活泼有趣的艺术风格,它带有的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本文通过对幼儿园民间游戏中童谣的渗透与运用研究,探讨了民间游戏和童谣的内在联系,研究了童谣在民间游戏中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民间游戏;童谣;渗透;运用研究
童谣和民间游戏都属于中国民俗文学的范畴,共同承载着民俗学的基本特征和社会功能。幼儿园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所踏入的第一个“社会”,能否在幼儿园环境中获得对周围世界的基本认知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民间游戏趣味性浓厚,对儿童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在幼儿园的教育课堂中,将童谣与民间游戏相结合,探索童谣在幼儿园民间游戏中的作用,不仅能够满足幼儿园文化传承的需要,也能够使幼儿园逐步整合民间游戏资源,深度开发民间游戏的价值。
一、民间游戏与童谣的关系
民间游戏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童谣则属于民间口头文学。因此,民间游戏和童谣都属于中国民俗的范畴,都是中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童谣主要来自于民间,是人类对日常生产生活中出现的事物所编造的易于记忆且朗朗上口的歌谣,它天生具有游戏的性质。童谣的游戏性通常是伴随着童谣的产生而产生的。《丢手绢》就是通过童谣歌曲来展示童谣本身具有的游戏性质。这种通过童谣歌曲所产生的游戏性,其节奏感和语言动作都能够有效结合,使复杂、生硬的词汇转换为生动形象的词语。
二、童谣在幼儿园民间游戏中的作用和意义
1.增加趣味性
幼儿园中民间游戏活动是具有群体性质的活动,这类活动通常要有能够统一幼儿动作,提高幼儿注意力的口令。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童谣所扮演的作用就是提高幼儿注意力的口令的作用。儿童们所进行的游戏是伴随着儿童的歌谣所进行的,这种具备语言艺术的歌谣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游戏性质。例如儿童所喜爱的《丢手绢》游戏,通过歌谣的方式来告诉游戏的步骤和玩法,激发儿童的游戏竞争氛围。
2.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童谣具有极强的节奏性,儿童在进行童谣吟唱时,不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或快或慢地调整自己的语速,而是要根据集体的节奏来调整自己的语速,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就能够萌发合作的意识。当教师教授给儿童童谣中的协作方式,并在民间游戏中不断进行重复后,童谣中相互协作的意识就能够不断深入儿童的内心,让儿童在游戏中懂得相互协作的方式。
3.创设情境、增强情绪
童谣具有文本性和韵律性,能够通过不同的文本和韵律为儿童创设情境。儿童在不同的情境中也能够体验到不同的思想情感,着不仅能够丰富儿童的思想体验,对于提高儿童的感情认知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儿童在配合儿歌进行动作时,由于经过多次的重复动作,儿童已经形成了反射条件。例如:在《丢手绢》游戏过程中,当儿童们共同唱到“轻轻地丢在小朋友的后面”这句歌词时,负责丢手绢的儿童就会不由自主地將手绢放置在其他儿童的身后。这就是儿童在进行歌谣重复时所形成的动作定式。
三、童谣在幼儿园民间游戏中的具体运用
1.提高教师对民间游戏和童谣的了解
现阶段,部分幼儿教师对民间游戏和童谣的了解还十分模糊,有些教师甚至没有对民间游戏和童谣的实际操作方式和理论进行有效的学习,因此,需要学校组织教师完成对民间游戏和童谣的学习。教师不仅要了解到民间游戏和童谣所带给儿童的教育价值,也要了解到他们对儿童各方面能力培养所起的作用以及他们对儿童社会性发展所起的关键作用。童谣在幼儿园民间游戏中的有效渗透,主要取决于幼儿教师对童谣的重视以及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能够在课堂上为儿童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儿童在“玩”中获得知识,就需要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加强对民间游戏和童谣的了解,提高对民间游戏和童谣的理论研究,能够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思路。
2.一个民间游戏与多首童谣的结合
童谣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承载着中国的民俗文化[10]。在进行民间游戏的过程中,童谣和游戏的结合,不仅能够增添儿童课堂的趣味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童谣在幼儿园民间游戏中的渗透,最具研究价值的就是一个民间游戏和多首童谣的结合。例如在民间游戏《跳皮筋》和童谣《剪刀石头布》《坛子罐,罐子坛》。童谣《坛子罐,罐子坛》具有极强的韵律和节奏性,能够为游戏创造氛围,为儿童统一动作,《剪刀石头布》又通过童谣的文本功能,为游戏的进行提供分组。在民间游戏《跳皮筋》的游戏过程中,通过加入两种不同的童谣,不仅能够有效地发挥童谣的本身具有的统一动作和排序分组的功能,还能够在游戏过程中渲染气氛,激发儿童的游戏热情。
3.童谣在民间游戏和教学活动中的渗透
童谣天生具有游戏的性质,在教学实践中,童谣与民间游戏的结合能够充分发挥游戏对儿童的促进作用。例如,将民间游戏《套圈》与教学活动《累加》相结合,并加入童谣《数青蛙》,从而构成一个新的教学活动。首先儿童开始进行套圈游戏,然后通过累加的方法计算分值,最终在《数青蛙》的童谣吟唱中进一步巩固累加的计算方式。从民间游戏到计算方式到童谣吟唱的每一环节,都能够使儿童在教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四、总结
童谣和民间游戏都属于中国社会学的范畴,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功能。童谣文本的通俗易懂、简单易记使童谣天生符合儿童的教学活动,民间游戏中富含的文化认同和社会认同又促进了儿童对周围世界的认知。童谣和民间游戏相结合能够有效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能够提高儿童的想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赵静.童谣在幼儿民间游戏组织中运用的初步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4.
[2]何珍.湘西民间童谣游戏在幼儿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7.
关键词:幼儿园;民间游戏;童谣;渗透;运用研究
童谣和民间游戏都属于中国民俗文学的范畴,共同承载着民俗学的基本特征和社会功能。幼儿园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所踏入的第一个“社会”,能否在幼儿园环境中获得对周围世界的基本认知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民间游戏趣味性浓厚,对儿童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在幼儿园的教育课堂中,将童谣与民间游戏相结合,探索童谣在幼儿园民间游戏中的作用,不仅能够满足幼儿园文化传承的需要,也能够使幼儿园逐步整合民间游戏资源,深度开发民间游戏的价值。
一、民间游戏与童谣的关系
民间游戏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童谣则属于民间口头文学。因此,民间游戏和童谣都属于中国民俗的范畴,都是中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童谣主要来自于民间,是人类对日常生产生活中出现的事物所编造的易于记忆且朗朗上口的歌谣,它天生具有游戏的性质。童谣的游戏性通常是伴随着童谣的产生而产生的。《丢手绢》就是通过童谣歌曲来展示童谣本身具有的游戏性质。这种通过童谣歌曲所产生的游戏性,其节奏感和语言动作都能够有效结合,使复杂、生硬的词汇转换为生动形象的词语。
二、童谣在幼儿园民间游戏中的作用和意义
1.增加趣味性
幼儿园中民间游戏活动是具有群体性质的活动,这类活动通常要有能够统一幼儿动作,提高幼儿注意力的口令。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童谣所扮演的作用就是提高幼儿注意力的口令的作用。儿童们所进行的游戏是伴随着儿童的歌谣所进行的,这种具备语言艺术的歌谣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游戏性质。例如儿童所喜爱的《丢手绢》游戏,通过歌谣的方式来告诉游戏的步骤和玩法,激发儿童的游戏竞争氛围。
2.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童谣具有极强的节奏性,儿童在进行童谣吟唱时,不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或快或慢地调整自己的语速,而是要根据集体的节奏来调整自己的语速,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就能够萌发合作的意识。当教师教授给儿童童谣中的协作方式,并在民间游戏中不断进行重复后,童谣中相互协作的意识就能够不断深入儿童的内心,让儿童在游戏中懂得相互协作的方式。
3.创设情境、增强情绪
童谣具有文本性和韵律性,能够通过不同的文本和韵律为儿童创设情境。儿童在不同的情境中也能够体验到不同的思想情感,着不仅能够丰富儿童的思想体验,对于提高儿童的感情认知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儿童在配合儿歌进行动作时,由于经过多次的重复动作,儿童已经形成了反射条件。例如:在《丢手绢》游戏过程中,当儿童们共同唱到“轻轻地丢在小朋友的后面”这句歌词时,负责丢手绢的儿童就会不由自主地將手绢放置在其他儿童的身后。这就是儿童在进行歌谣重复时所形成的动作定式。
三、童谣在幼儿园民间游戏中的具体运用
1.提高教师对民间游戏和童谣的了解
现阶段,部分幼儿教师对民间游戏和童谣的了解还十分模糊,有些教师甚至没有对民间游戏和童谣的实际操作方式和理论进行有效的学习,因此,需要学校组织教师完成对民间游戏和童谣的学习。教师不仅要了解到民间游戏和童谣所带给儿童的教育价值,也要了解到他们对儿童各方面能力培养所起的作用以及他们对儿童社会性发展所起的关键作用。童谣在幼儿园民间游戏中的有效渗透,主要取决于幼儿教师对童谣的重视以及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能够在课堂上为儿童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儿童在“玩”中获得知识,就需要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加强对民间游戏和童谣的了解,提高对民间游戏和童谣的理论研究,能够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思路。
2.一个民间游戏与多首童谣的结合
童谣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承载着中国的民俗文化[10]。在进行民间游戏的过程中,童谣和游戏的结合,不仅能够增添儿童课堂的趣味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童谣在幼儿园民间游戏中的渗透,最具研究价值的就是一个民间游戏和多首童谣的结合。例如在民间游戏《跳皮筋》和童谣《剪刀石头布》《坛子罐,罐子坛》。童谣《坛子罐,罐子坛》具有极强的韵律和节奏性,能够为游戏创造氛围,为儿童统一动作,《剪刀石头布》又通过童谣的文本功能,为游戏的进行提供分组。在民间游戏《跳皮筋》的游戏过程中,通过加入两种不同的童谣,不仅能够有效地发挥童谣的本身具有的统一动作和排序分组的功能,还能够在游戏过程中渲染气氛,激发儿童的游戏热情。
3.童谣在民间游戏和教学活动中的渗透
童谣天生具有游戏的性质,在教学实践中,童谣与民间游戏的结合能够充分发挥游戏对儿童的促进作用。例如,将民间游戏《套圈》与教学活动《累加》相结合,并加入童谣《数青蛙》,从而构成一个新的教学活动。首先儿童开始进行套圈游戏,然后通过累加的方法计算分值,最终在《数青蛙》的童谣吟唱中进一步巩固累加的计算方式。从民间游戏到计算方式到童谣吟唱的每一环节,都能够使儿童在教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四、总结
童谣和民间游戏都属于中国社会学的范畴,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功能。童谣文本的通俗易懂、简单易记使童谣天生符合儿童的教学活动,民间游戏中富含的文化认同和社会认同又促进了儿童对周围世界的认知。童谣和民间游戏相结合能够有效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能够提高儿童的想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赵静.童谣在幼儿民间游戏组织中运用的初步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4.
[2]何珍.湘西民间童谣游戏在幼儿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