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作品欣赏的美学原理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57014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们谈论作曲家、作品、听众三者关系时,如生物学中经常提及的链状结构,相互之间是作用与反作用,制约与被制约,促进与被促进的关系。如果将题目中的关键词再加入一个词—演奏者,这里的美学原理就会更加明了。作曲家、作品、演奏家、听众这些因素在音乐实践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关键词】音乐作品 美学原理 音乐美学原理
  
  音乐实践中包括了创作、表演和欣赏三个环节。其中音乐创作环节是最为基础的。音乐创作
  作为一种艺术活动,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从宏观上来讲,它表现了时代的精神和思想,是人们对时代,对社会的精神和思想的体验;从微观上讲,它是作曲家对自身或他人内心的揭示和披露;在美学意义上,音乐创作是一种受审美经验支配的创造性劳动,而这种创造性劳动的具体方式是把内心的体验改造成音响的形式。
  艾伦·科普兰曾在一篇评论文章中说到:“如果一定要用简单的语言说明那些富于创造性的音乐家创作的基本意图的话,我会说,作曲家作曲是为了表达、交流、及用永久的形式记录下来某些思想、情感和现实状况。这些思想和情感是作曲家在他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他用他那个时代的音乐语言表达这些思想(是音乐思想,不可混同于文学思想)。由此而产生的艺术作品应以一种从前的艺术表现形式所没有的,直截了当的感染力,传达给与艺术家同时代的男男女女。”科普兰接着说:“如果当代的音乐作品在你看来是枯燥乏味、深奥莫测的,似乎没有表达感情或情绪。那么,从音乐的角度来说很可能是你不愿意生活在你自己的时代。”科普兰的话是在说明任何一个时代的作曲家都是通过自己内心审美经验的鉴定,用音乐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反映所处时代的思想、感情和现实状况。
  有人曾把音乐语言发展的过程很贴切的比喻为制衣过程: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就像一块布,到了古典时期,制成合身而又保守规矩的长裙,浪漫主义时期在长裙上加了各种各样的蕾丝和花边,印象派时期再对长裙补补剪剪,使得最后的成品衣不成衣,裙不成裙,但还能成为是衣服。发展到了现在,衣服已被裁缝们用尽各种手段,变为支离破碎、七零八散的样子,到了能否称之为衣服还有待商榷的地步了。
  以上两种观点各有其正确之处,也都不免存在些偏颇的地方,但两者综合起来,却把当今的音乐创作概括的较为全面。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个信仰大崩溃的时代,作曲家们不断寻觅能真实并确切的展现他们内心深处所受的巨大触动的新技法、新声音,他们认为传统的技法和声音已不能确切展现他们内心对时代的反映和触动了。只能寻找一种从前的艺术表现形式所未有的感染力来传达给我们,让我们能够通过非传统性的音乐更加与这个时代贴近。当我们因为某些原因,不愿理解现代作曲家的作品时,他们只能无奈的长叹一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在众多作曲家中,也有一小群作曲家的作曲目的不是为了通过音乐来展现内心的体验、时代的本质。这一小群人中,有的是为了挑战演奏家们的技术极限而作曲,有的是为了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而用新技法作曲等等。正是因为这一小部分作曲家迷惑了我们的眼睛,才使我们对现代音乐有了褒贬不一的说法。
  创作总是从构思、酝酿、想象开始,最终又必然以某种物质形式对其加以限定,这个限定的过程便是艺术创作的第二阶段。
  当作曲家从现实生活体验中积聚起创作情绪,用心灵创造构建成一个艺术模型时,就该用具体的、富有物质意义的乐谱将其纪录落实下来。纪录的过程是一次十分艰苦的劳动,它不仅需要使内心的音响符合审美要求,准确的表现在乐谱上,还需符合各种作曲技法、音响学的规则。它是一项严密的、科学的、规则的艺术创造。有一句话讲,作曲家内心的艺术模型要远远多于其音乐作品,如果作曲家内心这个艺术模型没有通过乐谱将其限定,它当然不能称之为艺术作品,这个过程也会因为缺少了一个载体环节,不能称为艺术创造。所以作曲家内心的艺术模型必须通过物质性的作品将其展现。
  音乐与绘画、文学作品不同,画家、文学家一经完成自己的作品,这件作品便成为独立的艺术作品,不需任何媒介,便可与欣赏者见面,但音乐却必须通过表演这一媒介,才能把艺术作品传达给欣赏者,体现其价值。欣赏者不能仅通过阅读乐谱来欣赏音乐,毕竟内心的音响与现实的音响是不同的。因此,音乐表演则成为音乐创造中的第二度创造,它必须兼顾真实性与创造性两方面,把乐谱作为基本依据认真对待,尽可详细地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对音乐原作忠实地再现。在音乐表演中,表演者必须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热情,必须把一次音乐表演作为一次再创造,投入自己的全部热情、智慧和才能。如果演奏家只是将乐谱机械的显影出来,没有投入自己的真实情感,没有通过想象体验作品的情感,没有领悟作品的真谛,而一味的追求演奏技巧,那么他将不能称为演奏家,顶多称为一名匠人。富于个性是音乐表演走向成熟的标志,它表明表演者已经具有清醒地自我意识,不仅对音乐作品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特长,找到最适合于自己的表演方式,形成独特的个人表演风格。如今我们生活的年代是突出演奏家的年代,而非突显作曲家的年代。虽然不免有些畸形,但无疑证明了演奏家的重要地位。他们站在当代的立场,用当代的眼光观察历史,解释历史作品。他们会遵循作品的原则,也会发现作品中新的亮点,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对历史作品作出新的解释,拂去历史的尘埃,将其注入新的生命力,使历史作品不断焕发出现的光彩。
  有人说作曲是一种创造行为,演奏是创作和接受并重的行为,听众的欣赏只是接受行为。其实不然,音乐欣赏是听众对音乐进行聆听,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从音乐实践活动的整体来看,无论是创作还是表演,最终都是为了让听众聆听,是音乐创作和表演的接受环节,但是音乐欣赏在整个实践活动中,并不仅仅是作为接受环节而存在,它还会通过听众的反馈来影响音乐的创作和表演。作曲家和演奏家从听众的反馈中了解自己的艺术创造所产生的效果,进而来调整和改造自己的艺术创造。听众对音乐的欣赏,实际上是主体性与创造性的统一,是欣赏者主体性的意识活动,他将自己的主体意识渗入到欣赏对象中,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音乐作品本身的面貌。
  作曲家、作品、演奏家、听众这些因素在音乐实践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作曲家将声响汇聚成音,作品就是将音记录下来,演奏家将音赋予情感的动态结构,以生命成之为乐,听众再通过自己审美情趣的鉴定,将乐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反馈给作曲家,作曲家通过这些反馈过来的消息,不断的提高、完善自己的音乐修养和艺术创造,最后使艺术作品这个外化了的物质形态,成为一部可以看见并触摸得到的人们内在魂灵的心理学。艺术就是这种魂灵、心理的光彩夺目的镜子。人通过这面镜子回到人本身、回到人的个体、感性和偶然,使人正确地认识到个体社会以及时代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单位:河南洛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教学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对于初中的语文教学来说,这种变化更为明显。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初中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尤其是读和写。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老师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将读和写进行结合。本文主要论述的是读写结合的
[摘要]英语教学中,常可以发现学生在英语使用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作为英语教师应如何对待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增强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笔者从英语教学中,教师对于纠正学生英语使用错误的选择和方法技巧两方面来阐述这一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英语教学 纠错 纠正方法 纠正技巧    语言的使用必须是正确的,否则就失去了语言的交际功能。作为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在使用英语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作为
【摘要】 2017新课标明确要求: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而议题是活动型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本文围绕议题、设置情境、辨析式学习构建活动型课堂。  【关键词】 活动型课堂 议题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1-159-020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新课
[摘要]贾平凹先生的《秦腔》是获得新一届矛盾文学奖的优秀作品,在文本中最引人注目的特点要算是神秘化叙事与流年式叙事的异质混成了。在作者心中有对家乡的美好幻想,随着创造的深入,对故乡的自信讲述变的越来越迷茫,过去纯净明媚的写法无法表现贾平凹焦急又依恋的心态,所以,便有了《秦腔》中两种截然不同的叙事方式。  [关键词]贾平凹 《秦腔》 精神家园 异质混成的叙事     贾平凹是一位敏感的作家,在20世
[摘要]初高中物理怎样衔接,如何给学生搭一个坡度较缓慢的“引桥”,让学生以比较整齐的阵容、较规范步伐上好“引桥”,平缓地引他们上一个新的高度,是一个值得研究探索的过程,需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共同作出努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 定量研究 物理规律    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学习,面临着学习环境、身心状态、教材内容、学习方法的变化。而学习物理这门学科,则要求他们必须从物理学的思维方法上,从建立研究对
[关键词]:教师评价制度 素质教育 制度改革    教育评价能否按照素质教育培养的目标,全面反映教育活动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中,保证素质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一环。    一、教师评价制度改革的意义    教师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宝贵的资源。建设一支政治业务素质好、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因此,要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改革对教师的评价制度。 
【摘要】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事物有一定好奇心,爱探险,爱表现,但是很难控制情绪。初中阶段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念的关键阶段,班主任作为其成长的引路人,要加强德育教育,找准德育教育的出发点、切入点、着力点和关键点,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和心理教育,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 德育实践 问题情境 小组合作 实际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实现高效教学,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情境和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促使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 教学氛围 情境 学情 高效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3-0
[摘要]: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舍弃传统的验证性实验的做法,选择目前主流的几个完整实用技术作为实验的题目,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整个应用DSP的工作流程,通过对实验教学的改革提出建设开放性实验室的想法。  [关键词]:DSP 实验室 应用型人才    随着数字电子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对数字信号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意义上的微处理器已不能满足现代数字电子技术发展的要求,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摘 要】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所以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真正让学生动起来。  【关键词】物理教学 师生关系 教学策略    物理新课标中所说的物理教师的重大职责,即将物理知识的学术形态适当地转化为学生感兴趣、乐于探索,来源于生活的易于接受的物理知识,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